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是整個亞洲現存智人共同的祖先
一位旅美網友說他去馬偕進行血液分析後,得知他身上有15%原住民、韓國人37%、還有苗族30%的血液。
我回覆他:林媽利教授的基因檢測可以測出血液裡含哪些基因,只是其中少了定序的環節,這個環節得從粒腺體研究的人類基因遷徙地圖裡,才能知道你的基因構成中,為什麼會有這些國家的血統。
從人類基因遷徙地圖中顯示,這些國家的民族同樣都是台灣人的後代,其中一支四萬年前從台灣出發抵達日本,冰河時期結束後一萬年前從日本出發抵達朝鮮。
另一支苗族是台灣先民在七千年前大屯山火山爆發後,部份先民逃往北上避難,而後在當地繁衍出來的台灣人後裔。只是那支北上的民族,原先還留在台灣的原住民被漢化了,忘了自己的祖先在此定居了數萬年。也就是說,你身上8成以上都是台灣先民的血統。
人類學者Bolnick等在Science雜誌上提出祖源基因檢驗的原理缺陷(2007):每一個個人身上有超過三萬個基因,來自成千上萬個祖先,其中包括人的祖先(往前算N代即有2n位祖先),也可能包括比人更遠古的祖先。然而所謂的祖源基因檢驗,通常只有個位數被檢驗。大眾比較瞭解的Y染色體只能追溯純父系一位祖先,粒腺體DNA也是只能追溯純母系一位祖先。
同一族群的成員會因為相似的體質或是習俗,或對於殖民以及移民的共同記憶,產生主觀上屬於共同後代的信仰。這樣的信仰對於形成群體是重要的,然而客觀上血源關係存在與否並不重要。—Max Weber(1922:389)
國家地理雜誌以人類細胞粒腺體的基因,追蹤出人類從非洲遷徙到亞洲路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超級旅行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印度旅遊 #印度自助旅行 #女生遊印度 南印喀拉拉以獨特的迴水景觀聞名,潟湖地形、運河、支流,共構出猶如東方亞馬遜河的熱帶美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更將此地評為ㄧ生必訪的50大景點之一 《讓世界改變你》線上購書 https://goo.gl/tmjnfk (有特別想要我們簽名或是希望我們寫一句話給你...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師——保羅·尼克倫眼中的極地》
「我在北極度過了一生,在那裡,我等待過難以捉摸的北極熊,也曾花幾個月的時間徒勞地追蹤獨角鯨。然而,在這裡,當我踏上陸地的第一刻,便遇到了大量完全不懼怕人的野生動物,夢幻般的場景,在此時此刻實現。」
保羅·尼克倫,《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師,他出生於極地,聽著因紐特人的故事長大,把海豹當寵物。
原以為見過了北極,就是到達了這個星球的極致,但當他走進南極時,所見的震撼令他動容,於寫下了上面的語句。
在南極這片冰海裡,曾經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鯨魚,有藍鯨、長鬚鯨和露脊鯨,但現在,全都消失了。幾十年間,是捕鯨者和獵人利用這些動物的純真,毀滅了它們。
曾經有一頭鯨魚,在水中被行船的螺旋槳割傷,但它活了下來,被人們稱作「刀鋒行者」。人類傷害的動物,遠不止「刀鋒行者」。
「我曾向北旅行,抵達格陵蘭,進入北極圈,親眼目睹了氣候變化的破壞。古代的冰川迅速消逝,遠超科學預測,環境危機正在改變地球的自然平衡。南極如今也受到兩大威脅:海冰的消失和人類的過度捕撈,各種動物的食物來源遭到破壞,生命循環的結構基礎受到威脅。」
保羅·尼克倫有一度成為生物學家,於極地研究北極熊,整日忙於整理數據、撰寫論文。
直到某一天,他乘坐雪地摩托旅行了一萬公里,看到了北極熊在追捕海豹,白狼獵食海豹,這樣的畫面震撼心靈,他想要讓更多的人看到,於是26歲那年他辭去生物學家的角色。
抱著相機,他在北極孤身探險三個多月,也是這一趟旅程,讓他堅定了自己必須成為一名攝影師的決心。
保羅真正的願望,讓更多人透過他的鏡頭,看到冰川的消失,生靈的無助。
「超過一百萬隻王企鵝在南喬治亞島的海岸邊遊蕩,站在山坡上,眺望廣闊地球上的聖靈,心懷大膽的精神、滿溢的希望和他們需要被保護的急切懇求,讓我不住流下淚水。」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夜.語錄.動物世界的親情》
* 沒有書籍,就不能打贏思想之戰,正如沒有艦隻不能打贏海戰一樣。
——小羅斯福《名人論讀書》
* 他頓時發現,世上除了索邦大學的思辨哲學,除了荷馬史詩,還存在別的東西;發現人需要感情,人生若是沒有親情,沒有愛心,那麼生活只會成為一種運轉的齒輪,軋軋直響,乾澀枯燥。—-雨果《巴黎聖母院》
* 人們總是習慣用一種特性去評價一個人,比如說善良、聰明、熱情、冷漠,但是人哪能是一成不變的呢?
就像是一條河流,有舒緩的時候,也有湍急的時候;有清澈的部分,也有污濁的部分;有的地方冰涼,有的地方溫暖。—-托爾斯泰《復活》
* 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
我給你貧窮的街道、絕望的日落、破敗郊區的月亮。 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博爾赫斯《英文詩兩首》
* 總有一天,我也會變老,時間掩蓋了我的熱情,吞噬了我的純真,收回了我的童趣,但它抹不去我身為女兒的快樂。—露西·莫德·蒙哥瑪麗《綠山牆的安妮》
* 我在每一天裡重新誕生,每天都是我新生命的開始。—-左拉
* 學會了死,就學會了活。—-米奇·阿爾博姆《相約星期二》
* 我不要你風生虎嘯,我願你老來無事飽加餐。——梁實秋
*那是他們的家。父母親胼手胝足建立的家,自己的房子。
沿著家,沿著房子,在四周散步。
沿著孩子成長的軌跡,在四周散步。
雞鳴,狗吠,日昇,日落。
他們選擇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慢慢老去。
.........
我沿路,找了一會。
見一個老人,撐著傘,腳步蹣跚。
我靠近去,從後邊喊他。
喊了第三聲,他才回頭。
黃昏了,夕陽餘暉,映在路面上,我們父子倆的身影。—-蔡詩萍《我父親》
*這個男人從教育界逐漸走入地方政治幕後,結交各路朋友兄弟,也身兼地方媒體主筆,每天憂國憂民剪報寫稿,直到成為花蓮閩、客兩派系相爭,台面下調和鼎鼐的中間關鍵橋梁。
只是我們父子倆一直「八字卡卡」,直到我高一長大後,兩人才慢慢靠近。
但隨即在升高二的暑假八月,他在恆春出遊時車禍過世。
不得不承認他的一些過人賦能,確實印留在我身上。
小時候逼迫我狂背唐詩宋詞元曲、平仄詞牌韻腳,沒背完不准睡覺的惡行種種,後來確實也成為我駕馭文字,連同音韻意象無有阻礙的養分。
家裡書太多了,小一就看完瓊瑤與玄小佛、小三就寫情書給女生,小五就在看李敖;小六因為寫一篇五千字短篇小說投稿報紙副刊,還因此獲得五千元獎金的文學獎。
而且家裡明明那麼窮,他也還是認為我有音樂天份,大方買鋼琴給我彈且學;他自己因為念師專也會彈,經常彈「花蓮港」,我就故意彈「總統蔣公紀念歌」打敗他。
如今一轉眼,我已越過他的人生短短告終於42歲,且又再過了12年了,我比他老了。
年輕當時他在花蓮東部角落努力窮圖、渴切想望的一個「全國視野」的人生目標,好像都被我輕易的、三倍五倍的走完,並且還實踐到了異國天涯。
⋯⋯
「父親」兩字,從小是距離且敬畏的記號,染著無數挨罵與毒打、罰跪與抄寫的光影場景。
他一直是幼年倔強的我每天回家,完全不想看到、不想打招呼的人。
直到高中以後,我們反而開始有許多談話,他溫柔歡喜的向家人描述,今後家境漸上軌道的餘裕,有車有別墅,風華幸福徬彿就在不遠。
一位父親滿眼星光的描繪著前景,可惜他有超能力的兒子當下卻什麼也看不見。
一個多月後,遠方傳來車禍的消息。
其實我沒有什麼「幼年傷痕」,想睡覺時才把詩背出來、挨藤條時一邊哭一邊想著楊麗花歌仔戲。
苦裡長出的孩子,通常都懂得某種「自得其樂」,即使生死無常一時湧來,也都召喚不了我任何一滴畏懼或眼淚。
我也有屬於我自己的巧妙修補,給自己設計人生量身重製的演出。
後來與有緣的多位乾爹乾媽,我總是經常親暱的拉手擁抱親吻,被他們稱讚是同時兼具「女兒的貼心,兒子的牢靠」。
父愛母愛都未曾在我心中失落,沒有欠缺、也無須補償。
也許我始終是一個天生狡猾的孩子,因為擁有抽離的能力,最終只要「人生故事」能比所有遭遇都更精采,那就好。
當時我在恆春殯儀館後面倉庫的三大塊冰塊上見到了僵硬的他,環境狼狽且粗糙,盛夏熱浪中蟬聲焦煩。
檢察官指著胸口致命處的血痕,然後要工人翻動屍體背後,繼續查看撞擊處。
那年我15歲,我蹲下靠近看完,我詢問他身上的皮夾證件在哪,然後繼續對檢察官說:
「我媽媽生病來不了,可是我還未成年,可以簽法律文件嗎?」
雙魚座有一片含蓄孤獨的大海,也有另一片熱情豐盛的汪洋。
我人生最早被融化的冰山,是所有的軟弱與堅強。——王尚智
—-圖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動物世界的親情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在 超級旅行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印度旅遊 #印度自助旅行 #女生遊印度
南印喀拉拉以獨特的迴水景觀聞名,潟湖地形、運河、支流,共構出猶如東方亞馬遜河的熱帶美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更將此地評為ㄧ生必訪的50大景點之一
《讓世界改變你》線上購書 https://goo.gl/tmjnfk (有特別想要我們簽名或是希望我們寫一句話給你,請在訂購完後拍照私訊FB粉專)
★訂閱超旅頻道:https://goo.gl/PLjnVa (記得開鈴鐺喔!)
超旅FB:https://www.facebook.com/supertrampstar
關於超旅:https://goo.gl/xB6jAT
旅遊作家 x 影音導演 x 百場演講講師 x 自媒體經營 = 跨領域創意人
新一代旅遊作家Elaine&Vicky,兩位相識超過十年以上的摯友,一起走過澳洲二年打工度假、紐西蘭開露營車旅行、印度海拔3500m以上冒著高山症危險騎重機
著作《讓世界改變你,讓你改變世界:旅人必備的心靈雞湯》https://goo.gl/wosQEH 《開著家,去旅行 : 紐西蘭露營車旅遊聖經》https://goo.gl/yVdSDC
關於著作權 [合理使用] 的法條聲明
This video is used for commentary,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44條至第65條規定了著作財產權的限制,除了第65條規定合理使用的判斷標準外,第65條前各條規定需在合理範圍內得使用,而著作財產權人之權利受限制的各種狀況,是屬於廣義範圍中的合理使用概念。第52條,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AMERICAN-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在 國家地理雜誌 的推薦與評價
國家地理雜誌 海洋保育路跑 線上開跑囉! ♀️ 收到眾多跑友回饋,表示希望仍能參與活動並支持永續 海洋精神,我們將原訂9月3日的實體路跑搬到線上舉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