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hsiung, Taiwan
食在福鍋燒意麵-高雄四維店
可以當點心可以當正餐的雞絲麵與鍋燒麵
🍜是很多人喜歡的味道😋
百年傳承。在地精神
100多年的麵條味道,必然有專業與用心❤️
不添加任何化學原料,堅持使用特等麵粉、天然發酵、全鴨蛋製成,才能讓麵條又香又有口感💯
湯頭真的很棒,由豬骨、雞骨、小魚乾、昆布、蔬菜等熬製而成,靈魂湯頭+Q彈麵條,尤其是蛤蜊超級鮮甜🤤
黑輪片超耍嘴,會一片接一片、停不下來
(邪惡的下午茶無誤!必點小吃)
2樓的3D空間超有趣!
像是到了藝術特區逛個小小展覽⋯⋯
友人說上去一趟再下來吃麵,麵條依舊有彈性,果然是100多年的老功夫!
(很想外帶禮盒回台北好好解解饞😋)
🔆 全店採用call機震動取餐📳不收服務費
🔆附近的公司行號滿300元即可外送
🍜牛奶鍋燒 $80
🍜麻辣鍋燒 $80
🍜蛤蜊鍋燒 $100
🍜涼拌黃瓜 $40
🍜溏心蛋 $40
🍜黑輪片 $40
🍜波浪薯條 $40
🍜雞絲/意麵禮盒 $130
評價:⭐️⭐️⭐️⭐️四顆星
-
店家資訊|食在福鍋燒意麵-高雄四維店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二路113號
電話:07-7226077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1:00-15:00🆚17:30-21:30
-
#跟著方糖去旅行✈️
#小方糖 #吃貨 #blogger #popular #love
#食在福製麵 #食在福鍋燒意麵 #安全認證 #ISO22000 #HACCP #百年製麵廠 #清光緒32年 #民國前六年 #Since1906 #鴨蛋自製麵體
緒食一鍋小麻辣 外 送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直新聞週五報】
1.Uncanny Sunday以主場地實踐大學為中心點,串連步行十分鐘範圍內的店家合作。店主們也祭出實驗精神,以名店詹記麻辣火鍋招牌辣油混搭,無論是「被牛排耽誤」的大直佳佳牛排館的鹹粥炒飯、或是以「炸雞排配涼麵」豪邁吃法而深受饕客大推的林文必涼麵等街頭小吃,香辣夠勁,令人超想開啟味蕾大快朵頤!→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1/4881698
2.內行人才知道的老饕名店,台北大直中央廣播電台地下一樓的「永寶餐廳」即將要搬遷了。永寶餐廳今(22)日貼出公告,以「租約到期」為由,將於十月吉日搬遷到內湖瑞光路另行開業,突然其來的消息讓許多老饕奔相走告,準備近期再去大塊朵頤一番。→https://cnews.com.tw/174200922a03/
3.巴鈺從大同區搬到大直租房子,原本舊家則打算租出去來補貼房租,問她為何不乾脆把房子賣掉,直接買一戶新屋?她大喊:「我哪來的錢!」自認現在房子公設比太高,若非有中古屋真的很喜歡時,才會考慮買房子。→https://star.ettoday.net/news/1813658?redirect=1
4.去年中山分局大直派出所員警在駐地內烤肉,遭到民眾惡意檢舉,消息一出,該名檢舉人不僅引發眾人不滿,內政部長徐國勇也出面表示,為體恤佳節無法返鄉的警察,派出所辦烤肉並無不當。→https://udn.com/news/story/7320/4884934?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2-news
5.來往大直更順行!北市府花419萬路面更新「北安路」。→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924/1816319.htm
6.北安路大變身!修復後來往大直更順暢。→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51765271695.html
7.搶灘美食一級戰區! 雅室牛排插旗大直開旗艦店。→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924001610-260415?chdtv
8.大直億元豪宅有錢不一定買得到,原來跟屋主有關。→https://www.nownews.com/news/house2/region/5065925
9.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大直衛理堂主任牧師王先緻指出,辦理慈善募款音樂餐會13年來,已募集超過3200萬元,超過3600名人士的愛心捐款,也為東部、南部共232所偏鄉學校、8283名孩子捐助課輔及早餐費。→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4885888
10.北市一名年約26歲的林姓女子,今年8月間在劍南路捷運站因為借不到手機充電線,情緒失控用隨身手提包攻擊女警,遭依妨害公務現行犯送辦。台北地檢署調查期間,她坦承有情緒障礙,檢察官今依法將她起訴,並向法院聲請簡易判決處刑。→https://udn.com/news/story/7321/4887590
11.文湖線新地標!「春大直 」打造千坪美食購物樂園。→https://ctee.com.tw/house/design/335826.html
12.台北購物新地標「春大直」 9 月試營運!歐風市集、老牌牛排館進駐。→https://istyle.ltn.com.tw/article/14516
13.大直英迪格新菜登場,海陸食材搶「鮮」上桌。→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843/4862527
14.疫情尚未完全平息,國內購物商場百貨競爭激烈,內湖大直商圈出現最新購物話題「春大直」,不緊外觀新穎,設施上結合英迪格酒店,打造旅宿食玩都齊備的休閒商場空間。→https://n.yam.com/Article/20200914307519
15.大直購物新地標!「春大直」占地1700坪、特色「苔生牆」注入台灣山巒綠意,打造歐風高質感市集。→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news/52362
緒食一鍋小麻辣 外 送 在 陳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要在愛情裡成為工具人]
我想過去的自己,曾經為了照顧情人的需要,逐漸失去判斷力。那時交往的對象比我小幾歲,性格也是比較文弱的,我飲食清淡,但他喜歡麻辣鍋,我三餐定時,可他時常零食度過一餐,每回一起用餐,要選擇兩個人都可以吃的店就是個難題,為了不讓他難受,我總是配合他,心中隱忍了許多委屈,有回我身體狀況不好,他照例又問我:「中午吃什麼?」我想了一會,突然情緒失控,大聲說著:「你問我想吃什麼,我說了也沒用,因為我不會說出自己想吃的,我會選你想吃的。」他納悶問我為什麼?是啊,為什麼?我心中吶喊著,不就是因為我挑選的地方你都不喜歡也無法忍受嗎?
但這不是單方面的問題。
那段戀愛裡我一直在勉強自己,舉凡飲食、生活作息,甚至相處方式,兩人差異太大,過去的我一定早就放棄了,但那時我希望自己有能力維持一段穩定的關係,所以選擇了「隱忍」「委屈」餵養愛情,卻不知道長期下來卻造成我對他的不滿,以及對自己的嫌惡,我們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連他外遇了我都不知情。
凡事以情人為中心思考,逐漸地失去為自己判斷的能力,這是某一類型好情人(或試圖當好情人)時常出現的問題,從生活起居的照顧,到上下班接送,假日的安排,逐漸擴散到了生活裡點點滴滴的照應,看起來是在照顧對方,但如果愛的能力不夠,這種照顧會凌駕自己的意志,出現勉強自己或者逐漸失去自我的狀態。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愛一個人不就是要付出嗎?怎麼愛才不會失去自我?
那次分手後,我花很長的時間思考自己出了什麼問題,我的感想是「我太想當一個好人」,我太渴望在這次的關係裡成為一個好情人,那個念頭控制了我,而且我也正好遇上了特別擅長「感情勒索」的對象,我們幾乎是一起助長了這個關係的失衡,也一起走向了愛情的盡頭。
為什麼不能做一個好人?成為好情人不對嗎?
「如何是好的」「怎樣才是好情人」有一個複雜的判斷基準,會隨著個人性格、稟賦、相處的關係、情境而有所調整,心裡保存著善良的念頭當然是好的,但這份善良需要理智加以整合,比如我與當時情人的相處,我不愛吃麻辣鍋,就不該勉強自己去配合,倘若兩人在飲食習慣不同,試著尋找兩個人都有可以吃的食物的店是最好的,但如果總是找不到,試著分開各自吃飯也是一種方式,「一直分開吃飯,還算情人嗎?」他可能會問,我想,重點是這兩個人能不能在交往時找到一種默契,那不是以單方面的隱忍為前提,而是一起找出兩個人都可以接受的共識,這需要更成熟的理解,而不只是單純的體貼。
有些人會把戀人當作專屬於自己的「工具人」,幫忙跑腿、買東西、提東西,排隊、付帳、接送,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對方來做,好像這樣才是被愛,而另一方也被暗示或自我暗示,就是要做到這些,才表示愛對方,「我要把你當作公主來寵」,這看似一句甜蜜的話,但實際上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災難。有些人愛使喚人,有另一些人則在這些表現上得到滿足,這本來是你情我願的事,但很多時候,這種工具化的愛情,會逐漸演變成彼此對愛情與親密關係理解的問題,一方總是在付出,另一方則越來越依賴,衡量彼此感情的重點都在物質上,「愛我就應該怎樣怎樣」,時常造成追求期間特別努力,交往之後就性格大變,結婚前百般忍讓,結婚後突然什麼都不對勁。
首先就不能把自己工具化,在衡量如何為對方付出的同時,不要超過自己的負荷,不要做出自己不想做的事,當覺得對方提出過分的要求,要有能力分辨,並且能夠拒絕,這不但是為自己著想,也是為了關係著想,愛情是兩個人主動、意願、自主而締結的關係,你的付出不只是為了滿足對方,而更是要因此帶給彼此成長,不要用寵愛、縱容或忍讓來弱化對方,不要以為只要一昧地順從,就是在愛,舉凡接送、贈禮、照顧,前提是「沒有因為這樣做而讓他無法獨立」「不會用禮物的輕重來衡量愛情的價值」。
再者,也不要把對方工具化,人是無法與一個工具相愛的,愛情裡最美好的部分是你與這世上另外一個人親密,相互理解,產生連結,這個相處相知相伴的過程,讓你突破個人的自我中心,可以去理解另一個生命,並且透過這份理解與交流,認識自己也豐富自己,這個互動的過程如果被工具化了,你得到的只是一個空心的「付出者」,那些鮮花、禮物、接送、無微不至的照顧,如果失去靈魂上的互動,成為儀式與公式,你們的愛情就無法前進,你自己的生命也無法得到更多的啟發。
我們可以為戀人做的最好的事,不只是表面上的行為,而是這些行為背後深深的愛,因著這份愛,有時要拒絕,有時要討論,有時你甚至得自我控制,只為了這樣可以讓彼此成長,讓這份愛更為長遠開闊。
9/1 正式上市(電子書同步上市)
博客來 http://bit.ly/04400280-B
金石堂 http://bit.ly/04400280-KG
誠 品 http://bit.ly/04400280-EG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440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