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7] 細說分鏡 Vol.14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89
🖍我所執著的,是隱藏在藝 術下,那些種種技術是如何決擇的故事
🖍故事,比起華麗的表象,更能吸引我的投入與專注
謝哲青在他最近的新書中,談到美國哲學家「華特、費學」,將人類的學名 Human Sapiens (智人),改為 Home Narrans (說故事的人),他的意思是處於資訊爆發、混亂的世界中,我們身處焦慮的時代下,總是想找著安生立命的社會位𠤤,依靠著我們心中相信的管道,無論是電視上的名嘴、還是網路上的網紅、意見領袖,或是功成名就的學者、政治家、企業家的一翻話,讓我們找到心靈上可以依靠的方向,因為上述這些人,在現今我們的社會中,是懂得如何化繁為簡、去無存菁並且用有力的表達方式,說出一套我們心中困境的出口 – 也就是透過「敘事」「說故事」的方式,將許多讓我們無解、擔憂的事情,化作「一切都有因果,同時也是趨吉避兇」。
🟥故事與說故事
會說故事的人,我真心覺得這些人的人生閱歷、經歷一定非常豐富,讓我們能超越時空,體驗到我們人生過去與現今無法置身的環境,越是很達得好,越能讓我們如臨現場。
🔹「故事」的呈現形式很多,口說故事、文字紙筆、圖像漫畫、動態影音等等,都是為了表達「故事」,而不同的媒體優缺長短也各有利弊,同樣的一套故事,會因表達形式的差異,產生與所謂的「原作」有著極大的落差,又特別是從小說改編成電影更常見這種狀況,族繁不及備載,大家心中一定有數,這裡也就不特別提,哪些小說改變成電影成為災難,或是變的更加出色。🔹
雖然我不大愛看小說,越厚、越多集的小說我更是離的越遠,而我偏愛影集、電影、短片來了解故事,少數我是因為電影拍的不錯,回頭去看小說的情況也是有的,雖然我知道有些電影與小說原著有所落差,但我會當作「這是另一份作品」方式來解讀它,再有興趣再多參考他人的心得比照一下。
最近,我更開始喜歡「10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讓我對一些從沒看過的電影,在短短時間下了解故事大綱與內容,這也不是最近才有,早在多年前的「古阿莫」就已經流行好一陣子,當然這種過於斷章取義的表現方式,自然無法讓人感受任何一部電影裡頭的醍醐味,但對於一些「有點興趣的電影,但沒有時間找來看」的我來說,偶爾看一看,當作消遺也是不錯,偶爾還會發現有趣的故事在裡頭。
「袁騰飛」Youtube 之前我很有興趣的一位「說書人」,可以把古今中外歷史講的活靈活現,怎麼同一件學生時期歷史考題,在他的嘴裡可以說出另一套觀點,足足吸引我的眼眼好幾分鐘不撇一眼,真的是蠻利害的說書人,只可惜一點,若要看他更精采、更完整的故事,那就要到另外的平台、加入會員、付費才能享受得到,我就少去他的頻道去追一追。
「老高」我想就不多說了,上百萬的訂閱人數,每集影片一推出,短短時間也有數萬人點擊觀賞,雖然有人批評他不過就是「會說話的內容農場」,也就是把別人的故事抄來變成自己的東西,確實我也這麼覺得,老高許多集談到的內容,我自己在很多地方也都看過、見過,無論是鄉野傳奇還是書本內容都有,但這點並不會折損我對老高的評價,因為能把 10 分鐘看完的故事,透過精彩的說書過程,搭配聲音、影片輔以說明,以及旁邊適時回應的小茉,更是讓 10 分鐘看完的故事,硬是說成 1 小時的節目,還不會讓你想要轉台,這點才是讓我覺得,老高真是個利害的說書人,不用透過多難的攝影、剪輯、打光等前製與後製技術,就能做到這樣子的成就,不簡單、不簡單。
到底是故事吸引著我們? 還是呈現方式讓我們願意停留下來? 還是必需二者兼具? 有沒有可能「呈現方式」讓故事更加生動重現,讓故事更加豐富? 也有沒有可能某些故事必需透過特定的呈現方法,才能讓我們更加溶入故事裡頭? 這些問題成為我最好奇的點
🟥照片與故事
前幾篇文章我提到,比起「照片的故事」,我更在意「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故事,前者迷人,後者讓人沉浸其中,若用小說、電影來比喻的話,精采的小說讓人打開視野,而作者的世界更是另一部作品,更加引起我的興趣。
參觀一些攝影展,或是經過一些攝影展出的場合,除了看看照片本身,底下的創作目的也是必需要要搭配一起看的,但如果作者在現場的話,與作者本身討論這些作品創作的過程,那更是精采。
🔹但絕大多數是沒有這個機會,我們最多參觀看看攝影展,甚至是「線上攝影展」更方便簡單,就算不是很有制度、規模、設計的線上攝影展,每天在看臉書各攝影社團裡,每個人分享作品,我們也可以視為一簡單的「線上攝影展」,但我覺得這樣子比較片段零碎,比較無法透過偶然看到的作品,就能了解一創作者真實創作的立場與心境,透過「實體的課程」,透過一創作者一連串作品創作心得分享,比較能讓在場各位,了解攝影、拍攝過程中,隱𫟖在照片、照片故事後的「故事」。🔹
正如我前篇提到,大多分享照片故事的「說書者」,我所見到的,絕大多僅是「描述照片現場發生的事情」,或是「心情分享 – 就是要這麼做就是好」等類似的說法,能聽到我希望得到的「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這樣機會並不多,如果一場 1 小時 20 張照片的分享會,能讓我聽到一張、二張,遠藏在照片裡頭更多的創作心路歷程,我就覺得「值得了」。
為何「照片故事後的故事」我更有興趣呢?
🔹因為「照片是記錄故事」,故事已經存在在那兒,已經是發生的事情,不會、也不容易改變,或是不再發生,就那麼一次,每一張照片故事就像是電影、小說讓我增廣見聞,絕對有的,但試著想一想,為何「故事就在那兒」,為何不會吸引我,或是更多人去拍? 不覺得這點比起「照片的故事」還要有趣嗎? 🔹
除了「已經發生存在的故事」,有的則是「創作一個故事」,但同樣的我會問作者「為何你會想拍這些故事」,而不會去太對「照片與其故事」琢磨太久,相同的邏輯我也會問自己「有些人會想創照這些故事,又為何我不想? 為何我覺得一些我自己創作的故事,別人覺得不有趣?」。
🔹我想得到暫時性的答案那就是「照片與其故事」一定與「攝影者、創作者」有一種神秘的連結與關係,才會讓我們與作品之間產生交集,這個交集才讓我更吸引我想去了解,希望進而發現隱藏在我心中沒發現的秘密,也就是更認識自己,了解為何我現在做的是什麼? 了解為何我喜歡、厭惡某些事物又是什麼原因。🔹
🟥攝影創作的取捨
用照片創作,背後的故事,無論是已經存在的故事,或是撰寫一個故事,而成就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元素,依舊脫離不了那些攝影的基礎 – 曝光、構圖,每一個決定都影響這張照片的最後結果,那麼說說這張照片如何的創作 (How) 並不困難,而「創作目的」本身就是「Why」,這兩者的交集,我想就是「故事 Story」。
🔹比如說光圈大小直接影響景深表現,為何讓淺景深隱藏了部分事物,消失在主體前方、後方,不會無理由的隨意使用,當說明為何擇「大光圈」 (How),相信是背後有個原因 (Why),是為了眼不見為淨,淡化那些藏汙納垢的角落,或使得長年以來堆砌老舊的痕失消失在畫面中,使得觀看者判斷不出時間地點線索,讓這張照片遊走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簡單的觀念表達,這就是故事。🔹
光是一個變數,就有多種選擇,無論選擇為何,都是一個觀念的表達、都是一個故事,無分好壞,只有作者主觀的詮釋,以及觀者主觀多元的解讀,但若抱著更多一點問題,問著「為何選用的大光圈,讓部分線索消失是你這張照片故事的原因」,把問題再追問下去,就能更進一步深入創作者與故事之間的「連接」,而不會讓觀者停留在「看見作品、聽見故事」這層面,卻忘了「作者」在裡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想更了解這位「說故事的人」,而不僅於「照片的故事」就此滿足,通常那些「說故事的人的故事」,比起那華麗表像的作品,來得更有趣、更讓人有著深刻的記憶,再反過頭來看該作者的「創作作品與作品故事」,就能了解更多一些。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ayme [捐款]: https://payme.hsbc/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
「老高訂閱數消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問卦] 老高頻道影片怎麼都消失了-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問卦] 老高為什麼關掉訂閱數-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查“老高與小茉” 被隱藏的訂閱數?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2021】老高參戰!台灣YouTuber訂閱數排名!|2016-2021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比「老高」還要猛!PTT激推「這位最強YouTuber」 訂閱數竟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比「老高」還要猛!PTT激推「這位最強YouTuber」 訂閱數竟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老高與小茉YouTube網紅頻道詳情數據分析報告 - NoxInfluencer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老高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變更訂閱內容的隱私設定- YouTube說明 - Google Support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youtube訂閱人數顯示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居家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youtube訂閱人數顯示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居家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youtube訂閱人數顯示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居家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聖結石遭網友痛批「抄襲老高」!憤慨直言「過氣Youtuber 想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老高尼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數位感-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老高尼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數位感-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問卦] 老高為什麼關掉訂閱數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找老高收入ptt相關社群貼文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老高與小茉Mr & Mrs Gao 】「這些職業十年內會消失」腦力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YouTube內幕】訂閱數其實是假的! - 創作大廳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Youtube 訂閱頻道消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Youtube 訂閱頻道消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Youtube 訂閱頻道消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哪些YouTuber 越看越討厭?PTT 暴量討論「黑掉網紅」 名單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哪些YouTuber 越看越討厭?PTT 暴量討論「黑掉網紅」 名單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為何YouTube 將是佔領人們最多時間的平台? - Frank Chiu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Bilibili 和Youtube 為什麼如此不同?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YouTube 頻道會員:加入、取消、費用、付費方式(完整教學)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老高、阿神都靠它變現!解析YouTube「斗內」與會員制度操作 ... 的評價
- 關於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問卦] 有沒有理科太太消失的八卦-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也開始有政論Youtube了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glrTjKvpfdMtIfPFN1mg…
(圖1:圖與文無關。理科變漂亮了)
(圖2:圖與文無關。2019年,阿滴終於發瘋了)
【關於youtube發燒榜】
發燒榜有一些奇特的現象很適合拿來討論,首先是電視節目:電視節目幾乎占據了發燒榜一半的名額。
這是在衝三小?
綜藝類──有《綜藝玩很大》、《瘋神無雙》、《國光》、《娛樂百分百》等等;政論類──有《新聞面對面》、《關鍵時刻》、《年代向錢看》等等;鄉土劇有─《大時代》跟《砲仔聲》;還有新聞台短片,例如三立、中天、台視等等。這些節目不僅日更而且大部分都超長,對演算法非常友善,導致他們長期霸佔發燒排行榜。
詭異的是,上述節目除了新聞短片與《年代向錢看》之外,其他我一個都沒看,綜藝節目出現的來賓我也完全不認識。如果不是為了研究發燒榜,我甚至已經完全忘記電視節目的存在。
電視節目也存在一些特殊的現象,觀看次數很多的同時,按讚卻非常少,比例多半落在200~300:1,例如《瘋神無雙》最新一集97萬觀看4500讚,比數是215:1;《綜藝玩很大》最新一集80萬觀看3500讚,比數228:1;《砲仔聲》102集觀看32萬按讚900,比數355:1。觀眾按讚的意願非常低。
除了我之外很多人都已經沒看電視,再加上電視節目的低按讚量,,基本可以推測那些電視節目的主要觀眾仍然是典型的電視族群,他們可能學會使用MOD看YT影片,或者是家庭主婦用手機或平板之類的裝置來看YT影片,只是這些人與網路原生族群的習慣不同,沒有按讚的習慣。
相比之下,原生網路內容的特色是按讚數量多,基本都能落在60:1以內,30:1就算是腦粉類頻道。
這是交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原生網紅通常就是頻道負責人,他們會在影片中呼籲大家訂閱按讚開小鈴鐺,觀眾也願意用按讚訂閱的方式表達支持,所以原生網路內容的按讚數量通常比較高。
電視台的YT頻道比較像上架工具,大家看完之後就閃人,毫無感情可言。
這是其一。
再來是網路原生族群相較於電視觀眾更願意按讚,哪怕是《腦補給》之類的內容農場也勉強有60:1的按讚比例,網路族群按讚的意願比較高,而且越年輕愈高,相比之下電視族群就算學會用YT看電視節目,可能也不習慣按讚-他們可能不習慣對內容做出反饋,彼此都是單方面互動。
電視觀眾確實大量進入yuotube,導致電視影片能夠上發燒,本質上卻只是把整套電視的模式給搬到YT上,雙方都是單向的。對他們而言,差別只在於YT影片可以隨時觀看,骨子裡缺乏網路文化的互動精神。
所以影片按讚數量高就很棒?具體情況其實沒這麼單純。
觀看/按讚比例不一定越接近越好,畢竟當一個頻道過大的時候,比例拉開也是很正常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網路原生族群」這個大框架下,網路原生內容的觀看/按讚還是能勉強維持在40~60:1左右,《這群人》跟千千就是典型代表。
至於howhow或上班不要看的影片常常有30:1的好成績,這很屌,不僅如此,每次上片通常都有20萬保底觀看量,是公認的腦殘粉頻道,我自己本身也是他們的腦殘粉,每次上片都是未看先讚,表現不好也讚。然而眾所周知的是這兩個頻道都面臨同溫層的問題,TA都是臭宅,很穩定沒錯,但很難拓展新的觀眾。這就是典型的觀看/按讚比例很漂亮,有強大的腦粉護衛軍,上升空間卻遇到瓶頸。蔡哥的《猜歌大賽》試圖走出更寬的族群,正在努力當中,HOWHOW的部分目前看來沒什麼對應,仍舊穩定固守臭宅陣線,這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當然也有一些非常誇張的人,觀看量跟按讚量都超高,甚至能夠吸引海外用戶,一些在特定議題做到很強的人,例如李子柒、黃阿瑪、老高&小茉、信誓蛋蛋,觀看跟按讚都超高,這沒什麼道理可言,如果你不能理解,頂多代表你不是他們的TA,唯一需要明白的是這些人多半都具備特殊才能,絕非等閒之輩。我本身是老高&小茉的腦粉,每出必看,未看先讚,他們靠著無敵的人設與超高智商在神祕類主題屌打所有人,我甚至想要購買他們之後可能推出的尼比魯人T恤。
最後,還有一種網路原生內容---通常是邊緣議題,例如夜店、搭訕、女生分享性經驗之類的噁爛頻道,反而多半是高觀看低讚數,我自己本身很討厭這類頻道,會去看這類頻道的都是一些低品質的用戶,喜歡在留言區發表噁心的言論。
------
接下來要分析發燒榜上的影片大類
【電視綜藝節目】
這部分沒有太多心得,電視綜藝節目比較單純,喜歡的人就喜歡看,只是把習慣搬到網路上。不喜的看的人,尤其是已經習慣網路圈的人,例如我,永遠都不會去看電視綜藝節目。
【政治與新聞類】
由於2019年的緣故,政治類影片大量攻占發燒榜,最直接的證據是《眼球中央電視台》的人氣,這個原本相對小眾的頻道在韓國瑜當選之後,因為維持一貫的反國民黨立場,人氣獲得爆炸性的增長,轉眼就變成發燒榜常客。
政治與新聞類的影片還具有不可替代性。縱使有成千上萬的娛樂類節目,也無法取代選擇性相對較少的政治新聞類影片。觀眾的需求量也是很大很穩定,檯面上的選擇卻相對比較少。
嚴肅的新聞有不少人在做,如果不想看嚴肅的新聞,卡提諾與老天鵝或許能解決一點問題,但算不上是真正優質的選項,《眼球》的話因為有膜膜所以還可以,更狂熱的人則會跑去看政論節目,哪怕是原生網路族群也會看,政論節目確實是同溫層快速吸收資訊的優質來源。
如果覺得政論節目太嚴肅,最終的救贖其實就是新聞脫口秀節目,這是很大的需求缺口,無奈節目難度太高,放眼望去也只有博恩有辦法做(而且還是被逼的)。當前的博恩腹背受敵,前有賀瓏逼宮,後有JIM悄悄崛起,還有一個想被博恩用口琴捅屁眼的阿秋,投影片組的家恩又常常出包,Hauer的體重看上去也快失去控制,STR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除此之外其實還不錯,真心希望博恩可以做到第17季。
M觀點跟科技島讀都很棒,這兩個也都是每出必看,只是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聽。
【小玉】
他是我心目中僅存的小朋友代表,除此之外現在的小朋友在看三小我真的一無所知。聖結石已經脫離小朋友的範圍,往成人方向發展。尊跟放火的更新頻率太慢,之前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最近又突然復出,不算是穩定經營。唯一一個有在穩定更新的只剩下小玉。很多人都不喜歡小玉,我倒是非常尊敬他,他就算得了憂鬱症也沒有停止更新影片,每支影片仍然保持很高的觀看次數,非常值得尊敬,他比很多大人都優秀。而且他背後所代表的,是一群網路黏性更高的小朋友族群,這些小朋友的按讚意願可能比25~35歲的人要高出好幾倍,這點不容忽視。
內容部分,小玉好歹也會男扮女裝做一些很病態的行為,甚至扮演瘋狗在新家亂叫,這些表現都非常加分,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糟糕。
縱使如此,做為一名成人觀眾,心態上就如同成年女性那樣───年紀小的男生無論如何都不OK,沒有為什麼。
同樣是穿女裝的變態,我寧可看呱吉也不要看小玉。
【主流youtuber領先集團】
這些人不僅是網路原生族群的經典代表,同時也是youtube的中堅力量,不僅是發燒榜的常客,彼此之間也會互相合作,確保自己不會消失在公眾的目光之中,其中一部分人跟google官方的私交也不錯。在此只列舉我認識的,例如上班不要看、白癡公主、木耀四、HOWHOW、啾啾鞋、千千、安安邊緣子、狠愛演、反骨、視網膜、蓋伊、呱吉、這群人、阿滴、滴妹、大謙、博恩、理科太太、蔡阿嘎、紅石口袋集團(安啾、魚乾)、joeman、加點吉拿棒等等。
我不管他們背後的經紀公司是什麼,檯面上這些人就是一個大集團,有著強弱不一的社交連結。打個比方,我本身不是千千的TA,但因為千千跟蔡哥關係很好,我現在也會無條件支持千千,就這樣。魚乾也因為曾經參加走鐘獎,我現在偶而也會去看她的影片。
這些人由於持續提供穩定的創作,抓住了很大一塊網路主流觀眾,所以廣告費跟業配也集中在這群人身上。其中一些人的主頻道觀看有所下降,透過feat的方式仍然停留在觀眾的視野中。
不過總的來說,這些人也是壓力最大的族群,他們曾經有過光榮的時刻,如今面臨整體性的觀看縮水,觀看數量變得很不穩定,可能a影片是80萬,b影片一下就掉到10萬,心情真的會起伏很大。一方面必須承擔提升製作水準的壓力,又必須面對後起之秀百家爭鳴、還必須擔心過氣的問題,壓力確實很大。我個人認為目前最慘的是阿滴,當人數破100萬時,他頂著巨大的壓力試圖找到娛樂與教學之間的平衡,好不容易一路奮戰到200萬,卻發現眼前的苦難根本沒有盡頭,娛樂與教學之間的矛盾仍舊無法解決。在200萬這個數字底下,教學類影片的人氣無異於自殺,眼睜睜看著娛樂類影片的效果,最後只好掛羊頭賣狗肉,以教學名義行娛樂事實。再這樣下去,阿滴發瘋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單體類頻道】
這些人幾乎不FEAT,或者很少FEAT,或者覺得FEAT沒有太大幫助,靠著優質的分眾內容,像是手工藝或外星人,也有人冒著被iphone炸斷手指的風險,做出優異的成績,這些人包括李子柒、黃阿瑪、古阿莫(屬luve集團)、《宇哥講電影》、館長、老高&小茉、信誓旦旦等。
這些人的成績真的太好了,彷彿大環境跟他們沒什麼關係,人氣依舊強強滾。
你不喜歡的東西,其他人可能喜歡,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奧妙之處。
【MV】
MV也是不分類發燒榜的常客,觀看數動輒好幾百萬,喜歡音樂的人真的非常多(偏偏我不是這種人),除此之外MV也有屬於自己的專門分區。MV類影片主要被音樂藝人所佔據,這理所當然。音樂藝人的MV其實普遍也有高觀看/低讚數的現象,純粹是因為看的人太多,大部分人沒有按讚的好習慣。
youtuber也喜歡出單曲,單曲通常被認為是票房保證,也代表著某種里程碑,很像要拍MV才算是正式出道一樣。當然也有一些人不顧眾人阻止,試圖透過出單曲的方式毀滅大家的聽力,我指的是千千,高嘉瑜似乎也躍躍欲試,拜託不要。
很多youtuber都有出單曲,典型的案例有滴妹的【最好的樣子】,她冒著糖尿病的風險set出一個「全糖女孩」的人設,目前有360萬觀看,10萬按讚。另外一個目前比較小的團體《安安邊緣子》的【大麻煩】也有100萬觀看跟2.5萬讚,這就是大家對MV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因為MV的票房收益通常都不錯,其他一堆出MV的網紅在此不贅述。
MV最強的當然是反骨,反骨的單曲不僅無恥下流,還能帶動一些流行用語,例如「包廂內吃吃」、「菜棒還是肉棒」、「痘痘那邊才會爽」。當弱智的台灣家長極力阻擋性教育,試圖掩耳盜鈴時,小朋友學習性知識的管道就是反骨男孩,雖然某種程度上反骨講的確實沒錯。
【電玩類影片】
在不分類發燒榜上看不到電玩類影片,可能是為了避免不分類發燒榜被遊戲影片淹沒,所以集中放在「遊戲類」當中,進榜影片也會標註獨特的「遊戲類發燒影片#10」。電玩圈其實是一個獨立且複雜的圈子,跟上述提到的主流youtuber圈幾乎沒有交集,也不需要有交集,「實況觀賞」本身就是一種很特殊的觀賞行為,族群還蠻固定的。
電玩類網紅的影響力比較複雜,除了觀看次數之外,還有直播同上的部分。直播的生態目前仍然集中在twitch,一些大家沒聽過的網紅像是統神、接接、ko0416、老皮、小建跟殺梗,每個的同上都有6000~7000左右,也就是全台灣每晚有好幾萬人願意浪費1~2小看他們直播,這是非常厲害的數字。當然這些都不會反映在YT的發燒榜上。YT通常被用來放直播精華。阿神、TOYZ或老皮甚至會加上一些後製特效,讓影片看起來比較精緻。上述這些人通常都以日更頻率上片,一隻影片可能10~30萬,累積起來非常可怕,完全不輸百萬youtuber。
也有一些像DE JuN這樣的實況主,只在YT上片,靠著沒有任何後製的遊戲實況精華,就成為台灣youtuber的隱型冠軍。
上述這些人也並非鐵板一塊,為了提升youtube頻道的訂閱量,他們偶而會嘗試製作一些生活類短片,統神甚至成立了《張家兄弟滑起來》,號召一群臭宅拍攝生活廢片,他們可能想拓展電玩之外的觀眾,實際上更多是在深挖原本的電玩觀眾,畢竟電玩觀眾也會跑去看生活廢片。
這部分還有很多可以談,只是跟發燒榜也沒啥關係,這裡點到為止。
【其他】
隨機爆紅影片,體現了網際網路的神奇及難以預料。有些人抓到了優秀的主題,從此一飛衝天,也有人做完熱門議題之後,人氣一蹶不振。
------------
【結論】
上述是有關發燒榜的生態,理論上他們佔據了大量的目光,但對我來說,他們其實只占了我不到一半的觀看時間(我猜很多人也是這樣),我的其餘時間都貢獻給大量不溫不火,或者很小眾的頻道。
可能是M觀點、洪婉蒨、哥倫布、張家兄弟、龍龍、cheap 、大雲食堂、安迪遊戲頻道、英文角落、敖廠長、瘋狂老爹、機核網、電玩之夜、李永樂、台客劇場、雙尾彗星、健助師小柯、三國全面戰爭.....等等一大堆。這些長尾頻道滿足了多樣性的需求,其中有些人只需要服務相對較小的族群就能獲利,例如哥倫布在voicetube的線上課程創造了2000萬營收,M觀點在pressplay的月訂閱也有9萬元營收,ETF課程也有148萬營收,龍龍脫口秀賣票應該也賺了不少,這些人都很強。況且就算不能上發燒,1支影片10萬觀看其實也很強了好不好。
當然也有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小眾,例如上面提到的雙尾彗星、安迪遊戲頻道,真的就只有幾百人在看。
我個人認為,這些苦逼的小眾頻道才能代表網際網路的真正精神,成千上萬這樣的頻道,填補了難以想像複雜的興趣分眾。
大概就這樣。
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ayme [捐款]: https://payme.hsbc/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警告]史上最危險IG Story限時動態| 會導致你手機死亡
[警告]史上最危險IG Story限時動態| 會導致你手機死亡
破解會導致你手機死亡的阿拉伯IG Story限時動態
破解會導致你iPhone死亡的IG Story限時動態
[警告!!!] 破解導致你iPhone死亡的IG Story限時動態
Instagram story that kills your phone-pgtalal
之前我第一次在Instagram stories做了一part Q&A, 大家的反應數量和問題可以說是驚人.
那試想想如果當天你按進去我story後, 你電話突然這樣...
如何想打開都打不開, 再用另一部電按進我story, 結果又是一樣. 之後所有千千萬萬的暗友做同一件事結果又是這樣.
你應該會覺得我是創造了什麼詛咒限時動態 ..可能我會從你的電話爬出嚟, 對嗎?
那如果我告訴你這個星期外國發現了一個IG網頁你一按進去他的story你的電話真的馬上會動不到, 甚至有機會之後還有後遺症, 你除了想到被詛咒的限時動態外, 還會有什麼其他解釋呢?
我們今天的影片就是會有答案.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一起破解IG史上最恐怖的 限時動態!
告訴大家這個IG 帳號名字前, 我先想提醒大家千祈唔好按進去亂試. I do not encourage doing that.
名pgtalal的IG頁有一個令人電話動不了(俗稱 “crash” )的IG story. 這事件得到多個網路新聞網站報道.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亦同時令到 pgtalal成為近日受到最多關注和追除人數上升得最快的IG網頁.
奇怪的地方是如果你是用一部 ‘android’ 電話按進這個Instagram story這個紫色畫面會出現. 同時會播著一首名 ‘your love’ 的歌曲. 唯一奇怪的地方是不像其他的IG story, 你按電話畫面不能讓他暫停.
但如果你用iphone按進去這個Instagram story, 你的iPhone是會完全動不了. 會crash.
我試過用iPhone, macbook不同電器看IG, Facebook, Youtube. 東西都是大同小異.
那為何在這個情況下, 同一個story用不同電話看, 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不同的畫面呢?
而為什麼簡單一個IG story會好像能完全控制你的電話呢?
是黑客入侵Instagram? Nordvpn又能幫到手嗎?
(題外話: 今天的影片不是由Nordvpn贊助的. 今天沒有贊助. 但如果你想贊助暗網仔以後拍多點好影片, 這是我的payme, 暗網仔donation, 下面也有link.多多益善少少無拘! 大家可能有看片知道我之前搬咗屋. 多謝大家繼續支持)
看完所有關資料. Pgtalal 帳號沒有頭像. 有一個7000多follower的私人帳號.
之前Pgtalal有一名電視劇friends女演員的post, 亦曾有3個不同會令到你電話crash的IG story, 現在看這個page, story 只有兩個, friends 女演員個post 亦消失了。
最後他還有一個douyin帳號. 只是長期在拍一個 ‘N’ 字. 到底什麼意思?
他帳號所有的字體都是阿拉伯字. 翻譯成英文後都是好像沒什麼意思.
其實整件事件都不像是靈異東西. 而係似某一個一個聰明人做的一種實驗.
這個出現在私人頁面簡介的”full stack developer” 這個職業就是證據. 電腦專家full stack developer精通前端和後端開發軟件.
什麼意思?
這是個很懂電腦的人在玩一個遊戲. 或是想prove一個point.
英國Youtuber Mrwhosetheboss用了一大dung電話逐一去這個IG網頁時發現不是每一部android電話都能夠避免 ‘死機’ 這個情況.
越舊的電話 被story搞死的機會率越大.
去到某一些舊年份的電話根本完全打不開那個story.
這是代表什麼? 代表越新越多 RAM 越多處理能力的機器越能對付這個story. 亦解釋到為何最高只有6GB RAM的iPhone會不停死機.
唯一的解釋就是因為這個story是比一般story大, 所以需要多點RAM去處理. 可以這樣搞大一個Instagram story的嗎?
最後互聯網找出的答案非常神奇! 網上專家用metadata對比一個普通ig story的尺寸和這個放大story的尺寸 , 放大story大約比正常大18個數位那麼多! 即是0.5和180,000,000,000,000,000的對比. 想像一下, 一個capacity只能裝落 ‘零點幾’ 的iPhone 要面對18個 零的放大IG story時, 如何能不crash呢?
最後證實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IG 投票poll和計時器. 放大了的某一個角落. 所以怎麼按也沒有反應。
技術上的結論就是Pgtalal用了一個叫 http proxy的濾器, 有一點像Nordvpn, 讓他send data給Instagram 的server前能任意改變當中的data. 主要是誇大個story的size.
而IG 就這樣超超超超超大這樣 send給你電話讓你死機.
很多網上專家相信Pgtalal 這樣做是想make a statement看看IG security有多yuek!
人類安全要緊!!!
但....最後好像證明了這個pgtalal只有14歲...
所以他應該不是這麼偉大.
如果我14歲是這樣做只會是因為貪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qy6AX3v6Xg/hqdefault.jpg)
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異度空間恐怖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iyPZ3d_Fw&t=12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qxuCHq3Y&t=3s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我講 '香港' 10,000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uDe3QUfs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24小時內學印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mtyVK1BQ&t=55s
影評11集黃秋生大師班觀後感想
影評11集黃秋生大師班觀後感想
【黃秋生大師班】11集觀後感想影評
喱騷【黃秋生大師班】觀後感想影評
分析【黃秋生大師班】喱騷觀後感想影評
分析喱騷【黃秋生大師班】
看完【黃秋生大師班】明白什麼是演技
喱騷【黃秋生大師班】是在做什麼啊?!
喱騷【黃秋生大師班】到底在拍什麼?
最近我在看杜汶澤喱騷 youtube 的預告片. 集中推薦的節目是 ‘黃秋生大師班’ 其實我對這個節目非常有興趣,但是如果要收看這個節目,你需要先成為 ‘喱騷’ 網站的會員,因此,我加入會員一個月了。check it out !!
節目中黃秋生是6位新晉演員的戲劇老師。 咁呢一班演員佢地嘅經驗都不同啦,有啲就做過電影,有啲就做過舞台劇,/每個演員的表演經驗和表演媒介都各不相同,無論是電影還是舞台。
就像標準的真人秀一樣,每個角色都有一個定位。
當然有黃秋生飾演一個粗口橫飛的老師,好直接的,他經常挖苦自己的學生,他跟監制田蕊妮的之間的互動,真心係整個節目的最好看的部份。
其他角色還有:
女藝人莊韻澄,她每一次出現大家都會有一些性暗示的笑話或者會提及她的胸部。
飾演男神的王宗堯, 每一次都有關於政治的戲劇性話題出來。
看完十一集當中我最喜歡看的角色,設定,是莫俊名。 就是一個"弱者",整個故事,可以說是裏面六個人當中演戲比較差的一位,就慢慢看着他做一些尷尬的表演,然後被人批評。再被迫做更尷尬的表演,例如跳舞,再被人批評,可以見到他是淚灑當場,哭了無數次、崩潰了無數次。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節目效果,還是真人都是這樣,但其實呢,在我2018年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是住在香港,參加表演課。 這是一個為藝術家和模特製作的課程
I’m not 100% sure if this is 節目效果but in 2018 there was a time I lived in Hong Kong where I attended an acting class. it was a class made for artists and models
那是在我被YouTube稱為“暗網仔”之前,那裡的每個人都只是個小孩子。
it was before I was known in YouTube as 暗網仔 so to everyone there I was just some kid.
練習不僅與黃秋生大師班的練習非常相似,而且我的角色與莫春明的練習非常相似。
Not only were the excercises very similar to the ones shown in 黃秋生大師班, but my character was so similar to the one of mok chun ming.
在節目中,他的個性不敢表現出自己的真實自我,但對我而言,這是在所有“成名”人物面前並且必須採取行動。 以及缺乏經驗,因為那裡的其他所有人都已經學習過課程。
In the show his personality is afraid to show his true self, but for me it was being in front of all those ‘famous’ people and having to act. And inexperience as well since everyone else there has already taken a course.
我記得,即使我在一個場景中走路也很糟糕,以至於我的老師讓我在教室裡轉圈,讓所有人觀看,因為我什至都不知道如何走進一個場景。 每個人都必須判斷我的行走。
I remember even my walking in a scene was so bad that my teacher made me walk in circles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have everyone watch because I didn’t even know how to walk into a scene. And everyone had to judge my walking.
真的很尷尬。
It was embarrassing.
而且黃秋生大師班的每個情節流程都類似於表演班。
6個學生中的每一個都做一個同一個表演,然後老師嘲笑/批評/幫助他們。
And 黃秋生大師班’s each episodes流程is similar to a acting class.
Each of the 6 students do the 同一個performance then the teacher mocks/critiques/helps them.
我覺得這個表演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主意,因為來自參加過很多表演課的人,很多時候錄製在視頻上的實際表演並不像課堂練習中最原始,最真實的表演那樣令人興奮。
I feel this show is a very smart idea because coming from someone who has taken quite a few acting classes, many times actual performances recorded on video is not as 精彩as the raw, 最真performances done in 課堂練習.
因此,要把這些“嘿中嘿”放到一個節目中,就可以看到大多數其他節目所沒有的人性化。 因為在電視節目和電影中,不良行為不會受到批評,而在表演課中,您的想法或精力的變化會立即被接受。 因此,在每個級別上都是有關“ hey中hey”的真人節目。
So to take these ‘hey 中hey’ and make it into a show shows a 人性化that most other shows don’t have. Because in tv shows and movies bad acting will not be criticized but in acting class, a change of your thought or energy(氣場) is picked up on immediately. So on every level this is 有關 ‘hey中hey’ 的真人show.
目前只有11集,但還沒有結束,但我希望以後大家都能看到進步。
It’s only 11 episodes right now and not the end yet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everyone’s improvement afterward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TECgYu2yYY/hqdefault.jpg)
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勤勞向來是我們所稱訟的美德,但沒有策略沒有思考的勤勞,反而會成為影響我們致富、安享晚年的障礙?在AI/量子電腦的世代,重複的工作終會被自動化、AI所取代,我們還有甚麼優勢可以保留現有的工作?
════════════════════
?財務自由不是夢!把握機會免費體驗?
施傅【10年財務自由】1小時簡介+工作坊
立即試看:https://www.gregorysy.com/
════════════════════
❓有效 極速 儲存千萬❓
【零至千萬加速器】1小時簡介+工作坊
免費試看:https://edu.money-tab.com/pages/accelerator
════════════════════
茶敘50 《ALL or NOTHING》
立即購票:https://edu.money-tab.com/pages/teatalk-50-online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money-tab.info/activity
施傅新書「量化交易」手冊
網上即買: https://www.money-tab.info/2020-book-purchase
✓ APP下載: http://onelink.to/mtapp
✓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訂閱【富翁電視MTTV】頻道:
https://bit.ly/35dJW4Y
❖訂閱【我要做富翁】頻道:
https://bit.ly/35LOy2J
❖讚好Facebook專頁:
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追蹤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money_tab/
#Busyness is laziness #AI #數位革命 #自動化 #勤勞 #巴菲特叫你懶 #不賣時間 #思維時代 #施傅教學 |#哲學 #理財 #紀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x37HEYN2is/hqdefault.jpg)
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問卦] 老高為什麼關掉訂閱數-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看朋友討論才發現他把顯示訂閱的按鈕隱藏了通常這種都只有炎上大量掉粉不讓人看出訂閱在大量掉才會關起來老高是發生什麼事了有沒有八卦--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 ... <看更多>
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查“老高與小茉” 被隱藏的訂閱數?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知名YT網紅老高大約在4月/12日把訂閱數隱藏了,現在理論上只有YouTube官方及老高自己看得到“老高與小茉” 頻道的訂閱數(我猜目前大約是398萬訂閱)。 ... <看更多>
老高訂閱數消失 在 [問卦] 老高頻道影片怎麼都消失了-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