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fieldwork)是人類學研究方法的核心。隨著「做田野」成為學校社會科學領域乃至業界諸如市場調查分析與使用者經驗研究等範疇時常見的詞彙,田野裡人際互動與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經營之道成為重要的議題。在 新作坊 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進入田野後產生的不只是「約訪」、「做訪談」的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關係。對於與當地人接觸互動如何「觀」與「察」以蒐集觀察田野調查資料與分析,生活日常「聊天」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一直往學術社群中走去,人類學逐漸不再是大家沒聽過的神祕概念,但「聽過」仍是基於某種既定印象,例如「人類學家不寫paper,只寫小說」。也經常有人說,我們做研究的時候不像在做研究,沒有穿著白袍、沒有使用結構嚴謹的問卷、沒有拿著高科技儀器(頂多就是相機、錄影機、錄音筆),通常只有一本筆記本、一支手機、或什麼都沒有,好跟「報導人」(研究參與者)好好聊天,或一起從事他們正在做的事。
事實上,「聊天」這個與人群互動的方式,並非專屬於人類學學門,但民族誌式田野工作中的「聊天」,確實有其特殊功能與邏輯。人類學家/田野工作者以自己作為「研究工具」,用「聊天」創造一個符合真實人際互動的情境。
...
我們經歷了一個「建立關係」的過程,包含共食、共飲、共作(例:下田),及生命禮儀的共襄盛舉(例:慶典)與陪伴(例:喪禮)。其中,「聊天」串起了這其中所有的人際互動。大家圍坐分享食物、飲料,一邊暢聊的場景是部落中最日常的活動。在幾次這樣的場合上,部落長輩對我說:「妳想問什麼就問吧!」他們知道我「研究者」的身份,怕「浪費我的時間」,和藹地建議我善用時間蒐集資料,但這並非我出現在那些場合的本意。某一次我回應:「今天是想來陪大家聊聊天、聽聽故事,也學習大家重視的事,沒有特別要問什麼啦!」長輩們聽完後,表示認同與覺得受到尊重,有人直接說:「這樣說就對了。」
...
在剛進入田野的階段,很多時候「聊天」的用意並非獲取研究資料,而是傾聽報導人希望訴說的個人想法、故事、日常生活遭遇的困難、想吐的苦水等等。報導人與田野工作者的關係,到後來往往不僅止於研究者與被研究者,而是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找到連結。臺東大學團隊到部落參加喪禮時,我們往往跨越了「研究者」或「觀察者」角色,到場的目的不是記錄,而是致意與陪伴,希望為喪家帶來一點走過悲傷的力量。
...
臺東大學團隊藉由「聊天」接觸部落不同群體,逐步拼湊出部落生活的樣態。倘若沒有這些深入、個人化的連結,很難真正掌握田野地或研究社群的脈絡,也難以找出應該被討論、卻易被忽略或被認為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議題。因此面對報導人的信任,田野工作者有保護他們的義務。若「聊天」的內容成為研究資料,對其之保存與使用將份外謹慎。
...
經由多次聊天,感受出部分部落成員對於外來者跑來學走他們的文化與知識未必有好感。他們更想知道的是,這些(似乎)握有更多文化、社會、經濟資源的學者可以對部落有何貢獻?同樣地,對話過程中發現,「共學共作」、「把主體性還給部落」等希望凸顯部落話語權與能動性的論述,也不必然獲得部落一致認可,反而有聲音期望我們帶著明確目的或問題意識,直接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怎麼解決問題、如何有成效。
此種情況下,「聊天」被理解為田野工作者們還在不清楚狀況的階段。我們認為釐清「他們想做什麼」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但他們期待的是我們提出「我們想做什麼」。因應這些反應,田野工作團隊持續與眾多不同年齡、立場、背景的部落成員溝通、討論,藉此聽見不同聲音,也讓不同群體覺得受到尊重,增加計畫的公共性、正當性、參與度、包容度。田野工作者們長期在部落走動,參與各種日常生活中非正式的互動,不急著解釋或提解決方案,而是傾聽部落說出自己的看法或提案,讓他們慢慢感受到誠意,並理解我們工作的步調與邏輯。雙方已逐漸磨合出共識,而這場「聊天」馬拉松還會繼續。
(引用自:https://www.hisp.ntu.edu.tw/news/epapers/86/articles/314)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The Hop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安然居住 I Dwelling In Peace】 作曲 Composers : 鄭孆薇 作詞 Lyricists : 鄭孆薇、楊麗珊 歌詞 Lyrics: 我來到祢寶座 獻上我的禱告 在這寧靜時刻我聽見祢的聲音 因為祢的愛 已經找到了我 使我配得走進祢的同在裡 在這安靜時刻 祢聆聽我...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小賴 Laiyit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The Hop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心里的声音ep1】赵石登埸#李光洙-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聽見心裡的聲音線上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聽見心裡的聲音線上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心裡的聲音- 韓劇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搶先看 | Video - Facebook 的評價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小賴 Laiyit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歷時三個週末的「草根眾藝營」在昨天劃下句點了,這個營隊從一開始就帶著波折,原訂七月實體進行,因為疫情爆發,改成九月線上進行,完全是不同的架構和設計。
帶著學員從自己的故事出發,探尋想創作的主題、並且一步步的深入內在,寫出貼近自己的歌詞,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這一切在線上進行,真是挑戰啊啊啊!還記得第一天一開始的音樂敘事演講,我的網路秀逗了好幾分鐘,全身直冒汗、焦慮到好想穿越螢幕飛奔到每個人的眼前XDD還好後來順利找到更好的位置收訊號,不然真的緊張到快不能喘氣~
越來越熟悉線上平台的操作、搭配音訊設備,然後跟音樂組的學員,在即興音樂的世界裡玩得開心、感動,為了克服聲音不同步的狀況,多了很多事前事後的錄音工作,然後一路陪著他們生出自己的歌、昨天中午完成了線上發表,終於啊~~像是爬了一座山,上坡、下坡、挑戰體力的極限,最終看見了山頂上的風景~好美麗!
最後的最後,音樂組留下來好好的說了說對彼此的感謝、學習和看見,然後好好的道別,一句「有緣再會」從我嘴巴裡說出口的時候,內心掀起了一點澎湃的浪花,謝謝我們努力克服線上的困難、也跨越了螢幕,深刻的連結和合作。
謝謝所有眾藝營的工作夥伴,
謝謝音樂組的學員們~願意跟著我潛入生命的河流,讓創作走入你們的生命~
從『打招呼』看見世代間教育、價值觀的差異;從遊子返鄉的日常,聽見對於家鄉變化的無力感和家人情感的珍貴;還有自身『不一樣』而被排擠邊緣的心聲;以及在陪讀的過程重新連結小時候的自己~
音樂創作是一趟旅程,很高興我們在這裡相遇,開始了,就要直直往前,因為人生,沒有暫停鍵:)
#線上營隊課帶領解鎖
#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
#感謝天讓我在八月份有幸參與美濃黃蝶祭的線上營隊
#提早熟悉線上工作也得到各方面的靈感和啟發
#努力克服聲音不同步的限制
#好的開始思考開線上課程
#在長濱也能跟更多人一起療癒
#不然大家都到長濱來四天三夜好好的體驗也很棒
#題目是音樂創作與自我連結
#有人有興趣嗎
#音樂社工
#小賴的台東日常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攝影137] 細說分鏡 Vol.14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89
🖍我所執著的,是隱藏在藝 術下,那些種種技術是如何決擇的故事
🖍故事,比起華麗的表象,更能吸引我的投入與專注
謝哲青在他最近的新書中,談到美國哲學家「華特、費學」,將人類的學名 Human Sapiens (智人),改為 Home Narrans (說故事的人),他的意思是處於資訊爆發、混亂的世界中,我們身處焦慮的時代下,總是想找著安生立命的社會位𠤤,依靠著我們心中相信的管道,無論是電視上的名嘴、還是網路上的網紅、意見領袖,或是功成名就的學者、政治家、企業家的一翻話,讓我們找到心靈上可以依靠的方向,因為上述這些人,在現今我們的社會中,是懂得如何化繁為簡、去無存菁並且用有力的表達方式,說出一套我們心中困境的出口 – 也就是透過「敘事」「說故事」的方式,將許多讓我們無解、擔憂的事情,化作「一切都有因果,同時也是趨吉避兇」。
🟥故事與說故事
會說故事的人,我真心覺得這些人的人生閱歷、經歷一定非常豐富,讓我們能超越時空,體驗到我們人生過去與現今無法置身的環境,越是很達得好,越能讓我們如臨現場。
🔹「故事」的呈現形式很多,口說故事、文字紙筆、圖像漫畫、動態影音等等,都是為了表達「故事」,而不同的媒體優缺長短也各有利弊,同樣的一套故事,會因表達形式的差異,產生與所謂的「原作」有著極大的落差,又特別是從小說改編成電影更常見這種狀況,族繁不及備載,大家心中一定有數,這裡也就不特別提,哪些小說改變成電影成為災難,或是變的更加出色。🔹
雖然我不大愛看小說,越厚、越多集的小說我更是離的越遠,而我偏愛影集、電影、短片來了解故事,少數我是因為電影拍的不錯,回頭去看小說的情況也是有的,雖然我知道有些電影與小說原著有所落差,但我會當作「這是另一份作品」方式來解讀它,再有興趣再多參考他人的心得比照一下。
最近,我更開始喜歡「10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讓我對一些從沒看過的電影,在短短時間下了解故事大綱與內容,這也不是最近才有,早在多年前的「古阿莫」就已經流行好一陣子,當然這種過於斷章取義的表現方式,自然無法讓人感受任何一部電影裡頭的醍醐味,但對於一些「有點興趣的電影,但沒有時間找來看」的我來說,偶爾看一看,當作消遺也是不錯,偶爾還會發現有趣的故事在裡頭。
「袁騰飛」Youtube 之前我很有興趣的一位「說書人」,可以把古今中外歷史講的活靈活現,怎麼同一件學生時期歷史考題,在他的嘴裡可以說出另一套觀點,足足吸引我的眼眼好幾分鐘不撇一眼,真的是蠻利害的說書人,只可惜一點,若要看他更精采、更完整的故事,那就要到另外的平台、加入會員、付費才能享受得到,我就少去他的頻道去追一追。
「老高」我想就不多說了,上百萬的訂閱人數,每集影片一推出,短短時間也有數萬人點擊觀賞,雖然有人批評他不過就是「會說話的內容農場」,也就是把別人的故事抄來變成自己的東西,確實我也這麼覺得,老高許多集談到的內容,我自己在很多地方也都看過、見過,無論是鄉野傳奇還是書本內容都有,但這點並不會折損我對老高的評價,因為能把 10 分鐘看完的故事,透過精彩的說書過程,搭配聲音、影片輔以說明,以及旁邊適時回應的小茉,更是讓 10 分鐘看完的故事,硬是說成 1 小時的節目,還不會讓你想要轉台,這點才是讓我覺得,老高真是個利害的說書人,不用透過多難的攝影、剪輯、打光等前製與後製技術,就能做到這樣子的成就,不簡單、不簡單。
到底是故事吸引著我們? 還是呈現方式讓我們願意停留下來? 還是必需二者兼具? 有沒有可能「呈現方式」讓故事更加生動重現,讓故事更加豐富? 也有沒有可能某些故事必需透過特定的呈現方法,才能讓我們更加溶入故事裡頭? 這些問題成為我最好奇的點
🟥照片與故事
前幾篇文章我提到,比起「照片的故事」,我更在意「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故事,前者迷人,後者讓人沉浸其中,若用小說、電影來比喻的話,精采的小說讓人打開視野,而作者的世界更是另一部作品,更加引起我的興趣。
參觀一些攝影展,或是經過一些攝影展出的場合,除了看看照片本身,底下的創作目的也是必需要要搭配一起看的,但如果作者在現場的話,與作者本身討論這些作品創作的過程,那更是精采。
🔹但絕大多數是沒有這個機會,我們最多參觀看看攝影展,甚至是「線上攝影展」更方便簡單,就算不是很有制度、規模、設計的線上攝影展,每天在看臉書各攝影社團裡,每個人分享作品,我們也可以視為一簡單的「線上攝影展」,但我覺得這樣子比較片段零碎,比較無法透過偶然看到的作品,就能了解一創作者真實創作的立場與心境,透過「實體的課程」,透過一創作者一連串作品創作心得分享,比較能讓在場各位,了解攝影、拍攝過程中,隱𫟖在照片、照片故事後的「故事」。🔹
正如我前篇提到,大多分享照片故事的「說書者」,我所見到的,絕大多僅是「描述照片現場發生的事情」,或是「心情分享 – 就是要這麼做就是好」等類似的說法,能聽到我希望得到的「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這樣機會並不多,如果一場 1 小時 20 張照片的分享會,能讓我聽到一張、二張,遠藏在照片裡頭更多的創作心路歷程,我就覺得「值得了」。
為何「照片故事後的故事」我更有興趣呢?
🔹因為「照片是記錄故事」,故事已經存在在那兒,已經是發生的事情,不會、也不容易改變,或是不再發生,就那麼一次,每一張照片故事就像是電影、小說讓我增廣見聞,絕對有的,但試著想一想,為何「故事就在那兒」,為何不會吸引我,或是更多人去拍? 不覺得這點比起「照片的故事」還要有趣嗎? 🔹
除了「已經發生存在的故事」,有的則是「創作一個故事」,但同樣的我會問作者「為何你會想拍這些故事」,而不會去太對「照片與其故事」琢磨太久,相同的邏輯我也會問自己「有些人會想創照這些故事,又為何我不想? 為何我覺得一些我自己創作的故事,別人覺得不有趣?」。
🔹我想得到暫時性的答案那就是「照片與其故事」一定與「攝影者、創作者」有一種神秘的連結與關係,才會讓我們與作品之間產生交集,這個交集才讓我更吸引我想去了解,希望進而發現隱藏在我心中沒發現的秘密,也就是更認識自己,了解為何我現在做的是什麼? 了解為何我喜歡、厭惡某些事物又是什麼原因。🔹
🟥攝影創作的取捨
用照片創作,背後的故事,無論是已經存在的故事,或是撰寫一個故事,而成就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元素,依舊脫離不了那些攝影的基礎 – 曝光、構圖,每一個決定都影響這張照片的最後結果,那麼說說這張照片如何的創作 (How) 並不困難,而「創作目的」本身就是「Why」,這兩者的交集,我想就是「故事 Story」。
🔹比如說光圈大小直接影響景深表現,為何讓淺景深隱藏了部分事物,消失在主體前方、後方,不會無理由的隨意使用,當說明為何擇「大光圈」 (How),相信是背後有個原因 (Why),是為了眼不見為淨,淡化那些藏汙納垢的角落,或使得長年以來堆砌老舊的痕失消失在畫面中,使得觀看者判斷不出時間地點線索,讓這張照片遊走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簡單的觀念表達,這就是故事。🔹
光是一個變數,就有多種選擇,無論選擇為何,都是一個觀念的表達、都是一個故事,無分好壞,只有作者主觀的詮釋,以及觀者主觀多元的解讀,但若抱著更多一點問題,問著「為何選用的大光圈,讓部分線索消失是你這張照片故事的原因」,把問題再追問下去,就能更進一步深入創作者與故事之間的「連接」,而不會讓觀者停留在「看見作品、聽見故事」這層面,卻忘了「作者」在裡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想更了解這位「說故事的人」,而不僅於「照片的故事」就此滿足,通常那些「說故事的人的故事」,比起那華麗表像的作品,來得更有趣、更讓人有著深刻的記憶,再反過頭來看該作者的「創作作品與作品故事」,就能了解更多一些。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The Hop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安然居住 I Dwelling In Peace】
作曲 Composers : 鄭孆薇
作詞 Lyricists : 鄭孆薇、楊麗珊
歌詞 Lyrics:
我來到祢寶座 獻上我的禱告
在這寧靜時刻我聽見祢的聲音
因為祢的愛 已經找到了我
使我配得走進祢的同在裡
在這安靜時刻 祢聆聽我呼求
享受在祢的榮耀聖潔中
求祢仰起臉 來光照我的心
祢使我心 充滿了快樂
主啊祢是 我全然信靠
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
© 2014 鄭孆薇、楊麗珊
admin by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度豐收協會附屬希伯崙異象工場"
ISRC : TWL631600016
#我安然居住 #約書亞樂團 #TheHopeWorship
#WorshipCover #中文敬拜
☆第一次收看Hope頻道/線上Hope主日嗎?
歡迎你填寫表單,讓我們更多認識你: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如果你需要代禱,歡迎填寫表單,讓我們和你一起禱告: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如果你已經決定接受耶穌: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支持The Hope的事工,一起成為城市的盼望:
http://thehope.co/give
【The Hope】
The Hope 是一個對神、對人、以及生命充滿熱忱的教會。我們的存在是為了要接觸人群, 帶領他們與耶穌有更深的關係。
【與我們保持聯繫】
●The Hope Website: http://thehope.co/
●The Hop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nsideTheHope
●The Hop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hope.c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ocb82wSe1w/hqdefault.jpg)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英國宣布結束一年多的封城(lockdown),也有許多人在問我封城都在幹嘛。
所以來分享一下這一年多來我們是怎麼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光😫
00:12 英國封城了一年
01:07 如何努力擺脫心情的低潮
01:50 ‘社交焦慮’在封城期間變得更嚴重
02:40 封城之後我去了哪裡
03:11 封城後與朋友間的相處
03:54 如果封城該怎麼辦?
聽說最近疫情在台灣變的比較嚴峻,希望在台灣的觀眾們加油!如果在家太久覺得煩悶時不妨尋找一下生活的重心或方向,藉這個機會努力完成它!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
了解我的線上課程:https://www.susiewoo.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英國 #英語 #封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lw7PInZheo/hqdefault.jpg)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守夜人#睡不著#吸貓
經歷了許多網友在這一年中的動盪與焦慮,守夜人Night Keepers決定以淨化自己作為出發,徹底拒絕許多無用的能量與假關心,再推吸貓慵懶新曲〈#還是睡不著〉,與枕友們一起鬆軟地用自己的口氣抗議著....
「#還是睡不著」其實已經成為都市生活的普遍常態,歌名特別加入帶有Hashtag關鍵字的「#」井字號,是守夜人對於眾多失眠網友心聲的共感回覆,守夜人想告訴大家:「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睡不著,我們都還是睡不著。」
2021年守夜人持續蒐集著失眠網友的晚安留言,一如往常的睡不著,也如常的與網友互相打氣留言陪伴彼此,但在這一年間的訊號內容有了些改變……
「我們以為必須過得更好才能抱怨、以為習慣硬吞各種要我們快樂的正能量是解藥、以為我們必須比想像中更振作…… 」
音樂製作部分,由守夜人團長秦旭章WiFi與新銳製作人蔡侑良共同製作,並邀請本身有著睡眠檢查技術人員經歷的魚丁糸豕豆(家凱)參與編曲,交換失眠心聲,齊心打造這首充滿英倫搖滾與慵懶迷幻感音色的全新混搭樂種。這次更有文字創作者李睿哲(魏如萱〈既然不再假裝自己不是多愁善感的詩人〉作詞人)一同參與填詞。
輕輕柔柔的旋律,搭配飄逸卻又重擊心靈的聲響,如同把鼻子湊到貓咪身上猛然一吸的獨特夢幻香味,可以帶你穿梭在睡不著的世界裡,繼續有力量飛行。
而這股神秘的互助力量,也不斷向外擴散.....
—
在這首歌裡,你經歷了什麼類似的故事,跟我們說
3/15-3/25 在YouTube上的「#還是睡不著MV」下方留言分享【還是睡不著的你在做/想什麼?+IG帳號】,並在IG/FB活動PO文下方同步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守夜人錄給你的 #專屬晚安語音」,還有限量五顆團員收藏的神秘黑曜石。
守夜人示範1:還是睡不著的我,想看看還有誰在線上醒著,是不是也肚子餓一起吃個宵夜。@nightkeepers2019
守夜人示範2:還是睡不著的時候,我在想如果有任意門我想到另一個時區的城市曬太陽。@nightkeepers2019
—
〈#還是睡不著 〉
作曲:秦旭章WiFi
作詞:守夜人與失眠的網友們、李睿哲
有人聽見了你 在夢裡呼救的聲音
接住了你 擁抱了你 醒來找不到你
抱著一罐氧氣 螢幕前面 用力呼吸
罐頭安慰 他塞不進 疲倦的身體
他們武裝自己的看法
他們笑話我們的憂傷
還是睡不著 又能怎樣
吃了太多沒用的正能量
他們假裝過的比你好
只是消耗自己的快樂
還是睡不著 又能怎樣
你廢話太多沒用的辦法
我分不清我們 誰看起來比較枯萎
澆一杯水 蒸發成了 天上的烏雲
他們武裝自己的看法
他們笑話我們的憂傷
還是睡不著 又能怎樣
吃了太多沒用的正能量
其實不用想的那麼糟
只是等你的人小遲到
還是睡不著 又能怎樣
你想的那個人也睡不好
不好~
沒辦法~~ 沒辦法~~
—
出品Publisher:冰鳥工作室Ice Bird Studio
導演 Directed by:徐德兄弟Xuder Brother(徐德寰Bow Xu、徐德宇Yeu Xu)
製作公司 Production House:飛撲視覺工作室Diving Catch Art Visual Studio
美術原畫 Art Director:徐德寰Bow Xu、徐德宇Yeu Xu
動畫師 Animator:徐德寰Bow Xu、徐德宇Yeu Xu
剪接 Editor:徐德寰Bow Xu
調色 Colorist:徐德寰Bow Xu
製作人Producer:蔡侑良 Tsaiyuliang@菜太涼音樂工作室Coolmusicstudio、秦旭章 WiFi@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Studio
配唱製作人Vocal Producer:古晧Obadiah Ku@肺腑音樂FeverMusic
執行製作Executive Producer:Jimmy Tseng
編曲Arrangement:蔡侑良 Tsaiyuliang、守夜人 Night Keepers、劉家凱Kay Liu
混音Mixing Engineer:笛岡俊哉AKNIT@AKNIT Lab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 Engineer:笛岡俊哉AKNIT@AKNIT Lab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 (Vocal):陳以霖Chen Yi Lin@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 (鼓、貝斯):蔡周翰 Chou Han Tsay@Lights Up Studio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 (鼓、貝斯):于世政Yu Shih Cheng@Lights Up Studio
演唱 Vocal:秦旭章 WiFi、林稚翎Chill Lin
木吉他Acoustic Guitar:笛岡俊哉AKNIT、秦旭章WiFi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蔡侑良 Tsaiyuliang、劉家凱Kay Liu
合成器 Synthesizer:蔡佳穎Tsai Chia-Ying、蔡侑良 Tsaiyuliang
鼓 Drums:楊其偉 Kit
電子鼓 Drum machine:蔡侑良 Tsaiyuliang
貝斯 Bass:林羿妏 Yi-Wen Lin、蔡侑良 Tsaiyuliang
MV前奏配樂:川流 Flow
OP:銀翼文創有限公司 Mr. Wing Creative admin by MUSIC BRAVO TECH. CO., LTD
單曲企劃/宣傳Marketing/Promoting Executor:陳立珊Lishan Chen、秦旭章WiFi
A&R:秦旭章WiFi
文案 Copywriter:戴均叡(戴居)Roy Dai、陳立珊Lishan Chen、秦旭章WiFi
單曲設計Single Design:Spofia
行政統籌Administrative Coordination:Jimmy Tseng
活動企劃Event Planning:黃郁雅Huangyuya
社群執行Social Media Execute:林稚翎Chill Lin、吳澤泰Zetai Wu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to :陳建騏、葉思嘉、街聲StreetVoice、阿舜Josh Shun、戴居
代理發行Published by:何樂音樂有限公司Pourquoi Pas Music Limited
監製Executive Producer:陳信榮Benoit Chen
執行長CEO:吳怡青Ching Wu
資深業務行銷總監Sr. Sales Director:劉維城Jeff Liu
數位新媒體總監New Media Director:葉佳宜Cynthia Yeh
數位新媒體行銷專員Digital Marketing Specialist:王海玲May Wang
電台媒體宣傳Radio Promotion Executive:丁丁 Tin
數位聆聽 https://nightkpers.lnk.to/stillawake
🌟獲109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Ouup_vVs2w/hqdefault.jpg)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聽見心裡的聲音線上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聽見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讓我聽見你的聲音線上看,聽見你的聲音線上看小鴨,日本電影(讓我聽見你的聲音線上看) ... ... <看更多>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聽見心裡的聲音線上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聽見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讓我聽見你的聲音線上看,聽見你的聲音線上看小鴨,日本電影(讓我聽見你的聲音線上看) ... ... <看更多>
聽見 心裡的聲音線上看 在 【心里的声音ep1】赵石登埸#李光洙-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心里的声音 》是KBS于2016年12月9日起播出的情景喜剧,编自同名网络漫画。精彩劇情剪辑⭐最新預告⭐好看、輕鬆、治愈、爆笑的都有 歡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