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孕婦要左側躺?睡覺的時候不能翻身嗎?】 作者:楊濬光醫師
人體背後靠右側有一條重要的靜脈,叫做「下腔靜脈」,負責收集心臟以下各部位的血液流回心臟。由於懷孕時子宮變大,所以,身體向左側躺,可以減少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使回流血液增加,進而增加胎盤血液的灌流。
什麼時候我們會請孕婦左側躺呢?通常是在待產發生胎心音減速的時候,因為胎兒心跳減速時,擔心會有胎盤血液灌流不足的問題,因此左側躺可以爭取到多一點的血流,期待胎心音可以回復正常。
於是,這樣的訊息開始被小題大作,擴大解釋,甚至有孕婦告訴我,因為要整夜固定左側睡,一夜難眠!
據統計,一個人睡覺8小時,平均翻身30次,要平常人固定左側睡都沒辦法,何況是孕婦呢?再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其實要讓下腔靜脈最不被壓迫的姿勢,是趴著屁股抬高的姿勢,也就是很類似膝胸臥式,有人想要挑戰這樣的姿勢睡覺嗎?這樣的姿勢才是血液回流的最佳姿勢呢!
其實,左側躺真的會對胎兒比較好嗎?當然不會。就像開車一樣,開一輛5000CC的汽車,和開一輛5100CC的車感覺會不一樣嗎?開起來還不是馳騁呼嘯風馳電掣嗎?多的那100CC,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況,才會有實質的用處的。
結論是,請選擇自己最舒服的姿勢睡覺就好,別再虐待自己了。
胎心音減速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孕婦要左側躺?]
人體背後靠右側有一條重要的靜脈,叫做「下腔靜脈」,負責收集心臟以下各部位的血液流回心臟。由於懷孕時子宮變大,所以,身體向左側躺,可以減少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使回流血液增加,進而增加胎盤血液的灌流。
什麼時候我們會請孕婦左側躺呢?通常是在待產發生胎心音減速的時候,因為胎兒心跳減速時,擔心會有胎盤血液灌流不足的問題,因此左側躺可以爭取到多一點的血流,期待胎心音可以回復正常。
於是,這樣的訊息開始被小題大作,擴大解釋,甚至有孕婦告訴我,因為要整夜固定左側睡,一夜難眠!
據統計,一個人睡覺八小時,平均翻身30次,要平常人固定左側睡都沒辦法,何況是孕婦呢?再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其實要讓下腔靜脈最不被壓迫的姿勢,是趴著屁股抬高的姿勢,也就是很類似膝胸臥式,有人想要挑戰這樣的姿勢睡覺嗎?這樣的姿勢才是血液回流的最佳姿勢呢!
其實,左側躺真的會對胎兒比較好嗎?當然不會。就像開車一樣,開一輛5000CC的汽車,和開一輛5100CC的車感覺會不一樣嗎?開起來還不是馳騁呼嘯風馳電掣嗎?多的那100CC,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況,才會有實質的用處的。
結論是,請選擇自己最舒服的姿勢睡覺就好,別再虐待自己了。
胎心音減速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個週末安排了兩位產婦來催生。她們的身高、骨盆大小接近,胎兒都偏大,第一胎,催生前沒有任何的產兆,住院前幾天一個還在拉大重量,另一個還在踢泰拳。
雖然現代醫學已經一再的證實,催生在此時是利大於弊,他們也全然信任我,但決定催生後仍還是因為接收到不少「關心」甚至勸阻讓她們感到無奈且增添不安感。
我雖對我的醫療決策有信心,但說實話,生產這件事變數實在很大,有時候真的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果不其然,雖然主角條件類似,故事卻有不同的發展。
週六傍晚入住,哇媽的產程相對比較平順,就如標準產程圖一般,過了潛伏期的一指半後突飛猛進。接近週日中午時,喊了一聲「有點想大便」就五指全開,還可以邊用力邊撒嬌的對我說「你騙我,好累喔!」
和我心裡早已預演好幾次的場景一樣,哇媽用力起來腹式呼吸做得到位、動作控制得宜,該出力時出對力、該放鬆時就放鬆,是的,這次妳又PR了!
「3655! 今天的班長無誤」舉起小孩的那個瞬間,不意外,哇爸哭了。
或許是場面太過溫馨,也或許我心繫產程相對不順利的沛媽,本來預備好要問一句。
「硬舉一百五十公斤比較累、還是生小孩比較累」也都忘了開口。
同一時間,沛媽的產程就相對不是那麼順利,開指開的慢,胎心音不穩定,換姿勢、給氧氣、破水、側躺,胎頭還是不願意下降,時不時的胎心音減速,讓我們沒有本錢再等下去。
「我們還是開刀吧!」說出這句話時,沛媽只有點點頭,給了我一個信任的眼神。
消毒、鋪單,劃子宮。即使這樣的動作對我來說猶如反射,在胎兒安全著落前,神經總是繃得很緊、嚴肅的態度和指令也常讓全開刀房的同仁備感壓力。
新生兒的頭剛露出子宮,就傳出宏亮的哭聲,眾人壓力釋放。
看起來羊水清澈無胎便、胎盤無剝離、臍帶無纏繞,說實在的只能用「孩子調皮」來解釋胎心音不穩定的狀況。
「沒事,一切都很順利呦」這句肯定是我最愛對媽媽說的一句話。
我想表達的是,即使條件類似,每個人的生產經驗仍是獨一無二,要面對的課題不盡相同。就好像登山一樣,最足了準備但不真的踏出去,永遠不會知道後面有什麼狀況。
但也許是基於熱心,很多人在分享生產經驗時總是抱著兩個大原則「我都可以你一定也可以」「我不順利妳很可能也不順利」。
好比,你肚子這麼高一定催生不出來、我就是催生催成全餐,我建議你別催生、或甚至是說「以前的人哪有在打無痛,你們現在的人真的太沒用」!這些實際上沒有幫助的評論。反而憑添媽媽的焦慮與不安。其實,現在資訊這麼發達,好的壞的,自己的狀況產婦本人和產檢醫師最清楚,其他人真的只要祝福和加油即可。
身為一個嚮導,當然希望媽媽能看見自己最愛的風景,走最愛的路線,但,安全永遠是惟一的底線。
要對沛媽說的是,無法照著我們的小劇本雖然彼此心裡有一點小遺憾,但是我們都盡力了,當妳產後萌生任何負面情緒時,妳只要看著妳的寶,默念一句「把你生下來我真的好勇敢!」
從產前到待產,走過的路絕不會浪費,練好的肌肉和力氣都會在往後的育兒生活,淋漓盡致的發揮。
最後,除了感謝你們對我的信任之外,我要強調,妳們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教科書,規律運動胎盤會長得好、練到生比較會用力、即使要剖腹恢復的也會特別快,這些我平時講座朗朗上口的話, pubmed查到的資料,你們都真實的示範了一次。產後回歸,我們要繼續合作無間喔!
#感恩孕動讓我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