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的魔力與殺傷力】
在診間歐醫師總是想辦法找機會讚美孩子,例如他配合檢查張大嘴巴,我會說:
「你好棒,很勇敢喔!」
因為我們希望孩子配合檢查,孩子也確實做到了,所以他值得一聲鼓勵。
在診間歐醫師總是默默觀察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久了就發現,身教大於言教。
媽媽主動先跟醫生說謝道別,再請孩子跟醫生謝謝再見,通常孩子會表現得很好,我會笑著說:
「不客氣,掰掰~😊」
因為我們希望孩子表現得體有禮,孩子也確實做到了,所以他值得一抹微笑。
如果遇到家長疑似言語暴力以對,該怎麼辦呢?
孩子是聰明而敏感的,任何言語的傷害都是有力道的,我發現好像有些家長不以為意,甚至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的管教非常有效⋯⋯
真的是這樣嗎?
有時候我會忍不住多嘴:「我強烈建議不要這樣對孩子說話,即便您以為他還小、不懂事。」
不
話說出口的同時,其實情緒、表情都在孩子敏銳的觀察之中無所遁形。
這樣的身教,真的是家長希望孩子學起來的嗎?
有一天他會長大
有一天您會老去
孩子的言行舉止常常是模仿大人、原封不動複製貼上的。
將來您希望如何被對待,就從現在如何對待他吧😉
PS:歡迎大家跟我分享如何跟家中的孩子對話、有什麼小技巧,或是說說曾經被家長/師長什麼樣的話傷到呢?書寫也是一種療癒的方式喔🤗
#言語暴力也是暴力
#正面的讚美與鼓勵才能讓孩子越來越好
#恐嚇威脅辱罵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老人家說別人家的孩子不要干涉怎麼教
#但我真的忍不住聽不慣捨不得孩子被如此對待😅
圖文不符照片:中秋團圓的日子將近,空中環老師特地編了應景的動作~
空環好累好有挑戰性,但也變化無窮、很有成就感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S「暴走」狠斷汪小菲內幕?疫情中的明星婚姻故事! ► ►https://youtu.be/Uo8V_7sLNbI ⭐台灣疫情未爆彈?七月解封變種病毒現凶兆? ► ►https://youtu.be/giwfm1aUFtU ⭐柯文哲無總統命?命理師鐵口預言2024總統大選! ► ►https://...
老人確診怎麼辦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給自己的一封信
親愛的李女士:
你還好嗎?我是10年前的你,那時候我還是一個醫學生,假如時光倒流,不知道你是否會因為10年後的匆忙而改變對醫師這個職業的選擇呢?是否會對環境體制的無可奈何而堅持呢?我內心還是期許自己堅守這份職業,在我的心中,一直覺得理想,就像是一個指路的明燈一樣,為我們的前進道路照出一片光芒與希望。所以永遠不要說自己的理想不夠滿足,不夠遠大,不夠令人羨慕,但它總是你的目標,是你真心嚮往的啊。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理想,併為之而奮鬥。
我選擇了醫師這個行業,一開始是誤打誤撞,原以為大學聯考分數只能到牙醫學院,但上帝讓我搆上醫學系,自入行實習,以為自己可以勤勤懇懇,但從刻苦熬夜唸書的國高中啃書的日子,一入大學卻如放飛出去的鳥兒;
曾經我還是個孩子就幻想著自己在數學界裏游刃有餘,學著漫畫裏的小當家般,他在刀尖而我在筆尖,在大學的黑板上揮筆如雨,在論文中找到解惑與去解自然的惑。
然而隨著閱歷增加,懵懵懂懂中,「醫龍」、「大醫院小醫師」電視劇裏每個辛勞醫療人員匆忙的背影,曾經的SARS、和平醫院許多醫護壯烈犧牲,而那白袍的血跡是對上生命的責任感,它們好重好重……我想著原來背責任的職業可以這麼帥,醫師也進入我的選擇。
大一大二時候上一些通適課程,還在裝萌賣傻的階段,而大三大四繁重的課業及日以繼夜啃課堂共筆及原文書,終讓我瞥見到醫療業的鋪墊,實習期間看到學長姐們努力,盡出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力量成為他人健康守衛兵,為社會獻出自己青春。如果我成為了醫生,如果我的醫術能救死扶傷;跟其他學長姐一樣,讓臨死的人含笑而終,讓病危的人重獲心聲的新生,讓傷殘人士重新撐起家庭;讓受人歧視的病人擁有被尊重的世界。
我如果成為了醫生,我想的不是用醫術造福人類,也不是世界變美好可愛的烏托邦目標;我願把學的教給病人們,把所擁有的技能治療在傷處,把所知的衛教一點點、一點點的感染其他人,能力所及之處,用我有限的愛來愛所有來看我的病人,我知道越學越覺得自己知識能力有限,我更知道自己學習到的醫術,或許不及我的青春,但使人們不再為自己的病痛而煩惱,是我們的使命。
人們所信仰的醫德是什麼呢?和健保有限底下,在很多病人在門外等著的匆促門診中,每個病人所分的時間有限,要做到什麼程度叫醫德呢?是讓他們不用等太久,還是仔細檢查跟解說?我想我們都一直要學習,無論是醫療知識,還是學長姐口中健保下無奈的生存法則……
我們生逢救贖自己靈魂的世界中,醫生有如上帝派來拯救大家的天使一樣神聖,即便其中包含許多不可預測與困難,我希望十年後的自己依舊可以不忘初心。
詩人愛默生說過:「只要生命還可珍貴,醫生這個職業就永遠倍受崇拜。」在我記憶裡,醫生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為他們在拯救一個又一個家庭,像蛛網的幾個角維持著網面的支撐,醫師一輩子都在為每個蜘蛛網修補著,維持了許許多多家庭的健康和幸福。
還記得一次雨天排隊買飯,一個老人強行插隊卻因為地滑摔倒在地上。大家在抱怨老頭自作自受的時候,老人開始倒在地上,口吐白沫,一下子一群人圍了上去,面面相覷,「這該怎麼辦啊?」「我、我,我去打119」。這時,一位年輕的姐姐走了出來,大聲說:「大家別慌,我是醫生,我來看看。」說完,她跪在老人身邊,摸脈搏、確認呼吸心跳有無,接著用手用力的按著老人的胸,做人工呼吸,時間一點一點隨著女醫落下的汗水及漸促喘氣聲,老人漸漸甦醒了過來。同時,「大家讓一讓,救護車來了!」等救護車停下來後,醫師和老人登上了救護車。所謂的病人,對醫師來說都是一視同仁。我想未來的自己行醫之路也應該同我前輩也,平凡而沈穩奉獻。
學醫的路沒有盡頭,不是在拿到專科醫師執照成為主治醫師時就停止了,每個時刻都是進行的開始。在不同的領域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也有每個行業的翹楚,看得見的輝煌,而看不見所付出的辛酸。不管外界環境多麼惡劣,堅毅勇敢面對,為的是不愧於心中那最單純的想法。
最後希望十年後,幾十年後的我,都可以始終如一的慶幸自己所做的從醫生涯。
祝未來的自己可以一生順遂,越挫越勇。
十年前的自己,李同學
老人確診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820防疫說明記者會綜整】
今天新增1例確診,在連續12天+0後,再出現案例,是一名越南外籍移工在轉換雇主時採檢發現,屬於主動發現的個案,感染源待查,提醒大家防疫仍不要鬆懈,累積確診人數271人,居家隔離人數3人。
彰化縣65歲以上長者已有16萬5,608人接種,接種率76.94%;50~64歲已接種14萬452人,接種率52.14%,因為疫苗短缺,施打速度較為緩慢;總計50歲以上有48萬4,608人中,已接種30萬6,060人,總接種率63.16%。
8/10彰化縣住宿型長照機構已經開放訪客探視,探訪前,訪客須出具探視前3天內自費篩檢陰性證明,即可探親。住宿型長照機構包含: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長照型、養護型、安養型)、長照服務機構(機構住宿式)、榮民之家、精神護理之家及康復之家,皆有條件開放。機構需達成「住民完成第1劑疫苗接種14天以上比率大於或等於80%」、「人員完成第1劑疫苗接種14天以上比率大於或等於90%」兩條件,若兩項條件皆符合(彰化有93家),可優先安排在公共區域會面或安排進入住民住房探親。
【個案解析】
個案早在2018年就已入境,之前一直都在台中一家工廠工作,到今年4月15日離職後,才搬來彰化與6名越南籍親友同住,從4月15日至8月19日之間,做一些兼職工作,在不同職場打零工,至8月19日找到固定工作,才轉換仲介公司做採檢確診,這段時期的接觸者除了同住者外,她曾數度到萬華、板橋等北部地區,據了解是一個越南籍移工的北部朋友圈,至於兼職場所除了已掌握一處外,其他處仍在疫調中,同住的6人都各有工作,所以也各自有社交與職場接觸者,目前已匡列PCR採檢89人,居家隔離7人,並持續疫調匡列中。
個案在8月19日確診住院後,經血清抗體快篩檢驗,結果IgG 陽性、IgM 陰性,IgM為比較近的感染,但通常過了兩個月後就消失,剩下長效性比較慢出現的IgG抗體,另外也做了血清總量抗體(total antibody)檢驗,結果Anti-N 247.4 陽性 (>1)、Anti-S 182.4 陽性 (>0.8)都很高,如果是打疫苗引起,Anti-S值會高,但Anti-N值不會高,所以並非打疫苗的關係,至於定量IgG 抗體檢驗Anti-S IgG1161.6 陽性 (>50)也很高,所以最有可能是5、6月感染或更早。
2021彰化劇場藝術節因受到疫情影響,只剩下6場次,但這6場次都很精彩,包括9/5(日)14:30由陳家聲工作室帶來《馬文才怎麼辦》讀劇演出,9/12(日)14:30由果陀劇場演出《解憂雜貨店》,9/18(六)14:30由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演出《晴空小侍郎》,9/26(日)14:30由故事工廠演出《變身偵探》,10/2(六)14:30由動見体演出《想像的孩子》,10/9(六)14:30由相聲瓦舍演出《三十三》,如果在8/22(日)前購買早鳥票,可享75折優惠,此外也有套票優惠。另外,憑票根前往48間員林藝文店家消費,即享有優惠折扣,歡迎喜歡戲劇的好朋友們,大朋友帶著小朋友,一起來欣賞。
特別感謝彰化鄉親王波濤先生,年輕就出外打拚,在66年前(26歲)的時候,許願要捐贈1億8千萬元,在今年疫情最辛苦的時候,捐贈給彰化縣政府6,000萬元作為低收弱勢民眾的救助金。也感謝健源食品企業公司捐贈5000瓶養樂多。
老人確診怎麼辦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S「暴走」狠斷汪小菲內幕?疫情中的明星婚姻故事!
► ►https://youtu.be/Uo8V_7sLNbI
⭐台灣疫情未爆彈?七月解封變種病毒現凶兆?
► ►https://youtu.be/giwfm1aUFtU
⭐柯文哲無總統命?命理師鐵口預言2024總統大選!
► ►https://youtu.be/1VtjvwXbK1c
⭐天命預言台灣疫情!廖美然斷言2021下半年國運
► ►https://youtu.be/ThfKrZKrRZM
⭐台灣疫情終結在X月?命理師發功預言有救了!
► ►https://youtu.be/DD43hMJZl-w
00:00 介紹來賓
00:55 病毒不會穿牆,怎麼傳給鄰里的?
06:57 印度變種株傳染力,真有這麼強?
13:03 防疫期間,坐計程車搭電梯都要注意?
16:50 印度變異株對疫苗的效力是否有影響?
19:39 感染Delta病毒會有什麼症狀?
24:00 開放長輩打疫苗,里長遇到什麼問題?
26:29 為找到符合資格者打殘劑,苦了里長?
33:05 公告開放打殘劑,各地有何亂象?
38:31 打疫苗對老人家的心理壓力有多大?
45:45 打的到的疫苗就是好疫苗?不要挑?
47:20 紓困不夠窮,疫苗不夠老怎麼辦?
50:14 國產疫苗表現度非常看好?
52:37 疫苗量快要補足,大家不用搶 ?
54:37 國人悶壞了?已經開始微解封?
01:00:32 特權疫苗打在誰身上,不符合資格?
01:05:18 紓困條件很複雜,民眾灰煞煞?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變種病毒#疫苗#紓困方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M84z46Lx4/hqdefault.jpg)
老人確診怎麼辦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阿包醫師,我們家小寶總是忘東忘西、上課不專心,再這樣下去,老師要我們帶他去檢測有沒有過動,怎麼辦?」「阿包醫師,我家兒子小學都快畢業了,怎麼身高不到公分?要煮什麼給他補?」「阿包醫師,我媽有骨質疏鬆+失智,我好怕我以後也會有,怎麼提前保養啊?」
用心與專業,照顧每一個寶包的小兒科醫師「阿包醫生」,常常在診間遇到家長,提問孩子身高跟腦部的發育問題,甚至遇到阿嬤,為了想讓孫子變聰明,硬逼孩子吃奇怪的偏方補品…。其實除了少部份案例,的確是因為疾病需要治療,大部份的狀況,都來自於沒有適量的補充發育中所需的營養。
其實,掌握成長力與學習力的關鍵很簡單,只要常吃核桃、小魚乾這類食物,就能輕鬆達到反應靈光、骨骼棒!
核桃富含Omega-3,思緒清晰、反應靈活就靠它
阿包醫師表示:「中醫常說以形補形,而核桃更是從古時候很常被拿來提升認知力的好食物。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核桃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離胺酸、膽鹼、B群維生素、磷脂、微量元素硒等等,都確實是有助於大腦發育的。」其中植物性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和腦神經的重要營養成分註1。
近年來,歐美各國在核桃對於人體的益處上,也有相當多的實驗探討: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對二千二百名婦女及其子女,進行為期八年的分析發現,母親在懷孕前周,每周吃三份以上堅果的孩子,在反應思考能力方面都會表現更好註2。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吃核桃可以顯著提升思考能力,幼童與老人若能多攝取富含Omega-3的核桃,可以幫助活化腦細胞,對於思緒清晰、反應靈活,均有很大的幫助註3。
小魚乾比牛奶含鈣量更高
「足夠的鈣質真的很重要!」阿包醫師強調:「除了Omega-3的攝取之外,另一個影響生長很重要的,當然就是鈣質了!」有些人誤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需要注意鈣質吸收,但其實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正是最需要補充鈣質的時候。足夠的鈣質有助於鞏固骨骼,降低日後出現骨質疏鬆的可能,不管大人小孩,都要隨時補充足夠的鈣質,才能有益健康。
根據衛生署的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台灣小學生的鈣質攝取量嚴重不足,即將進入青春期的歲學童,竟有%的鈣質攝取量未達建議量!依照衛生署公布的食物含鈣量比例表,其實小魚乾才是含鈣量第一,比牛奶高倍註!衛福部建議每日飲用杯乳品,可以改吃克的小魚乾,補充每日所需鈣質,是幫助骨骼正常發育最好的食材!
多吃核桃、小魚乾等原型食物,慎選安心廠商
阿包醫生鼓勵,在飲食上盡量做到低糖低鈉,多攝取原形食物、少吃加工品,才是健康攝取營養的最佳方式。除了均衡飲食外,鈣質的吸收需要透過日曬產生維生素D,養成戶外運動的習慣更相對重要,才能幫助營養素的吸收。平時幫孩子準備有豐富鈣質的小魚乾及營養滿分的核桃等堅果類的產品做為點心,同時補充鈣質跟Omega-3,採買選擇時,挑選國內食品大廠及包裝上有安心履歷標示,更能即時知道食材來源及檢驗報告,幫消費者層層把關,吃起來更安心,也教育孩子從小懂得選購安全食物觀念!
知名小兒科醫生
巫漢盟醫生(阿包醫生)
專長:兒童生長評估、嬰幼兒飲食建議、過敏氣喘、氣管鏡及胸腔超音波操作、一般兒科疾病、疫苗注射、健兒門診。
【相關影片】
芝麻核桃豆漿,輕鬆幫你預防掉髮、白髮!https://youtu.be/rVOC9nLCZTk
美國FDA最推心臟保健 核桃防失智、消腹部脂肪https://youtu.be/kS7c8DYsuEM
高鈣與維生素K完美組合, "莧菜"補鈣更補骨https://youtu.be/ieD4MgSWwXk
【相關文章】
防腸癌!美研究:每周12顆核桃,降42%復發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267
防血栓、抗腸癌!日專家:核桃配這個效果最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382
每天一把核桃,不怕發胖還降24%糖尿病風險!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51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7q7PdbhLX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GRXQcBay1UknIR8_lAiYrpS8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