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HBK。終於又來到我分享遊玩《NBA 2K22》心得的時候了!
圖片這五位球員是這一代我 #最愛用與覺得最OP的幾個,大家也能分享一下有哪些球員好用?#只能說我對瓜瓜是真愛🍈,狂練起他來!
-
很多人在私訊問我玩的感想是怎樣?所以我就在這做簡單的分享,把自己這幾天的遊戲體驗告訴大家,雖無法與一些專業玩家相比,但做為每一代都有玩的老玩家,我想大家還是能參考一下。
而我主要實測的是【#PS5的次世代版本】,至於【PS4的本世代】我也有稍微跑一下,也想告訴大家一點心得,那本世代就放在最後面再簡短跟大家說,基本仍是兩款不同的遊戲。
不得不說次世代的《NBA 2K22》在遊戲性上又超越了上一代!在整體流暢性又更勝以往,不管是比賽的細節還是My CAREER都與2K21有著很大的改變,就分成【進攻方面】、【防守方面】與【MC模式】與【推薦球星】這四方面去跟大家討論(MT我只玩一下而已)。
-
🔲🔲進攻方面🔲🔲
🏀投籃條變化與流暢度
2K22這次在投籃條做了很大的改變,從以往的橫條變成直立的模式,剛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玩了一陣子後會發現這能讓投射上更為上手,可以 #更貼近球員實際的跳投節奏(由下往上),只要肯花時間去抓球員投籃的出手速度與高點,就連字母哥都能夠連續投進三分(但主要得空檔機會)。
整體投籃的流暢度與銜接動作應該是這幾年我覺得最好的,就從急停中距離跳投、背框後仰投射用起來都比以往自然,對於 #喜歡秀中投兩分球,不愛只投三分或禁區突破的玩家而言體感是很棒的,我自己就是屬於這派別的。
-
🏀花式隔扣灌籃條與空拋進攻的按鈕
然後這次在花式隔扣灌籃上還必須要抓準時機放掉圓條才扣得進(一般灌籃不用),就連空拋進攻也要適時按鈕才會進,我覺得我喜歡這樣的改動,雖需要時間適應,但 #讓進球更有參與感,玩起來更需要點技術與專注力。
-
🏀突破難度提升與運球達人時代
這次與2K21很不同的是,在突破切入上變得難上許多,想透過擋拆就輕易過人已不容易,就連LBJ與字母哥這種坦克怪物都不是說輾就輾,因此 #對於運球技術很棒,很有節奏的玩家就特別有利與吃香,在這一塊就能看出實力的分水嶺。
且這次2K22假使運球很犀利,連招有使出來的話,防守者還會有被 #晃到快跌倒而陷入木頭人的狀況,這畫面看得真的只能用超爽來形容,尤其這一代想輕鬆直搗黃龍攻擊籃框又不是很容易的情況下顯得更有成就感。
-
🏀講求製造空間的機會與能力
2K22我覺得投籃變得更為流暢有感,但假使前面有防守者干擾要進球也不是很容易,不過只要能夠 #製造空檔機會要進球是很容易的,這差距很明顯!因此只要能夠耐心導球尋找機會,基本上要投進外線不是難事。
但這就很講求綜觀大局與適時出球的操作,同時也讓一些Playmaker球員的重要性提升(傳球準確度要好),而禁區假使能有強點也可以呈現出inside out的優勢,尤其這一代電腦AI防守判斷很快很常執行包夾,就能馬上轉換外圍攻勢去轟炸對手。
我自己有玩好幾場七六人,Joel Embiid很容易會被包夾招待,而此時像Ben Simmons沒有外線就會變得比以往更難打,真的在遊戲中也能體驗到團隊進攻會受到影響。
-
🔲🔲防守方面🔲🔲
🏀火鍋店開張了
如果你玩2K像我一樣更熱衷在防守這一塊,特別喜愛賞對手大鍋帽的快感,那2K22能夠滿足你這方面的需求,因為在 #干擾投籃與蓋帽系統都得到提升,這一代球員防守能力的好壞會給你很大的落差感,能說是 #防守悍將崛起的時代,防守勳章的多寡是能改變戰局的。
在防守身體的碰撞與封蓋機制上都感到更加優化,從擋拆的小動作、突破後的身體碰撞都越來越給人拳拳到肉的感受!且這次體毛哨目前玩下來覺得有變少,想輕鬆闖入對手禁區大門內的難度提升很多,假使對方有門神坐鎮,那更要有被賞鍋的覺悟。
這樣的機制讓我玩得挺爽快的,當初我會很喜歡2K2就是享受Dikembe Mutombo轟鍋的快感再搭配當時我最愛的Allen Iverson。雖然2K22沒二十年前鍋子那麼好送,但這次也讓我有 #重溫一點開火鍋店的感覺了。
-
🏀電腦AI的提升
這次2K22還有一個讓我很有感的是電腦AI不管在 #進攻或防守都變得更聰明且有章法。假使我們玩家做為防守方,還真不能不盯好自己要跟防的對象,電腦都會快狠準的傳給有空檔機會的球員,而前面有提到,只要一不留神空檔一放就很容易被對方投進,即使職業或全明星等級的電腦也都不能讓人在防守端偷懶不跟。
而在針對擋拆後的空拋或者是順下攻勢的防守,電腦這次也比以往判斷還精準迅速,如果你是常常會跟電腦過招的玩家,我認為2K22在挑戰難度上得到了提升,這次假使想贏名人堂就更必須打得更有耐心與專注,且還得有精湛的操作才行。
-
🔲🔲MC模式與MT模式🔲🔲
🏀MC宛如開放世界的RPG
My CAREER無疑是次世代2K22的重頭戲!
今年的MC比往年自由度更高上許多,一開始就能在「籃球之城」趴趴走,即使不去管要繼續升學去NCAA還是去G League挑戰都沒關係,一開始你就能專注在稱霸街頭這目標。
且今年MC越來越像是 #開放式的RPG遊戲一樣,能在地圖上接許多任務,譬如一開始就能遇到LaVine給予任務去藉此提升等級、VC幣或是勳章點數等等能讓自己變強的東西,只要肯花時間解任務,都能慢慢打造角色能力與外觀,在整體玩家與玩家互動上變得更加迷人。
-
像我自己也仍在摸索,有課了一點錢想衝起一支角色,但現在還在猶豫要玩什麼位置,很想創一支類似Kobe的搖擺人,但又很想玩禁區防守悍將,如Ben Wallace的火鍋專賣家,又或者像是Dončić這樣節奏型的攻擊組織手,真的超難抉擇....
總之這次MC模式會讓人 #更想投入時間與心力去好好玩,之後有想一起在街頭組隊的人可以私訊一下,大家能一起切戳或組團,感覺會相當有意思。
-
🏀MT的選秀與球鞋實驗室
My Team我真的玩得不夠多,這次幾乎都花時間在MC模式與測試快速比賽上,但MT新增的選秀模式我覺得挺不錯的,就是五個位置從卡包中挑選人物,帶有運氣的成分,也能靠贏球向上提升選秀權再去提升陣容。
至於球鞋實驗室能強化球員能力,越好的鞋子有越多槽位能插提升能力的卡,而把一雙好鞋拿給自己最得力的主將穿,藉此更能凱瑞全場,這都是過去沒有的玩法,也讓人更想收集好鞋。
-
🔲🔲推薦球星與球隊🔲🔲
最後也到了我最想與大家分享的球員試用心得。
2K22目前玩下來,我也幾乎每支現役球隊都有打過,自己選了五個我最愛用或是覺得最OP的球員!而這是屬於我個人的操作,所以沒有一定的答案,純粹是與大家分享與討論。
-
🏀Stephen Curry
依舊是2K的大魔王人物!且這代運球強化後Curry能秀出很刁鑽的盤球能力,搭配他仍然是最恐怖的外圍三分砲火,只要很熟悉他投籃機制與運球節奏的玩家,依然可以在場上大殺四方,玩起來相當賞心悅目。
🏀Kevin Durant
KD也是魔王級別的模組!高塔砲的優勢、輾壓同身高的突破反應與速度,又可以背框壓制跳投,中距離又準,做為外圍定點三分射手又強,就如現實一樣是超級核心插件,且這代KD在防守端也能有不少貢獻,真的跟現實一樣是很OP的角色。
🏀Giannis Antetokounmpo
字母哥雖然沒上一代那麼強勢(閃電第一步輾爆所有人),但他的機體仍是魔王等級,攻防轉換下是沒有人能擋住他的!且字母哥我自己操作他禁區背框後仰的命中率也挺高的,不管是面框突破或是背框強打,他仍是遊戲中很無解的角色,加上他防守非常強,我認為他與Curry和KD是遊戲裡最OP的三巨頭。
🏀Luka Dončić
雖覺得沒上述三位那麼像魔王,但Dončić真的是我2K22在 #操作起來覺得最好玩的球員!他的運球非常流暢刁鑽,然後他又有高度可以背框單打,面框也擅長後撤步跳投,傳球與護球能力又好,只要熟悉他的運球節奏,這支角色可以玩得很帥且變化性很大,真心推薦可以練Dončić。
🏀Carmelo Anthony
我對Melo是真愛!我這代2K22玩湖人我都主打Melo當全隊第一得分主力,且他是真的能扛起這位置(能力評價雖只有78),撇除體力下降有點快之外,他的 #背框後仰非常好投且動作就是帥!而沒力時,他也能充當好外圍定點射手,靠LBJ或Westbrook做球給他,只要有愛,#老瓜也仍是能當扛壩子。
-
其餘如LBJ、Kawhi、JoJo、Joker或AD也都很好用,但如果要我只選五位的話,上述五個就是我心中最好用或OP的人選!而我其實也很想練Rose,但無奈我操控的不好,玩起來不是那麼順。
至於好用的球隊,我心中T1等級的不外乎就是湖人、勇士、公鹿和籃網,其中籃網是最OP的!不僅只有KD非常好用,Irving與Harden也都相當強勢好操控,真的能說是魔王級別的球隊。
-
🔲🔲《NBA 2K22》總結🔲🔲
假使你有PS5,然後喜歡看NBA或打籃球,那《NBA 2K22》是極力大推的!遊戲性很高,尤其在MC模式就能夠玩很久!假使單機對戰也能享受新一代的 #凸顯的防守機制與運球強化,並去適應新的投籃條,整體來說是比上一代更加有趣。
至於PS4版本,這次在對戰細節的體驗上也同樣有進步!不像上一代太過嚴苛外線命中率不佳,但也不會讓你覺得輕易就能投進,因為這代防守的影響力大幅提升,必須打得更聰明、更有系統才能延續得分火力,像一些擅長使用戰術的玩家就會特別有優勢(因為創造空檔很重要)。
-
MC上PS4版本也與2K21有著不同變化,從之前街頭變成在 #一艘豪華郵輪上,雖沒次世代籃球之城地圖那麼大,但其實玩起來也挺有意思的,有不少設施可以用,且坐電梯就能迅速到達,還有遊戲間可以玩投籃機,整體是比上一代體驗更加。
如果短期內沒有買PS5的機會或打算,又想玩籃球遊戲,本世代的2K22還是相當推薦,絕對有比2K21在小細節與遊戲性上得到提升,我覺得會比2K20、2K21還要好玩,大家能夠自己評斷。
最後想再次說,湖人球迷們一定要重用瓜瓜!他是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
🏆就是現在,快來跟我一起在《NBA 2K22》再創豐功偉業吧!
入坑傳送門➡ https://nba.2k.com/buy/
#NBA2K22 #任遊在我 #AnyoneAnywhere #Sponsoredby2K
✏HBK
總招待人選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重量級參議員訪問團:背景脈絡補充】
昨天(6月5日)AIT才宣布三位參議員訪問台灣,訪團就在今天早上抵達,在中午左右結束行程,三小時炫風訪台。
當中最重要的訊息莫過於宣布將捐贈台灣75萬劑疫苗!在台灣國際空間受到中國封鎖的同時,美國議員乘坐著美國空軍C-17「全球霸王」運輸機帶來了好消息。加上日本在6月4日送來的124萬劑疫苗,不禁令人想起了西柏林遭蘇聯封鎖時,美國及其盟友空軍向西柏林空運物資的歷史。
在台美如此友好的同時,讓我們來多補充一些背景資訊。這個訪問的背後其實有非常多的重要訊息以及脈絡!
▍之一、
這次訪團組成的議員主要來自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三位訪成員分別是: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 D-IL)、蘇立文(Dan Sullivan, R-AK)、昆斯(Chris Coons, D-DE)。其中,昆斯是外委會委員(我們在後面會介紹),另外兩為都是軍委會委員。
這次訪問是從2020年疫情開始一年多以來,第一個訪問台灣的美國國會議員團。事實上,他們這次出訪,主要是因為原訂要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因為疫情而取消,但還是需要談一些重要事情,所以安排出訪。國會議員們原本主要的目的是去訪問南韓。
為了要能在滿檔的行程中來台,這三位議員們在結束韓國的原定行程後,不能睡覺得直接趕往機場,搭上凌晨從韓國出發的飛機,這樣子才能在早上降落台北。而在降落之後,為了遵守台灣的防疫規定,他們也不能離開機場,只能就地在機場與政府官員進行重要的會議。結束會談之後,他們必須立刻啟程飛返韓國,以趕上銜接班機飛回美國。為什麼會這麼趕?因為6月7日聯邦參議院就要開議了,有許多重要法案要投票。也就是說,他們真的就是「專程」來訪問台灣,連在台灣好好吃頓飯的時間都不會有,這真的太狂了!
那為什麼要訪問台灣呢?這得從5月說起。
▍之二、
這三位議員之所以會訪問台灣,是他們主動表達,希望將亞洲出訪行程延長,專機拜訪台灣。主要的目的就是要 #在台灣正在對抗嚴重疫情的時候,#展現對台灣的堅定友誼與支持。
5月中旬,台灣疫情狀況開始進入社區傳染的階段,駐美大使蕭美琴(戰貓)率領的團隊,除了在行政部門爭取支持之外,同時也在國會方面全面動員,請所有朋友們設法協助我們取得疫苗。包括這三位參議員在內,非常多國會議員在瞭解我們的情況之後,就以各種方式向白宮、向國務院表達關切,要求行政部門將台灣納入疫苗分配優先名單之中。
美國從今年二、三月開始打疫苗,到四月左右大概讓想打的人都打得差不多。五月中旬美國才宣布可以對外提供疫苗,結果當然是引起全世界所有國家拚搶。仔細檢視白宮剛公布的首批疫苗釋出名單,會發現只有三個先進國家(台灣、南韓、加拿大)列入,其餘大多都是開發中國家。
其實台灣要納入這個名單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美國先前就提出幾個提供疫苗的原則,包括:貧窮程度、疫情程度、確診人數、公衛體系能力等等。不管從哪個指標來看,台灣想被納入是非常困難的。
從這些指標來看,台灣最後成功納入第一批疫苗分配國家,背後是經過多少人努力爭取來的啊!包括這三位議員在內,我們在行政部門及國會當中,肯定有非常多的朋友們幫我們出力,才能辦到。
▍之三、
這三位議員都是美國政界的重量級人物,每一位都有特殊的背景與淵源。我們昨天的貼文有簡單介紹過,我們在這邊多談一些。
首先,這次的團長、伊利諾參議員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她真的是美國國會的傳奇人物。1968年在曼谷出生,母親是泰國華僑。她過去曾是職業軍人,擔任戰鬥直昇機飛行員。2004年她在伊拉克服役時,她駕駛的直昇機遭火箭擊落,導致她失去雙腿。她不僅是戰鬥英雄,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雙腿截肢、以及在職期間懷孕生產的國會議員。去年拜登在挑選副總統競選搭檔時,達克沃絲數度被美國主流媒體點名為可能人選,可見他在美國政壇上廣受敬重。這次是達克沃絲擔任議員以來第一次訪問台灣。
她先前就對台灣很友好,過去紀錄包括:參與連署籲請川普總統派遣閣員訪台;擔任眾議員期間,也曾在眾院院會支持重申「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石的眾院共同決議案。
#她的致詞超級令人感動
#在講她家人故事時
#聽起來都哽咽到要哭了
➤ 致詞參考翻譯:https://reurl.cc/j8glLL。
➤ 早前文章:https://reurl.cc/9r5GWX。
➤ 相關補充:https://reurl.cc/832qdb。
再來,共和黨籍的阿拉斯加參議員蘇立文(Dan Sullivan),1964年出生,現年56歲。他是海軍陸戰隊備役軍官,跟台灣的淵源可以回溯自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當時身為現役軍官的他,曾參與巡弋台海的任務。這樣的經歷,想必是對來自中共的威脅有非常深刻且是第一手的印象。他在2016年首次參加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訪問團訪問台灣時就曾說過,這是他第一次踏上台灣土地,但不能說是第一次訪問台灣。(可惜這次因為疫情和行程緊湊的關係,我們還不能好好招待這位老朋友)
蘇立文在國會裡對台灣非常友好,美國國會挺台相關議案大多有他的參與;已完成立法的《台灣保證法》,他就是共同提案人之一。他特別在致詞時提到台灣過去一年對美國的口罩和醫療用品捐贈協助:「台灣在我們患難時相助,我們美國人,是會記得這種事的...這就是來自美國的愛。」而且還特別戴上台灣相助的口罩!!!
➤ 致詞參考翻譯:https://reurl.cc/Gmbe7d。
最後,1963年生的昆斯(Chris Coons)是這個團裡的特例,因為他不屬於軍事委員會,而是外交委員會成員。不過,與拜登是德拉瓦州同鄉的昆斯,是眾所皆知拜登總統最親密的朋友,以及在外交事務上最重要的夥伴之一。紐約時報對他的形容是:Biden’s Eyes and Ears in the Senate。從大選結束後到今年初,他是各界猜測拜登內閣國務卿最熱門人選之一,最後拜登選擇布林肯的其中一個理由是:「需要昆斯留在國會幫忙」。
即使他最終並沒有擔任國務卿一職,拜登總統就職這短短幾個月以來,昆斯已經擔任過好幾次總統特使,出訪非洲及中東。這樣一位人物在參訪團的意義當然是不言而喻。
而且,昆斯是在國會上最大力支持台灣的議員之一。他是「台灣保證法」、「台北法」的共同提案人,同時是「台灣學人法案」的連署議員,也曾經連署致函USTR支持台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他曾經在2019年訪問過台灣。
▍小結
這次來訪的這三位參議員,是我們台灣在外交上面的真正好朋友,而且他們也都是現今美國政壇上的重量級人物。
所有外交上的情誼、人脈,都是長期累積而來的,背後經過外交人員們、政治人物們、民間團體們、以及許多人們共同的努力。很高興看到台灣在美國國會當中的好朋友能夠有機會專門來訪,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夠招待他們好好地逛一下台灣。
我們希望台灣在國際上的朋友一直變多!我們會跟大家一起對抗這個可怕的病毒,也會像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及達克沃絲說的,民主朋友們要團結對抗可怕的惡魔!
✨ 觀測站底加辣Podcast:https://reurl.cc/VEEYq5。
✨ 觀測站吼哩哉Podcast:https://reurl.cc/rg11qE。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總招待人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充實的部活生活開始?】
記得去年底,小學有發國中的部活體驗宣傳單。學校的入學說明都還沒有(後來還因疫情中止),部活體驗就先跑了,看來日本人對部活相當重視。
當時是只能事前選一個去體驗,結束後再去參觀其他部活,但是其實當天各部活體驗完都收了,根本沒意識到之後也許有想參觀參考的,所以小孩也只有體驗到自己報名的那個部活,兩人當初被朋友拉去女子網球部,那個朋友在外面有上課約上了2年,根本都打趴學姊的程度。
由於學校規模也不是很大,一個年級才4班,當然部活種類也不多,大概就男女網、男女籃、羽球、排球、足球、劍道、吹奏樂、電腦、美術這樣而已。
雖然沒硬性規定要參加部活,但是新生多多少少也不清不楚就被同學拉進去,或是體驗時被親切的學長姐感昭而加入(兩人就是)。
一開學有3天自由體驗,可以都選同處,也可以東看西看。Nano只有選擇女網,而Kano不想跟Nano 同部,就跑去體驗了吹奏樂。然後就入部了。
之後問了她們很多人選歸宅部嗎?她們說幾乎每個人都有參加部活,很少很少歸宅部。甚至好幾個有上補習班的也是部活完又趕場去補習班。
教學參觀和各班級的懇談結束(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490484569/posts/148390527287296/?d=n)後,就是部活說明會。由於雙胞胎參加不同部活,也是只能擇一去聽。我選擇去聽網球,覺得可能很多比賽什麼的,應該會比吹奏樂複雜。
網球部果然很忙,不光有晨練(但要事先提出,老師才能早到校開門),還有外校對抗比賽,我們不是福岡市,大眾交通工具只有一天5班次每2小時一班的社區公車,所以3-4公里範圍內的比賽就是騎腳踏車去,然後有些位在深山的比賽場就只能家長幫忙出車,搭便車的則意思意思給個單程¥100的油錢這樣。所以為此能否出車要先建立LINE群組。
關於LINE群組,小學時真的不會拿到其他媽媽或老師的LINE,而且也不會有群組。除非有加入PTA役員,為了方便會有4-5人的小群組,等學期當完基本上不會有交流也都刪了(組長會要求大家退組然後組長再刪除自己)。日本是個算很注重個人隱私的族群。
網球部因為出車就以學年為主,所以要一年級家長設個群組,然後弄出一個學年代表去加顧問的LINE ,有事由顧問聯絡一年級代表家長,再發到群組。然後今天出席的一年級家長也才到一半,根本也不知還有誰,這樣唐突要決定一年級代表聯絡人也太不公平,根本是出席者無條件中獎。大家都超沈默的。而且除了有讓小孩學網球兩年的家長外,大家都是沒有學網球經驗的,根本連要出車比賽或去當啦啦隊都不知。
還有就是網球部的練習表、對抗賽的日期也條列了,但是小孩其實完全不知這些行程,當然回來也不會講,爸媽也不會知道將來要犧牲多少週末日寒暑假。突然說明會丟出一張練習表,居然黃金週5天要出席3天?!才一年級也,只有撿球而已啊。雖然疫情未退,但是廣島爺奶3月還沒小學畢業就早已伸長脖子在等。後來提出我們黃金週已經有安排,顧問才說一年級有事的沒來沒關係。什麼啦⋯⋯黃金週前一週才丟出黃金週要出席3天,對新生父母很衝擊好嗎?
後來我還串門子到吹奏樂部,跟顧問拿了說明單和練習日表。並加入LINE群組。吹奏樂群組比較單純,只需讓總代表招待入群組即可,就不會跑出很多「朋友」名單來。要不然真的最後都不知哪個家長是哪個關係的,大家也都不會寫本名,有些只有輸入姓的,更是不知是那個恁母(=鈴木,相當於台灣姓陳姓林的)
OGM,8月也是很多活動和比賽,根本無法出遠門啊!也就暑假回台都只剩貴鬆鬆的盆休時期。而且學校的家庭訪問竟安排在暑假第一週直到8/2,然後8月底開學後9月2-3就是 #期末考,(日本2學期制的話,10月是下學期)期末考完還有3天2夜的學級活動。所以暑假既要忙部活又要準備期末考,超忙的啊。以後媽媽自己回台灣嗎?
看來日本國中之後就是課業和部活兩立的忙碌生活開始。除非參加比較靜態且沒有校外比賽的部活吧。
對了,部活又要一大筆花費買需要的練習道具或部服什麼的,真的超燒錢的。
台灣的中學生也有社團活動嗎?媽媽我國中時只有課後輔導課,無止境的上課寫講義和考試。念的高中本身也沒社團活動。所以社團經驗是大學才開始的。大學去了康輔社(還有帶過隊喔)、土風舞社。大家玩過什麼社團呢?
#網球新生要撿球2個月!
#吹奏樂正在把玩樂器然後選定自己的樂器
#不同擔任樂器有不同花費
#吹奏樂部費一年¥2萬
#放學後就是部活時間而且每天
#只有考前幾天不會有部活
#暑假3年級都要卒部準備考高中
#所以暑假在校生還要準備卒部歡送活動
#所以等於沒有暑假可以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