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中培養鍛煉領導能力
Getting schooled and taking charge
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在伊利諾伊州的尤里卡學院(Eureka College)讀書時就當選為該校學生領袖。兩次總統大選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也表示,她從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韋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的學生自治會獲得的經驗為她後來從政奠定了基礎。
在世界各地,學生自治會是代表學生向校方反映學生要求的機制。在美國大學中,有志於將來從政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生會的工作獲得真實的領導管理經驗。學生會代表由同學們選出,通常任期為一學年,然而這一年中的收穫往往會對一個人的整個職業生涯產生影響。
事在人為
2012年,位於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的維吉尼亞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校管理委員會突然解僱校長特蕾莎·沙利文(Teresa Sullivan),該校學生理事會的領袖們要求校方對此作出公開解釋。學生理事會的要求被媒體廣泛引用,對校管理委員會最終決定讓沙利文復職起到推動作用。
2015年5月,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的學生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一項決議,呼籲移除邦聯領袖杰弗遜·戴維斯(Jefferson Davis)的雕像。 (19世紀60年代初,戴維斯曾帶領美國11個南方州脫離聯邦,其部分原因是為了維護奴隸制。)學生們的理由是,學校不應“寬容或宣揚冒犯校內學生的杰弗遜·戴維斯的價值觀。”最後決定尚未做出,但是學生的要求繼續是一個具有重要分量的因素。
除了表達學生的關注以外,學生自治會也監管相當大的資金預算。科羅拉多州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是一所大規模的公立大學,其學生會的預算高達2400萬美元,這些資金被用於學生服務項目、校內體育活動和學生出版物等。
經驗很重要
希拉蕊·柯林頓曾對一群學生說:“無論你決定將來做什麼---如果你想從政,如果你想競選公職,如果你想領導某個組織,如果你想活躍地參與社會---[學生自治會]能教給你有益的技能,並讓你對置身於民主政治制度中是什麼樣有一個基本了解。”
點擊 https://share.america.gov/come-to-study-learn-to-lead/ 了解在美國大學培養領導力的更多機會。並到EducationUSA網站了解如何前往美國留學: http://educationusa.state.gov/。
English: https://share.america.gov/getting-schooled-taking-charg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最近遭逢「內憂內患」,疑似因為太早解封,導致Covid-19爆發第二波疫情,外加「佛洛伊德」事件釀成了全國示威潮,但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完全沒在怕,甚至急著宣布重啟競選活動,何必造勢呢?最後沒有出來投票的人都是支持你的人啊~好,不要歪樓。 總之呢,川普把首場造勢大會定在6月19日,辦在奧克拉荷...
維吉尼亞州大學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對美國父母在肯尼迪劇院兌現給孩子的聖誕禮物】
這位美國教師說:我發現遵守傳統文化的中國人總給人帶來寧靜、祥和和善良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2/4/n3793146.htm
Derek Cebek 是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大學學習中文的大學生,父母Hank Cebek 和Cindy Cebek今年給他的聖誕節禮物是一張神韻票,他們一起觀看了二月三日在肯尼迪歌劇院的神韻演出,全家人都對神韻演出喜愛至極。
二月三日肯尼迪歌劇院的神韻演出爆滿,二樓總統包廂也爆滿,大華府地區的政要、名流、藝術家、各國外交使節、華人等各族裔主流民眾紛紛來觀賞神韻。
「神韻是學習中文的最佳『現場教學』課堂」
Derek Cebek喜歡學習外國語言,以前在上高中時學了好幾年的德文,但他總感到還要找最具內涵和最有歷史的文化來學習。他說:「答案很明白,當然是學習中文了。我給自己起了中文名字—— 德里克。」
他已經在大學裡專修了兩年中文了,準備繼續修歷史和中文。他非常高興父母給他買了看神韻演出的票,讓他有機會以不同方式學中文。
看完神韻演出,Derek Cebek很激動,他努力地用中文表達:神韻太美了。他說:「我在主修中文,神韻是我學習中文最好的課堂。神韻演出以最美、最直接的方式給我展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他說:「我從神韻演出的中國古典故事中學到了中國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這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文化,實在太好了。」
Derek Cebek還表示:「神韻讓你從舞蹈和音樂中就學到了中國歷史和文化,沒有比這再好的學中文的『現場教學了』。看完神韻我已經明白中國文化就是神性的文化。從開場的《下世》到結束的《神佛的慈悲》都表明了這一點。我也為神佛如此慈悲而感動。在世界即將毀滅時,神佛拯救了相信他的人類。」
「神韻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神性」
Cindy Cebek是位教師。她對中國文化向來推崇,她從小與一位中國鄰居相處很好,從他們那兒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內涵。Cindy Cebek說:「我從小就感受到中國文化帶給人的善良和寬容。我發現遵守中國傳統的中國人總是給人帶來寧靜和祥和。」
Cindy說:「我一向喜歡中國文化。看到我的孩子對中國文化如此著迷,我感到非常欣慰。」
對神韻演出,Cindy Cebek更是感動不已。她說:「神韻演員們把中國文化中典雅端莊的內在之美演繹得恰到好處。而從神韻演員們的服裝我們也學到了中國歷朝歷代的文化內涵。因為我的母親是芭蕾舞演員,我從小就看芭蕾舞,但我更喜歡中國古典舞,因為她更能與你的心靈溝通。」
Cindy Cebek表示,神韻演出非常的感人,她隨著舞蹈周遊了中國的歷史朝代,從中領悟了中國文化中對神佛的信仰。而中國的古典樂器—— 琵琶和二胡更是洞徹心靈,把舞台上下緊緊連在一起。
她說:「我看不夠《天女散花》、《鳳凰仙舞》、《唐玄宗遊月宮》和《春來早》,真希望演出不要結束。我非常感激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演出,從神韻演出,我們得到不僅是藝術的享受,得到更多的是精神的享受。」
她說:「我們從神韻演出中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神性,不論從舞蹈、歌曲,還是古典故事,都貫穿了神性文化的內涵—— 敬天信神,善惡有報,慈悲包容,感謝神韻帶給我們真正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神韻展現中國『天人合一』的文化」
身為工程師的Hank Cebek對神韻所演繹的中國文化理解頗深。他說:「神韻整場演出就是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完美展現。因為神韻演繹的每一個古典故事都會涉及到天、地、人,當人敬天敬神,符合天上的『道』,人就會得到上天的護佑,達到天上、人間祥和美好地融為一體的境地。」
他說:「神韻的高科技動態天幕使得神韻故事的演繹完美無缺,很高興我們的孩子要學習神韻傳遞出的這樣美好的中國文化。」
這裡是大紀元新聞網
http://www.facebook.com/djy.news
維吉尼亞州大學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最近遭逢「內憂內患」,疑似因為太早解封,導致Covid-19爆發第二波疫情,外加「佛洛伊德」事件釀成了全國示威潮,但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完全沒在怕,甚至急著宣布重啟競選活動,何必造勢呢?最後沒有出來投票的人都是支持你的人啊~好,不要歪樓。
總之呢,川普把首場造勢大會定在6月19日,辦在奧克拉荷馬州的城市「土爾沙」,結果消息一出立刻被戰翻。
首先,6月19日是美國Juneteenth「六月節」,也被稱作獨立日、自由日或解放日,是為了紀念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美國最後一個州也就是德州,宣布解放奴隸,這天被視為黑人民權里程碑。
而地點選在「土爾沙」更敏感。1921年5月31日,有一群白人至上主義者,跑去當時美國最有錢的黑人社區,號稱是土爾沙的「黑華爾街」,持槍濫殺黑人居民、搶劫燒毀企業和民宅,甚至開私人飛機轟炸,造成近300人死亡,這場大屠殺,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之一。
這個時間地點對非裔美人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你川普己經被人家叫做白人至上的總統了,還一定要選在這一天去Tulsa造勢,是想要踢館嗎?如果是故意的,就是在人家傷口灑鹽,如果是不小心的,那也太白目了吧?如果是在台灣,簡直像選在二二八紀念日當天,跑去天馬茶房外面造勢一樣,不被罵翻才怪!
脫口秀名嘴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嘴爆川普的機會,被各界強烈抨擊後,川普團隊才同意延後造勢,把紀念日當天「還給非裔美國人」。相較於川普的「不知不覺」,現在許多歐洲國家從政府到民間,都出現反省蓄奴歷史、檢討西方文明的聲浪,在英國、比利時,跟蓄奴、種族主義沾上邊的雕像,紛紛被推倒。
這段剝削非裔的往事,不但是「貨出去、人進來、美國發大財」,甚至成為美國建國的基礎,我們今天就要翻開這本,恐怕連美國人自己都不太清楚,或根本就不想面對的美國蓄奴史。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1619年白獅號揭幕)
距今400年前的1619年8月下旬,一艘英國海盜船「白獅號」,抵達當時的英國殖民地,維吉尼亞州的「康福特角」(Point Comfort),船上「卸下」20多名從葡萄牙奴隸船搶來的非洲裔戰俘,這些來自安哥拉的無辜民眾,被海盜拿來換取食物,成為第一批被賣到美國的黑奴,也開啟了美國長達246年的野蠻蓄奴時代。
奴隸買賣是「三角貿易」的主角。歐洲人把布匹、槍支和金屬鍋等貨品,拿到非洲進行買賣,換取在非洲大陸西岸抓獲的俘虜,再把這些俘虜運往美洲沿岸,這些被賣到西半球的非洲人,大多來自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他們被迫從事苦力活,種植甘蔗、稻米、棉花和菸草等,美洲再把這些原物料賣到歐洲。
這龐大的共犯結構,涉及歐美非三大洲、交通業、銀行業,甚至宗教團體,教會「善款」來自奴隸買賣的黑心錢,連神職人員都蓄奴。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奴隸待遇牲畜不如)
這些奴隸出發前會被葡萄牙人強迫受洗,改成基督教的新名字,抹去文化和背景。根據美國埃默里大學數據,從1525年算到1866美國廢奴隔年,大約有1250萬名非洲人被抓、送上了開往美洲和加勒比海的船隻,但其中只有八成六、也就是1070萬的男女以及兒童,在航程中倖存下來。
這些奴隸被捆綁,在甲板下擠得像沙丁魚罐頭,幾乎沒有水和食物,一旦生病就會火速蔓延開來,病死或是不聽話,就被丟進海裡。男性在海上必須做粗活,跳舞娛樂船員,常常被鞭打虐待,女性動不動就被性侵懷孕。古時候的交通可不像現在搭個飛機幾個小時就到了,當初哥倫布可是花了70天才從西班牙抵達美洲大陸,整段航程宛如人間煉獄。
這些非洲人上岸後,往往像牲畜一樣被暫時關在殺牛的「待宰室」或私人監獄,短則幾天,長達好幾週,然後直接在監獄裡出售,或是光天化日下進行拍賣。從河岸、路邊、火車站、小酒館到城市廣場,甚至法院和市政廳前的台階上,整個城市都是他們的拍賣場,歷史學家形容,奴隸拍賣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賣魚賣菜一樣,這麼的赤裸裸、血淋淋。
這些被奴役的人一無所有,完全不被當人看,而是一個可以用來抵押、買賣、贈與和暴力對待的財產,有些奴隸一輩子被賣了6次,妻離子散。奴隸不能合法結婚,也被禁止學習閱讀,更沒有法律地位,主人可以任意強暴或謀殺奴隸,不會有任何法律責任,奴隸生下來的孩子也還是奴隸,就像電影《自由之心》裡演的那樣淒涼。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苦了奴隸富了商人)
許多美國人的財富都是透過買賣奴隸賺到的。從1820年代末期到1830年代,最大的奴隸貿易公司是維吉尼亞州的「富蘭克林」和「阿姆菲爾德」,在他們的全盛時期,每年可以賣出1000到2000名黑奴,等於一天成交3到5人,1846年富蘭克林去世時,他的財產價值高達71萬美元,等於今天的近2400萬美元,幾乎全都是靠賣奴賺來的黑心錢。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奴隸拍賣,發生在1859年2月8日,為期兩天的拍賣,一口氣賣出436人,總成交價30萬3850美元,奴隸販子賺飽飽,但這場拍賣被歷史學家稱作「哭泣時刻」。
(被忽略的美國蓄奴史|奴隸建立美國經濟)
這群被奴役的人十分百搭萬用,拓荒、農耕、甚至打仗都用得上,在美國獨立戰爭前,幫忙開墾殖民地,獨立戰爭後又幫忙建立新的國家。
當年棉花的地位,就像20世紀的石油一樣,從衣服到醫療用品,到處供不應求,誰掌握了棉花,就掌握了經濟命脈。美國獨立戰爭後,棉花產量迅速增長,1793年美國人發明了「軋棉機」,棉花去子效率提高50%,讓主要棉花產地美國「深南」部,對棉花奴工的需求暴增,當時棉花佔美國所有出口商品的一半,全球66%的棉花都是來自美國。而把棉花運到北部紡織廠的鐵路,也是這些奴隸鋪的,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
雖然1808年國際販奴禁令上路,但因為他們不能再從國外進口新奴隸,只能境內交易,反而導致美國境內奴隸貿易的蓬勃發展。當時北方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較高,對奴隸需求量沒那麼大,反觀南方各州需要大量奴隸種植棉花,腦筋動得快的商人,開始做起奴隸南北交易,轉手獲取暴利,甚至把奴隸拿去銀行抵押貸款,銀行又把奴隸抵押打包成金融商品,賣給紐約或倫敦的銀行家,為北方和南方白人,都創造巨大財富。
專家統計,在1860年南北戰爭開始前的蓄奴高峰,美國境內400萬奴隸帶來的產值高達35億美元(1050億台幣),超越所有製造業和鐵路的總價值,是整個經濟中最大單一資產,這些靠剝削奴隸得來的錢,不但幫美國還清戰爭債務,還為美國資本主義打下基礎。
雖然南北戰爭後的1865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全美正式廢除奴隸制,但155年來,美國以白人為主流的政權,對待非洲裔的方式,仍然飽受批評。
誰沒有黑歷史呢!正對歷史是為了讓同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要知道,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蓄奴建國 #美國黑歷史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