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 顏擇雅總編輯:
「沒錯,這是今年一大出版趨勢。我覺得這些書是瞄準45歲到55歲之間的客層,也就是所謂的五年級。
這年齡層不像太陽花世代那樣需要擁立戰神發洩集體憤怒。因為他們對現狀是失望多於憤怒。他們在台灣錢淹腳目的後半期進入社會,當時的歌是林強"向前走",葉啟田 "愛拚就會贏",阿扁競選主題曲 "春天的花蕊",高中大學時代的暢銷榜上作家是趨勢大師奈斯比,托福勒,一離開大學校園就熱愛讀成功企業家的傳記或回憶錄。整個社會都熱衷前瞻未來。氛圍在兩千年左右反轉,差不多就是這個世代進職場五到十年之後。
這個世代不憤怒,因為他們已學會調整自己的期待。他們還沒真的老去,卻已經如此關心老後,因為他們皆在悶經濟中奮鬥過十幾年,充分體會到奮鬥不能帶來多少改變。
為何反映中年無力的書種比青年憤怒的書種還多 ? 原因很簡單,中年人的購買力比較大。這個年齡層也比較習慣利用閱讀來調整心態。他們年輕充滿夢想時曾是成功勵志書的主要客層,如今就成了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的目標讀者群。
出版是社會氛圍的一面鏡子。我一直認為此時此刻就是台灣悶經濟的谷底,樂觀一點搞不好可以說谷底已過。因此我期待兩年後的新書平台,面貌將與今日大不同。」
有多焦慮?
今晚走進一家知名書店,放在最醒目位置的,是以下這些書:
「社畜中年」
「你沒有條件可以退休」
「50+好好」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50歲開始,不過配合別人的人生」
「在下流時代,也要做幸福老人」
「不再討厭的孤獨」
「在一起孤獨」
「老後破產」
「幸福死」
這個社會的中年、老年人,是有多焦慮啊???
光看這些書名,就讓我頓時覺得壓力罩頂。在台灣(或者僅限台北?沒觀察中南東部書店),似乎不只是年輕人不開心,中年人與老年人也不開心,所以要用這些書不斷提醒鞭策自己嗎….
#不想面對
#編輯大人可以出些讓中年人開心的書嗎
Search
編輯大人可以出些讓中年人開心的書嗎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引自顏擇雅總編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沒觀察中南東部書店),似乎不只是年輕人不開心,中年人與老年人也不開心,所以要用這些書不斷提醒鞭策自己嗎…. #不想面對 #編輯大人可以出些讓中年人開心的書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