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種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新世代孩童從3歲就會操縱的常態,網路對他們來說更是如同空氣一般正常且不可或缺的存在,電子遊戲也開始出現職業競賽,甚至是國際規模的賽事,參賽選手也需要職業式的管理與訓練,當然,分析對手戰術以及制定獲勝戰略不可缺少的教練也成為了一種專業人才。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隨著科技產品以及網路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社會早就開始了適應電子產品以及網路的變化,現在看到的電子競技蓬勃發展,正是這種適應下的價值觀轉變過程。不過,不同的國家或政府主事者,可能因為世代、成長背景、對於未來規劃的差距,有些地方會看到強烈反對發展電子競技的意見。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文章正是中國最近對於手機電子遊戲的討論,反對者認為電子遊戲耽誤了年輕學子的學習、上進心,甚至將其稱為「鴉片」,但是中國卻恰恰好是電子遊戲發展最大的市場。這樣的衝突能夠突顯出對於電子科技、電子遊戲怎樣不同的價值觀呢?
———————————
老調重彈,中國遊戲業直接打殘?」中國官媒在今天3日上午,發佈一篇探討電玩對社會影響的專文:〈「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直斥中國沉迷網路遊戲和手遊的現象,對未成年人甚至整體社會的健康危害。雖然此番官腔論調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再度點名龍頭企業騰訊及旗下手遊《王者榮耀》,卻讓騰訊的股價應聲崩盤超過10%,連帶波及其他遊戲同業跟著重挫。突如其來的手遊聲討所為何來?過去就多次被針對的騰訊和王者榮耀,是否將是下一波官方強力監管的目標?
中國遊戲龍頭企業騰訊,在今天3日港股崩跌超過10%,同時網易遊戲公司也重挫下跌將近15%,其他中國遊戲同業、以及遊戲業概念股的動漫畫、直播等相關產業,也幾乎無一倖免。對於近年遊戲、動漫畫產業大規模整合的中國產業生態而言,是一次令人驚駭的突襲打擊。
突如其來的股價崩落,矛頭指向官媒《經濟參考報》同日發出的專題報導——〈「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當中直接點名重批騰訊和網易,開發的遊戲「毒害人心」。
這篇「精神鴉片」長文全篇剛好6,000字整,內文指出中國有62.5%未成年人經常玩網路遊戲,之中還有13.2%的玩家平日遊戲時間每天超過2小時,因而引發了「青少年近視、荒廢課業、性格異化的增長趨勢」,文中將這種沉迷現象,通通歸咎於電玩這種「電子毒品、精神鴉片」。
文中記者透過自己尋訪調查而來的證詞,試圖佐證沉迷現象的荒唐,「有的同學一天就玩超過8小時」、「手機被家長摔了5、6個,孩子不吃早飯,存錢買手機繼續玩遊戲」、「孩子有時自言自語打打殺殺,對父母使用暴力、放火燒外公外婆房子」...諸如此類所謂「性格異化」的亂象,令家長老師們憂心忡忡。
而毒害社會的亂源,文中直接點名騰訊公司及其知名的當紅手遊《王者榮耀》,還有企業營收規模日漸茁壯的網易遊戲公司,就是該文批判「長成千億產業」的禍首。
官媒提出的沉迷論點,指《王者榮耀》從2015年上市以來,霸占中國手遊龍頭地位至今,坐擁超過1億的活躍用戶,但其遊戲機制「高度適配快節奏、碎片化的空閒場景...,讓《王者榮耀》獲得病毒式傳播和無可複製的玩家黏性。」言下之意,《王者榮耀》做為一款多人線上對戰競技的手遊,開局速度快、玩家互動簡便,加上各種讓人無法自拔的系統設計,才讓人沉迷上癮;而應該要負起責任的,是開發經營遊戲的公司本身。
實際上這早已不是官媒第一次針對騰訊和《王者榮耀》。打從2015年以來,有關《王者榮耀》的相關爭議不斷,文中所說的未成年玩家沉迷問題也確實存在。2017年《人民日報》等多加官媒就連聲抨擊騰訊,斥責《王者榮耀》是電子鴉片,讓騰訊股價也一度下跌4%。
當時一連串整改聲浪,也迫使騰訊推出遊戲健康機制,以限制遊玩時間上限、加強實名制帳號等手段來防沉迷。只是多年過去,各種破解健康機制的手法層出不窮,所謂防沉迷似乎也是形式表面而難有實效。
但值得注意的是,官媒此次打擊電玩的論調裡,除了未成年學生沉迷電玩的老毛病之外,又特意強調了對成年玩家和社會家庭的危害。文中又援引了好幾個家庭案例,諸如「丈夫天天打遊戲,連媽媽住院也不管,最終只好選擇離婚」,又或者「以前擇偶都認為不賭不嫖就可以了,沒想到遊戲成為另一個破家因素」,把電玩成癮上綱到破壞家庭倫理和諧,也是這次批評文耐人尋味的風向之一。
「一篇文章就把遊戲業打殘,官方接下來要收緊所有遊戲概念產業?」在今天3日重挫的除了騰訊和網易首當其衝外,遊戲同業如心動公司、中手遊公司也都相繼下跌,而與遊戲業相關的動漫畫等概念股也遭殃,像是Bilibili就跌了14%,在當今中國已難分難捨的遊戲和動漫畫領域、網路直播等,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也是繼近期中國官方針對電商、補教業等民間企業連番重拳出手後,又一次對產業界的收攏管治風向。
然而就在股價崩落之後,這篇文章卻像是「Hit & Away」戰術一般,打完就從《經濟參考報》消失,只能在其他有轉載的媒體上找尋蛛絲馬跡。
中國苦於「電玩沉迷」已非新鮮事,因成癮而引發的社會問題也不容忽視,也曾經發生過極端的矯正手段、以及官方祭出各種限制遊玩時間的監管。然而世代落差造成對遊戲的誤解、官方與家長針對電玩妖魔化的思考,卻也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中國社群網路上正反不同意見的論戰持續,但對於遊戲人口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而言,卻顯得矛盾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564747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短短十九天內就進入熊市,美股道瓊近期的反覆暴跌,即使川普投入500億美元的防疫資金,恐懼氣氛還是蔓延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台灣就算早在疫情爆發之際,就嚴陣以待,但是在確診病例數突破一百例之後,台股也應聲下跌,在這集節目中,投資達人空總、風傳媒主編周岐原,不只會帶你了解為什麼美國寬鬆貨幣政策沒用,更將會帶...
股價應聲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下專欄 #美中資本斷鏈 #加速科技雙極化
7 月 4 日,當美國上下熱鬧慶祝獨立紀念日,以及,更重要的,終於從一年多的疫情與封城中漸漸解脱,北京偏要選在這天,無預警把四天前才剛在紐交所重磅上市、鉅額集資 44 億美金、市值達到 791 億美金的滴滴打車,以違法洩漏用戶隱私為由,直接從中國境內的 App Store 等所有應用商店下架。換言之,滴滴將無法再增加新用戶。
隔天華爾街股市開盤,被閹割的滴滴股價應聲崩跌 20%,IPO 投資人慘遭破盤。那之後,北京傳出要修改企業海外上市規則,連已經開了 20 年的所謂「新浪架構」後門,也可能要關上。經營「今日頭條」與「抖音」的字節跳動接著上了頭條,標題是赴美 IPO 擱置。
另一廂,美國會議員也持續壓迫證交會 (SEC),要求加強對在美掛牌中國企業之審計、治理要求,以保護投資大眾。
在那之前,阿里、百度、京東、網易等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企業,相繼回港雙掛牌買保險,聚美、暢遊、新浪則乾脆直接從華爾街下市,轉回中國境內掛牌。
這些發展,其實都指著同一方向,美中科技爭霸,除了在全球影響力、智財、關鍵零組件、本國市場等面向上角力,現在雙方支持科技發展的資本市場,也要分家。
也就是說,不久後的將來,中國科技企業將僅在中國境內集資、掛牌交易,主要由中國投資人持股。美國大眾,將無法再透過華爾街投資這些高成長、高影響的企業,分得他們創造的財富,以及透過股東會、股價等去影響中國科技,乃至於經濟、文化的發展。
對向來說,美國科技企業本就少與中、港資本市場合作,因此這個資本斷鏈,沒什麼鏡像反作用力。
但此一切割,勢必加速並加深全球科技雙極化。中國境內科技市場封閉,過去透過兩百多家科技股在美上市,除了吸納西方資本,同時也引進國際公司治理思維。另一方面,在華爾街、矽谷創投等共同資本方牽線下,中、美科技公司可以增進對彼此的理解、促進在全球市場的合作,舉例來說,美中科技巨頭在印度、印尼就共同投資許多獨角獸。
但此一民間交流,隨著中方返鄉、資本斷鏈,熱絡度將大不如前。隨之而來的,是兩國科技業,乃至於人民之間,對彼此的不理解,從而衍生的不諒解。換言之,將促使美中關係往冷戰 2.0,更進一大步。
股價應聲崩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手遊精神鴉片 🇨🇳
「老調重彈,中國遊戲業直接打殘?」中國官媒在今天3日上午,發佈一篇探討電玩對社會影響的專文:〈「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直斥中國沉迷網路遊戲和手遊的現象,對未成年人甚至整體社會的健康危害。雖然此番官腔論調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再度點名龍頭企業騰訊及旗下手遊《王者榮耀》,卻讓騰訊的股價應聲崩盤超過10%,連帶波及其他遊戲同業跟著重挫。突如其來的手遊聲討所為何來?過去就多次被針對的騰訊和王者榮耀,是否將是下一波官方強力監管的目標?
中國遊戲龍頭企業騰訊,在今天3日港股崩跌超過10%,同時網易遊戲公司也重挫下跌將近15%,其他中國遊戲同業、以及遊戲業概念股的動漫畫、直播等相關產業,也幾乎無一倖免。對於近年遊戲、動漫畫產業大規模整合的中國產業生態而言,是一次令人驚駭的突襲打擊。
突如其來的股價崩落,矛頭指向官媒《經濟參考報》同日發出的專題報導——〈「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當中直接點名重批騰訊和網易,開發的遊戲「毒害人心」。
這篇「精神鴉片」長文全篇剛好6,000字整,內文指出中國有62.5%未成年人經常玩網路遊戲,之中還有13.2%的玩家平日遊戲時間每天超過2小時,因而引發了「青少年近視、荒廢課業、性格異化的增長趨勢」,文中將這種沉迷現象,通通歸咎於電玩這種「電子毒品、精神鴉片」。
文中記者透過自己尋訪調查而來的證詞,試圖佐證沉迷現象的荒唐,「有的同學一天就玩超過8小時」、「手機被家長摔了5、6個,孩子不吃早飯,存錢買手機繼續玩遊戲」、「孩子有時自言自語打打殺殺,對父母使用暴力、放火燒外公外婆房子」...諸如此類所謂「性格異化」的亂象,令家長老師們憂心忡忡。
而毒害社會的亂源,文中直接點名騰訊公司及其知名的當紅手遊《王者榮耀》,還有企業營收規模日漸茁壯的網易遊戲公司,就是該文批判「長成千億產業」的禍首。
官媒提出的沉迷論點,指《王者榮耀》從2015年上市以來,霸占中國手遊龍頭地位至今,坐擁超過1億的活躍用戶,但其遊戲機制「高度適配快節奏、碎片化的空閒場景...,讓《王者榮耀》獲得病毒式傳播和無可複製的玩家黏性。」言下之意,《王者榮耀》做為一款多人線上對戰競技的手遊,開局速度快、玩家互動簡便,加上各種讓人無法自拔的系統設計,才讓人沉迷上癮;而應該要負起責任的,是開發經營遊戲的公司本身。
實際上這早已不是官媒第一次針對騰訊和《王者榮耀》。打從2015年以來,有關《王者榮耀》的相關爭議不斷,文中所說的未成年玩家沉迷問題也確實存在。2017年《人民日報》等多加官媒就連聲抨擊騰訊,斥責《王者榮耀》是電子鴉片,讓騰訊股價也一度下跌4%。
當時一連串整改聲浪,也迫使騰訊推出遊戲健康機制,以限制遊玩時間上限、加強實名制帳號等手段來防沉迷。只是多年過去,各種破解健康機制的手法層出不窮,所謂防沉迷似乎也是形式表面而難有實效。
但值得注意的是,官媒此次打擊電玩的論調裡,除了未成年學生沉迷電玩的老毛病之外,又特意強調了對成年玩家和社會家庭的危害。文中又援引了好幾個家庭案例,諸如「丈夫天天打遊戲,連媽媽住院也不管,最終只好選擇離婚」,又或者「以前擇偶都認為不賭不嫖就可以了,沒想到遊戲成為另一個破家因素」,把電玩成癮上綱到破壞家庭倫理和諧,也是這次批評文耐人尋味的風向之一。
「一篇文章就把遊戲業打殘,官方接下來要收緊所有遊戲概念產業?」在今天3日重挫的除了騰訊和網易首當其衝外,遊戲同業如心動公司、中手遊公司也都相繼下跌,而與遊戲業相關的動漫畫等概念股也遭殃,像是Bilibili就跌了14%,在當今中國已難分難捨的遊戲和動漫畫領域、網路直播等,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也是繼近期中國官方針對電商、補教業等民間企業連番重拳出手後,又一次對產業界的收攏管治風向。
然而就在股價崩落之後,這篇文章卻像是「Hit & Away」戰術一般,打完就從《經濟參考報》消失,官方已下架文章,只能在其他有轉載的媒體上找尋蛛絲馬跡。
中國苦於「電玩沉迷」已非新鮮事,因成癮而引發的社會問題也不容忽視,也曾經發生過極端的矯正手段、以及官方祭出各種限制遊玩時間的監管。然而世代落差造成對遊戲的誤解、官方與家長針對電玩妖魔化的思考,卻也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中國社群網路上正反不同意見的論戰持續,但對於遊戲人口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而言,卻顯得矛盾:
「呵呵,已經2021年了還能看到『精神鴉片』這種聳人聽聞的標題也真是醉了。不玩遊戲,問題就解決了嗎?」
photo credit:EPA /2021年7月中國上海舉行的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CCG EXPO),一位coser正在玩手機。
#中國 #騰訊 #王者榮耀 #遊戲 #手遊 #電玩 #網易 #電競 #股票 #China #HonorofKings #game #轉角國際 #udbglobal #國際新聞
股價應聲崩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短短十九天內就進入熊市,美股道瓊近期的反覆暴跌,即使川普投入500億美元的防疫資金,恐懼氣氛還是蔓延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台灣就算早在疫情爆發之際,就嚴陣以待,但是在確診病例數突破一百例之後,台股也應聲下跌,在這集節目中,投資達人空總、風傳媒主編周岐原,不只會帶你了解為什麼美國寬鬆貨幣政策沒用,更將會帶你分析做空的好時機以及準則,另外心臟不夠大顆的投資客,也可以學到避險好工具,重要資訊都在節目中,趕緊點擊收看。
23:49字幕合晶誤植成和鑫
#下班投資學 #降息 #國安基金 #台股 #金融股 #謝哲青 #空總
本節目與來賓所推介個股無不當財務利益關係,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標↓
00:17 連三熔斷黑色一星期!美股遭熊爪掀血雨!
02:07 四大指數全陣亡!美股面臨2萬點保衛戰!
02:33 給美國經濟打預防針!Fed急降4碼.重啟QE!
02:57 Fed梭哈難救市!美國大停擺經濟衰退成定局?!
03:28 經濟衰退.熊市陰影 川普哭哭連任路遇疫外!
03:38 Fed梭哈難救市!美國大停擺經濟衰退成定局?!
04:23 逢低梭哈很母湯!專家曝股災攤平操作秘訣!
05:00 台灣利率擬跟進Fed迫降 央行看見的隱憂是?
05:52 降息低利+呆帳風險 存金融股盲點大公開!
07:09 全球降息風金融股該續抱?專家曝判別關鍵!
08:42 大盤重挫想抄底?高手緊盯2大反轉訊號!
10:40 適時停損才能擁抱獲利!專家揭不敗心法!
11:40 國家隊進場怎操作?黃金分割率成加碼訊號!
12:18 國安基金6進皆金融危機?台股這次挫勒等?
13:31 股災驚現逃亡潮?專家曝光外資避難所在!
14:56 台股倒地空軍壓境!達人一招揪出空襲股!
16:17 第一次放空就上手!一線心法作空大賺16%!
18:11 台股禁空令備戰!史上三次最終結局曝光!
20:07 大盤跳空個股跌停!高手靠抗跌當沖賺翻天?
21:28 VIX狂飆散戶追高?自動扣血恐讓你賠到掛!
22:44 好公司股價限時打折!高殖利率買點浮現?
25:02 重挫+爆量準沒好事 專家提醒需防恐慌殺盤!
26:15 台股何時走出熊市?專家曝光這關鍵時間點!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精彩回顧》
【#1】肺炎黑天鵝猛啄台陸經濟!持股該攤平還是逃命?隱藏好股策略教戰!
https://youtu.be/imzinUmGz9Q
【#2】月KD見死亡交叉?台股逃命波來了?再傻傻抱0050的下場恐怕會是...?!
https://youtu.be/T7Kz2_ZqECA
【#3】缺口難破?月線再失守!翻黑號角響起?一招算出存股界資優生買點 比0050賺更大?!
https://youtu.be/dj_Ng5oZCg8
【#4】美股暴跌!台股狂瀉?0050加強版半年爽賺10% 不敗教主的ETF求生術!
https://youtu.be/5r4KtkhtgxY
【#5】一周兩次熔斷飛車!比買ETF多賺10%的秘訣 3條線估價篩出鎖利好股!
https://youtu.be/FLDqOjwwcV0

股價應聲崩 在 人類大歷史(增訂版): 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 第 104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由於市場上的供給量上升,股價應聲下跌。其他投資者見到股價下跌,也想趕快收手離場。這麼一來,股價就持續暴跌,簡直像一場雪崩。為了穩定股價,法國中央銀行總裁(也就是 ... ... <看更多>
股價應聲崩 在 [新聞] Meta股價三天崩跌30% 市值遭波克夏和輝達-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標題:
Meta股價三天崩跌30% 市值遭波克夏和輝達接連超車
原文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810089
發布時間:
20220208
原文內容:
臉書母公司 Meta Platforms 公布上季財報迄今股價跌跌不休,周一 (7 日) 再度大跌
逾 5%,最近三個交易日累計重挫約 30%,市值首次遭輝達 (Nvidia) 超車,拱手讓出第
七大上市公司位置。
根據道瓊市場數據,Meta 原本是美國第六大上市公司,但先後被波克夏和輝達超前。
Meta(FB-US) 周一收黑 5.14% 至每股 224.91 美元,道瓊市場數據顯示,Meta 目前市值
約 6122 億美元,自上周三收盤至今共蒸發 2670 億美元。
輝達 (NVDA-US) 同日收高 1.68%,報每股 247.28 美元,市值 6182 億美元,超車 Meta
,排名在波克夏 (BRK.B-US) 之後,波克夏目前市值 7069.7 億美元。
Meta 最近面臨一連串業務挑戰,上周三盤後公布的獲利不如預期、用戶首次下滑,並預
測營收成長將放緩,令市場大失所望,股價應聲崩跌,市值一夕暴跌 2000 億美元,包
括 CNBC 財經主持人 Jim Cramer 在內的專家警告還不到買進時機。
Meta 正面臨與歐美之間的數據爭議。該公司在年報中警告,如果無法將用戶數據傳回美
國使用,考慮把臉書和 Instagram 撤出歐洲,但曾參與起草數據保護法的歐洲議員周
Axel Voss 周一在推特上強硬回擊說:「Meta 不能再拿數據保護標準要脅歐盟,離開歐
盟將是他們的損失」。
接著在美股盤後時段,身為矽谷創投大老的臉書早期投資人提爾 (Peter Thiel) 宣布退
出 Meta 董事會。提爾從 2005 年就開始在臉書董事會任職至今,市場盛傳提爾請辭是為
了協助川普的政治活動,避免與自己職務發生衝突。
研究高成長股的安特衛普大學博士研究員 Tristan De Blick 表示,Meta 是危險的「價
值陷阱」(value trap),即表現上估值低,但實際上仍昂貴,理由是該公司的每日活躍用
戶 (DAU) 減少、平均每名用戶營收 (ARPU) 下滑,且元宇宙投入成本高昂。
心得/評論:
10年後應該沒有人會繼續用Facebook了吧
現在我Facebook上還活躍的朋友越來越少
最常用的反而是Messenger
市場爬樓梯上去
坐電梯下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89.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44333709.A.F15.html
company in a $1bn (£734m) deal in 20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