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幾個月的支持。今天以把所以的商品都寄出。
其他沒有匯款的朋友全部以棄標論並全部封鎖。
每次棄標的人總是百百種理由跟藉口。
第1種 版大抱歉我女友不讓我買(我相信)
第2種 版大抱歉我老婆跟我吵架(我明白)
第3種 老闆抱歉我老公買給我了(我羨慕)
第4種 老闆抱歉我出車禍了(車禍還可以在臉書打卡今天跟女友吃大餐去那邊開心)
第5種 老闆抱歉我是幫別人代買的我朋友已經買到了 (人真好可以幫我代購嗎)
第6種 老闆我忘記匯款了(到最後還不是沒有匯因為無限輪迴忘記)唬爛嘴
第7種 老闆我人在國外回來立刻匯款(應該拿到綠卡了)
第8種 老闆我要面交我在跟你約時間(要約就是一輩子)
第9種 老闆真的很抱歉我要的是xx 不是這種的抱歉(常常看錯是不是因該去檢查一下)
第10種 老闆我在住院出院後轉帳(應該到現在還在住院)
第11種 老闆我最近搬家我辦完離開匯款(搬家搬了半年還沒有搬完嗎)
第12種 老闆可以等我到幾號發薪水嗎我一定會買 (我等了一輩子了難道薪水都沒有發下來嗎)
第13種 老闆我家在辦喪事 (為了棄標連家人都可以出賣)辦喪事連大便都可以以不用了
第14種 老闆預算不夠抱歉 (建議多找一份工作)
第15種 老闆商品看錯了 我要買的是更高品 收到很失望 可以退費嗎。(客人啊你用那種買國產價格想買超跑 我也醉了)
第16種 老闆我朋友轉錯帳號了(可能你也投錯胎了)
第17種 老闆我要跟你面交 人來了結果我發覺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你們自己想 只有一個瞎 瞎爆了)
第18種 老闆我不會棄標 我在別台都有買我沒有棄標過放心真的都要 (這樣的劇情電影情節都有 不要太相信)
第19種 我住國外 我全部標完後一起結 最後成了絕響 最後遺言 (讓我難過好久)
第20種 老闆我老婆要生了
第21種 版大我孫子還沒有給我生活費
第22種老闆我的殘障補助金還沒下來
第23種 老闆老人津貼還沒拿到
第24種 老闆上次棄標因為我母親動手術 你東西都很漂亮我要怎麼可能棄標 請在給我一次機會 結果哈哈哈 舒服 在舒服一次
第25種 老闆這禮拜面交喔 早上打 我要畫圖 晚上打我在加班 凌晨打我在鋪路 (你媽豬肉我在等你上路啊)
還有很多很瞎的理由謝謝你們這些理由讓我不無聊不寂寞。
棄標真的不用這麼多理由只需要跟我講一下也不用把家人拖下水禍不及家人
最後要過年了希望大家今年順順利利
還有很多很瞎的理由
不懂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理由真的很討厭 簡單一點不好嗎
看完認同的朋友分享出去 拒絕這麼多理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縣一旅】 屋久島約有1.2萬人,當中逾三成是65歲以上,當地部門調查報告亦指人口老化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意味着醫療服務越來越供不應求。「島上只有一間在市中心的醫院,不在市中心居住的人,需要駕車個多小時前往。而且很多老人都是獨居,因行動及交通不便,要看病或覆診就變得很困難。因此他們過往身體遇上小問題...
「老人 住院 無聊」的推薦目錄: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中古手機 手工藝品臨時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聖小柔 X 貓頭鷹小姐 Miss. Ow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長照] 照顧自家人的辛苦- 看板elderl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宇宙第一可愛- 老人住院做手術,子女都不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老人打發時間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老人打發時間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老人打發時間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閒聊] 朋友住院無聊新手加入幫想ID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精華版】阿嬤住院全家嫌棄可憐老人感慨日子難過- YouTube 的評價
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聖小柔 X 貓頭鷹小姐 Miss. Ow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疫情嚴峻
大家都待在家 一切還好嗎🥺
我覺得我好像沒特別的好...
有時候就是這樣
有很多小小瑣碎的雜事
當它們全部都在同一時間發生串在一起
真的會非常煩 🥲
隨時隨地身心靈都想爆炸 🔥
但有時候想想 因為疫情的關係
可能有些人會面臨到事業危機
每天都提心吊膽 寢食不安
就覺得自己這些小事 根本就沒什麼🤷🏻♀️
就在上週 我媽媽突然臨時送急診住院
說是肚子痛到哀嚎
結果不是腸胃炎
而是子宮長的腫瘤出問題了
其實我一直都有聽我媽媽說婦科有長瘤
但媽媽就是怕妳擔心都會跟你說:沒事啦
醫生說吃藥會慢慢消
我心想說 蛤? 會自己消? 真的假的?
但想說媽媽說她有定期追蹤
就沒特別去注意了
這次她真的痛到哀嚎 還吐了
半夜緊急送急診
才知道 腫瘤已經壓迫到其他器官
但因為近期疫情關係
延遲2天才做完全部的身體檢查
中間的過程 媽媽需要斷食
也必須一直打止痛針
直到昨天才剛開完刀切除腫瘤
謝天謝地🙏腫瘤是良性的🥺
太~好~啦~~~~差點哭出來
我們全家人 都鬆了一口氣
之前我就想安排我媽媽去做全身精密檢查
她一直跟我說 :蛤 我不敢去
到時候很怕檢查出來有什麼 好恐怖喔
我就一直在想 🤔
妳這想法到底是怕死 還是不怕死?
不是早點檢查
如果真有什麼 不是能早點發現治療嗎
為什麼要去逃避?
然後逃避的後果
就是現在這樣 變得超嚴重
我聽說媽媽已經痛了兩個禮拜了
她一直忍 一直在忍
我不得不說
我媽真的是一個極度激進能忍痛的人
到底!!!逃避 然後又愛忍耐!
真的要不得耶 到底為什麼要這樣😩
而痛到哀嚎送急診
到底是已經到達多可怕多嚴重的程度了..
平常我問她 保健食品吃完了沒 我再買給妳
她總是說 :還有啦 不用啦 ~那個那麼貴~
什麼意思?
這一點都不是貴不貴 浪不浪費錢的問題
真的不用省這種錢
我跟她說
花這個錢 是花在保養自己身體上
假設賺那麼多錢 沒健康 也沒用
或是賺那麼多錢 錢如果都拿去看病了
那錢到底有什麼意義
#不知為何腦袋一直跑出賈伯斯臨終前的遺言😅
但老人家就是越老越固執
這次她也被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嚇到了
跟我說 :女兒我不敢了 出院後她要重新做人 哈哈哈😂 以後不忍耐 要乖乖定期檢查身體
然後跟我說
下個禮拜 想回去上班了
我真的...........😑🤬馬上又被我訓斥一番
剛開完刀欸大姐!
好像得了一種閒不下來的病
沒有工作 就會覺得好慌
好沒有安全感 沒辦法賺錢了
好吧 我承認 這個病我也遺傳到了
我馬上先匯一筆錢給母親大人
堵住她的不安
好好休息吧 母親大人 拜託 求你了🙏
我妹妹 我真的很感謝她❤️
嫁到臺北後 真的很忙碌 很少回南部
這次疫情關係
也很難第一時間衝回去看媽媽
覺得很難受無法陪在身邊
但每天妹妹會非常仔細的跟我報告媽媽的一舉一動
妹妹跟我差了13歲 現在大一
其實她一直都是學生 就真的還小
平常媽媽都在家是一隻母老虎大小聲 管東管西
第一次看到媽媽倒下住院
應該真的很害怕很徬徨吧
所以我安慰她 有事害怕就找姊姊
這次妹妹照顧媽媽 無微不至
連媽媽都感受的她的愛心
真的很細心
她會觀察媽媽每個動作
注意她表情會不會不舒服
怕媽媽無聊找影片給他看
去準備媽媽需要的所有東西
家裡跟醫院來回跑
順勢還唸了媽媽一頓
四處去借椅子
因為觀察到媽媽洗澡時
應該需要坐著才比較方便
搬了被子到醫院 只怕媽媽開刀會冷
半夜還會一直不定時傳簡訊
告訴我媽媽的任何情緒 反應 狀況
擔心媽媽健康跟心情
應該都沒有睡好覺吧
妹妹說 她太不敢睡 關注著媽媽的一舉一動
送媽媽進手術房的時候 還哭了
坐在手術房外一直等到媽媽開刀出來
我也覺得自己很失責
沒辦法陪在家人旁邊
覺得有點心疼妹妹 辛苦了 (抱)
真的也覺得她長大了
這幾天我們每個人都很煎熬
媽媽有妹妹在旁邊仔細照料
我真的才能安心做其他事❤️
幸好媽媽現在沒事了
修養幾天 就可以出院了
我終於可以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
我真的好累 好阿雜 好煩躁哪~~~~
大家都怎麼排解壓力跟負面情緒的呢?
希望一切可以重回正軌
疫情趕快控制下來
身體健康最重要 家人最重要了
BTW 今天是我最棒的助理卡羅生日
謝謝你總是這麼謹慎細心在提醒我
每件事都處理的妥妥當當
平時偶爾還要忍受我的高低起伏神經病情緒
愛妳
祝卡羅永遠健康快樂 早日_ _ _ 🎂#她自己接
變的跟我一樣瘦🤣 可以了吧 哈哈哈哈哈
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eaching #ageing
年紀大的大人
我在大學念小兒科的時候,老師開宗明義一定會説:「小孩子不是縮小版的大人」,現在我知道老人也不只是年紀大的大人。
我在看門診時,最困擾的一件事就是向病人說他的病是老化引起的退化性疾病,因為每一個人都會說:「但是我還很年輕啊?」,這時候我就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了。
多年的行醫經驗,讓我發現凡是有親人陪伴的老人,他的疾病往往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相反的「孤單老人」 的醫囑遵從度大都不良,而且預後很差。而當遇見沒有親人陪伴的門診老病人時,我都會詢問他們為什麼沒有親人陪伴,他們的答案幾乎千篇一律都是「他們很忙」或「他們要照顧小孩子」。
悲哀的是當他們的子女們忙著長大和工作時,卻忘記了自己的父母親正在偷偷的老去。所有的成人都曾經是父母親的小孩,但是很少有人記得這ㄧ件事。
年老不是疾病,孤單才是疾病。可惜的是台灣已經是一個老人國家了,大部分的病人也都是老人,老人疾病的特色是「不痛快」、「多硬」、「慢退」。
不:症狀不明顯、症狀不典型、病程不穩定。
痛:骨質酥鬆、骨折、急慢性併發症、癌症。
快:變化快、惡化快。
多:門診多、住院多、醫療費用多、加護病房多、長期照護多、共病症多、末期疾病多、藥物多、併發症多、副作用多、癌症多、感染多(敗血症、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夜尿多、大/小便失禁多、長期臥床多、管路多(鼻胃管、導尿管、靜脈管)、失眠多、跌倒多、譫妄多、焦慮多、憂鬱多。
硬:動脈硬化、大便硬、個性硬。
慢:行動慢、思考慢、説話慢。
退:器官退化、關節退化、骨質疏鬆症、聽力/視力退化、短期記憶退化、老年癡呆症、膀胱功能退化(下泌尿道症狀)、攝護腺肥大。
每一個人都會老,「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罷了」(麥克阿瑟)。但是每一朵「夏日最後一朵玫瑰」(愛爾蘭民歌)後面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也都有一個深深的期待: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就像「天外奇蹟」裏的老人一樣。
「天外奇蹟」描述一個 78 歲的喪偶老人和一個 9 歲男孩小羅的冒險故事。小羅說:「(因為有你的陪伴),有時候,最平凡無聊的小事反而是最難忘記的」。「最溫柔的告白叫做陪伴,因為你是用行動告訴他:別擔心,我會一直都在」(「伊莉莎白小鎮」)。
美國詩人謝爾·希爾弗斯坦說了一個故事。小男孩說:「我有時會掉了湯匙」,老人說:「我經常如此」,小男孩悄聲的說:「我會尿濕褲子」,老人笑說:「我也會」,小男孩說: 「我常哭」,老人點頭說: 「我也是」, 小男孩說:「但是最糟糕的是大人們似乎不理我」,老人用充滿皺紋的手緊握著小男孩的手說: 「我知道你的意思」。
以後當遇見門診的老病人說「但是我還很年輕啊?」的時候,我會緊握著他充滿皺紋的手說:「我知道你的意思」,雖然這只是一件最平凡無聊的小事。
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縣一旅】
屋久島約有1.2萬人,當中逾三成是65歲以上,當地部門調查報告亦指人口老化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意味着醫療服務越來越供不應求。「島上只有一間在市中心的醫院,不在市中心居住的人,需要駕車個多小時前往。而且很多老人都是獨居,因行動及交通不便,要看病或覆診就變得很困難。因此他們過往身體遇上小問題都要住院,躺在床上百無聊賴,甚至會因此畏疾忌醫。」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宇宙第一可愛- 老人住院做手術,子女都不管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老人住院 做手術,子女都不管,只有忠心的土狗陪伴!這場面感人又心酸. ... 某老人生病時,子女以工作忙為借口不肯照顧,家里. ... 網驚豔到看呆:無聊偷健身? ... <看更多>
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老人打發時間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老人 打發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泰絲.格里森,蓋瑞. ... 老人家住院無聊了有什麼好點打發時間的點子嗎- 嘟油儂. ... <看更多>
老人 住院 無聊 在 [長照] 照顧自家人的辛苦- 看板elderl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自2021年我爸爸因為不好好控制血糖且直到出問題前從沒看過醫生抽血追蹤,
然後終於中風到醫院然後復健至今,我爸爸算是幸運,他影響的不是說話,而
是肌肉的部分,所以走路比較不方便,但是也從一開始在醫院得坐輪椅,然後
用助行器,四腳的拐杖、單腳的拐杖,到不用拐杖,這一路來除了固定復健、
針灸還有定期回神經內科和內分泌科回診。
說實在,不論是照服員還是家中有需要照顧的老人,不論是輕度到嚴重的,每
個照顧的家庭或人,都一定是一把心酸說不完,你家有我家也有,你不孤單我
也不孤單,大家都筋疲力盡,但是也發現很多除了自身家庭外的問題其實沒有
解決。
我們的社會是以青壯年以上為主要支柱,但是當以前的青壯年等進入老年後,
我發現,社會上對老人其實不是很好,就我自己的觀察,其實人老了,並不是
不想做事或不想動或不想怎樣,而是社會上其實沒有能夠讓她們可以去實現老
年自我的環境,重則大家看到老人就是禮讓還有覺得「你應該不行吧?」而不
讓做。
例如常被汽機車族討厭的族群中,有一種是騎著四輪電動車出來的老人。
在我爸爸中風後,我觀察這些外出的老人,我有一種感慨,老人不是只能或只
想在家,那些還能活動或者有意願活動者其實她們也願意在不勞煩他人下能夠
自主的出去走走晃晃,可是能怎麼做?
台灣的車商沒有為老年人推出她們可以使用的機車,為他們裝設適合她們的配
備,政府、媒體只會報導有高齡開車者發生衝撞要滿幾歲的老人定期回去檢查
換駕照,但是車子還是那樣,並沒有為老年人設計。
路上常常看到外籍勞工或者年輕者推著輪椅上頭坐著老人出來曬太陽,雖然長
照上有日間照顧中心,甚至有老人院等,但是我心裡也有疑惑,看到那些到老
人院帶著老人做肢體動作的教練,她們的活力對比於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們,他
們的眼睛無神,肢體彷彿只是被命令的做著動作,我就在想,也難怪,在老人
院的老人們其實只是被更年輕者的一種拋棄,我說拋棄不為過,因為沒有適合
她們的環境,她們無法「作自己想做的事」。
關於長照,雖然我到目前沒打過電話,也沒實際的運用,可是上面是我粗淺的
觀察。
回來提到我爸爸,說實在我爸爸跟我媽媽都是講不聽的人,然則我媽媽講不聽
甚至拒醫,最後在去年因為子宮內膜癌離開,其實在2021就發現有問題,但是
她不願意就醫,當時也沒人跟我講,錯過了,我媽媽用生命付出她不願意就醫
的後果,而不願就醫其背後有很多講不出來的辛酸,有時又不能怪她。
我爸爸當時雖然願意就醫住院,但是等到我長時間帶他去復健、回診時,我才
覺得他也是固執的有時讓人難以溝通,他會跟常常去針灸的一位先生說要好好
照顧自己,不然照顧的人很累,但是他有時偏偏又不聽話,例如有一次去新陳
代謝被醫生罵,因為他覺得是不是因為胰島素的針使他腎臟變差?
雖然現在肯好好吃藥、打針,可是最近天冷,他覺得膝蓋關節不好,我告訴他
要不要看醫生,他說不用,再觀察看看。
他似乎不能明白照顧他的人,我,他的兒子,的辛苦,雖然我爸媽有兩個孩子,
可是一個長期住在北部,一、二個月才回來約三天,又回台北去,那時候很怨
,後來想想,就讓她回來當孝女吧!
因為一天24小時雖然早上有8小時左右我爸爸可以去工作,但我中午和下午都會
去看他一下。
家裡只有我一人,我也得處理家務,雖然幸運的是有一些媽媽朋友幫忙,但,
那是有償的。
自我媽媽再去年中秋前離開,我至今極少回我自己房間睡覺,我就在一樓睡沙
發,因為我家沒有孝親房,勉強把餐廳弄了兩張床,我爸就睡裡頭,而我就在
前面沙發睡,就像醫院的陪病床一樣。
很可憐嗎?說實在,很多長照的人都很可憐,都很辛苦,都有說不完的辛酸,
例如去復健,我真的覺得能去復健就是重生,但是很多病患可能不這麼想,覺
得辛苦不想做,尤其對中風的人來說,雖然要恢復到像完全沒病那樣,目前的
醫學並沒有辦法,可是有做就有回饋,不能放棄,更不能放棄黃金期後的復健
,我這兩年來帶我爸爸,除了要小心他二次中風外,我也一直希望因為復健讓
他可以「保持」好狀態,誰能料到不小心第二次會怎樣?還能恢復到什麼程度?
而且去醫院復健有一些相同狀態的人,大家可以說說話,開開玩笑,總好過只
在家裡,所以我寧願每個禮拜帶他去,也不願讓他只待在家裡,雖然他在家會
自己玩平版遊戲,也算是一種自我職能訓練吧!
我覺得我爸爸是那種非得要真有問題時他才願意去看病的,當然,病徵明確時
可以讓醫生很快確診,但是當很明確時也表示嚴重了,何不在有問題時先去看
看呢?
照顧我爸爸真的很累,比我更累的一堆,我爸爸至少還能走還能動,雖然有時
講不聽,但還有很多是坐在輪椅、躺在床上的人,我每天下午四點多出去倒垃
圾,都會看到一個年輕人帶著他爸爸走路,走的路線都很固定,有次我還看到
他在家門口為他爸爸按摩拍背,大概是熱身,我也看過我家附近有一位中風嚴
重的老人,他的另一半,每天下午會帶他出來走一走,每個禮拜會有復康巴士
帶去復健或就醫,然而好幾年前也走了,這樣的光景也不再出現在路上了。
我也看過一位跟我們去針灸的先生,原先已經可以走路,甚至可以自己從家裡
走來醫院,他的太太雖然會擔心,也會跟來醫院繳費,然後她們又一起走回去
,直到去年八月有陣子沒看到她們,而這個月再看到時,那位先生已經坐輪椅
了,原來是自己在家裡太無聊,而家中正在裝潢,他碰了一些材料,那些材料
掉落撞到大腿骨折,在醫院住了三個月後又來針灸,這也是不聽話造成的結果
,結果現在他出門他的太太必定推著坐著輪椅的他來,他太太沒有抱怨嗎?也
是有的,但是是自己老公,不做,誰做?請人?要錢,你給嗎?
我有陣子在想,那些「長照悲歌」即便有長照2.0,悲歌仍然存在,我就在想
難道我們沒辦法做到讓照顧者可以安心的出去賺錢而不是整天的看著他嗎?
也許妳說,有啊,可以請居家照服,可以找外勞,可以有補助啊,錢從哪來?
出去工作賺的前轉手請人,加上也並非每一位居服、外勞那麼的慈心照顧,
我們自己照顧都會照顧到脾氣,請人,人家能如此對待嗎?若能如此,社會上
也不會有那麼多事情了。
長照的種種例子其實讓我感覺長照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是長照3.0哪時候
會有呢?哪時候會有更符合高齡社會的長照呢?
長照能不能更落實在所有人之中?而不讓一些年輕人用輕蔑甚至惡毒的方式看
待呢?
我們每個人都會老,也都會面向死亡,我們現在其實也是為了未來的我們,但
很多人以為自己老了不會這樣,以為老了可以一閉眼就不麻煩別人,把事情想
得太簡單,等到真正面對時,會如你所願嗎?
我媽媽之前覺得若有癌症就跟她共處,但是她那明顯的三個月每天喊痛,任何
人告訴他就醫,他都是拒絕,他心裡其實是害怕的,沒有他想像那麼容易,最
後用生命付出。
我不曉得當我哪天換我需要長照時,我能不能不要讓家人、照服員那麼的辛苦,
能夠互相一點,雖然我不方便,但也不要讓別人不方便。
--
懺悔偈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52.1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lderly/M.1674909084.A.760.html
這些事每個人會碰到,不只長照,包括安寧緩和其實也有缺陷,那時看了法條
我只有一種感覺,是讓醫療、家屬不要背負責任,另外安寧緩和太注重在醫療
面,我媽媽的事情後,我很認同聖嚴法師那句話:身體交給醫生,心裡交給菩薩,
我知道台灣推動安寧緩和的趙可式是信仰基督的,但安寧團隊裡好像少了我稱之
宗教師的角色,縱然有社工、諮商師等都不足以撫慰病人心靈,這離題了。
我是覺得長照有太多問題了,身在其中的都應該多少知道問題,但是這些問題
能促進更新到3.0嗎?有些人甚至說「安樂死」最好,我只是覺得,難道人老了
就沒用?我從我爸身上看不到這個,相對的,還有些人需要他的技術。
而且我覺得社會上對於老人是有歧視的,對於「長照的教育」不應該只有在
特定科系,而是要成為全國人民的普及知識,因為沒有一個人能脫離「老」,
將來都可能用的到長照,唉~
如果所處的空間太過熟悉也不見的是好事,這對於行動不便者其實也不好,
我認為本質上是我們要把社會的環境「老年化」,讓老年人也能出門去享受太陽光
,去走路串門子,例如我前面提的機車,殘障者都能夠把機車改成四輪而出去活動,
但老年人用的機車有哪一台有?那種四輪不合於道路的小車本來就不能上路,但車商
也沒看到發展老年機車。
我覺得老人不是綁死在家裡,而是要讓他們可以活絡於原本的社會,這樣老人才能
活的有意義,否則老年人往醫院跑就讓一些人說他們浪費健保,這就是我說的歧視。
說個我爸爸的媽媽的例子,她的老家被政府徵收後,他怎麼辦?到每個兒子家
輪流住,她四肢靈活,而且我阿媽當年沒健保,醫療沒那麼好時,可是照顧她
中風的先生一直到我阿公68歲,我小時候回家只會看到有一個人坐在椅子上,
動都不能動,會有情緒會流淚流鼻涕,但是就是不能動,而我阿媽一個人顧他顧到
離開。我阿媽到每個兒子家住個幾個月後就離開,一直到她生病離開,就這樣到處
自己搭火車,這樣的老人才幸福,因為可以自己走動。
妳說的沒錯,長照需要客製化,不能一套用全部,所以還有改善的大空間。
※ 編輯: bajiqa (118.171.52.188 臺灣), 01/29/2023 14:26: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