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初期,都沒人看怎麼辦?]
這陣子有讀者私訊問我,到底該如何讓「創作」成為主業呢?真的能光靠寫字養活自己嗎?
我認為絕對可以的,但問題是,成功的創作並沒有明顯的模板可以模仿,所以很多人在剛開始時,往往會經歷「寫了很多,但是沒人看」的挫折,久而久之就心灰意冷地放棄了。
我也曾經歷過那種孤獨的自取其辱感,也因此無數次地懷疑過自己,但是,因為我對文字有莫名的熱情,無論如何還是撐下來了,沒想到卻因此誤打誤撞為自己找到了一條路。對於「創作初期,都沒人看怎麼辦?」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想法:
1/ 不斷地寫,但不要埋在自己的小天地裡
想以創作為業,持之以恆地練習非常重要,但那只是基本,如果想讓作品更上層樓,一定要找到方法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公眾批評的眼光下。
在自己的社群網站上發表作品,雖然是一種「公開」,但是在經營初期讀者只有寥寥數人(而且一半以上是自己的親友)的情況下,這種公開還不算真正的公開。
建議平常多觀察網路或平面媒體,將自己的作品主動投稿到看對眼的平台,同時關注喜歡的媒體有沒有在徵 Freelancer 或專欄寫手,有機會就投稿看看。當你的作品進到更大的系統裡去,就有可能獲得免費的編輯建議與廣大群眾的回饋反應,跳脫自身與同溫層的侷限,在不斷的調整之中慢慢掌握創作的方向。
除此之外,也建議建立個人的「軍師團」。軍師團就是你身邊那些書看很多、觀點犀利、品味不錯的朋友。把作品拿給他們看,請他們誠實給你意見。另外,也可以加入一些寫作團體,或是主動把作品張貼到特定社團裡,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交流。
2/ 多觀察那些成功的創作者,一一做 case study
創作沒人看,有時候單純是因為作品本身就是不夠好,不夠打動人心。想要進步,我建議可以多觀察成功的創作者。我發現許多短時間內就引起關注的創作者,往往有以下幾種:
1/ 本身書寫的主題很受大眾喜愛,例如巴黎的生活誌、名人娛樂故事等等
2/ 很跟得上時事話題,而且觀點犀利又說服人,讓人看了忍不住點頭稱是
3/ 本身文筆好到不容忽視,寫什麼都有人要看
4/ 和某些當代議題習習相關的權威性內容,關注該領域的人都會追蹤的主題性帳號
5/ 平易近人的療癒內容,例如搞笑插畫、社會現象諷刺、心靈愛情雞湯等等
6/ 負面爭議性的內容,例如靠罵人、酸人博贊,或是扯入某些爭議事件
7/ 實用性內容,例如經營社群的實用小技巧、心理諮商相關等內容
這些人會有他的影響力,絕對不是光憑運氣,而是一定有他厲害的實力。綜合以上觀察,我認為創作要成功吸引到人,以下幾點很重要:
1/ 基本功力(不必是大文豪等級,但至少行文流暢能讓讀者看得懂,文章架構完整,邏輯不自相矛盾)
2/ 時事敏感度(不一定什麼都要貼著時事創作,但是創作時可以把時事考慮進去。假如你要寫十年前的一部電影,前提要怎麼設,才不會讓人覺得你莫名其妙很突兀地在炒冷飯?平常要多接觸不同事物,打開資訊雷達)
3/ 實用性(實用性不限於功能性的實用,還有心靈上的共鳴、人生各種方位的運用)
4/ 故事本身或觀點的新意和犀利(同樣一個觀點已經幾十個人寫過了,你如果想寫一樣的主題,有什麼新的切角可以切入?你有什麼理由去重複一個已經被講到爛的東西?)
平常可以多觀察喜歡的創作者,就像在做 case study 一樣深入研究,看看他平常都在做些什麼?為什麼讀者會愛?也可以回去翻他的舊文(如果他還沒刪掉的話),看看他究竟是從什麼時候作品開始成熟起來?關鍵轉捩點是什麼?前中後期的作品不同在哪裡?而這些觀察又如何運用回你自己的創作中?哪些地方是你可以模仿的?哪些是你應該學習前車之鑑避免掉的?
3/ 可以在意流量,但不要太在意流量
創作者在意流量很正常,因為流量本身就是一種認可,也是變現的基礎。但是,我認為創作者在意流量之餘,也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被流量要脅。
很多年前,我看到一位剛萌芽的創作者發了一篇文,文中他自己寫說他這禮拜發了兩篇文章,但是粉絲人數卻掉了五個,這讓他感到非常驚慌沮喪,「請告訴我你們想要讀什麼?我保證未來一定會照著這個方向寫作」,哀求之意溢於言表,讓人看了覺得非常可憐,甚至有失一個人的格調(但這只是我個人的觀感)。
我認為好的創作一定要忠於自己,如果完全只為他人而寫,會失去個人創作的「根」,那樣的驚慌、虛浮、討好與虛假,最後一定會在創作中表現出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又回去看那位創作者的粉專,發現他後來又發了些文,但行文之中充滿虛假的樂觀語調,給人一種很不真誠且虛弱的感覺,而且粉絲人數也沒因此變多。
創作者過分在意流量,有時候反而失去自我和方向,越寫越差。如何拿捏自我的要求和他人的期待、如何在他人目光之中游刃有餘但又不被綁架,是需要經驗累積的功力,其實也是人生必修的智慧。
4/ 主動標記他人,播送自己的創作
想讓創作引起關注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透過「人與人的連結」,將自己的創作傳送出去。
這個接觸不必是人與人實際的接觸,可以只是網路上互相標記。例如,最近你讀了一本新書,可以主動寫書評,分享的時候順便標記該書的作者和出版社,如果文章寫得好,搞不好還會被出版社或作者本人分享出去,這樣你的讀者可能又往外拓展了一些,甚至在一些重要人士的心底留下印象,或許就這樣悄悄開了一個未來的門。
總之,創作剛開始乏人問津的感覺,真的是滿煎熬的,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放棄努力,也不要害怕丟臉,至少逼自己認真堅持個一兩年再說。可以參考以上建議或其他創作者的建議,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我想時間一拉長,終究會慢慢摸索出來。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創作 #少女A #寫作 #文字工作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我的優質人生從退休後開始」介紹 訪問作者:許惠妙 內容簡介: 人生退休才開始! 以SWOT來分析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 將自己的專長、興趣、時間安排、財務資源, 身體狀況、可能瓶頸一一整理,為自己退休後的生活畫出精彩的藍圖! 成為美美的自己 我屬天秤座,所以很愛...
群 學 出版社 徵 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說到專注力,根據這25年來的經驗,開學大約一個月之後,就會開始出現所謂的「評估潮」,也就是爸媽會開始帶著孩子評估專注力、尋找提升專注力的課程,而高峰期則是會出現在第一次段考之後,大概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爸媽更急著尋找協助吧!
但是今年出乎我的意料,開學日當天下午我就接到兩位家長幫孩子預約諮詢,我想,是不是因為放假放太久的關係,導致一開學就出狀況?
第一個孩子叫「城城」,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男生。媽媽說他開學第一天就被老師「投訴」,說他上課坐不住、完全不遵守規則。老師在發課本的時候,城城很熱心地要幫老師的忙,但是卻不照順序派發課本,有人沒拿到、還有人一次拿到兩本,導致最後老師還要帶著全班清點一次。接著上課的時候,城城不是東張西望,就是跟旁邊同學講話,媽媽說這跟他一、二年級完全不一樣,是因為課程變難了?還是專注力變差了?
雖然我比較偏向認為這是個「過渡期」,就是待在家裡三個半月後,出來放風的興奮感所造成的,但是我還是做了專注力評估,結果發現在「持續性專注力」這一項目上,城城的發展落後同年齡孩子一大截,雖然其他專注力項目的分數還算可以接受,但是一個「持續性專注力」就足以影響整個學習狀況了!
「真的是這樣!這幾個月他在家裡都待不住,一下子跳沙發,一下子在彈簧床上面滾,再不然就一直吵著要出去!唯一靜下來的時候,就是睡覺的時候了!」媽媽終於像發現新大陸般地,知道了他兒子一直動不停的原因。
專注力訓練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透過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便能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達到專注力強化的練習。我正努力籌備的這一套『專注力培養大作戰~爸媽的30堂遊戲攻略課』,目的就是讓家長們可以深入了解孩子專注力問題,並透過有效又具趣味性的遊戲方式,來帶領孩子一起提昇專注力。
『專注力培養大作戰~爸媽的30堂遊戲攻略課』7折募資優惠預購中
https://hahow.in/cr/akaionline
另一組來諮詢的是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蓉」,是爸爸跟媽媽同時帶她來的。爸爸說「現在家長不能進去學校,我女兒很容易迷路,連在幼兒園去上個廁所,回來就找不到教室了!現在開學要自己進校門,我們是要求老師到校門口接她進去,但是總不能這樣!而且可怕的是,我們這幾天放學竟然接不到她!跟她約在出校門口左邊的柱子等她,結果她卻在校門口旁的小花園裡繞圈圈。我們請警衛帶她出來,她竟然跟我們說她找不到校門口!找不到也可以問啊!怎麼就一個人這樣傻傻地走呢?我們該怎麼辦?她是不是專注力問題啊?」
同樣地,我也幫小蓉做了專注力評估,的確在專注力個項目都有些許的落後。雖然同樣地安排課程、建議線上課程,但是小蓉跟城城有所不同,城城沒有急迫性的危機,而小蓉卻有,也就是迷路不僅無法找到教室、跟爸媽會合,甚至有可能遇到危險!
「除了訓練專注力、記憶力以外,我們還要教小蓉一些更實際的做法,例如尋找標的物、記憶特徵、適當的詢問等等方法,這樣至少可以縮短迷路時間、減少危機出現!」
想知道我教了小蓉爸爸用哪些方法來幫助小蓉解決問題嗎?其實答案都在我的上一本著作:『阿鎧老師小一先修班,幼兒的讀寫.專注力遊戲:讓孩子仔細讀、認真寫、專心上課』
為了協助更多家長解決孩子開學問題,我與出版社討論希望多增加一些內容,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同時忙著籌備線上課程,我是阿鎧超人嗎?)順利增加了一系列『小一生團體生活Q&A』增訂版,其中收集了開學時期爸媽的12個擔憂,用了兩萬多字來一一解釋跟提供解決方法,目的就是讓孩子可以順順利利進入學習環境!
你的孩子也有開學症候群嗎?希望這本書對您有所幫助喔!
阿鎧老師小一先修班,幼兒的讀寫.專注力遊戲:讓孩子仔細讀、認真寫、專心上課暢銷增訂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1520
幫你解決開學時期12大困擾
1.第一週上課怎麼找到、記住教室(同理下課等待接送)的位置?
2.上課時,不敢表達意見,不敢舉手,怎麼辦?
3.孩子回家抱怨,都沒有朋友,同學都不會和他玩,怎麼辦?
4.下課或分組活動時,如何教孩子加入群體?
5.和同學有小磨擦,不會表述問題,怎麼教孩子表達?
7.孩子和同學玩時常不小心推倒、絆倒同學,怎麼辦?怎麼說對不起?
8.上課分心,聽話只聽一半,回家功課交待不清楚,沒辦法寫作業?
9.家長需要陪讀嗎?怎麼幫孩子建立學習好習慣?學習時間表怎麼訂?
10.注音、國字、數字的筆畫及筆順怎麼記?怎麼寫才能在格子內?
11.寫作業不專心,一直分心做別的事,老是寫很久,怎麼改善?
12.孩子第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打擊怎麼安慰他?
群 學 出版社 徵 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個當初念中文系的男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收到倒數日的發文文案,我看了看,說:不用了,不用這些文案,倒數幾個小時就發佈了,我自己寫些東西吧!
LIN:你肯定會忘記,你今天一定要發文(省略一萬字威逼利誘)
我:知道啦!(開啟已讀不回模式)
距離《#花漾心計》出版,5年過去了。
好像什麼事都沒做,又在身為職業小說家(春樹叔叔莫名被cue)的身分裡經歷了很多小確幸,這就是時間。很多人好奇:你現在出書心情怎麼樣?其實特別平靜了。
當然也曾雀躍過,這幾年,在從小熟悉的平台上,博客來、誠品、金石堂等等象徵著銷量的排行版看見自己的書,超興奮、感恩,又或是感到僥倖!啊!還沒過氣啊,YA,在台北、杭州、上海各城市辦簽書會,從別人的偶然路過,到特地為你抽號碼牌排隊,我相信任何一個職業都跟我一樣,都是慢慢累積,然後猛然一想,才發覺原來是這樣一步步的成長到今天。
很努力過。天天更新臉書像是在拚大學,就渴望讀者與按讚人多一點,再多一點,寫影評上新聞或雜誌,比學期末被老師打A+還要高興,但現在更新社群媒體完全是法律義務,純屬責任(這是不是也很像婚姻關係XD)。或是告訴關注我的讀者朋友,我還在喘氣,人沒事,揮手.JPG。
不是倦怠,而是確認自己的性格吧,只好立志做一個在慵懶界獨領風騷的作家,如果發現比我更蛋黃哥的作家,請通知我,我一定去激勵他。(但是出版社讓我乖乖宣傳我還是很認真啦,趕緊表忠心哦) 角川角川我愛你 台灣角川books
越來越尊重自己的職業,於是才看得很淡,因為明白不是要別人羨慕或更多的抬頭去讚頌你,而是你很驕傲,在生活裡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幸福。
任何一種身分如果不能讓自己感到幸福,那就容易遺憾。
我的很多讀者都跟我一起長大了,在念大學,或者已經工作,甚至戀愛結婚。有些還跟5年前一樣,守著淩晨,搶預購、搶限量版,也有人因為工作忙碌,發售隔了幾周後才傳來訊息,說恭喜出書,他買了,他已經過了有很多空看小說的年紀,但他還是記得我出書了,他就會買。
謝謝你們,生活中的朋友,或網路上因為喜歡我的書,讀過我的專欄或文章,買我作品的人,感謝你們,我就想由衷的說聲謝謝。
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一個100萬冊,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個5年,我只確定在寫作的青春裡,因為有朋友讀者的支持和照顧,讓我覺得世界很溫柔。
那個當初念中文系的男孩子如今怎麼樣了?他當了作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是我認為最美的故事。從開頭,到仍然未完待續的結局……
2021.9/6古裝宮廷小說《#一向霸道》推出。願溫柔,仍守護。
台灣角川線上購物:https://lihi1.com/7d1Tf
博客來(限量簽名版):https://lihi1.com/1lr0b
誠品線上:https://lihi1.com/ALVjh
MOMO書城:https://lihi1.com/nzIto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lihi1.com/azRYa
群 學 出版社 徵 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我的優質人生從退休後開始」介紹
訪問作者:許惠妙
內容簡介:
人生退休才開始!
以SWOT來分析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
將自己的專長、興趣、時間安排、財務資源,
身體狀況、可能瓶頸一一整理,為自己退休後的生活畫出精彩的藍圖!
成為美美的自己
我屬天秤座,所以很愛漂亮,我不希望自己退休後,成了黃臉婆,或身材成為梨子體型,因此退休後,我依然注重衣著,喜歡運動健身,也希望藉由各種學習,來優化氣質,成為美美的自己。
我變聰明了!
說真的,過去上班已感疲憊,下班一回到家,還要煮飯,實在很累,所以會想找時間休息。退休了,時間有了,開始花腦筋,菜怎麼煮比較漂亮又好吃?麵要怎麼煮才不會糊掉?水煮蛋要怎麼煮蛋殼才不會破又好剝?家裡要怎麼整理規劃會比較整潔清爽?廚房及浴室怎樣才能維持乾淨?......,心動以後開始有行動,所以我試驗各種方法,然後再回頭看看我所做的成果,很有成就感,有時還會自誇「我變聰明了!」。
老友情如磐石
我喜歡結交朋友。在我的認知裡,與朋友相處,不是禮物的你來我往,而是真誠的付出與經營。我的這些朋友,都是一時之選,他們在我眼中,都是才華洋溢、值得敬佩、值得珍惜的一群。2009年母親往生時,一些朋友爭著當乾兒子、乾女兒,來送母親最後一程,這種友誼是萬中選一,非常難得。母親在世時,常說我很會選擇朋友,母親說得沒錯,這些朋友有事相挺、有難相互幫忙,是我這一生中最棒的資產。
自從公務機關屆退以後,我沉浸在不斷學習與運動休閒旅遊中。有朋友規勸我不要學習那麼多,都已退休了,毋須如此忙碌。這些話,我曾放入腦中去分析過,想,如果退休了,每天看電視、到公園跳舞或聊天,抑或逛街購物,生活沒有目標,我想那不僅無聊,且缺乏踏實感,這樣的日子對我來說,沒有意義。
過去忙碌的職業生涯已過去,退休以後我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我要發揮自己的興趣,讓優質人生的的確確從退休後開始。
作者簡介:許惠妙
銘傳大學碩士,1981年公務人員高考及格,2009年簡任官等訓練合格。曾服公職46年,兼任空中大學講師12年,2016年1月於交通部航港局屆齡退休,同時辭去講師工作。在職期間經常為文論述,獲獎無數,榮獲中央機關獎勵者,包含:1987年全國法制創作徵文優等獎;2011年人事行政研究發展佳作獎;2012年撰寫(小人物感恩記),經收錄於(細說從頭話人事-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回顧紀念專輯)。
出版社:崧燁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cvRa1SIMfw/hqdefault.jpg)
群 學 出版社 徵 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他幽默風趣,是人見人愛的萬人迷;
她經濟獨立,是公認的女強人。
他/她家庭美滿,萬事俱足,
應該不會有憂鬱的情緒……
你也這樣認為嗎?
或者,你也是別人眼裡的開心果,只能獨自把淚吞?
▎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
▎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卓別林、「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羅賓威廉斯、金凱瑞……他們都是喜劇演員,但他們,也是憂鬱症患者。英國喜劇演員史蒂芬‧佛萊則是在受訪時說:「有時我笑著說『哈哈!對,對!』,心裡卻是一邊想著,『我真想死。』」
這些螢光幕上的喜劇演員、團體裡的幽默大師,都有著不被允許的脆弱及憂鬱。甚至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些人悄悄殞落了,我們卻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看起來很完美的他,那個你以為很了解的他,平時的開朗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掩蓋憂鬱、佯裝堅強的面具。因為我們常常這麼想:
˙要是突然不笑或表現出心情不好,會嚇到人。而且,我不想麻煩別人……
˙雖然工作穩定、經濟無虞,但我還是不開心。這樣的煩惱讓人知道了,會被討厭吧?
˙身為老闆,我不能有半點軟弱遲疑;遇到壞客戶得忍氣吞聲,員工態度不佳也要容忍,否則會被起底,發文抹黑。
˙身為偶像,他不可能有半點不完美,也不能談戀愛,違背我們的期待和想像。
▎「沒想到他也會憂鬱啊!」
對於美好的形象,外人總是存有夢幻的想像,以致這樣的批判,隨處可見:
˙沒想到她身為教養專家,親子關係卻這麼惡劣,虧她還在節目上大談教養理論,可信度高嗎?
˙沒想到他身為最專業的醫生,也會罹患癌症,還寫健康及養生書籍,會不會誤人一生啊!
˙沒想到她身為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也會情緒低落,甚至重度憂鬱,還在身心科掛號,她的專業可不可靠啊?
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標榜正向思考、積極生活的文化裡,我們爭相在網路上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彷彿生命裡僅只美好,沒有悲傷與黑暗。這樣的文化,加之人們對他人美好形象的不實際想像,使得愈來愈多人內在的憂鬱問題一再被壓抑,只能笑著流淚,甚至連自己都對自己偽裝,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美好笑容的背後,是與內在真實自我的隔離
與一般認知的憂鬱症不同,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對自己,卻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內心有苦,卻不能,也不敢說出。
在國外已被大量討論的「微笑憂鬱」,儼然成為當代人最容易纏身,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洪培芸心理師針對此現象,以親切好懂的文字,從社會環境、角色期待與心理狀態切入,探討對象涵蓋資優生、明星網紅、老闆、同志、不擅表達情感的男性,乃至長照家庭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為我們打造一帖鬆綁「高情商」束縛、解放不合理期待的良方。
▎特別收錄:關於微笑憂鬱的6個問題
˙什麼是微笑憂鬱?
˙微笑憂鬱跟憂鬱症有什麼差別?
˙微笑憂鬱的徵兆與症狀?
˙哪些族群容易有微笑憂鬱?
˙如果發現自己有微笑憂鬱,該怎麼做?
˙若身邊的人有微笑憂鬱,該如何協助?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作者粉絲頁: 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YRCF0EAsA0/hqdefault.jpg)
群 學 出版社 徵 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親密:高俊耀劇作選」介紹
訪問作者:高俊耀
內容簡介:
如果我要說阿爸的故事,我要從哪個點說起?從阿爸跟著阿公阿嬤來 \到馬來西亞這塊土地說起?還是從他和媽認識然後生下我們開始說起?還是從阿爸的葬禮開始說起?到底從哪個點說起才會更清楚?到底從哪個點說起,才不會太輕易?--《死亡紀事》
編導演三棲的高俊耀,被評價為臺灣劇場「少數具有魔鬼視野的創作者」,他的劇本不只是角色、對話、情節三者的構成,更是文字、語言、聲音的三重奏,通往歷史的幽徑,一如他寫下:「文字會說話,有時比創作者更自覺,一個字的來歷比一個人的出生更為久遠。」於是,其創作眼光每每忍不住伸入樓起樓塌、半夢半醒之間的那人那死那生,「數字是人的代號,數字亦成了欲求的對象,人在自身內部分裂,是時代精神分裂的徵候。」
《親密:高俊耀劇作選》精選高俊耀近十年的三部劇作《死亡紀事》(與蔡承燊合著)、《大世界娛樂場II》(與莫兆忠合著)、《親密》,主題遍含馬來西亞族群政治、澳門賭場資本主義、離散華人的精神地理。本書同時收錄四篇創作手記、兩場對談紀錄,完整呈現一位劇場創作者的藝術階段。
作者簡介:高俊耀
窮劇場approaching theatre聯合藝術總監。當代劇場導演、編劇、演員。ACC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戲劇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
長年關注亞洲族群遷徙歷史議題,屢受邀赴港澳及東南亞合作,與不同文化脈絡工作者相互激盪,映照彼此對生存關注以及導/演美學的思辨,持續探索當代表演者身體與意識之訓練,深耕亞洲劇場美學。其導演調度獨樹一幟,敘事凌厲精準,靈活轉換于多重語境之間。執導創作備受讚譽,曾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入圍、「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及評審團大賞、首屆「臺北藝穗節」明日之星大獎等殊榮。
作者粉絲頁: 窮劇場 approaching theatre
出版社粉絲頁: 斑馬線文庫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UyCnW_FZI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c8yE1XNAJvualQqRWW2tvDE4z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