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 中国海军在西太已夺取优势,可有效对抗美军】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于8月3日,发布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年度评估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海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25年的长足发展,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第二的海上作战力量,具备突破第一岛链、掌控印度洋局势、夺取西太平洋优势的能力,而且还在不断快速发展之中,甚至已经能够有效对抗美国海军。
该报告以57页内容,详细分析了我国海军的航母、核潜艇、两栖攻击舰、驱逐舰、反舰弹道导弹等装备,并且着重研究了我国正在建造的003型航母,以及正在大量服役的东风-21D、东风-26型反舰弹道导弹。美国对我国的反舰弹道导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导弹正在改变海战规则,而且认为003型航母最大短板是常规动力,但中国海军很可能从004型航母开始装备核动力系统。
反舰弹道导弹:改变海战规则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开始部署两种反舰弹道导弹,也就是东风-21D和东风-26两种导弹,而且还在研发新的反舰弹道导弹。这其中,东风-21D型反舰弹道导弹是中国最早的反舰弹道导弹,射程为2000公里左右,打击范围可威胁到第一岛链内所有目标,特别是部署在日韩的海军基地和航空母舰。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要强大许多,射程可达4000公里,核常兼备,可以使用核弹头直接摧毁整个航母战斗群,打击范围覆盖到关岛海域,整个西太都被纳入射程,其射程甚至还能覆盖北印度洋海域。
无论是东风-21D还是东风-26,都可以携带滑翔式高超音速弹头,命中精度可达圆概率误差20米以内,这些弹头可以在大气层边缘高速滑行,飞行速度可达15马赫以上,以目前美国的防空、反导系统,都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拦截。因为防空导弹射高较低,用于拦截大气层内目标,而反导导弹射高较高,无法在大气层内机动,只能拦截外太空的弹道导弹,然而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在临近空间高度,防空导弹够不着、反导导弹无法拦截,因此这种反舰弹道导弹威胁极大。用美国的话说,这种导弹已经改变了海战规则,把过去依靠航母编队制海,变成了依靠导弹封锁海域。
美国在报告中回顾了我国反舰弹道导弹从不被认可,到被美国重视的过程。美国认为,美军对这种导弹没有及时地认识到其威胁,因此迄今为止应对手段不多,这是一个教训。报告称,弹道导弹打航母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苏联时期就曾经研发过类似的导弹,但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研发这种导弹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机动弹头打击移动目标的问题,毕竟弹道导弹飞行速度快,对弹头进行精准控制是很难的,考验卫星定位和通信导航技术,而这些都是苏联技术的短板。
但是中国不同。美国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以及覆盖印太地区的海洋监视卫星系统,并且近年来还在完善天链卫星通信系统、侦察卫星系统等,可以有效获取航行在全球各海洋的航空母舰精确位置,不存在定位的难题。同时,可以依靠先进的导航和通信技术,控制弹头飞行,我国研发的东风-17高超音速弹头还配备了空气舵,意味着可以在大气层内机动,这些弹头的命中精度非常高,可以精准命中航母这样的大型目标。
报告指出,中国在2020年8月26日,试射了4枚东风-26导弹和东风-21D导弹,这些导弹都精准命中了靶舰;2020年11月4日的新闻报道中,中国首次提及反舰弹道导弹具备实战能力;2020年12月3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首次以官方形式承认了中国反舰弹道导弹具备实战能力,具有实质性的威慑力。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美国各个研究机构,包括美军,都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导弹,但是目前还没有拿出有效办法。
报告中悲观地认为,美国要应对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起码还需要进行10年以上的研究,而在这10年间,中国反舰弹道导弹都可以从容不迫的在内陆纵深地区发射,威胁在大海上机动的美国航母,这是中国海军夺取西太制海权和作战优势的“杀手锏”。而最让美国专家感到担忧的是,美国自己没有同类型的武器,要研发出类似的武器,也需要至少10年时间,这期间,中国都将保持非对称优势。
航空母舰:中国加速赶超
在航空母舰方面,报告认为,中国航母虽然起步很晚,在2012年才服役了第一艘航母,也就是001型辽宁舰;但是中国航母发展很快,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建成服役了第二艘航母,也就是002型山东舰;并且,中国很快就将建成自己的第三艘航母,也就是正在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建造的003型航母。003型航母使用了电磁弹射器,排水量可能高达8-9万吨级,战斗力已经超越了美国的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
报告指出,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起点很高,其第一艘航母就是排水量6万吨级的大型航母,辽宁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瓦良格号航母,是苏联解体前建成的最后一艘航母,可以说,中国的航母发展是以苏联的最先进技术作为起点的,这也为此后中国航母的改造、升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003型航母依然无法在战斗力上比肩美国超级航母,因为003型航母并非是核动力航母。
美国认为,中国在核反应堆的技术上比西方国家落后许多,此前还曾从法国进口过核电站反应堆,还需要和俄罗斯联合才能研发下一代核反应堆,因此中国要在航母上使用核动力技术还是有难度的。不过美国认为,中国海军是有雄心壮志的,很有可能在004型航母上就测试第一款舰艇核动力系统,004型也将会成为中国海军第一种核动力航母。
最后,美国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海军正在迅速崛起之中,任何奇迹都有可能发生,美国千万不能被眼前的优势冲昏头脑、放松发展,反而需要认真研究中国海军的战略、战役、战术,装备、人员、基地,如此才能在未来有效应对海上威胁。报告也承认,中国海军通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美国海军30%以上的战斗力,虽然美国海军足够强大,但是部署较为分散,还需要应对大西洋、印度洋上的威胁,因此在西太地区,中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作战能力,能够有效抗衡美国海军力量,美军应当对此作出积极调整。
笔者认为,我们不能说美国的报告就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反应出美国对我国海军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意味着美国今后可能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作为我国海军而言,应该进一步发扬导弹方面的优势、弥补舰艇方面的短板,加快缩小和美国海军的战斗力差距,如此才能做好万全准备,在可能的对抗和冲突中,掌握战略主动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江森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森哲深谈(969): 川普北约峰会大谈“中国威胁”,川普这是要跟“好朋友”习近平翻脸的架势....
联合 太平洋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从3000万减少至零!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
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闻公报称,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公报说,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1940年代的3000万减少至零,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公报中向中国消除疟疾表示祝贺。谭德塞说:“中国的成功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数十年的持续精准防控。”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葛西健表示:“中国为实现这一重要里程碑所作的不懈努力表明,强有力的政治承诺、加强国家卫生系统,可以战胜疟疾这一大公共卫生挑战。中国的成就使西太平洋地区朝消除疟疾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连续3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并建立有效的疟疾快速检测、监控系统,制定疟疾防控方案,才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中国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并于去年正式向世卫组织申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世卫组织还在新闻公报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消除疟疾的做法和经验。中国科学家从中草药中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青蒿素联合疗法是当前最有效的抗疟药物。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也是最早广泛使用药浸蚊帐预防疟疾的国家之一。
此外,中国建立了全国疟疾等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和疟疾实验室检测网络,完善了疟疾媒介监测和疟原虫抗药性监测体系,制定了“线索追踪、清点拔源”的工作策略,探索总结出疟疾报告、调查和处置的“1-3-7”工作模及边境地区的“3+1防线”。“1-3-7”工作模式,即1天内进行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这一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消除疟疾工作模式,正式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规划主任佩德罗·阿隆索高度评价中国消除疟疾的成就和经验。他说:“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不懈探索,取得实效,并对全球抗击疟疾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探索与创新加快了消除疟疾的步伐。”
据世卫组织的数据,2019年,全球疟疾病例约为2.29亿例,死亡病例40.9万例。其中,世卫组织非洲区域疟疾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90%以上。
联合 太平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国际健康养生节
2009年12月23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机构——国际信息发展组织事务协调局,授权国家健康养生公益事业网与“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共同举办“国际健康养生节”系列活动,为此专门成立国际健康养生节组织委员会,筹建非盈利性的公益组织“世界健康组织盟”,由世界健康组织联盟(WHOA)组织系列活动。作为健康领域峰会的一个品牌。每年将会应各地政府或企业邀请,定期或不定期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召开,致力于构建一个权威论道的环境氛围;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多方面的对话与交流;提高政府政策的影响力;以商榷健康养生产业战略联盟与未来整体军团的发展模式;重点研讨健康养生产业的突破与创新;营造一个专家学者演讲、优秀项目观摩推介及企业论道的讲堂;促成国内外保健养生领域的科学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推进行业国际化的有益合作和交流。[1]
中文名
国际健康养生节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imen Festival
组织方
世界健康组织联盟
成立时间
2010年09月14日
快速
导航
历届回顾
组委会
成立背景
2010年9月14日,在秋高气爽的美丽上海,来自联合国总部及中央各部委、军委等领导,以及来自马来西亚、英国、日本、美国等国的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媒体代表,在上海世博会主园区——国际信息发展网馆欢聚一堂,共襄”国际健康养生节“开幕式之盛举。 “国际健康养生节”以“共享机遇、创新发展、战略联盟、共赢共荣”为宗旨,世界健康机构联盟甄选各类名优特健康养生产品和健康养生示范基地,并招募联盟的行业分会和高新特技术方法。向全世界各国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养生领域的商、协、学会等行业组织之间及所属会员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平台,帮助企业争取双边或多边经贸、投资、交流、合作。
历届回顾
第一届国际健康养生节
时间:2010年9月14日
地点: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
主题:科学、健康、长寿、和谐、共享
共2张
第一届国际健康养生节
古今中外,人们都崇尚养生科学,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保养生命的一门科学。通过举办国际健康养生节可以把传统的养生学和现代医学、现代科学的理念和要求结合起来。2010年9月14日首届国际健康养生节组委会在上海世博会举行国际健康养生节,[2] 吸引了不少国家部们专家、教授、 学者以及赴会记者和中老年朋友的关注,国际健康节围绕“科学、健康、长寿、和谐、共享”的主题,集思广益,广泛探讨,阐发,揭示养生保健的科学内涵及其人生的意义。我们相信随着此次第二届国际健康养生节的积极筹备,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其发展不仅拉动国际国内健康养生产业经济的增长,还将极大改善我们的生命,能够长治久安,怡养天年,健康长寿。健康养生展会定能实现庞大规模与影响力的目标。
第二届国际健康养生节
时间:2011年10月25日-27日(1)2011年12月1日-3日(2)
地点:澳大利亚珀斯(1)海南省三亚市(2)
主题:走进英联邦——携手全球增长:英联邦、印度洋和环太平洋地区(1)
走进三亚——首届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中医药专场(2)
共3张
第二届国际健康养生节
作为2011年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的正式配套活动,2011年英联邦国家商务论坛于10月25日至27日在澳大利亚珀斯举行。本届论坛以“携手全球增长:英联邦、印度洋和环太平洋地区”为主题。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比塞萨尔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包括英联邦国家政府首脑、各国财长、工商业界领导等百余位演讲嘉宾,就如何建立包容共赢的全球新经济体系展开深入讨论。 应英联邦商务委员会邀请和委托,鉴于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联盟主席万勇、秘书长钱靖带队参加于2011年10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与多个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