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溫度》導讀
調節情感溫度,讓感受力自由,讓情緒平衡
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蘇絢慧
《情感的溫度》,是以溫度來象徵每一個人內在情感的變化。例如:感覺到憤怒時身體會炙熱發燙、憂鬱的時候內心則會有熱情冷卻後的凍結,或是感受到幸福時,內心會感覺到溫暖。
也就是說,我們內心彷彿有著各式各樣的溫度變化,就像四季的天氣,有豔陽高照、和煦微風,也有寒冷極凍的可能。
而這一本書最重要的是要告訴讀者,當我們能夠覺察內在情感的溫度,我們就有比較大的可能性來進行情感的調節,讓情緒得到關照,進而保持身心的平穩。
台灣和韓國社會很類似的地方是,在講求菁英優越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可能都有這樣子的迷思,覺得理性的人顯得比較優越聰明,感性的人則顯得不成熟,甚至會覺得感受到情緒波動是一件很丟臉、很無能的事情。無怪乎許多人都假裝自己沒有情緒,或者是將自己的情緒壓抑,讓自己與情感保持疏離。
這一本書對於「情緒無感」或「情緒幾近崩潰」的人,都有十分貼切的描述和說明。在每一個行為表現的背後,都可能有被隱藏,及難以表述的情緒在其中。
無法「拒絕」的人,也是遠離自己真實感受的人,對他而言,更大的擔憂來自「疏離恐懼」,也就是因為害怕孤單,害怕被拒絕,因此要自己不去拒絕別人,來避免被拒絕。
常常生氣、暴怒的人,其實是因為心太累,大腦陷入疲憊的警訊,這也是住在「疲勞社會」的一種典型的情緒現象。或是,受了環境影響,習慣性地以發洩憤怒來解決問題,甚至是為了逃避挫折的脆弱感受,都可能讓人持續性地出現暴怒的表現。
做「情緒勞動」的人,那些不能表露個人情緒,必須依照公司或組織的要求及訓練,來維持臉上的假面,這種被剝奪感受及表達自己真實情緒的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耗盡能量,而不得不冷漠無感。
金醫師的此本著作,以非常平易親切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好好認識自己的獨特情緒,也能從他臨床上諮商治療的個案例子,反觀自己的情感問題及狀況。
而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找回自己的感受力,和表述情感的能力那麼重要呢?因為,唯有我們找回自己的這些能力,我們才可能在人際間,擁抱關係的溫度。我們不再當一個貧乏的假面人,也才能在關係裡,感受到真實的彼此。
我一直很想寫一本回應現代人的情緒困擾的著作,如今三采文化出版了這一本《情感的溫度》,和我想說明的情緒問題和自我調節的內容十分貼近和吻合,很榮幸受邀擔任此書的審訂諮詢工作,我誠摯推薦給台灣的讀者們,在金醫師平易近人的案例說明中,你能更勇於感受自己,也還給你生命自由,不再受情緒壓抑的困擾,也終止受情緒的傷害。
博客來書訊,三采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5106?loc=P_004_072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繁體 在 美國奧斯汀的日光 Bueno in Aust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 + 1 ≠🦋 蝴蝶 , 為什麼 ?
齊格格米國學生 ,一早Line 我,她在台灣上課第一天,就很不痛快 ?!
先說她三年前在北京和上海學過中文大概六個月, 後來回美國, 斷斷續續自修, 她覺得不行沒系統學習與練習,差不多要忘光了, 近一年我成為她的線上老師, 每周一次,上課一個半小時,主要是簡體字為主 (多數海外學生首選是學簡體字..),她很認真地在複習課程,一邊工作,一邊學中文, 2017 年底時她表示想到亞洲學習, 我建議她到台灣學習可以接觸繁體字,於是 我們開始申請 ,努力是有結果的,她獲得了獎學金目前在台灣學習
認真算一下齊格格學中文的年限應該差不多兩年, 依我的經驗, 顯示她在初階中是可以的,只是要到全中文,這還是一段路,(當然也看個人造化, 也有天才半年 就溜得很)
開課第一天, 老師全中文教學 , 這是傳說中的沉浸式教學 , 接著開始練習,
在練習時同一題目有2個人錯 , 老師還是中文解說#$%^^&^* ,
齊格格第3人勇敢回答,還是不對…
老師同樣中文@#$%^, 學生說不是很明白老師在講什麼 , 但老師堅持中文!@#$%^
[沉浸式教學] 教學定義:根據學者梅特於一九九三年論文提出的定義:「學校完全使用一種非學生母語的第二語言進行教學。」 也就是學生完全沉浸在非母語的教學環境之中,讓學習者能夠用最沒有壓力的方式自然地吸收第二外語,且重視學生學習的興趣與需求,教學內容與真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從「做中學」、「用中學」。
個人的經驗是沉浸式教學適合非常小的孩子 或是 程度很好並且是高階的學生 , 效果可以非常好.
在沉浸式的教學中. 特別是3歲左右開始的小孩, 吸收很快,孩子 是用學母語的方式 ,這麼小的孩子沒有意識,純粹以模仿開展語言 , 他不會去思考每一個字的意思, 耳濡目染下,建構語言, 我的見解是不能只依賴學校,因為在學校的時間短, 1天才24 小時,小小孩,在學校了不起半天, 回到家父母也必須用這個語言溝通,去建造使用的環境。
此外7歲以下孩子 的專注力很低,不可能讓孩子 一直盯著學習材料, 必須依賴周邊的刺激,孩子持續反應, 最後語言變成生活的習慣 - 我們的國語不就是這樣一起隨著我們長大的
高階段的學生, 有一定的基礎, 同時已有語感,在沉浸式教學中, 較容易理解教學的內容,學習過程中可以強化學生的聽力,以及用第二語言思考的能力.
沉浸式教學看人用, 沉浸式教學不是用來扼殺學習的興趣。
不良主婦, 11歲開始學英文, 但連學兩年, 我話還是說不明白,連坑都不敢吭一聲, 我在基礎班試過一次,全英文學習 (沉浸試), 要死了 (但是老師台灣人,完全不說中文,不接受中文問答) !!
11歲的不良主婦還是有思考的能力,我真的不 曉得 “this”這個詞 中文是什麼, 我就好痛苦,
整堂課, 我在自己的世界一直在想 “This 和 is 是朋友嗎 ?”
什麼關係 ??
總是 “This is 在一起當好朋友”
45 分鐘的課鴨子 聽雷, 神遊太虛!!!
我只會Teacher 、 Teacher ! 然後害怕與老師眼神接出 ,
11 歲我就知道消極逃避 , 好險沒繼續下去,
不然我這輩子 應該會 痛恨英文 !
孩子是有感覺的也會思考的,邏輯雖然與大人不同,
但孩子也想明白到底大人在說什麼 ?
, 他不會認為這題就不懂算了換下一提,
孩子學習不懂時,會容易陷在自己的小世界,
糾結?? 這是什麼 ??? >
當孩子融會貫通,便獲得學習的安全感,那麼孩子就會繼續前進!
話說我在線上也同時教英文, 也拿了TESOL(針對非英語非母語的人英語)的120小時證照 (不是大證照, 主要是基本內容是語言教學在不同階段,不同實施方式, 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 還有文化差異現象) 在這個課程內容中提到,初期的語言教育, 如果有必要用到母語, 也是可行的,重點是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成果!
齊格格的情形讓我想到中文老師, 自說自話時, 他在堅持什麼?
當你的學生不懂時, 為什麼不能用別的手段讓學生明白,
同時最殘忍的,老師會酸人,把你變成焦點!
語調、眼神、表情是可以讀得出來的!!!
於是第一節課後,齊格格決定轉班
班上另一個英國兄,也被嚇得問說,他是不是該轉班~~
在中文家學領域, 有很多大師堅辭沉浸式教學, 且自認對學生是最好的 !
學生才是那個知道,什麼樣的教學方式適合自己,只要這個手段能幫生吸收理解,那就是好方法
孔夫子說:[應材施教]
曾經跟某些前輩辯論過教學法,在大師眼裡 可能我只是個教書匠,教沒幾年的,不懂什麼是國學….但至少我不會讓我的學生恨死中文….
先前進修3個月拿了一個 TCSOL 教授母語非中文的證照 ->不是國家證照,(我好像專弄一些不是重要的證XD), 美國正式學校系統,是需要各州資格證,台灣的教育部華語師資證,也是用不上, 拿證只是個人進修,我在家進行網上教學,明白自己的不足, 透過學習了解中文的教學是什麼,持續補強知識與能力,來幫助學生建構語言 ….努力當個學生能懂的教書匠
小時候學數學 , 不良主婦的媽說:[1+1 = 2]
不良主婦就會問: [為什麼,1+1 不能等於雞蛋 , 不能等於蝴蝶…
(‧_‧?) ]
不良主婦的媽繼續說 :[ 1+1 = 2 , 不是雞蛋 ,不是蝴蝶 (>﹏<) ]
不良主婦繼續問:[ + 是什麼 ? 可以吃嗎 (‧_‧????)]
不良主婦的媽抓狂 ~~
拍桌子, 摔本子問:[ 你是那裏不懂 ??? (>c<) ]
當時6.5 歲的不良主婦腦袋裡充滿 …雞蛋、糖果、蝴蝶 、 星星 …然後眩渦 `~圈圈圈圈~~~~~
接著不良主婦被嚇得破膽 , 想著:[ "+" 、"=" 是什麼大東西], 讓我媽變成"滅絕師太 !
終於換我老爸接手,不良主婦的爸 如果當初轉業當老師將會是造福眾生。
老爸畫圖解說 : [ 🍎 和 🍎 是 🍎🍎]
[1個🍎和 1個🍎 = 那就是 2個🍎 ]
不良主婦 : [ Oooooo (☆_☆) ] ,我的世界從眩渦中跳出來 , 頓時被開示了 !!!
不同老師不同教法 ! 結果不同 !
菜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inaustin/videos/1131287876992492/
奧斯汀的隨便補習斑
https://www.facebook.com/inaustin/photos/a.866571373464145.1073741828.866534190134530/1168683303252949/?type=3&theater
(如果你想靠教中文外派到其他國家, 請研究教育部華語師資憑證 - 有關美國教中文,參考舊文
https://www.facebook.com/inaustin/videos/1120056501448963/?hc_ref=ARSZDUSw1Zq5gFvZUG3mEqarVQMZVnXQIkxIrqaRqf6uTF6eo9LymPnC-qzVqpXoSrQ&fref=nf)
#奧斯汀的日光 #親子 #教育 #生活 #旅遊 #buenoinaustin #學英文 #學中文 #老師好 #學生
#家長 #小孩 #小朋友 #美國 #台灣 #1+1 #異國生活 #sosreader #台灣 #美國
圖片Paddington柏靈頓雄與路人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繁體 在 氣出病是真的喔!這種類型的人很容易得癌症《給習慣逃避的你 ... 的推薦與評價
這應該是我擠出最後一點力氣做的影片了,接著下來我需要一點時間整頓自己的生活~很抱歉要 ... 這種類型的人很容易得癌症《給 習慣逃避 的你》NeKo嗚喵.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