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歡的事,
宇宙自然會回報你源源不斷的資源與金錢,
不會讓你匱乏。
.
昨天麟洋配載譽歸國,踏入國門的記者會上,
一位白目的記者問齊麟說:
「你的獎金比李洋少了幾百萬,你有什麼看法、什麼感覺?」
聽到這樣的問話,當下心裡真想罵人:
「你是怎樣,你是嫌他們兩個兄弟感情太好,想要挑撥離間他們嗎?」
.
還好齊麟很有智慧,
他告訴記者,他比賽只是為了興趣、單純喜歡打球,
並沒有去多想到獎金多少的問題,獎金是附帶來的,多少他並不在意。
.
說得好啊。#果然沒有白喜歡他。
還好這小子腦袋清楚,沒有掉入「陷阱」。
.
奉勸記者大大、如果不會問問題就閉嘴,免得「自取其辱」。
.
一個人會問出怎樣的問題,
給出的就是他背後的「價值」、更代表「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
一個人如果只是為了獎金想要成為運動選手、
而不是為了興趣去打球,
我想、就算他再怎麼努力,成就也都有限吧。
回到初衷、
#單純的力量最大
.
老實說有時候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
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
就是你「#夠不夠愛」這件事情,
如果你夠喜歡、夠愛,你自然就會努力、把件事做到最好、不是嗎?
當你把件事做到最好、掌聲成就自然就隨之而來,不是嗎?
幹嘛要追求?
#不要本末倒置。
.
是的,名利其實不用刻意追求,
你只要利用你的天賦、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宇宙自然會給你源源不斷的報酬、
真的不用擔心金錢。
----------------
就拿林昀儒的例子來說吧、
19歲選手 #林昀儒 這次奧運桌球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
他的優異表現怎麼來的?
.
其實小林從小學就開始打桌球了。
當時他的母親陳貴玲女士心裡還很掙扎、
她猶豫著,
倒底是要讓孩子「練桌球、比賽桌球」?還是「功課、成績」比較重要?
我想任何母親都會有這樣的掙扎吧。
用我們一般世俗價值的考量就是:「打球能當飯吃嗎?」
.
陳媽媽雖然心中有掙扎、很猶豫,但是她不急著有答案,
她決定、暗中觀察他的兒子、從生活觀察中去找解答。
然後,她發現,
林昀儒這孩子跟別的孩子很不一樣,
他竟然可以忍受長時間練球的枯燥,
他把平時唸書之外的休息時間都拿來練桌球、研究桌球,
甚至、他甘願放棄畢業旅行去參賽。
.
好、答案出來了。
一個人除非對所做的事有著非常、非常濃厚的興趣,
不然、要一個孩子放棄玩樂、犧牲旅行,那是不可能的。不是嗎?
.
因為這樣的「觀察」,
讓陳媽媽確定小林他是「真的喜歡打桌球」、
於是她大膽做了一個決定:
她決定支持孩子去打桌球,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陳媽媽決心當孩子的「後盾」,
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走上桌球職業選手之路。
故事感人吧。
.
不管是林昀儒、或是陳媽媽、陳爸爸,
他們的動機都 #非常單純、
就是全心幫助孩子發展他的「興趣、潛能」、
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如此而已。
他們完全不是為了金牌(功利目的)去栽培孩子的。
.
所以、順道一提、
看到網路有位媽媽說:看了麟洋的優異表現後、決定讓他兒子去練羽毛球。
ㄟ、這位媽媽,麻煩你、
請先問過你兒子,看他喜不喜歡打羽毛球、好嗎?
搞不好、他喜歡打棒球、打桌球?
更或許,他喜歡跳水、游泳、或編織,也不一定。(英國跳水王子)
.
各位父母、請不要擅作主張、幫孩子做決定,好嗎?
.
請讓孩子「自由發揮」、讓他們「做他們自己」。
我們能做的、
就像林昀儒的媽媽一樣、在一旁「觀察」、
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他在做什麼事時、他最專注、最開心、
甚至喜歡到、他可以放棄一切。
.
「#去支持孩子做他喜歡的事」,這樣就夠了。
不只是陳媽媽,
據我所知、麟洋的父母、也都是如此。
他們都不是為了獎金、為了金牌、「逼」孩子打球的,
老實說、這種事也逼不來,
您就別白費力氣了。
.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希克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職業選手之路 想打比賽?想當職業選手? 五路重點與比賽準備要領,這次教給你! 記得訂閱加開啟小鈴鐺,別錯過我的影片 FOLLOW ME!追蹤我!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klivesho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
「職業選手之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楊勇緯 Yang Yung We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希克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Hu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閒聊] 職業選手轉路之後很成功的有誰啊?? - 看板Lo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成為職業選手必經路- 朴仁秀-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高爾夫| 邁向職業選手之路~~ | By 運動班長Sports Camp 的評價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先後獲中港台職業戰隊羅致,四出參賽。電競助他脫離「自閉」 ... 的評價
- 關於職業選手之路 在 对“电竞”多一些清醒认知是好事 的評價
職業選手之路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對於 #林昀儒 父母每月自費13萬請中國教練這件事沒什麼意見。
中國是桌球強國,台灣的父母在經濟能力允許之下,幫小孩請外籍教練(對,中國教練算外籍教練,小粉紅不要叫),這件事沒什麼好講的,特別是林昀儒已經是從小決定往職業選手之路邁進,他的父母當然會想好好花錢栽培。
但值得大家討論的,或說作為一個父母,我比較想跟大家討論的,是如何面臨小孩在學業與運動之間的抉擇,而作為父母,又該投注多少資源讓小孩一圓運動夢。
這問題在台灣不難理解,因為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之下,有運動天份的小孩,隨著一路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在「升學vs運動」的二分法選擇之間,壓力會越來越大。
小學時,學業壓力不大,看著小孩喜歡跑跑跳跳,讓他們去校隊玩玩,也玩出一些成績,父母都覺得開心。但升上國中,還要繼續花這麼多時間在運動上嗎?許多家長難免會開始猶豫。
道理很簡單。父母的擔憂是:搞體育,未來有沒有出路?畢竟,不是每個小孩未來都可以當國手,都可以成為職業選手。講白了,就算當到國手,在巔峰期過去之後,也的確面臨到就業跟生計的壓力。
「因為除了打球,我什麼都不會」。這句話,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當然,還是有少數的運動員有培養運動以外的專長。
台灣的體制,在小孩決定往運動方向邁進之後,對課業的要求通常越來約鬆。在早期,許多體育校隊甚至上課時數不足,學校及教練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遇到週間有比賽時以比賽為重,比賽結束後也不會補課。
對選手來說,看著學長學姊也是這樣過來,也不自覺走上相同的道路。這是過去常見的弊病。
教育部體育署在今年修法,讓國中小體育班學生每日練習的時間從「至多以三小時為原則」改為「至多以三小時為限」,這是正確的做法。我也相信,現在的學校及家長,也越來越重視選手在運動以外的學習。
但歸根究底,對於家長來說,還是得面臨這樣的抉擇:讓小孩投入運動,是幫小孩?還是害了小孩?
林昀儒顯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根據媒體報導,他的父親是體育學博士,母親是國中校長,林昀儒的國中跟高中都是在家自學,因為他的父母很小就發現林昀儒的桌球天份,並且立志栽培。
撇開一個月13萬元教練費用的經濟層面考量,單純就父母角度思考,應該沒有很多父母會在小孩十二歲時,便決定讓小孩全心往職業之路邁進。
風險很大,不是嗎?林昀儒當然從小在桌球展露頭角,拿了一些獎項,但這樣的小孩很多啊!又有誰能知道他能在19歲時就登上奧運舞台?他父母也不曉得。
林昀儒的父母顯然很早就做了決定,甚至是一種賭注。他們賭對了。
講到這,請讓我岔開話題談一下 #郭婞淳。
我不是要講她奪金牌有多厲害,因為這個大家都知道。
我要講的是,她在奪金牌之後,陸續在臉書上感謝她的贊助單位,包括台灣大哥大、TOYOTA、Under Armour及富邦金控。
當然,她奪金之後的社群媒體發文也許是當時的贊助條件之一,但好的選手,是需要企業投資的。我希望郭婞淳的成功,可以讓更多企業更踴躍贊助選手,而且從學生時期開始。
當然,我也看到郭董十年贊助 #莊智淵 六千萬元的新聞。撇開政治立場不看,這都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企業贊助選手,也許也可以幫企業本身節稅,但重點是,這會讓更多選手無後顧之憂,願意投身運動產業。
在美國,優秀的運動選手在大學時期甚至高中時期,便開始接受企業贊助。這是美國運動產業發達的眾多原因之一。運動必須是一個產業,有明星運動員帶動商機,吸引更多資本投入,整體運動才會蓬勃發展。
(經網友提醒,我這句不夠準確。應該說是,美國如NIKE等運動品牌會贊助運動名校,至於選手本身能不能接受贊助,到2019年才放寬規定。以上說明。)
更多的企業投入,更完整的運動產業鍊建立,「體育vs運動」的差異,選手在學生時期如何兼顧課業及競技場上的表現,大學體育獎學金的多寡等等,上述每一題都可以有許多討論。
讓台灣的運動選手,能夠從小認知到「升學vs運動」並不是二選一的命題,而是一個他們未來即便從選手身份退下,仍然可以在這個運動產業鍊下發揮專長並有穩定收入,才能鼓勵更多有運動天份的小孩及他們的父母,願意讓小孩一圓運動夢,即便只是嘗試幾年也好。
也許這才是我們討論林昀儒現象的另一個思考角度。
職業選手之路 在 楊勇緯 Yang Yung We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 大家健康雜誌 的報導,環境很重要,想想今天星期日,你都在家做些什麼呢? 有沒有跟爸媽多互動? 或是跟手足多聊聊天呢?
今天早上勇緯參加 臺中酷運動- 臺中市109年度運動有功團體及人員表揚大會,與劉文等教練都有獲獎,小編們也與有榮焉…勇緯不僅是柔道技能優異,個性更是迷人,對,他很迷人,除了長相外,他的個性其實很溫柔、貼心,一點都不像場上的樣子…哈哈😅
https://healthforall.com.tw/?action=article_in&id=5063
職業選手之路 在 希克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職業選手之路
想打比賽?想當職業選手?
五路重點與比賽準備要領,這次教給你!
記得訂閱加開啟小鈴鐺,別錯過我的影片
FOLLOW ME!追蹤我!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klivesho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kevn/?hl=...
如有任何工商需求,請直接私訊粉絲頁:希克CK
職業選手之路 在 成為職業選手必經路- 朴仁秀-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成為 職業選手 必經路- 朴仁秀. 118K views · 2 years ago 台灣 ...more. 新 ... 跑跑 職業選手 暈車實錄. 爆哥Neal•120K views · 0:43 · Go to channel ... ... <看更多>
職業選手之路 在 高爾夫| 邁向職業選手之路~~ | By 運動班長Sports Camp 的推薦與評價
高爾夫. 邁向 職業選手之路 ~~. 周志勳dan 29 yang lain. 1,944 Lihat · 30 · · 4. Lagi daripada 運動班長Sports Camp. 01:06. 貓頭鷹第四站精華✨ 一起來看看 ... ... <看更多>
職業選手之路 在 [閒聊] 職業選手轉路之後很成功的有誰啊?? - 看板Lo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lol很多職業選手玩職業之後,跟自己一開始main的都不太一樣
小弟見識不多比較知道的只有幾個
蛇蛇一開始好像是玩中路蛇女
2016fwADC好像一開始是打野
K印象中是五路王?
媽寶最近也有被丟去上路
現在最成功的是不是只有歐洲法王啊?
法王還是職業中路玩到一半才轉AD的,跟很多職業前就轉的不太一樣
法王被AD坑了好多年,後來自己去打AD
好像排泄大成功?
除了法王以外還有其他轉路很成功的職業選手嗎?
*2016FWADC是新的那個 不是翹班那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63.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oL/M.1603256839.A.5F6.html
※ 編輯: qskingq (61.216.63.12 臺灣), 10/21/2020 13:33: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