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痕文學]係喎,王家衞vs 金基德,比較文學。
TLDR:玻璃杯as a metaphor。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
1. 實情睇過好多次,最初戲院上唔肯定有冇睇過,但VCD呀TVB呀有線呀睇咗N次。然後有年電影節都睇過,仲要係在旺角(朗豪)!
2. 當然又係嗰句,唔同年紀睇有唔同體會。細個睇可能只係當黑社會片。大個少少,就梗係睇劉華同張曼玉在個電話亭打茄輪。
3. 再大個啲,睇萬子同張學友雀館。或者係梅窩巴士,大角嘴麗華戲院等等嘅風情。(又,「今日我喺呢度賣魚蛋,聽日我喺中東賣飛彈!」,完全反映返當年中東局勢兩伊戰爭,結果到而家仲係阿富汗)
4. 再大少少。扮文青睇咗2046 花樣年華 等等後,又睇返 《旺角卡門》,的確見到好多嘢已經有雛型。亦證明王家衞玩「商業」一樣係得。
===============================
5. 唔係話「商業 vs 藝術」完全冇界線,但我嘅unpopular opinion係:好多人只係用「藝術」去掩飾自己嘅嘢唔掂。你寫得掂垃圾文識寫標題黨,先有資格講我不屑玩呢種遊戲。
6. 早排連睇9套金基德,佢當然從來都冇玩到「商業」嘅遊戲,但我有理由相信佢一樣識玩。因為佢嘅電影就係好鍾意刻意誤導你,你以為會咁咁咁,就唔係。呢個亦表明佢知道一般「商業」電影嘅玩法,佢就特登唔玩,吹咩
7. 你話王家衞唔計算咩?我覺得佢一樣好計算,正如我覺得金基德一樣充滿計算。只係人地計算嘅玩法唔同。佢地知道鬼佬想要乜。
==================================
8. 正如最簡單最入門級嘅「xx as a metaphor」,我都寫過,金基德《慾海慈航/援交天使》嘅石頭(代表審判),或者係《漂流慾室/島》嘅魚鈎(代表控制),《情慾穿心箭/情弓》嘅弓箭(代表父權傳統),甚至係《感官樂園/空屋情人》嘅哥爾夫球棍(片名就係3-Iron,投閒置散嘅嘢)
9. 《旺角卡門》呢?就係「玻璃杯」,玻璃杯代表嘅係「從良」,正常人嘅生活,心中嘅安寧,亦即係《吳清源》嘅棋局,《英雄》寫書法。劉華成日打爛晒啲杯(呢個象徵佢追求寧靜但偏偏人在江湖柏木由紀),張曼玉(表妹!)話唔想佢冇杯用,所以自己收起咗一隻,如果需要嘅可以去搵佢。意思已經講到好明。
10. 《旺角卡門》仲有一個重點:「借來的時間」。呢個亦係《天若有情》(我知唔係王家衞)嘅主題,A Moment of Romance(英文戲名),歡情太暫,只求望一望,讓愛火永遠的高燒。正係劉華同吳倩蓮著咗草去澳門,先可以好似普通情侶咁安樂一陣,但好快已經有人拉返佢去現實。正如《旺角卡門》一樣,劉華同張曼玉去大嶼山依泣一陣,又係有江湖事拖返佢出嚟。只怨歡情何太暫,轉眼分離緣有限。
11. 呢個亦係金基德《漂流慾室/島》嘅情節,正係大家朝不保夕先可以扑過不停愛恨纏綿,到真係齊齊幫間愛巢油油(代表安家生活)就冇戲唱了,男嘅孟浪女嘅控制慾,冇得玩的。
12. 事實啲童話就係 自古美人如明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只講一句「從此快快樂樂生活落去」。因為冇「借來的時間」,冇外敵,就變咗為啲無聊嘢嘈了。結婚就係極唔浪漫嘅一回事,日日都係嘈塊廁所板放上定放低,或者阿仔讀邊間幼稚園。文藝作品中嘅男女係冇呢啲問題的,所以幾時都話,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冇乜嘢比生個B更加能摧毀一個女文青在你心中嘅印象。如果唔夠,生多個。你見到中學校花叫佢衰仔drink drink water,包你咩幻想都冇晒。
=============================
13. 係喎,其實夫子自道,當然我唔係自比王家衞。但你懂的,我亦唔使好多人睇,有2000個true fans撐Patreon已經好夠。我一樣識玩垃圾標題黨遊戲但我就真係 倦也悶 在某天已拒絶再玩。正如我唔會出嚟寫北京交易所,個撚個平時講到大陸嘢政策不能預計唔知佢想點,但忽然又中南海直線上身,又個個變身國師知晒之後幾百步棋想點。
14. 正如我識玩考試遊戲,但襟芒四十幾歲人啦,仲去讀書咩。正如我都識玩辦公室白領遊戲corporate ladder,唔算好叻但叻過好多人啦,但一樣:
15. 但我厭倦 倦也悶 在某天已拒絶再玩 (其實鍾意安全地帶版多啲,但唔識日文,而廣東話版填詞真係好)
16. 當然啦,玩過而又唔太失敗,先可以講呢句。正如我入到港大,咪先可以話你知,「咪又係咁」「不外如是」。正如我出到本書,先可以話你知,「咪又係咁」「不外如是」。但就要試過先知嘛。
17. 總之,《旺角卡門》好睇的!必睇!
18. 都話,雅俗共賞,MK仔當黑幫片睇,少女睇劉華,男仔睇萬子,文青可以懷念舊香港。
19. 我就憑弔我逝去嘅青春。
===============================
20. 噢其實,《旺角卡門》講嘅亦都係「拒絶再玩」嘅故事。劉華早已厭倦呢啲仇殺生活,但正如上面講,人在江湖柏木由紀,明明佢想了無牽掛,但偏偏太多情。有個仲係想做大事想證明自己嘅馬仔烏蠅(張學友),有姑媽,有表妹。
21. (劇透)最後劉華係搵到隻杯,但結局都係死咗。冇錯,就係死咗,先搵到心中嘅寧靜。呢個亦係金基德好多戲嘅主題:捨棄肉身然後得道。有時係死咗(《聖殤》,《春夏秋冬》嘅老憎),有時係魔幻化(《感官樂園/空屋情人》最後個磅變咗零)。
22. 拿,都話比較文學!金基德vs王家衞。真係拎去寫論文都得。當然兩個導演其實唔太似,王家衞更加係一個「金句」導演,而且好多時都唔係拍現代。金基德粗糙好多,多數都拍現代,但始終都唔係好入到「主流」,你鬼佬都冇幾多個敢講自己好鍾意佢,特別呢幾年人人metoo.
23. 睇就一定睇,有機會睇完寫多篇。但好多時呢啲「有機會寫」都最後冇寫。邊得閒?始終仲係未去到搵夠上岸唔使做啲錢多到用唔晒(否則使乜搞Patreon?)
24. 最後大煞風景講多句,麥芽糖餅as a metaphor.張學友在大角嘴賣嘅魚蛋,一蚊串,1988年。你睇下而家一串魚蛋幾錢?呢啲就係尼克遜廢除金本位制嘅後果啦。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聖殤意思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夏日國際電影節|金基德睇邊套好?】
夏日國際電影節除咗今敏,另一位金基德嘅回顧展都好值得睇。
先唔講佢私生活,佢嘅電影基本上冇咩邊套失禮(麻麻地係《爛泥情人》同《呼吸》),亦都係自己最愛導演之一--同期仲有個朴贊郁,舊年佢嘅離世我都好震撼,始終我都係睇住佢嘅電影大。第一次睇《慾海慈航》已驚為天人,之後嘅作品有一期亦要「多謝高登先」,夠膽買入咁冷門嘅導演作品。
有讀者問到入門睇邊套好,最出名可能係《聖殤》、最有意思可能係《春夏秋冬》,但我自己就最鍾意《感官樂園》,亦係當年嘅年度最愛。冇金基德其他電影咁有「禪味」,亦冇早同後期作品咁偏鋒血腥,就係講個無業青年周圍入空屋度生活,直至有日遇上咗個婚姻生活唔如意嘅女人,練成咗「隱形大法」,要救個女人離開,最後又互生情愫。
套戲雖然都有少少離經叛道,但算係金基德較易入口作品之一,又不失背後嘅意味,借喻都市人「空虛寂寞凍」嘅內心世界、被社會遺忘嘅人可以點樣自處,仲拍到金基德極少有嘅「純愛」味道,而呢套戲都將金基德推上事業高峰,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
金基德後期都有唔少好戲,例如《脫不了北的人》、《切夫之痛》(男人會睇得真真正正好拿痛)、佢嘅遺作《人間時人》都一樣好睇,今次就冇選映。
電影節選映嘅作品就套套都好睇,我都會睇返佢早期唔係咁易搵嘅作品,有緣藝術中心/ISQUARE見。
金基德相關電影文章可看留言連結。
‼️電影網店全新貨品已上架,低至$5起,快啲嚟搶購啦:https://bit.ly/3qLPkpk
【Patreon加強版】尊享優惠、更多深度獨家電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bit.ly/3a9wOzy
或使用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MeWe請Follow】mewe.com/p/travelerwithmov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聖殤意思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唐代詩人孟郊:高天厚地一詩囚
歷史春秋網
作者:王開林
眷眷者,慈母之意。拳拳者,遊子之情。《遊子吟》總共三十字,竟無一字不是催淚彈。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十歲前,孟郊喪父,他與兩個弟弟孟酆、孟郢由母親裴氏辛苦養大。在這個單親家庭裡,父恩天高,已摸不著邊際;母愛地厚,才立得住單薄的身體。
孟郊,這位大唐詩人,以詩風矯激而著稱。一千二百年來,無數遊子的淚水都源自他的筆下!我猜想,他寫完那首《遊子吟》後,一定泣不成聲,頃刻間淚濕襟袖。
年輕的孟郊抱負不凡,他揮灑筆墨,徬彿運斤成風,全是顧盼自雄的豪言壯語:「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還未見識世路上的風波險惡,還未遭遇命運之神一記小指頭的輕敲,此刻,他胸中跳蕩的是一顆將以有為的少年心。
我願分眾泉,清濁各異渠。
我願分眾巢,梟鸞相遠居。
此志諒難保,此情竟何如?
「情」也好,「志」也罷,日後皆與世事圓枘方鑿,難以吻合。善惡相羼,美醜莫辨,最是人間常景,誰能了了分明?誰又能獨秉公正?濁水遍地橫流,梟鳥盡佔高枝,清泉因此遠避,鸞鳳為之低徊。孟郊是赤子,也是痴子,他對外面的世界抱有極高的期望值,認定「物皆備於我也」,徬彿舉目可見,唾手可得,殊不知,海面雖遼闊,可取飲者無一勺。
現實有時比盛氣凌人的繼母更冷漠,也更苛刻。年逾不惑,孟郊遵從母命,遠赴京師。大唐禮闈的門檻比踵其後塵的任何朝代都要高得多,滿打滿算,單科進士名額不足三十人。李白不肯嘗試,是明智的。杜甫偏不信邪,結果在京師困居十載,飽嘗悲辛,苦無所獲。
孟郊的運氣如何?他一入長安,空手而返;再游西京,鎩羽而歸。似乎命中注定,他面前不會出現一條平坦的仕途。只能放歌詠詩,「劌目鉥心,鉤章棘句」,「神施鬼設,間見層出」,一腔怨氣化作滿紙哀聲:「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
忽忽多年,懷才不遇,孟郊對於冷酷的現實有了切膚之痛,「惡詩皆得官,好詩空抱山」。他索性結廬嵩岳,過起了白雲為田、絳雪為飯的隱居生活。衣褐懷寶者,既然得不到當途者的賞識,那就將一腔孤憤訴與群山去聽:「本望文字達,今因文字窮。影孤別離月,衣破道路風。」
在大唐帝國,貧寒書生的出路有限。倘若孟郊的政治前途受阻,就多半會淪為涸轍之鮒,那頂「詩人」的桂冠固然光鮮好看,但它兌現不了現世的安穩。一方面,命運薄待孟郊;另一方面,則給他補償。儘管時乖運蹇,孟郊有志難伸,但他與韓愈結下的深厚友誼不失為高山流水的華彩樂章。
孟郊比韓愈年長十七歲,按理說,這條代溝又寬又深,然而他們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結為了比忘年之交更好的忘形之交。在唐人傳奇《龍城錄》中有一則《韓退之夢吞丹篆》,可謂奇談:「退之常說,少時夢人與丹篆一卷,令強吞之,傍一人撫掌而笑,覺後亦似胸中如物噎,經數日方無恙,尚可記其一兩字筆勢非人間書也。後識孟郊,似與之目熟,思之乃夢中傍笑者,信乎相契如此。」人生如夢?人生如戲?人生如傳奇?命運歸定數,情誼續前緣?信也由你,不信也由你。
韓愈二十五歲登進士第,此後數年,參加過三次吏部考試,均未能通過銓選,他的官運如何?尚在未定之天。孟郊羈旅長安,一介布衣,詩才固然不薄,但要在仕途上軟著陸,找尋到一個可靠的落腳點,殊非易易。韓愈在京師大名鼎鼎,毅然以古文運動的旗手自任。他為孟郊延譽,難度很小。他為孟郊解憂,難度很大。
韓愈的神作《與孟東野書》述及了兩人的知己之情:「與足下別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懸懸於吾也。……吾言之而聽者,誰歟?吾唱之而和者,誰歟?言無聽也,唱無和也,獨行而無徒也,是非無所與同也,足下知吾心樂否也。」若非至交,無此深言。精神吸引,靈魂映照,世俗的計慮盡拋,方有此一番告白。
韓愈賦詩《醉留東野》,其真摯熱烈的情誼於字裡行間呼之慾出:「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吾與東野生並世,如何復躡二子蹤?……我願身為雲,東野變為龍。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
杜甫一生寫過《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傳世的詩篇,韓愈對其風義景慕不已,但他也扼腕嘆息:李、杜二位前賢未能常相過從,遂成千古憾事。
憂戚傷人,勝過鉛刀割肉。孟郊之憂是謀生,孟郊之戚是落第。莫非長安真就不是他安身立命的福地?沒有上策,只有中策,韓愈送孟郊去謁見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貧寒書生做幕僚可算一條入仕的捷徑,倘若能得到封疆大吏的力薦,袞袞諸公或許會對他另眼相看,頂不濟,生活總歸有個著落。臨別時,韓愈再三慰藉好友,賦詩鼓勵道:「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卞和獻玉,稀世之寶無人識得,被誣為欺君而慘遭刖足之禍,可說是天下有名的苦人兒,但他最終獲得了楚王的接納,所獻之玉也被視為天下重寶。韓愈用這個典故激勵孟郊,是提醒他:衣褐懷玉者終必有遇。
命運肆虐,禍不單行。孟郊三次得子,一一夭殤。落第之悲尚可轉念,失子之慟如何釋懷?至此,孟郊被逼入了「積怨成疾瘳,積恨成狂痴」的絕境。
總會有否極泰來的那一天,天公鐵石心腸,也有歇手消停的時候。貞元十二年(796),孟郊四十六歲,終於榮登進士第,喜赴瓊林宴,置身在一群志驕意滿的青年人當中,其滿頭華發格外引人注目。這一天,他等待得實在太久了,徬彿等待了整整一百年。孟郊賦詩《登科後》,意氣洋洋,但知情人讀了無不為之泫然淚下。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宋人尤袤的《全唐詩話》評論此詩:「一日之間,花即看盡,何其遽也。」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傳》據此而議,更進一層:「識者亦證其氣度窘促。卒漂淪薄宦,詩讖信有之矣!」莫非真的是「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居然連長安城的鮮花也不可一日看盡。李白朗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同樣晚運不佳,這似乎又額外添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佐證。
一生中,孟郊難得有如此極情盡興的日子,夙願已酬,懸而未決的功名終於到手,真是莫大的慰藉,在老母親裴氏眼裡,這不僅勝過人間的錦衣玉食,而且勝過仙界的靈丹妙藥。
四年後,孟郊出任溧陽尉。城東,古木蓊鬱,孟郊常去林中,棲息在積水旁,飲酒彈琴,徘徊賦詩,終日不倦。他厭煩曹務和案牘,請人代理,將自己那份微薄的薪水分給對方一半,終於窮到辭職。此後,由韓愈舉薦,孟郊追隨尚書留守鄭餘慶,輾轉數地,依舊沈淪下僚,毫無起色。正如韓愈所言,「物不得其平則鳴」,孟郊歷盡坎壈之後,昔日的樂觀悉數歸零。「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男兒久失意,寶劍亦生塵!」他怨恨命運,悵觸西風,終極的解決之道,唯有幡然覺醒。
「願存堅貞節,勿為霜雪欺!」從迷失的地方回到原點,孟郊依舊貧寒,依舊孤苦,但他參透了生之榮枯,心境遂如一泓秋水,波瀾不興。昔年,孟郊憤然絕叫過「我欲橫天無羽翰」,現在想來,皆因心中迷障太多。天穹猶如一張大幕,受苦的靈魂匍匐在蒼茫的原野上,吮吸清露,踐履嚴霜,就算所有的夢想凋落於眼底,只要能找到內心的寧靜,即可瞬間脫困。既然孟郊以鳳鳥自居,以俗世的功利為羅網,他久在羅網中苦苦掙扎,又豈能自由翱翔?
所有滴落的同情之淚都無法逆流到唐朝去,否則,它們將匯成大河,載起一葉又一葉擱淺之舟。孟郊病逝於元和九年(814),韓愈召詩人張籍會哭,出葬前,張籍說:「先生揭德振華,於古有光。賢者故事有易名,況士哉!如曰貞曜先生,則姓名字行有載,不待講說而明。」眾人無異詞,於是朋友們私謚孟郊為「貞曜先生」。孟郊的忘年詩友賈島賦詩《哭孟郊》,頗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意思,其中那句「故人相吊後,斜日下寒天」,讀者品咂再四,苦澀無比。
蘇東坡能夠在豪放派與婉約派之間從容來去,衣不沾塵,鞋不沾土,這門絕技罕有傳人。他瞧得起隱逸派,迷戀陶淵明的詩歌,無以復加,但他不喜歡苦吟派,對於孟郊的詩歌不無微詞,「初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又如食蟚蟹,竟日嚼空螯」。誠然,依照美食家的標準來欣賞孟郊的詩歌,不免大失所望,他的詩歌太苦澀,太生冷,能供人大快朵頤的「魚肉」、「蟹肉」少得可憐。孟郊的詩歌更像是毫不起眼的芥末,待它把你辣得倒吸一口涼氣,淚水奪眶而出,頓時忘記了盤中的魚和蟹,才會覺得它真強,認為它極好,微量品嚐才是王道。
金朝詩人元好問作《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一首針對孟郊:「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江山萬古潮陽筆,合臥元龍百尺樓。」有人說,這是對孟郊的貶低。也有人說,孟郊就是詩囚,評價恰如其分。其實,做詩聖、詩仙、詩魔也好,做詩囚、詩丐、詩癲也罷,匆匆都是一生。千古愁也得放下,萬古悲也得放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孟郊
聖殤意思 在 什麼是『聖殤』(Pieta)?... - 茱莉的音樂城堡Julie's Castle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聖殤』(Pieta)? 上週,我們從基督之生,切入聖母這個藝術主題與角色本週,我們從基督之死,再次認識聖母這位奇女子以及由她颳起的藝術旋風! ... <看更多>
聖殤意思 在 聖殤電影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推薦與評價
【聖殤電影】「聖殤電影」#聖殤電影,聖殤,【聖殤】HD中文版電影預告片,拍過33部電影文英「熱帶魚」得最佳女配角,friDay影音|台灣看不到的《末日飛船》話題導演金基德 ... ... <看更多>
聖殤意思 在 [心得] 文藝復興,復興什麼? - 看板Ind-travel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https://goo.gl/JnBp7K
-------------------------------------------------------
圖/文:保羅船長
第一次準備義大利旅遊資料時,腦子裡總是不斷的被「文藝復興」這四個字給洗版。像是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這所謂的三傑,以及烏菲茲美術館或是梵蒂岡博物館裡面有哪些重要館藏。因為資訊這麼多,讓我有一種誤會,以為只要去義大利玩一圈,就可以對文藝復興略知一二。
不過事與願違,去完之後,疑惑更多了,比如說:
(1) 文藝復興,是在復興什麼?
(2) 那些畫到底厲害在哪裡?有比梵谷或畢卡索厲害嗎?
(3) 真的有人可以單純從畫裡去分辨那是誰的作品嗎?
(4) 去看那些作品,是朝聖的意味居多,還是真的現場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所以第二次再去時,決定好好把它搞懂。
文藝復興,復興什麼?
簡單來說,西方的文明史,可以分成下列四個階段:
(1) 希臘羅馬時期
(2) 黑暗時期
(3) 文藝復興
(4) 近代史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一個地方的文明,應該會逐漸的發展。在歐洲,就是這樣從無而有,漸漸的成形,然後到了希臘羅馬時期,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文學上有希臘神話;在哲學上有蘇格拉底、柏拉圖;在數學上有歐幾里得、畢達哥拉斯;在科學上有阿基米德;在建築上也有神廟、競技場。
但是後來呢,羅馬帝國被北方的民族給消滅了。但這些民族,既不了解文化的價值,也沒有要保存它們的意思,所以這些長久累積下來的資產就這樣消失了。所以這段時期又被稱為黑暗時期,也就是沒有文化的意思。這段期間持續了約一千年之久。
黑暗時期雖然沒有文化,但卻從羅馬帝國繼承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基督信仰。在那個不穩定的年代,信仰成為安定人心的支柱。但是到了後期,信仰變得越來越強勢,以致於壓抑了人性。比較極端的說法,就是「人活在這世上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贖罪,這樣死後才能進天國」。所以後來才有我們所熟知的贖罪券,以及宗教改革。
另外一方面,在黑暗時期的晚期,隨著經濟的富裕,在義大利開始產生了一些有錢人家族,正所謂飽暖思淫慾(打錯了,是文藝),所以他們開始資助一些藝術家。而這些藝術家們,因為有人撐腰,也跟著大膽了起來,認為藝術不應該以信仰為絕對目的,應該要重新找回人的理性與感性。
因此,用一句話來形容文藝復興,就是「藝術,始終來自於人性」,雖然有點俗氣,卻是相當貼切的說法。
我們在現在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但在當時宗教具有絕對權威的背景下,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這就好比,在當兵的時候,每週三的莒光園地都要寫週記,而且內容一定要是保家衛國、親愛精誠、軍人的天職是服從…這些東西。這時候你敢跟班長說,「班長,我想寫些不一樣的耶,像是言情小說阿、推理小說阿、或乾脆畫個漫畫,你看怎麼樣?」,然後你就會有跑不完的步和搬不完的桌子。大致上就是這樣的概念。
當然,這樣大膽的作風,也帶來了跨時代的影響。它開啟了一扇有著無限可能性的大門,讓接下來的歐洲近代史,開始突飛猛進的成長。
建築、雕刻、繪畫
建築、雕刻、以及繪畫,是文藝復興最重要的三個領域。從這三個領域當中,我們來看看,這些藝術家們所展現的,人性之美。
建築是三者之中最明顯的例子,也是我最感興趣的領域,所以我早已把它獨立寫成一篇文章,直接去看「威尼斯之三:教堂建築史縮影」比較完整,這邊就不再重複了。反正黑暗時期的教堂就是又黑又暗,文藝復興的教堂就是又美又舒服。
至於雕刻。我們用最有名的兩座來說明,分別是「大衛像」以及「聖殤」,都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大衛像,如果你事先不知道這是誰的話,你實在很難想像,他是一個王,而且是聖經裡數一數二的重要人物。因為他既沒有王冠、也沒有威嚴的架勢,更別說還全裸…。在古代,如果有人把王的雕像刻成這樣,那絕對會被砍頭的。
但是呢,如果你把它視為一個「普通的男人」的話,就會覺得,嗯,好像真的雕得不錯耶,這應該是個在當時很紅的男模吧!身材比例非常完美,有點肌肉又不會太噁心,臉很俊美又不覺得娘。
這就表示,在米開朗基羅的心中,他的審美觀是很符合人性的,就算到了今日,我們看了還是覺得美;而且美應該不受宗教的約束,他覺得該用裸體來表達的,就算是聖經人物,他也會堅持到底。(不過我個人覺得他應該是後台夠硬才敢這麼做啦,畢竟連教宗都要找他畫西斯汀禮拜堂了)
▼大衛像
至於「聖殤」,則有更深一層的涵義。
聖殤,刻的是聖母瑪莉亞抱著耶穌受傷的身體。它突破傳統的地方有兩個:第一是年輕貌美的聖母,第二是哀傷的耶穌。
在傳統基督信仰中,耶穌的死,是為了替人類贖罪,而且死後三天就復活了。因此,被釘上十字架的耶穌,是一種榮耀、以及神性的象徵。
但在聖殤裡,耶穌是被撫慰的一方。如果是榮耀的,又何必被撫慰呢?所以米開朗基羅想表達的,是耶穌也有人性一面。
我第一次看到聖殤的時候,內心湧起了一股感動,雖不至於流淚,但眼眶也有一陣麻麻的(這應該是唯一的一次,我對藝術作品有感覺)。我看到了令人不捨的耶穌,但也看到了聖母用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姿態,來撫平人的哀傷。
我想說的是,當米開朗基羅,擺脫絕對的神性,用人性的角度來塑造它時,反而更能夠引起人的共鳴、更能夠感動人心。這就是文藝復興的真諦。
▼聖殤,位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衣服的皺摺和人物的表情都很細緻。
藝術 & 信仰
在講繪畫之前,我們先來想想一件事。
前面有說到,文藝復興,是要擺脫宗教對人性的壓抑,但為什麼,不管是教堂、還是雕刻,都還是一些宗教的主題呢?
首先,文藝復興雖然強調藝術應該超乎信仰,但它並沒有否定信仰。基督信仰在西方,從沒有被全盤否定過。就算後來變腐敗,那也只有「宗教改革」,而沒有「宗教革命」。因此,藝術跟信仰並不是相斥的。藝術跟信仰可以合而為一,例如巴洛克式的教堂;藝術跟信仰也可以「一個作品,各自表述」,例如大衛像。
此外,在當時,文藝復興是社會上層人士的活動,一般中下階層,其實沒什麼在參與。但是他們耳熟能詳的,還是聖經裡的人物和主題。
比如說,你讓他們看創世紀的壁畫,他們會覺得,哇!畫得真棒,你看那個上帝跟亞當畫得多好,果真是藝術阿;讓他們看大衛像,他們或許會有一點懷疑,但也會開始思考,哦,原來藝術也可以這樣子阿;但是,如果你讓他們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他們可能,也只能跟著笑一笑。
簡單來說,再好的東西,也要有市場。不過,就好像一個歌手紅了之後,就可以唱一些自己喜歡、但非主流的歌,像是王菲、陳奕迅那樣。所以到後來,也開始有一些非宗教的主題,特別是在繪畫上。
繪畫
繪畫相對來說,很難理解。多數的繪畫並沒有辦法看出文藝復興的思想。比如說「最後的晚餐」,大家通常都是討論它的構圖、人物表現、透視法。或是像「創世紀」、「最後的審判」,我們也只能說,米開朗基羅畫得很好,很逼真、有肌肉、有表情,然後呢?所以呢?
沒錯,他們的確畫的很好,但,
這跟文藝復興有什麼關係?
這跟文藝復興到底有什麼關係?!
這跟文藝復興到底有什麼TM的關係?!
(超生氣的所以要說三次,這問題真的煩了我很久)
為什麼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畫,叫做文藝復興,但是梵谷、畢卡索的畫,就不叫文藝復興?!為什麼畫跟上帝有關的「創世紀」是文藝復興,跟上帝無關的「星空」就不是文藝復興?!這跟一開始說的「文藝復興是要打破宗教權威」的概念,不是互相抵觸嗎?
要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跟我們比較切身相關的文化。
我們來看看,國語流行音樂。
我們都知道國語流行音樂是怎麼一回事。不管你喜不喜歡,你一定都知道周杰倫、五月天,像我這年紀的人還會知道王傑、張雨生、張清芳等等。
那麼,有沒有人想過,國語流行音樂,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剛開始又是什麼樣子呢?
我們可以想像,一開始的時候,大概沒有流行歌這種東西。國語歌,要嘛就是童謠,要嘛就是軍歌,什麼雄糾糾氣昂昂還我河山在一班之類的;再不然就是某片草原很大一眼望不盡、或是某人好偉大一下子是燈塔一下又是救星這種洗腦歌(看我到現在都還會背就知道洗的有多徹底…)
然後呢,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在校園裡開始有了些文藝青年,對音樂有興趣,也覺得音樂不該只是拿來歌功頌德拍馬屁,也應該要唱唱一般民眾心裡的風花雪月才是。於是開始試著作詞作曲,漸漸的流行起來,我們稱之為「校園民歌時代」。
校園民歌時代是一個開端,從此之後國語歌就開始流行了起來,陸續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與歌手。然後到了近年來,隨著曲風越加多變,也開始有了像搖滾樂、重金屬、舞曲等不同的風格出現。
所以我們可以說,校園民歌就是國語流行音樂的始祖。但是,它到底厲害在哪裡,以致於它可以成為始祖呢?
簡單來說,在民歌時代以前,國語歌都不好聽,因為它們不是為了好聽而存在;但民歌時代,認為歌曲就是歌曲,不該為了其它目的而存在,而是為了好聽、打動人心而存在。在這樣的前提下作詞作曲,自然而然就會符合多數人的美感,所以就流行了起來。
是不是覺得,跟文藝復興很像呢?
所以我們直接講結論吧。攤開西方的繪畫史,在文藝復興之前,繪畫都是為了宗教而存在,也都不是太好看;文藝復興是第一次,繪畫,是為了本身的美感而存在。它讓大家知道,原來繪畫,也可以這麼好看。於是開啟了整個西方的繪畫史。在那之後,才有所謂田園派、印象派、立體派這些不同的畫風產生。
而他們為了讓畫變得好看、變得栩栩如生,也在技巧上花了許多心力,比如說透視法,讓畫可以變得比較立體,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畫,開始有了比較完整的結構,比如說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就是一個很完整的構圖。
我想,許多的畫,都用了許多不同的技巧,來達到畫家想表達的目的,這個要研究可研究不完了,而且我對這個興趣也不大。
但是無論如何,只要記住一點,他們這些人,是歷史上第一次,純粹為了「美」來作畫。
朝聖 VS 臨場感
最後,再來談談我的最後一個疑問。去看那些作品,是朝聖的意味居多,還是真的現場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前面有提過,文藝復興最重要的三個領域,就是建築、雕刻、以及繪畫。而這三者的臨場感,分別是建築 > 雕刻 > 繪畫。
舉建築來說,其實我最早接觸到歐洲的教堂,是哥德式教堂,尤其在德國和法國。有一陣子我也蠻喜歡哥德式教堂,雖然黑黑暗暗的,但莊嚴肅穆,能讓人心情安定。不過後來看了巴洛克式教堂,例如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以及威尼斯的安康聖母大教堂,我發現並不一定要莊嚴肅穆才能安定心情。反而整體的明亮與合諧,更能讓人感覺平安。
如果你想要親身體驗兩者的差別,那威尼斯是最好的地方。威尼斯是同時擁有哥德式教堂與巴洛克式教堂的地方(再打一次廣告:威尼斯之三:教堂建築史縮影)。而且威尼斯的哥德式教堂很「道地」,不像義大利其它城市,都是改良過的哥德式。
而雕刻的話,因為是立體的,所以現場看還是有差別。尤其像是大理石的表面、以及像是衣服皺褶等細節,現場看的話,應該會有「哇塞,他連這個都刻得那麼細」這樣的感覺。而且因為雕刻的很細,所以有時可以從人物的表情中看到情感,比如說聖殤,就是一個很棒的代表。
至於繪畫,老實說我個人是比較無感。我也不曉得,在事先不知道的情況下,怎麼去分辨哪幅畫是誰的作品。這個我就覺得朝聖的意味居多。而且只要是有名氣的畫,通常都是一堆人擠在前面,然後你只能從人頭縫中間看過去,這樣實在很難不覺得自己是在朝聖啦…。不過所謂朝聖,也不算是負面的詞彙,像我小時候很迷聖鬥士星矢,所以就一直很想去雅典的神廟朝聖,最好是帶著黃金聖衣一起去拍個照這樣。
主要作品
一、羅馬、梵蒂岡
聖彼得大教堂:巴洛克建築代表作。圓頂、對稱主體、前面圓型廣場,是文藝復興建築最大的特色:幾何、對稱、合諧。裡面則有包括「聖殤」在內的許多大理石雕刻與壁畫。
梵蒂岡博物館:最後面的拉斐爾畫室有大量的拉斐爾作品。西斯汀禮拜堂則是米開朗基羅的神作,包話「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不過創世紀很小一塊,和想像中有些落差。(註:拉斐爾畫室和西斯汀禮拜堂空間都很小,一定要早點去,不然會被擠爆)
其它巴洛克式教堂:拉特朗聖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聖安德烈聖殿(Basilica di Sant'Andrea della Valle)
二、佛羅倫斯
烏菲茲美術館:最多文藝復興時期畫作的地方。
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最經典的文藝復興建築。從遠一點的「米開朗基羅廣場」看下去最好看。(註:只有圓頂是文藝復興建築,教堂本身是哥德式的。)
大衛像:正版的大衛像放在「學院美術館」,不過「米開朗基羅廣場」和「領主廣場」也有複製品。
三、威尼斯
安康聖母大教堂:經典的巴洛克式教堂,裡面有威尼斯畫派的壁畫。
藝術學院美術館:最多威尼斯畫派的地方。
四、米蘭
最後的晚餐
▼好漂亮的聖彼得大教堂
▼好漂亮的聖彼得廣場
▼好漂亮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反正文藝復興的建築就是好漂亮就對了啦!
▼西斯汀禮拜堂,最遠的那面牆就是最後的審判。裡面不能拍照。
▼頂部的聖經故事,最中間的左邊那一格就是「創世紀」,其實好小一格…
▼「創世紀」放大來看。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我個人最喜歡的文藝復興時期畫作。
保羅船長的遊記:https://www.captainpaul.net/
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aptainpaul.ne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31.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d-travel/M.1474725419.A.27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