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敝診所院長陳醫師有做胃腸鏡,因此來看腸胃問題的病人佔很大一部份~
一如往常 門診走進一位近90歲爺爺來看腹痛~
爺爺主訴肚子度度(台),理學檢查做起來主要是上腹部不適,但爺爺並沒有明顯腹痛的情形。
看爺爺👴🏻臉色有點蒼白,翻開結膜發現非常蒼白😨 擔心爺爺是否有貧血,進一步詢問:
👩🏻⚕️:大便有黑黑的嗎?(大聲講台語
👴🏻:有時候啦~(台
👩🏻⚕️:會覺得很累,走路會喘嗎?(大聲講台語
👴🏻:走路當然會喘啊~全身都不舒服啊~(台
有時候長輩真的很難問診🥲 還是擔心爺爺有貧血,所以幫爺爺抽血驗血色素💉
➡️今天血色素報告出來只有5.5❗️(男性血紅素值<13g/dL即是貧血),趕緊回電給家屬請他們帶去急診輸血並且查出貧血的原因~
人的潛力真的無限,爺爺自己走進診間,嗓門也很大,結果血色素這麼低😓可見應該貧血好一陣子了😓我記得走著進來,抽血我看過最低的血色素大概是2左右😨是在打化療的大小孩,血抽起來都是稀的⋯😰
腹痛真的是我覺得很容易埋藏各種地雷的主訴🥲
————————————————————————
🩸#貧血🩸
👉🏻症狀:頭暈、臉色蒼白、倦怠感、體力變差、運動耐受性變差、心悸、呼吸急促、頭痛、手腳冰冷等等。
👉🏻診斷:抽血檢驗💉:血球數、網狀紅血球、血液抹片、血清鐵、血清鐵蛋白、 運鐵蛋白 、維生素B12、葉酸等。
👨🏻男性正常標準為13.4-18 g/dL、
👱🏻♀️女性正常標準為11.8- 16 g/dL。
貧血又可以按照血球大小(MCV ,平均血球體積)分為
☑️ #小球性貧血 (MCV<80):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慢性疾病造成之貧血。
☑️ #正球性貧血(MCV:80-100):慢性疾病造成之貧血、骨髓疾病、溶血性貧血、出血。
☑️ #大球性貧血 (MCV>100):葉酸、維生素B12缺乏;、肝臟疾病、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等。
哪些人容易會有貧血的高危險族群呢?
✔️貧血家族史
✔️經血較多的女性
✔️長期吃素者
✔️懷孕或哺乳期婦女
✔️藥物濫用
✔️肝腎功能不佳者
✔️消化道疾病
✔️癌症病人做過化療或放療者
有貧血的問題最主要是 #找到病因並進行治療,根據病因的不同治療方式皆不同~若放任不管,因為心臟🫀需要代償做功增加,最後可能會導致心衰竭😰
➡️爺爺的MCV是96fL,是正球性貧血,合併上腹痛及黑便,合理推測是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貧血,一般是先輸血穩定生命徵象再處理病因,感謝急診及醫學中心的後線支援幫忙照顧爺爺🙏🏻
#佳鴻診所
肝腎症候群診斷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齡醫學研討會—-衰弱與肌少症國際新知]
今早特地來參加老年醫學屆的重要研討會(由於報名太踴躍,很多醫療人員都向隅),現場只開放一百個名額可以與會。有很多新收穫,也有些許遺憾。
#關於衰弱症(Frailty)
現在衰弱的面向,已經從生理(physical)進展到更全面的心理(psychological)跟社會(social),跟整體生活滿意度及死亡率有很大的關係。
「衰弱症」涵蓋的面向包括一個人「肌肉骨骼、心血管、內分泌代謝、認知功能、情緒、免疫、腸胃道」整體功能的退化/下降,造成諸多常見的「 #老年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包括:易跌倒、失智、失能、多重慢性病、睡眠障礙、排便排尿障礙等等。在產生某些「衰弱」的指標時,就暗示身體「 #脆弱度(vulnerability) 」增加,若臨床醫師不積極將之改善或介入措施來增加對這些傷害的「 #彈性/抵抗力(resilience)」時,這個人一個感染或外傷,往往就兵敗如山倒,迅速前往不良預後的方向。
#衰弱症frailty 跟代謝症候群一樣是可逆的,所以要積極察覺並改善它。
#關於老年人蛋白質建議
目前的建議將修正為 1.2g/kg/天的蛋白質攝取量,但韓國的研究發現 1.5g/kg的肌肉質量改善程度,顯著又優於1.2g/kg,但北榮做的蛋白質介入研究,比較「正常蛋白質」(1.2g/kg,15% calorie)跟「高蛋白質」(2g/kg,25% calorie)組的純飲食介入共3個月,發現「高蛋白質組」在行走步速、肌肉內脂肪的減少、體內維生素D上升、認知功能進步、代謝速率提升等等,都有顯著意義的比「正常蛋白質組」更好。
#這也暗示我們兩件事:
1. 國健署107年頒布的「每日飲食指南」在蛋白質的建議顯然不足(講者說她們有建議要更新)。
2. 面對肌少症的人,在評估過肝腎功能之後,體重的 1.5-2倍克重蛋白質的攝取可以考慮。
#多元介入的重要:
目前蛋白質建議搭配微量營養素補充品跟運動,微量營養素「缺乏項目的數量」跟衰弱風險相關。我國做的介入性研究,介入三個月的「營養+運動」,即使在停止介入後的三個月,也看到明顯的各指數改善(兩個人中至少有一人改善衰弱分數)。另外一個月一次2小時的介入(60分鐘認知訓練+45分鐘運動活動訓練+15分鐘營養諮詢)發現可有效降低認知不良、身體衰弱跟提升生活品質。
#關於衰弱指標跟失智的關係
高榮的周明岳主任分享,認知衰退跟「行走速度」有關,跟握力無關,所以可以從行走速度來預測近期發生失智的風險。
#關於肌少症的亞洲診斷標準:
除了肌肉質量維持過去的標準,2020年香港研究有發現整體的握力在進步,所以肌少症的握力部分,有上調亞洲的診斷標準(男性<28kg/女性<18kg),平均步速也變快了,以前是0.8m/s,現在是0.96m/s,顯示大家的運動意識都在加強,但營養這部分可能還有待加強😅
#腹部肥胖者的身體上生活品質滿意度下降,跟伴隨而來的低骨質和肌肉量有關,也跟許多共病症有關,但是這群人或許有比較高的心理滿意度(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應酬胖,社交心理獲得滿足的代價,可能是身體負擔增加😂)。
我的小小遺憾是:
1. 蛋白質的「量」雖然越來越多討論,但關於「質」的研究國內還不夠多,我有發問關於國內這些研究是用plant-based protein還是animal-based protein,講者說的確沒有特別注意這個問題,但這在精準化營養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植物性跟動物性蛋白質對於腸道菌的影響完全不同啊😅
2. 關於老年人腸道菌老化的議題,在今年仍然沒有相關主題(連免疫老化都沒帶入這塊),很希望未來腸道菌跟老年症候群的研究,可以被更多人注意跟探討。
「營養不良」(malnutrition)造成老年人的併發症上升42.8%,使國內的醫療成本增加了65%,跟2006年比起來,台灣的老年人「不健康餘命」增加至9-10年,意思是每個人在臨終前,有近10年是在病痛中度過😭。由衷希望自己未來能發展更多「價值醫療」,以積極營養介入為己任,幫助更多人延長「健康餘命」,提升生活品質。
#預防失智請加強快走😁
#價值醫療能使整體價值指標改善
#講義聽說很珍貴一定要合照一下
肝腎症候群診斷 在 我不醫人- Dr. L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貓過度理毛
理毛對貓來說有清理、移除外寄生蟲、調節體溫及減少壓力等功用
一般成貓睡覺以外的時間約有30-50%是在理毛
🐱 過度理毛常會出現的狀況
通常會出現身體部分位置脫毛的狀況,常見於臀部兩側、後肢、鼠蹊部、前肢內側,最初可能只有脫毛,皮膚無明顯異常,持續過度的舔拭則除了脫毛外,可能會引起該處皮膚的傷害及潰瘍,繼發二次性細菌感染,有少數的貓會因為過度舔舐造成舌頭及咽喉部的潰瘍,導致無法正常進食及不適
🐱 過度理毛大家應該都有想到可能是壓力/焦慮等問題所導致
但其實有許多狀況都可能導致貓會有過度理毛的狀況
🍀 皮膚過敏:跳蚤過敏症、食物過敏、對環境因子過敏等
🍀 任何來源的創傷及感染
🍀 任何造成疼痛的狀況 ex.貓下泌尿道症候群
🍀 Feline Hyperesthesia Syndrome(貓強迫症)
治療上沒辦法直接診斷是壓力/焦慮所導致,幾乎都是要把所有的問題排除後才能做這樣的診斷
- 壓力 / 焦慮外的問題 → 根據原因給予治療
- 壓力 / 焦慮可能是其中一項原因 → 減少或移除造成壓力/焦慮的因子
- 同時包含壓力 / 焦慮在內兩種以上的問題 → 根據原因給予治療+減少或移除造成壓力/焦慮的因子
🌸 其實有太多的案例都是有非壓力/焦慮外的原因造成過度舔毛
🌸 最常見的原因是跳蚤過敏,且主人通常都沒有發現任何跳蚤
🌸 相關的問題,請務必要請教你的獸醫師,把所有可能的問題都排除
🐱 排除了所有問題後,若無法找出並移除壓力來源,如何減少或降低壓力
🐱 生活上
處罰並不會對狀況有任何改善,甚至會讓狀況更嚴重
Lan推薦可以觀看以下連結影片
Hills 10 tips to reduce stress
https://youtu.be/QNBalZSnEZc
🐱 保健品
費洛貓、舒緩情緒相關產品 (項圈、保健食品)
🐱 藥物
若有必要,可以給予藥物治療,每次療程約為6-12個月,根據臨床狀況的改善逐漸降低劑量或停藥,給予藥物前建議完整的血液,檢查了解肝腎功能狀況,若貓需要長期吃藥控制,建議每6-12個月定期追蹤
常用的藥物
-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 Benzodiazepines
- Azapirones
錫安動物醫院的院貓-Arota,是一隻會過度理毛的貓咪,可以看到他的腹部與後肢前內側毛髮較為稀疏,目前狀況已改善很多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