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上的今天】
By 台灣回憶探險團:
【歷史上的今天】
1950.5.23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通過,告密檢舉可分紅。
1950年5月23日,逃亡來臺的中華民國政權立法院,通過了《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此法案搭配前一年通過的《懲治叛亂條例》,檢舉「匪諜」若成立,對方將被沒收財產,檢舉人及承辦人還能分得獎金,形同「告密分紅」。數不盡的人被有心人覬覦財產羅織罪名檢舉陷害,家破人亡,告密者、檢舉者無所不在。
在強力推行保密防諜的時空背景下,學校強制教唱《檢防歌》:「檢舉大匪諜,有功又有錢,獎金真正多,銀元有六千。你不檢舉他,他要把你害,匪諜最可恨,檢舉莫留情。」,許多人為了利益、為了自保、或與他人有恩怨而向當權者檢舉,許多人認為只要「安份守己」不要過問世事,就會天下太平。卻不知在那個時空下,無所不在的告密者,隨時都可能讓你莫名長期坐牢或含冤喪命,整個臺灣成為了猜忌、懷疑、陷害與謀財害命之島。
之後又通過了強制設置兩人以上保證人互相監視連坐出事可處死的法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每當有人遭檢舉受害,背後往往就是至少兩個保證人跟著遭殃,不知多少人因此入獄甚至被處決。以下引述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蔣介石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經不太管事了 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蔣經國其實就是實際統治者。在他統治的近三十多年間,也正好是臺灣政治最恐佈的時期。根據官方宣布的數字,從 1949 到 1987 年間,臺灣總共有29404名政治犯。而根據他的左右手、軍中政戰系統的長年負責人王昇的估計,這近三萬名政治犯中約有百分之十五(四千多人)遭到槍斃。」
有人試圖以當時中華民國政權岌岌可危作為合理化這種慘劇的藉口,「不這樣你們早就被中共統治了,還不快感恩」。藉著多數人對當時國際局勢的無知,模糊臺灣本就與中共素無冤仇,無端因被選做中華民國逃亡目標而被捲入的事實。無視在1949、1950代初期,若不是因為中華民國逃來這裡,中共根本沒有任何對臺灣下手的理由。更不用說在1950韓戰爆發後臺灣成為美國反共島鏈的重要地位,中華民國政權是因逃來臺灣才能因韓戰爆發在美國保護下苟活,若當年中華民國選擇逃亡海南島,下場如何不言可喻。
(延伸閱讀:1950太平洋之鑰-臺灣 http://www.twmemory.org/?p=12197)
中華民國政權的到來,帶來的不是光輝的救贖,而是無情的殺戮、掠奪、原本臺灣無需承受的無盡痛苦,以及至今無解的沈重包袱。即使在數不盡前人犧牲下推動民主化,臺灣人花了數十年才勉強取得政權,多數人卻因長期被黨國教育洗腦不明白來龍去脈,輕易被「拼經濟」「發大財」「滅東廠」等話術所矇騙,輕易就能自願將臺灣的民主出賣,造成的後果卻是所有的人要一起承擔。
圖為白色恐怖時期因好友丁窈窕遭人告密檢舉一路牽連,最後遭處決的受難者施水環。
{延伸閱讀}
施水環案:
http://www.taiwantrc.org/fact_memory.php?index=2
您所不知道的白色恐怖時代-「抓匪諜,賺大錢」的產業鏈:
http://bdp-taiwan.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6.html
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http://www.taiwantrc.org/…/images_rea…/read_article107_1.pdf
https://www.facebook.com/319875468133144/posts/2198407093613296/
#轉型正義不能等
#終止代管_自決建國
#台澎代管區立法委員參選人孫博萮
【歷史上的今天】
1950.5.23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通過,告密檢舉可分紅。
1950年5月23日,逃亡來臺的中華民國政權立法院,通過了「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此法案搭配前一年通過的「懲治叛亂條例」,檢舉「匪諜」若成立,對方將被沒收財產,檢舉人及承辦人還能分得獎金,形同「告密分紅」。數不盡的人被有心人覬覦財產羅織罪名檢舉陷害,家破人亡,告密者、檢舉者無所不在。
在強力推行保密防諜的時空背景下,學校強制教唱《檢防歌》:「檢舉大匪諜,有功又有錢,獎金真正多,銀元有六千。你不檢舉他,他要把你害,匪諜最可恨,檢舉莫留情。」,許多人為了利益、為了自保、或與他人有恩怨而向當權者檢舉,許多人認為只要「安份守己」不要過問世事,就會天下太平。卻不知在那個時空下,無所不在的告密者,隨時都可能讓你莫名長期坐牢或含冤喪命,整個臺灣成為了猜忌、懷疑、陷害與謀財害命之島。
之後又通過了強制設置兩人以上保證人互相監視連坐出事可處死的法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每當有人遭檢舉受害,背後往往就是至少兩個保證人跟著遭殃,不知多少人因此入獄甚至被處決。以下引述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蔣介石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經不太管事了 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蔣經國其實就是實際統治者。在他統治的近三十多年間,也正好是臺灣政治最恐佈的時期。根據官方宣布的數字,從 1949 到 1987 年間,臺灣總共有29404名政治犯。而根據他的左右手、軍中政戰系統的長年負責人王昇的估計,這近三萬名政治犯中約有百分之十五(四千多人)遭到槍斃。」
有人試圖以當時中華民國政權岌岌可危作為合理化這種慘劇的藉口,「不這樣你們早就被中共統治了,還不快感恩」。藉著多數人對當時國際局勢的無知,模糊臺灣本就與中共素無冤仇,無端因被選做中華民國逃亡目標而被捲入的事實。無視在1949、1950代初期,若不是因為中華民國逃來這裡,中共根本沒有任何對臺灣下手的理由。更不用說在1950韓戰爆發後臺灣成為美國反共島鏈的重要地位,中華民國政權是因逃來臺灣才能因韓戰爆發在美國保護下苟活,若當年中華民國選擇逃亡海南島,下場如何不言可喻。(延伸閱讀:1950太平洋之鑰-臺灣 http://www.twmemory.org/?p=12197)
中華民國政權的到來,帶來的不是光輝的救贖,而是無情的殺戮、掠奪、原本臺灣無需承受的無盡痛苦,以及至今無解的沈重包袱。即使在數不盡前人犧牲下推動民主化,臺灣人花了數十年才勉強取得政權,多數人卻因長期被黨國教育洗腦不明白來龍去脈,輕易被「拼經濟」「發大財」「滅東廠」等話術所矇騙,輕易就能自願將臺灣的民主出賣,造成的後果卻是所有的人要一起承擔。
圖為白色恐怖時期因好友丁窈窕遭人告密檢舉一路牽連,最後遭處決的受難者施水環。
延伸閱讀:
施水環案:
http://www.taiwantrc.org/fact_memory.php?index=2
您所不知道的白色恐怖時代-「抓匪諜,賺大錢」的產業鏈:
http://bdp-taiwan.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6.html
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http://www.taiwantrc.org/…/images_rea…/read_article107_1.pdf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2605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羅織經pdf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50.5.23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通過,告密檢舉可分紅。
1950年5月23日,逃亡來臺的中華民國政權立法院,通過了「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此法案搭配前一年通過的「懲治叛亂條例」,檢舉「匪諜」若成立,對方將被沒收財產,檢舉人及承辦人還能分得獎金,形同「告密分紅」。數不盡的人被有心人覬覦財產羅織罪名檢舉陷害,家破人亡,告密者、檢舉者無所不在。
在強力推行保密防諜的時空背景下,學校強制教唱《檢防歌》:「檢舉大匪諜,有功又有錢,獎金真正多,銀元有六千。你不檢舉他,他要把你害,匪諜最可恨,檢舉莫留情。」,許多人為了利益、為了自保、或與他人有恩怨而向當權者檢舉,許多人認為只要「安份守己」不要過問世事,就會天下太平。卻不知在那個時空下,無所不在的告密者,隨時都可能讓你莫名長期坐牢或含冤喪命,整個臺灣成為了猜忌、懷疑、陷害與謀財害命之島。
之後又通過了強制設置兩人以上保證人互相監視連坐出事可處死的法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每當有人遭檢舉受害,背後往往就是至少兩個保證人跟著遭殃,不知多少人因此入獄甚至被處決。以下引述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蔣介石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經不太管事了 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蔣經國其實就是實際統治者。在他統治的近三十多年間,也正好是臺灣政治最恐佈的時期。根據官方宣布的數字,從 1949 到 1987 年間,臺灣總共有29404名政治犯。而根據他的左右手、軍中政戰系統的長年負責人王昇的估計,這近三萬名政治犯中約有百分之十五(四千多人)遭到槍斃。」
有人試圖以當時中華民國政權岌岌可危作為合理化這種慘劇的藉口,「不這樣你們早就被中共統治了,還不快感恩」。藉著多數人對當時國際局勢的無知,模糊臺灣本就與中共素無冤仇,無端因被選做中華民國逃亡目標而被捲入的事實。無視在1949、1950代初期,若不是因為中華民國逃來這裡,中共根本沒有任何對臺灣下手的理由。更不用說在1950韓戰爆發後臺灣成為美國反共島鏈的重要地位,中華民國政權是因逃來臺灣才能因韓戰爆發在美國保護下苟活,若當年中華民國選擇逃亡海南島,下場如何不言可喻。(延伸閱讀:1950太平洋之鑰-臺灣 http://www.twmemory.org/?p=12197)
中華民國政權的到來,帶來的不是光輝的救贖,而是無情的殺戮、掠奪、原本臺灣無需承受的無盡痛苦,以及至今無解的沈重包袱。即使在數不盡前人犧牲下推動民主化,臺灣人花了數十年才勉強取得政權,多數人卻因長期被黨國教育洗腦不明白來龍去脈,輕易被「拼經濟」「發大財」「滅東廠」等話術所矇騙,輕易就能自願將臺灣的民主出賣,造成的後果卻是所有的人要一起承擔。
圖為白色恐怖時期因好友丁窈窕遭人告密檢舉一路牽連,最後遭處決的受難者施水環。
延伸閱讀:
施水環案:
http://www.taiwantrc.org/fact_memory.php?index=2
您所不知道的白色恐怖時代-「抓匪諜,賺大錢」的產業鏈:
http://bdp-taiwan.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6.html
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http://www.taiwantrc.org/…/images_rea…/read_article107_1.pdf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2605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羅織經pdf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1950.5.23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通過,告密檢舉可分紅。
1950年5月23日,逃亡來臺的中華民國政權立法院,通過了「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此法案搭配前一年通過的「懲治叛亂條例」,檢舉「匪諜」若成立,對方將被沒收財產,檢舉人及承辦人還能分得獎金,形同「告密分紅」。數不盡的人被有心人覬覦財產羅織罪名檢舉陷害,家破人亡,告密者、檢舉者無所不在。
在強力推行保密防諜的時空背景下,學校強制教唱《檢防歌》:「檢舉大匪諜,有功又有錢,獎金真正多,銀元有六千。你不檢舉他,他要把你害,匪諜最可恨,檢舉莫留情。」,許多人為了利益、為了自保、或與他人有恩怨而向當權者檢舉,許多人認為只要「安份守己」不要過問世事,就會天下太平。卻不知在那個時空下,無所不在的告密者,隨時都可能讓你莫名長期坐牢或含冤喪命,整個臺灣成為了猜忌、懷疑、陷害與謀財害命之島。
之後又通過了強制設置兩人以上保證人互相監視連坐出事可處死的法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每當有人遭檢舉受害,背後往往就是至少兩個保證人跟著遭殃,不知多少人因此入獄甚至被處決。以下引述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蔣介石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經不太管事了 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蔣經國其實就是實際統治者。在他統治的近三十多年間,也正好是臺灣政治最恐佈的時期。根據官方宣布的數字,從 1949 到 1987 年間,臺灣總共有29404名政治犯。而根據他的左右手、軍中政戰系統的長年負責人王昇的估計,這近三萬名政治犯中約有百分之十五(四千多人)遭到槍斃。」
有人試圖以當時中華民國政權岌岌可危作為合理化這種慘劇的藉口,「不這樣你們早就被中共統治了,還不快感恩」。藉著多數人對當時國際局勢的無知,模糊臺灣本就與中共素無冤仇,無端因被選做中華民國逃亡目標而被捲入的事實。無視在1949、1950代初期,若不是因為中華民國逃來這裡,中共根本沒有任何對臺灣下手的理由。更不用說在1950韓戰爆發後臺灣成為美國反共島鏈的重要地位,中華民國政權是因逃來臺灣才能因韓戰爆發在美國保護下苟活,若當年中華民國選擇逃亡海南島,下場如何不言可喻。(延伸閱讀:1950太平洋之鑰-臺灣 http://www.twmemory.org/?p=12197)
中華民國政權的到來,帶來的不是光輝的救贖,而是無情的殺戮、掠奪、原本臺灣無需承受的無盡痛苦,以及至今無解的沈重包袱。即使在數不盡前人犧牲下推動民主化,臺灣人花了數十年才勉強取得政權,多數人卻因長期被黨國教育洗腦不明白來龍去脈,輕易被「拼經濟」「發大財」「滅東廠」等話術所矇騙,輕易就能自願將臺灣的民主出賣,造成的後果卻是所有的人要一起承擔。
圖為白色恐怖時期因好友丁窈窕遭人告密檢舉一路牽連,最後遭處決的受難者施水環。
延伸閱讀:
施水環案:
http://www.taiwantrc.org/fact_memory.php?index=2
您所不知道的白色恐怖時代-「抓匪諜,賺大錢」的產業鏈:
http://bdp-taiwan.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6.html
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http://www.taiwantrc.org/…/images_rea…/read_article107_1.pdf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2605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羅織經pdf 在 羅織經 的推薦與評價
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憂,去其患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安可逆乎?是以智者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