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壞的日子,也要做好最萬全的準備。
在世界經典文學《老人與海》當中,敘述著一名老漁夫獨自乘著小船出海捕魚的故事。之所以成為經典當然並不是只有捕魚那麼簡單;年邁的老人,精神體力都已經不如年輕時期,但他有著歲月累積的智慧與沈穩,同時也保留著年輕時的熱情與自信。
他已經連續出海八十四天都一無所獲,不過這也不是最糟糕的一次,他也曾經有過八十七天都沒有捕到任何一條魚這樣的紀錄。老人有一名非常喜愛的男孩,他從五歲就跟在老人身邊幫忙;那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不論是在力量或者精神上都是老人很大的支柱。
但男孩並非老人的孩子,男孩的父親也不是那麼喜歡他跟著老人去捕魚;他們認為老人年紀大了,運氣也沒有年輕時的好,男孩跟著他捕魚只怕是會沒什麼前途。因此,他們讓男孩去跟另一條漁船工作。
男孩的父親為他安排的漁船著實幸運,一出海就捕獲不少漂亮的魚。男孩雖然在其他漁船工作,但心裡始終惦記著老人;他尊敬且信任老人,即使看似榮光不再,老人在他的心目中仍然還是最好的漁夫。
*
「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一定會帶你出去賭一把。」他說,「可是你是你父母的孩子,而且你還跟了一條幸運的船。」
「我可以去弄點沙丁魚嗎?我還知道能從哪裡弄到四個魚餌。」
「我今天還有剩下的。我把他們醃在盒子裡。」
「讓我給你弄四個新鮮的吧。」
「一個就好。」老人說。他的希望和他的自信從未消失。不過此刻,這兩點又重新煥發出來,如同一陣微風吹起。
「兩個。」男孩說。
「就兩個,」老人同意了,「你不是偷的吧?」
「我倒寧願去偷,」男孩說,「但這些是我買的。」
「謝謝你。」老人說。他心地單純,不曾去想他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謙卑。但他知道自己的這種變化,而且他還知道,這不丟臉,也無損於真正的驕傲。
*
男孩請老人到酒吧喝酒時,一些同樣上了年紀的老漁夫用同情的眼光看著老人,也許是感慨著曾經是傳奇人物的老人也是得面對歲月帶來的衰退;也許是同情他那背到叫人質疑上帝存在的衰運;也許是為自己不似老人那麼倒霉而感到鬆一口氣。
但老人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因為上了年紀就向命運認輸,老人與海當中的經典名言「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就說明了老人一生的價值觀。他始終堅信著,只要他有決心,沒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他或許能力有限,但他會有用他限的能力戰到最後一刻。
即便自己一手教出來的男孩現在捕魚成績好過於他,甚至有能力可以請老人喝酒、送他魚餌,這些行為也只是說明了男孩是敬愛著老人;面對男孩的善意,或是其他漁夫的同情眼光,甚至有些漁夫還會嘲諷他,老人並不會因此感到憤怒或自卑。
或許相較於年輕時期,年邁的老人沒有當時那樣大的力氣去與大魚交戰,但不論是在哪一個時期,老人都是全力以赴。因此老人明白,他的價值不會因為衰老而減少;不會因為自己接納了男孩的善意而減少;不會因為沒有去反駁那些嘲笑他的漁夫而減少。
*
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用心地讓魚線保持垂直,以便在黑暗的水流中、在每一個希望的深度,都有魚餌在等著那裡游動的魚。有些漁夫會讓魚線隨海流漂浮,有時魚餌只在六十英尋深的地方,而漁夫會誤以為有一百英尋。
然而,他想,我要讓這些魚線都保持精確。我只是不再那麼幸運了。可是誰知道呢?也許就是今天。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好運氣當然好。但我寧願做到精確無誤。這樣,當好運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好了。
*
在COVID-19持續肆虐的2021年,6月23日政府宣布延長三級警戒到7月12日。這是五月中宣布進入三級警戒後,第三次延長警戒時間,這對從事教育業、服務業與餐飲業等企業的民眾而言,無非是個重大的打擊;筆者聽到了不少原本從事健身產業的私人教練,現在開始跑起了Food panda或是Uber Eats的外送服務。
外送的收入不見得有辦法達到教練的薪水那樣高,還可能需要忍受來自各種各樣客人的脾氣;相較於當教練時備受尊敬,轉行當外送服務員似乎像在踐踏自己的尊嚴?
然而,在這不知道何時才能恢復昔日平靜的災難中,這樣當機立斷的決定反而讓我由衷地尊敬;如同每一次出海的老人,即使前一天一無所獲,也還是將每一件事情給做到準確無誤。
如同老人最後遇上了鯊魚,趕走一條又來一條,幾乎將他費盡千辛萬苦才補到的大魚給吃光;即使丟了魚叉,又拖著幾乎只剩下魚頭與脊椎的大魚殘骸,老人也沒有向命運認輸過。
老人最終無法帶回可以賣個好價錢的大魚,但是老人身上與大魚搏鬥過的傷痕,以及那被鯊魚吃光魚肉後剩下的巨大骨架,仍舊為老人增添了一項全新的傳奇紀錄。
*
「我對男孩說過,我是個不同尋常的老頭子,」他說,「現在是我證明這一點的時候。」
他已經證明過上千次了,但那不算什麼。如今他要再一次證明。每一次都是重新來過,當他這麼做的時候,他從不回想過去。
*
人是為了活著所以必須掙錢,並不是為了工作而活著;或許老了,或許病了,或許像現在遇到疫情無法做原本的工作了,但除了抱怨之外,一定還有什麼事情是當下可以做的。
例如,花兩三個小時把《老人與海》看完吧。
*老傢伙。現在不是去想你缺少什麼的時候,想想拿你現有的東西能夠做什麼吧。*
**內文引用自《老人與海》,Ernest Hemingway 著;魯羊 譯,台北市,時報文化,2019年。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小尾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tudywithme #stayhome 我知道這本書是超級經典名作,但其實我從來沒有讀過,今天火速的跑到書局,讓沒看過的這本書的人跟我一起試著了解其中經典之處,也讓看過這書的人與我一起回味! ---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魚,八十四天過去,卻一無所獲,最後終於遇...
老人與海 鯊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重看了海明威1958年所寫的老人與海。當時正值二次大戰結束,成千上萬人死於戰場而人民則生活在迷茫不安,無所適從的頹廢中,幾乎失去了生活重心,更遑論重振力量與戰鬥精神。這本書之所以能成為美國時代的經典作品,就因為它鼓舞了當時的人心。
故事的主人翁是位70多歲獨居的老漁夫,他為了完成捕獲大魚的願望,而奮不顧身的在浩瀚無邊的大海中,靠意志力孤單的搏鬥了三天三夜。
結果大魚被他的鏢槍射中後,在拖曳的過程中,反而因血腥味引來了鯊魚群的追蹤和圍剿。儘管老人全身多處已經受傷血流不止且體力透支耗盡,但仍勇敢地與鯊魚周旋到天昏地暗而筋疲力倦為止。
好不容易船飄靠岸時,老人醒來才發現吊掛在船頭上千斤重的大馬林魚,已經被吃得只剩下一颗魚頭,其他圍觀的漁夫正在量著魚骨的全長。
儘管老人失去了可以賣到好價錢的魚,但卻獲得了尊敬與榮譽。而此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是,弱者往往被生活支配而強者卻能改變命運。
與台灣現今的處境有些雷同,我們正面對著全世界現實的嚴峻挑戰,以及國內政黨間利益的盤算。
尢其正值美中新關係的鬥爭中,似乎我們只能縫裡求生存。但可惡的是表面假仁假義,暗地裡卻無人道地連購買救命的疫苗,都從中作梗搞破壞。
只要全國人民的意志力夠堅強,誓死捍衛台灣的決心夠堅定,不論是中共還是疫情,在信心和樂觀的態度下,一起勇敢的面對和承擔。則任何的災難和困境,終究會雨過天青而陽光普照。大家加油💪!
老人與海 鯊魚 在 南南自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海明威、狄馬喬與柯文哲】
一、
感謝柯文哲,由於他說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跟棒球一樣無聊,所以我這兩天去重讀了一遍《老人與海》。
二、
我熱愛棒球,也熱愛海明威的小說,但是三十多年前我才二十歲,第一次讀《老人與海》的時候,也覺得那個故事非常的無聊。
此後我一直覺得,那是海明威最糟糕的一部作品。
三、
在《老人與海》一書當中,海明威藉由老漁夫的口,一再提到美國職棒洋基隊的狄馬喬(Joe DiMaggio),而我第一次讀那本書的時候,並不知道狄馬喬是誰。
直到後來我到美國讀書,我才知道在1940年代,狄馬喬是洋基隊的當家球星,洋基隊是美國職棒中最強的球隊,而棒球是美國人最重要的休閒娛樂。
狄馬喬在美國文化中,一直是個非常重要的象徵。
四、
狄馬喬不但球打得好,而且是個翩翩美男子。他總是在強大的壓力下保持優雅的風度,不輕易顯露他的情緒。
而這樣的人物,正是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英雄。
五、
在1940年代後半,美國的職棒比賽都是在下午舉行。比賽結束之後,狄馬喬往往會帶著幾個菜鳥球員到紐約市著名的 Shor’s 餐廳用餐。
而狄馬喬帶菜鳥球員去用餐,並不是因為他想照顧年輕後輩,而是因為他當時太有名了,人人都想找他聊天或是簽名,但是他不想在用餐的時候被打擾。
六、
狄馬喬跟菜鳥們吃飯,可以完全不用跟他們交談,而菜鳥們當然也不敢囉唆。然後其他人看到狄馬喬的餐桌已經坐滿了,也不能硬是要求加入。
唯一的例外,是海明威進城,而且也到 Shor’s 餐廳用餐的日子。這時候,餐廳主人會帶著海明威去跟狄馬喬坐在一起。
當代美國排名第一的文豪與排名第一的棒球球星一起用餐,對當時大部分的美國人來說,他們那張桌子大概就是宇宙的中心了。
七、
所以在三十年之後重讀《老人與海》,我終於知道老漁夫為什麼一再提到狄馬喬。
因為他跟狄馬喬一樣,孤獨、強悍、敬業,在強大的壓力之下,也不會輕易顯露他的情緒。
八、
此外,人過中年之後重讀《老人與海》,我也終於了解書中所描述的努力、挫折、與無奈。
即使英雄如狄馬喬者,一樣會被三振,一樣會被接殺,一樣會被腳傷所苦,必須在生涯達到頂峰的時候急流勇退,提早退休。
而老漁夫為厄運所苦,連續八十四天抓不到魚,然後在花了三天三夜終於抓到了一條超級大魚之後,又馬上被鯊魚們吃的乾乾淨淨。
九、
所以要學會欣賞《老人與海》這樣的一本書,我們必須先對故事的文化背景有一番的了解,也必須對挫折有一番親身的體悟。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三十年之後重讀《老人與海》,不但不會再覺得那個故事很無聊,甚至會覺得那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十、
也因此,我們也實在不能責怪柯文哲,因為文化並不是他的強項。他對於美國文化既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他的氣質跟狄馬喬天差地遠。
更何況,柯文哲自認是人生常勝軍,對於面對挫折這類的事情,他大概也是完全無感吧?
老人與海 鯊魚 在 小尾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tudywithme #stayhome
我知道這本書是超級經典名作,但其實我從來沒有讀過,今天火速的跑到書局,讓沒看過的這本書的人跟我一起試著了解其中經典之處,也讓看過這書的人與我一起回味!
---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魚,八十四天過去,卻一無所獲,最後終於遇上一條超過一千磅的超大馬林魚,老人與大魚展開了力量與智慧的對決。大魚本來只是老人的獵物,但老人在對抗大魚的過程中,卻漸漸對這隻頑強的動物產生敬意,甚至視之為兄弟、為朋友,然而身為漁夫,老人必須讓牠知道:「一個人能做到什麼,能忍受什麼。」
最後老人用了兩天兩夜才將其刺死。返航途中卻遇上鯊魚聞風而至,接連襲擊,又經過一天一夜的纏鬥,老人傾其所有,用刀刺、用槳插,戰至一兵一卒,才解決了輪番前來的鯊魚。然而,大魚卻也被啃食殆盡,僅存骨架……
---
老人與海購買連結
金石堂/ https://bit.ly/2CNKOD2
博客來/ https://bit.ly/2WuT8P8
MOMO/ https://bit.ly/3ey2RdO
老人與海 鯊魚 在 《老人與海》【先鋒派標竿作家新經典譯本】精裝版上市 的推薦與評價
《 老人與海 》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經典;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得獎之作。 ... 一定要被逮住,然後又消失;那些 鯊魚 ,一定要把魚從老人手裡奪走。 ... <看更多>
老人與海 鯊魚 在 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我的後大學時代 的推薦與評價
最後,書中結尾充滿著黑色幽默,掛在老人船邊的巨大魚骨,在觀光客眼裡連馬林魚跟鯊魚都分不清楚。 老人則在屋裡,繼續夢著那群非洲海岸的獅子。 標籤: ... ... <看更多>
老人與海 鯊魚 在 這趟出海,是成功還是失敗?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非常著名 ... 的推薦與評價
經過兩天兩夜的纏鬥,他終於殺死大魚,把牠拴在船邊,準備返航。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拚盡全力、用盡一切可用的武器想一一擊退牠們,但無奈最後大魚還是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