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快樂 #孔子生日快樂
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台灣的教師節也訂在孔子生日這天,這是因為大家感念他一生從事教育活動,不吝於將自己的所學所思分享給學生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認為三人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師的人。選擇別人好的地方向他學習, 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就當成借鏡👈
🎉就連孔子也不斷地向生活裡的每個人學習呢。教師節,除了向辛苦的老師們說聲謝謝,也可以向生活中的每位老師道聲感謝!
孔子一生的哲思都收錄在《論語》這本經典裡面,而《#看漫畫_學論語》則是讓孩子讀懂孔老夫子智慧的最佳書籍。
這本書由金鼎獎兒童文學名家 #王文華、插畫家 #SANA 所著。 幽默易懂的漫畫加上書中收錄的原文、白話譯文之外, 還會將典故與與日常結合,用簡單的生活小故事加以說明,確保孩子閱讀、內化,進而可以在生活裡實踐古人的智慧!
✨《看漫畫,學論語》
博客來>> https://bit.ly/37BXb1r
誠品>> https://bit.ly/3yF5o0v
Momo>> https://bit.ly/3fSeLmt
未來親子>> https://bit.ly/37ADQNY
【🔥小天下X未來出版全書系66折起,滿1,499元現折100元】>> https://bit.ly/2YRq2O9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漫畫星光大道(英文:Hong Kong Avenue of Comic Stars)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九龍公園功夫閣和藝趣坊之間,長約百米,為世界上首條以漫畫為主題的星光大道。香港漫畫星光大道上香港漫畫家的手印,星光大道兩旁有24座巨型的香港漫畫經典角色的彩繪雕塑。此外,設立有漫畫歷史及...
老夫子 畫家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為疫情隔了一年再重新舉辦的動漫節引來擠擁的人潮,絕對是可以預期的事,因為香港的動漫迷一直為數不少,也不限於年青人。自五十年代之後,動漫一路陪伴著不同年代的細路仔長大,當中更有不少屬於「香港創造」,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絕對不亞於後來者。
九十年代「動漫」一詞還未普及之前,更多人以「公仔書」去統稱連環圖及漫畫。連環圖的歷史可以追溯自清末傳統繡像繪圖小說,字多圖少,更宜於在大眾間流慱。專門收藏及研究本地動漫及玩具的楊維邦指出,三十年代中期,因為內地政局動蕩,當時中環荷李活道已有出版社將上海的連環圖在本地出版。到了戰後,更多內地畫師移居香港,而本地租書商也開始自行出版這些小本裝的連環圖。戰後分佈各區的街頭租書攤吸引大量小朋友「埋首苦讀」,主要便是這類連環圖。這些連環圖的故事雖然有不少走神怪或科幻路線,當日更被批評有「教壞細路」之嫌,但不少將中國傳統故事或神祇結合西方及日本的超人及蝙螎俠等,雖是天花亂墜卻又很能反映出香港中西合壁受不同外來文化影響的特質。
除此之外,當時也有一些本地漫畫家作品陸續湧現。五十年代末由許冠文創作的「財叔」,成功打造出抗戰英雄的形象; 其弟許強創作的「神犬」和「神筆」系列,更結合日本特務及超人的科幻色彩,冒險故事大受小朋友歡迎。1964年《老夫子、秦先生AND大蕃薯》出版單行本後,更成為本地銷量最高也最長壽的漫畫書,影響及至數代人。到了七十年代,香港城市化加速,大量新區出現,伴隨著新區小朋友長大的,則要數1971-1975年間出版的《小流氓》。其中《小流氓》的故事不少都有著濃烈的社區色彩: 「柴灣四鱷」、「油麻地十三龍」、「血灑官塘」等等,甚至令部分基層孩子或青少年在遇到不公義或遭受欺凌時,得到某種程度的心理安慰。雖然七十年代中期政府開始立法打擊血腥及色情不良刊物,《小流氓》也停刊轉型為《龍虎門》,但玉郎漫畫郤發展成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功夫漫畫作品。
九十年代後,最成功的港漫當數麥嘜和麥兜故事,小豬天真瀾漫的舉動思維吸引了不少細路仔,但也吸納了大量「大細路」讀者,更成為少數成功由漫畫發展為動畫電影及各類延伸產品的例子。
在美日動漫風靡全球的當下,香港細路仔接觸的動漫也愈見全球一體化。夏季號《就係香港》以「香港式童年」為主題,蒐集了大量珍貴的港產漫畫以及背後的時代故事。重溫這些曾經陪伴我們長大的港漫時,也好像在回顧香港城市的發展過程一樣。
歡迎訂閱 #linkinbio
*藏品由楊維邦、鄭明仁、吳貴龍、麥家碧提供
#2021就係香港春季號 #動漫 #港漫 #財叔 #老夫子 #小流氓 #麥嘜故事
老夫子 畫家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說一個你念念不忘的動漫人物,吐露你的心靈年紀。
剛出版的《就係香港》夏季號以Fantasy為主題,和我們collaboration的,除了近二十位本地不同界別的插畫家和創作人,還有很多一路陪伴我們成長的卡通/動漫人物: 率直奄尖的迪士尼唐老鴨; 帶負著童年陰影的蝙蝠俠; 有點年紀的人會叫他們做小飛俠和叮噹的阿童木和多啦A夢;無論受過什麼傷只要吃只一顆仙豆便能自動痊瘉的龍珠悟空;人細鬼大總是惹大人發怒的蠟筆小新; 還未躍進龍虎門仍在新區對抗小流氓的王小虎和石黑龍; 用幽默和耐人尋味面對生活壓力的老夫子;日日換裝的十三點; 永遠天真瀾漫的牛仔⋯⋯無論他們來自外國還是本地,長大了後的你,仍然會記住他們,大概因為他們曾經甚至到現在,仍然是你心目中英雄人物,吐露了你嚮往的那個世界。
不少讀者都認出了今期由藝術家Vivian Ho繪畫的「封面人物」,乃是出自九十年代中創刊的《黃巴士》雜誌中連載的阿闊和多黛。《樣衰阿闊》Over the Rainbow雖然同樣出自謝立文,但跟前作麥嘜麥兜和屎撈人的可愛截然不同,樣衰衰的阿闊更加真實貼地,跟大部分香港人一樣,沒有男人豪情也沒有宏大理想,即使有豐富想像力卻只能過著迷失的生活。在家長和老師眼中,這種欠缺正能量的角色當然不討好,卻看不到在孩子心目中,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不是宏大的志願,才是重點。
數一數,無論理想有多微小,當年看著阿闊多黛的九十後如今也成長了......有了年紀之後才會發覺,要保持「心靈年紀」不老去不僵化,可能比起保養身體更困難。讀著今期主題#Regain Replay Reimagine #香港式童年的你,無論是屬於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或00後,希望大家都會因此記起自己曾經都是小孩子,也曾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想像。無論後來的你變成怎樣,無論是哭是笑,童心,總可以帶來力量。
*藏品由楊維邦及吳貴龍提供
訂閱詳情
shop.beinghongkong.com
#2021就係香港夏季號 #童年 #動漫
老夫子 畫家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漫畫星光大道(英文:Hong Kong Avenue of Comic Stars)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九龍公園功夫閣和藝趣坊之間,長約百米,為世界上首條以漫畫為主題的星光大道。香港漫畫星光大道上香港漫畫家的手印,星光大道兩旁有24座巨型的香港漫畫經典角色的彩繪雕塑。此外,設立有漫畫歷史及發展廊及漫畫教育廊,展示香港漫畫發展歷史、漫畫製作過程、工具、漫畫家工作室情景及漫畫原稿等等。香港漫畫星光大道於2012年9月27日開幕,初步的營業運作時期為3年,目標為以營造香港社會上的創意氣氛,向香港及海外推廣香港漫畫,並且擴大香港漫畫的市場的規模。香港漫畫星光大道展示多個香港漫畫家的手印及經典原創漫畫角色的彩繪雕塑,包括著名漫畫家的銅制手印及漫畫人物的雕塑供遊人拍照。黃玉郎、馬榮成、上官小寶、劉雲杰、邱福龍、李志清等著名漫畫家也有打手印,而雕塑則包括大家熟悉的 13 點、老夫子、麥兜及陳浩南等,普遍高達 1.8 米,其中 13 點、王小虎、牛仔、步驚雲等6座雕塑更高達3米。主辦單位──香港動漫畫聯會,每年都會在香港漫畫星光大道舉辦大型活動,並且定期推出特別為到學生和遊客而設立的導賞團及工作坊。雕塑廊面積約1900平方米,是個園景區,供本地及海外藝術家長期或短期展覽雕塑作品。這個地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本港及外國年青藝術家創作的12件雕塑作品,這些作品供長期展出,分兩行擺放,每行六個;另一部分為八個小園地,用作輪流或短期陳列著名藝術家的雕塑作品。園內一件主要的雕塑「牛頓的構思」便是名聞遐邇的雕塑家愛德華多.鮑洛齊爵士的傑作。
老夫子 畫家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原名王家禧的《老夫子》作者王澤日前逝世,幾位由細睇《老夫子》睇到大的香港漫畫家齊齊畫畫致敬,還憶起那些年看老夫子的時光。邱福龍咬牙切齒地說:「因為細個去剪頭髮開始睇,《老夫子》可以好快睇晒,一版就係一個六格漫畫,又好笑。如果你睇《十三點》,你要睇故事,好麻煩,睇到一半剪完,咁點呀?唔通你坐响度睇埋佢呀?唔得嘛!」他提及自己細個一直有追看,也會儲起,「當年呢種漫畫真係唔多,同埋佢真係畫得靚,我記得有個故事係老夫子坐响荒島,有條鯊魚游過,連嗰條鯊魚佢都畫得好靚。」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老夫子 畫家 在 Danny O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陪我長大的老夫子~~
也是其中一個讓我喜歡上漫畫和想做漫畫家的念頭。
今天他的作者93離開了 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