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吻不代表愛》
那一天,
賣主的猶大,
用親吻當作一個兵丁捉拿耶穌的暗號,
接下來就是我們知道的故事,
耶穌為我們上了十架。
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
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
猶大隨即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就與他親嘴。
(馬太福音26:48-49)
我們的行為很厲害,
因為我們可以做一些看起來最有愛的行為,
但卻完全不是表面上解讀的意義,
也就是說,
東離西有多遠,
行為和心就差別有多遠。
我們常常最難想像
一個交換秘密的閨蜜,
是那個傷你最深的背叛者。
丈夫早晨對太太的親吻,
其實是前一晚背叛太太後的
贖罪。
包裝在那些為你好的建言裡,
其實是仇敵
一劍一劍想刺穿你內心的
毀滅武器。
社交場合上表面上的握手,
結束後卻在私下跟朋友聊天,
批評對方的種種不是。
猶大那一天用了這個暗號,
把愛他的耶穌,
賣了耶穌,
對他而言,只是一個暗號,
不過是小事,
但萬萬沒想到,
一個小動作,
居然把耶穌
釘上十字架。
不要看人外表的行為,
因為那不一定是他真實的心,
就像一顆還不到季節、沒有成熟的水果,
外面看起來好像夠大了,
但是ㄧ咬裡面一點也不甜,
甚至是硬的、酸的、苦的。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
詩篇裡常常提到「我的心啊、我的心啊」,
我在想是一個很好的訓練,
常常問我們的心,
否則我們出來的東西,
跟心裡完全不一樣。
#圖文不符
#因為我愛我兒子
#子是駿了點 #駿信息 #子曰
#請分享
耶穌釘 十字架 的意義 在 Annababy療癒之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快樂成為你的標準】
一個透過心來生活的人總是成功的嗎?
或許不一定,但他總是快樂的,
無論世俗定義的成功與否。
而一個忽略心來生活的人,
卻永遠是不快樂的,
無論他成功與否。
你可能是不成功的,
因為永遠有其他的競爭者,
如果你跟隨直覺來工作,
或許其他人可以更狡滑、更精明、
更暴力、更不道德地工作。
在短期內,你彷彿吃虧了,
或有一段陣痛期,那是因為,
成功倚賴了很多其他的東西,
他是一個社會現象。
耶穌成功嗎?誰說耶穌是成功的?
當一個人才33歲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這算哪門子的成功?這是一大失敗。
沒有人知道他,
只有一些沒受過教育的村民是他的信徒,
他既無地位、也無聲望、更沒權力。
雖然被釘在十字架上不能說是成功的,
但他是快樂的,是全然幸福的,
即便他被釘在十字架的時候亦然。
而那些將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人,
雖然多活了好多年,卻仍然在痛苦當中。
所以,是誰真正地經歷了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痛苦?那才是重點。
究竟是那些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人,
還是被釘死的耶穌呢?
你可以殺死身體,卻無法殺死靈魂。
就世界認可的成功意義來說,
依循你的直覺或許不會永遠是成功的,
可是就佛陀或耶穌或其他成道者,
認可成功的意義來說,你將是成功的。
成功是以你的快樂與幸福來衡量的,
不管這個世界說你是一個失敗者,
或是讓你成為一個明星、一個成功者,
都沒有什麼差別。
無論什麼情況,你都將是快樂的、幸福的。
假如你能了解幸福就是成功的話,
那你會永遠成功。
可是對你而言,或許成功是某種別的東西,
它甚至是痛苦的 ,你卻仍然渴望成功。
你可能已經喪失了所有,
或許包括你的靈魂、你的純真、
以及會讓你更靠近神性的和平與寧靜,
你可能已經喪失了所有這些珍貴的東西,
可是這個世界還是會說你是一個成功的人。
許多人想要成為有感應力,
都只是為了要在世界裡成功,
這是由貪念趨動的內在指引,
然而,被曲解的內在指引,
將會是一個挫折,
首先,他們是無法真正找到它的;
其次,即使他們能夠找到,也會很痛苦,
因為他們的目標仍設定在被世界認可,
而非幸福。
佛陀在他的朋友、家人、妻子、父親、老師,
以及社會眼中是失敗的,
他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帝王,
他有這個品質、個性與頭腦,
卻成為了一乞丐,這算哪門子的成功?
很顯然地他也是個失敗者。
可是,如果他成為一個帝王,
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因為他會錯過最真實的生活,
他在菩提樹下所達到的才是真實的,
而他所失去的並不是真實的。
擁有真實,你才能在內在的生活裡成功,
如果你想要在世界裡贏得某些東西,
最終你將感覺到,雖然你贏得了全世界,
卻已經失去了自己。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靈魂,
而贏得了全世界,那他究竟得到了什麼?
你會稱誰是成功者?
是征服了外在領土,
卻從未征服內在領土的亞歷山大大帝?
還是年紀輕輕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Annababy療癒系統
#Annababy諮詢說明:https://goo.gl/6HesZs
#LINE@:http://line.me/ti/p/%40whw5915b
#IG:annababysys
耶穌釘 十字架 的意義 在 Milk&Honey Worshi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身處在不公不義、自私自利、黑白不分的世代…
我們還能隔岸觀火嗎?我們還能用信心去活著嗎?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 。不要自以為聰明。』
讓「悼念」,不止停滯於「悼念」。
〈究竟六四是受難節還是端午節?〉
作者:陳韋安
對於「應不應該悼念六四」的問題,我有幾點愚見想表達:
一、「悼念」從來都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的專業。基督徒是「悼念專家」,我們在這二千多年一直毫不間斷地悼念一件事。因此,基督徒可算是地球上最清楚何謂「悼念」的人,以及最明白甚麼是悼念、甚麼不是悼念的人。
二、我們有「悼念的神學」——受難節是我們「悼念的神學」。以耶穌釘十架作例,受難節從來都不是純粹的儀式。或者說,節期(Fest)本身的意義不是儀式。節期是時間與永恆的重疊:我們雖然仍然處於時間線的時間 (chronos),卻透過節期來與歷久常新的時間(Kairos)接軌。因此,受難節不是回到二千年前的十字架,而是讓二千年前的十字架成為我們當下的反省與力量。所以,節期不只是純粹回到過去,而是具有實在、現在的力量。節期的重點是現在。
三、因此,六四的意義不在於一九八九,而是現在仍然存在的邪惡政權。因此,誰將自己的頭埋在一九八九,誰就沒有真正面對當下的困境,他就錯誤理解悼念的意義。他只是「純粹的掉念」。所謂「純粹的掉念」,就是沒有現在的「掉念」——我沒有打錯字,它是「掉念」,因為它處於被拋棄的過去,卻沒有面對更重要的現在與將來。所謂「過去已經過去」——這句話說對了一半——因為過去的價值在於現在與將來。「沒有現在與將來的過去」是「已過去的過去」。
四、不過,可怕的是,這種沒有現在的過去可以被隱藏,成為一種表面的、僞裝的、虛假的現在。這正是現今年青人討厭悼念六四的原因。六四成為了端午節。「端午節的六四」是一種僞裝活在當下的悼念。明明這悼念沒有現在,卻勉強以虛假的形式假裝活在當下。這是非常可怕的事。屈原的死成為了公衆假期,並且以吃粽、龍舟等儀式象徵屈原的死,朝廷的腐敗和昏庸卻默默地接受。
五、因此,假如下一代沒有悼念六四的念頭,問題不在於他們,而是作為上一代的我們沒有將過去成為現在。悼念從來都不是命令——任何人回應耶穌「為的是記念我」的命令,誰就本身已經處於與耶穌基督現存的關係中。沒有人真正命令另一個人記念。記念與否沒有道德的判決。
六、我仍然會悼念六四。不過,比較過去與將來,若真的要取捨,我還是說將來更重要。若有人忘掉六四,卻沒有忘掉中國的不義,我會說,這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或者說,這只是一種技術性問題——因為他/她誤解了悼念的意義,他/她低估了悼念對現在與將來的力量。更重要的:他/她忘卻自己除了是上一代的繼承者,更是下一代的承傳者。他/她沒有好好以過去塑造出將來更大的力量。
七、對於這班面對現在的人,我覺得,最可怕的是流着眼淚把六四變成端午節的人。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