既然大家(包括連登既朋友)對長篇經濟分析文感興趣,至少唔抗拒,仲有興趣討論。係咁既話,承接上文,整多篇舊文重溫系列,出埋個下集《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大家再對比一下今日見到嘅局面,消化討論一下。
大家不妨分享一下睇法同埋部署既策略。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
我們進入了一個「向左走向右走的大時代」,後疫情時代的環球經濟究竟是通縮、通脹,還是滯脹?這個問題受著很多因素所影響,政治和經濟的大氣候已經與我們在學校裡所學、所認知的世界有很大的分別,我們難以簡單地利用單一的經濟理論去分析而得出我們想要知道的結論。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講,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幣市場(錢),二是貨物市場(錢能買到的東西)。
全世界大規模QE導致錢太多,錢太多會導致需求(對錢能買到的東西)上升。一般而言,QE首先是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貨幣供應增加,至於流動性會否流入實體經濟則視乎銀行會否貸款予民間企業或個人,從而促進就業和消費。但根據我們的經驗,QE只會提高投資/投機性需求,使大部份資金只會追逐資產和金融資產,從而導致資產價格的上漲,過多的流動性更會流去其他新興國家的資產市場。因此,QE會使資產市場和一般通貨市場的物價分離。
然而,今次有所不同的是,這次的「黑天鵝」是由世界性的疫情所引起,因此世界各國央行都知道單靠傳統的貨幣政策並不能有效挽救垂死、接近停頓的經濟,因而以紛紛以「雙QE」的手段(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軌而行)救市,結果是將資金直接同時注入金融和實體市場,而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央行憑空印的鈔票,所謂的財政政策都只是「左手交右手」,使整個世界即時多了大量「金錢」。當疫情過去,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將會出現流動性過剩,而這次流入實體「貨物市場」的流動會帶動實體需求上升,這會導致通脹。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從「貨物市場」的供應變化作出分析,直接影響供應的是生產要素成本,而這受著兩個目前變化比較大的重要因素所影響。一是急跌的油價,二是「去全球化」。前者會毫無疑問會引致通縮;後者則會令產能下降,引發通脹。兩者看似互相角力。
首先,油價急跌是因為疫情使世界經濟活動接近完全停頓,而導致全球總體需求即時大幅萎縮所致,因此可推斷為「暫時性」因素。即疫情過後,當飛機、輪船等主要的耗油交通工具開始恢復運作,工廠開始恢復生產,逐漸恢復正常的石油需求將會慢慢消化過剩的儲油量,使該因素慢慢淡化或消失。然而,我們假設「去全球化」可能是一種趨勢,至少我認為「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的進程將會困難重重。因此,結論是生產要素成本在後疫情時代將會上升。
此外,日前油價急跌至「負油價」亦可能會產生另一種影響。雖然油價問題樂觀點看可能只屬暫時性,但如觸發油企破產潮和相關衍生產品的斬倉潮,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會將風險隨著資金鏈蔓延,形成骨牌效應,造成金融市場大混亂,甚至金融危機。如我在前文《負油價與負利率的大時代》末所說「在現今世代,面對金融危機,我們有無限QE......」。沒錯QE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抗身素」,食足整個「療程」可以治標,但我們知道這並不治本,而且會產生不少「副作用」-- 市場上錢只會越來越多,資產市場將會進一步扭曲。
當錢越來越多,這又回到了後疫情時期由流動性過剩所引致發的通脹問題。經歷過08金融海嘯,我們都知道「放水容易收水難」。QE如吸毒,癮君子要戒毒談何容易。情況尤如每次傾盤大雨過後,水塘裡長時間積滿了水,但水進去了又不能有效排走,越積越多。當最後一次大雨過後,水塘真的要滿瀉了,一次過湧出來,形成洪水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因此,看似互相角力的「油價急跌」和「去全球化」其實都會是在後疫情時期引發通脹的因。
從傳統經濟學角度,通縮和通脹都會引致經濟衰退,哪個比較可怕?理論上,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消費收縮導政經濟走下坡的惡性循環。當經濟蕭條時,總體需求收縮,人們預計物價會下降,銀紙比貨物保值,就將錢存入銀行,更加不願消費,經濟就會再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從另一個角度,通縮的成因有兩個,一是貨幣供應量不足,二是產能過盛。然而,在歷史上真正由通縮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只有一次,就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而當時除了產能過盛外,貨幣供應不足是主因,而貨幣供應不足的主因是因為當時世界各國還在實行金本位制,貨幣是以黃金為錨,增發貨幣需要有同等價值的黃金。因此,當產能過盛時,貨幣的供應量未能追得上貨物的生產量,因而導致通縮的惡性循環,人人緊握著手中稀缺的貨幣而不肯消費。
因此,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貨幣供應不足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今時今日,第一已沒有國家實行金本位制,貨幣的發行在QE的發明後,理論上是無限量的。加上全世界都已參與「美元遊戲」,當中的「代幣」美元是靠一種叫「AAA」的信用發行,而理論上「場主」想發行多少「代幣」去玩遊戲都可以。第二,在「去全球化」下,未來產能不會如以往般過盛。因此,不會再出現大蕭條時期貨幣供應量不足以去追逐過多貨物生產量的問題。
當通縮已不足為懼,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通脹,準確一點來說是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衰退下出現的通脹。面對通脹,央行只需加息就可以控制經濟過熱所引發的通脹。可是,如果通脹的出現並非經濟過熱所引起,而是多年來扭曲性的貨幣政策所引致,而全球產能大跌使貨物生產量未能追上市場過剩的流動性時,經濟衰退與超級通脹同時到來。加息又死,減息又死,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美元遊戲」下的QE已不是無敵,正如我前文所說,這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最後,在現今世代,到底通脹還是通縮比較可怕?我想大家已有答案。世界充滿著變數,最壞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在後疫情時代,流動性過盛和產能減少是肯定的。如果走到「盡頭」時最終結果一定是「慘烈」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第一回合」就要勝出,使自己在最後面對「遊戲盡頭」時的創傷作緩衝。而在「第一回合」勝出的唯一方法是估算市場上過剩資金的流向。很多人認為的黃金避險只是一種防守而不能讓你勝出,要勝出我認為一定是……先賣個關子,大家可以從這個方向先想想。
作為投資者,不用貪心,不用急於「撈底」,掌握好重點便足夠。
Starman
2020.4.23
原文(Starman投資世界):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23.html?m=1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期貨 #證券基金會 證基會為了要帶領民眾了解台灣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特別製作《期貨知多少》的節目,敘述各個時期影響期貨市場的大事件。 在金融全球化的時代,國際金融市場間具有高度依存關係,不同市場間存在著微妙的互動關係,這集讓我們來看911恐怖攻擊與美國次貸危機對於台灣期貨市場的衝擊。 00:...
「經濟全球化危機」的推薦目錄:
經濟全球化危機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經濟全球化危機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NHS係英國公營全民醫服務機構,响戰前開始醞釀,到1948年由工黨政府正式拍板成立,可以話係現今英國唯一個本質上完整保留嘅左翼政策。响戰前,英國嘅醫療服務由政府、私營同教會組織分工,香港人對呢個模式係咪好熟口面呢?但响當時嘅英國,呢醫療服務提供嘅模式解決唔到戰後基層同勞工,甚至公共健康問題,簡單啲講就係窮人等到死都未睇到醫生,亦無一個統一嘅機構可以協調同執行全國性公共衛生政策,所以响戰後工黨上台之前,保守黨政府已經開始研究徹底改革公營醫療系統。
到咗工黨上台,以左翼社會主義將好多公共服務私營化(鐵路、電力等等)嘅大環境之下,NHS响1948年正式成立,目的係為全民,不論身份背景收入,由公營醫療機構提供完整嘅醫療服務。同時,私營同宗教組織嘅醫院,醫療服務就納入NHS(收歸國有,講笑),慢慢退出英國嘅醫療體系。
從此NHS就成功將英國人嘅壽命提高咗差唔多十年, 嬰兒夭折比率跌咗九成。到今天覆蓋接近92%國民,無論首相高官,皇室貴族都必然使用,响世界名列頭十位(曾經第一)。令英國人感到自豪嘅公共醫療體系,每年花費佔全國GDP嘅10%,每個國民平均用三千三鎊,响八十年代初,英國面臨破產,極之討厭左翼社會主義褔利政策,主將自由經濟小政府,大量將工黨時代公營機構私有化嘅戴卓爾,2008年面對全球化自由經濟惡果金融海潚嘅「新工黨」,甚至履行極度緊縮開支政策嘅保守黨David Cameron,無一個有膽觸碰嘅NHS,到今天面對咩問題呢?
又係限時免費Patreon超長文:
誰也不能碰的NHS,到底係咩黎?
https://bit.ly/3lTNbar
**************************************
📢乞食廣告:文字、時間與心血有價
🥣乞兒兜: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最近更新:
十六歲
https://bit.ly/3kBgJu3
能夠摧毁執政黨的能源危機
https://bit.ly/2ZeyOWu
*************************************
經濟全球化危機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期貨
#證券基金會
證基會為了要帶領民眾了解台灣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特別製作《期貨知多少》的節目,敘述各個時期影響期貨市場的大事件。
在金融全球化的時代,國際金融市場間具有高度依存關係,不同市場間存在著微妙的互動關係,這集讓我們來看911恐怖攻擊與美國次貸危機對於台灣期貨市場的衝擊。
00:00 開始
00:12 全球經濟連動 台金融市場連帶受衝擊
00:45 美911恐攻 造成全球股市大幅震盪
01:53 恐攻震驚全球 台股休市仍擋不住跌勢
02:22 期貨賣壓沉重 政府祭出跌幅減半政策
03:11 流動性風險高 跌幅限制反不利於市場
04:00 內外因素影響 台經濟成長率創下新低
04:25 金融危機恐慌 交易人搶賣使期貨重挫
04:49 國際金融連動 做好風險管理方為上策
05:10 次級房貸釀災 美國金融風暴全球埋單
05:20 次貸風暴籠罩 台股如吃瀉藥一路狂跌
06:07 美聯準會降息 次級房貸增加帶動房價
06:51 通貨膨脹問題 美升息導致房地產崩跌
07:45 次級房貸風暴 蔓延造成全球金融危機
08:45 價格大幅波動 台灣期貨市場陷入危機
09:16 台股期貨下殺 破六千點大關跌幅達5%
09:39 次貸風暴爆發 台指期波動率高達6成
10:33 政院救市兩招 進融券放空及跌幅限制
11:22 限制跌幅3.5% 期貨避險功能無法發揮
11:44 連續四跌停板 四大期指走勢持續疲弱
12:10 市場缺流動性 期貨交易人陷信用風險
12:35 期貨賣壓沉重 縮小漲跌幅措施難紓解
12:55 提升市場動能 金管會推證券揚升計畫
13:22 檢討風險控管 從次貸風暴看金融監理
14:13 制定專法機構 催生金融消費者保護法
15:14 期貨交易注意 評估風險及控管保證金
16:11 建立交易策略 期貨交易人應靈活運用
16:25 全球經濟連動 交易人應做好風險管理
17:28 結束
精彩回顧:
《期貨知多少#1》:台灣期貨兩大重擊事件-921地震、319事件
https://youtu.be/1ETTirghw8Q
經濟全球化危機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2月02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_mF7q09oIY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網民散戶大戰對冲基金的戲碼,連日在華爾街上演,各方議論紛紛。金融全球化,基金大戶呼風喚雨,沽空大撈一票的故事多不勝數,輸家往往是散戶,整個遊戲規則,從來都是向大戶傾斜。今次散戶網軍結集巨資,「挾淡倉」大破對冲基金,顛覆華爾街秩序,見證了社交媒體時代庶民充權的威力,基金界不可能輸打贏要,不准散戶贏錢,然而必須指出的是,散戶這場勝利,背後有很多主客觀條件配合,以為社媒已經改變一切,任何地方都可照辦煮碗,隨時焦頭爛額。美國財富愈益集中在小撮人手中,這次散戶大戰基金,民粹反建制色彩甚濃,精英與大眾對立變本加厲,更多嚴重社會危機可能尚在後頭。
蘋果頭條
政務司長張建宗等一眾官員下午4時見記者,宣佈未來10日將會更加頻密封區,直至年廿九,同時降低強制檢測門檻,指全香港大廈只要出現一宗無源頭個案,或驗出大廈污水呈陽性,就需強制檢測。話音剛落,元朗安興街便傳出封區消息,令區內商舖聞風落閘,猶如7.21翌日元朗死城。至晚上7時政府正式刊憲,宣佈封鎖安興街好彩洋樓,安排居民強檢。下午2時左右,元朗區議員林進發帖,表示收到消息安興街一帶將會封區。至下午5時,安興街一帶便有警員驅趕車輛,不時有警員巡邏街道。同時街上大部份商舖已提早落閘,猶如死城。有速遞自提店商戶在舖外張貼告示,指受疫情影響提早收舖,有市民到門外才得知提早關閉,望門興嘆。
東方正論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單單一個黎智英的「優惠待遇」,便足夠令人質疑這句話的真實性。內地官媒點名批判黎智英為「叛國禍港四人幫」之首,反中亂港惡行罄竹難書,理應早受懲罰,卻一次又一次逃過法律制裁,如有保護傘護體,近年更上演又捉又放的鬧劇,昨日終審法院五司會審,正是聆訊他涉及違反《港區國安法》的保釋上訴,勞師動眾,全城關注,判決結果將會反映法治的天秤,是否如外間所指偏向黎智英一方?「刑不上黎智英」一說,由來已久,並非無的放矢,近年特別受人注意,全因黎智英高調介入反修例暴潮,仿似有恃無恐,間接佐證這說法。
星島社論
為遏制第四波新冠疫情爆發規模,港府昨日宣布就大廈強制檢測措施「加辣」,檢測門檻由即日起降低至只要大廈出現一宗不明源頭確診,或大廈污水呈陽性,即要列作強制檢測,目標在大廈形成病毒傳播鏈前,迅速為所有居民檢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更預告,未來十日,即在農曆年廿九前,針對個案較多、樓宇質素欠佳、大廈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的區域,進行廣泛而頻密的封區檢測。而昨晚當局先後在尖沙嘴、元朗、九龍城及油麻地,四區採取突擊封區檢測行動,目標今早約七時完成圍封及強制檢測。
經濟社評
本港新冠確診徘徊數十宗多時,港府決定再收緊防疫措施至歷來最嚴格,才剛預告農曆年廿九前每天封區圍檢,昨晚隨即雷霆封鎖4區。官員多番強調,有決心在牛年到臨前全方位遏疫,但同時對低風險的戶外運動場所亮起綠燈,讓小商企仍能冀盼捱過年關後,能夠逐步復業。市民歡度佳節時,定要做足保護措施,別拖抗疫後腳。本地新症連續兩星期達雙位數,走勢僅徐徐向下,周一再錄29宗,8例沒源頭。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天公布,全港任何大廈凡有任何不明源頭新症、工作場所有兩宗確診,今起全須強檢;下周三前每天至少封1區強檢的話音畢落,當局已先後勒令元朗好彩洋樓、尖沙咀金鑾大廈、紅磡隆基大樓,以及油麻地新填地街一帶「禁足」驗毒。
經濟全球化危機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加快,各國間的文化差異也有更多討論,根據生活型態的不同,有許多長久養成的文化讓外國人無法適應。
這次The DoDo Men - 嘟嘟人邀請住在美國的台灣人及美國出生的華裔,一起討論台美文化的差異。沒想到在美國打小孩的話,鄰居甚至能夠報警,會有犯法的危機?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影片授權:The DoDo Men - 嘟嘟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MwOCf7jGk)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經濟全球化危機 在 全球經濟大當機,該如何化疫情危機為轉機?|遠見雜誌 的推薦與評價
才說2020充滿希望,卻馬上迎來恐怖瘟疫?新冠病毒讓 全球經濟 當機,短期看來沒有停戰的可能。 危機 卻也帶來轉機,在減少群聚以避免傳染的前提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