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昌(Marco)是四個孩子的爸爸,其中大女兒小悅早年確診為 SEN(特殊教育需要)兒童,他便想到在家中安裝繩索設施,讓孩子們做運動伸展、「放電」。
去年因為疫情關係,Marco 經營的家庭中心大受影響,加上他眼見學生停課,終日在家中困獸鬥,便想到走進他們家居,鑽天花、安裝韆鞦等攀爬設施。
他教授繩索攀爬多年,相信這些活動有助刺激大腦神經,訓練手腳協調,令孩子學習更專注,情緒更穩定。至今他們已經為七十個家庭安裝這類設施,發展出詳細的繩索治療項目,讓父母可以自行幫助孩子練習,自己的孩子自己幫。
藉著繩索治療,Marco 希望家長明白,SEN 並不是孩子的問題,反而是彌足珍貴的特質。與別不同,世界才會更燦爛。
馬上觀看:https://youtu.be/rzQTlm3hA8s
天使家庭中心 Teens Angel Family Centre:https://www.facebook.com/TeensAngelFAmilyCentre
延伸專題:
【SEN 學童如何渡過隔離難關?】
https://bit.ly/33VEF2d
【救世軍:讓 SEN 孩子找回自信與成就】
https://bit.ly/3tXfXJ6
【疫症之下,如何還兒童玩耍權】
https://bit.ly/3yiBKP4
【心明大義:病童的遊戲科醫生】
https://bit.ly/3eUPKH2
【心明大義:毛孩執屍人:奔波街頭 貼錢送動物善終】
https://bit.ly/33PWI9W
【心明大義:研發長者軟餐 空姐為「吃」辭職】
https://bit.ly/3fGfG8H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鎮昌(Marco)是四個孩子的爸爸,其中大女兒小悅早年確診為 SEN(特殊教育需要)兒童,他便想到在家中安裝繩索設施,讓孩子們做運動伸展、「放電」。 去年因為疫情關係,Marco 經營的家庭中心大受影響,加上他眼見學生停課,終日在家中困獸鬥,便想到走進他們家居,鑽天花、安裝韆鞦等攀爬設施。 他...
腦神經訓練 在 孕媽咪寶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科學家將孩子的3-6歲稱為「潮濕的水泥期」,意思是說孩子的85%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在這一時期形成,將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這一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習慣等已形成。
事實上,在孩子的性格、習慣尚未形成時,家長做一些必要的幹預,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實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將伴隨、影響孩子的一生。
01、抓住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兒童心理專家進行研究,孩子在6歲前會經歷非常關鍵的多種敏感期,而秩序敏感期一般在2歲半左右出現,並可能持續很長時間。教育專家孫瑞雪曾經在著作中曾經寫過,各類敏感期也有可能因為環境的因素滯後。
這一時期,孩子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特有秩序。比如,媽媽下班回家,一定是要他開門,如果不是,他會讓媽媽出去再來一次。比如,小鬧鐘一定要擺在床頭的固定位置,如果不是,他會極其不適,嚎啕大哭。比如,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自己拿可愛的小熊碗,如果不是,他會再拿一次。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重要階段,固定的程式和秩序帶給孩子的是安全感,在這種「直線式思維」裡孩子形成一種內在邏輯。
如果秩序敏感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的脫離這種外在固定模式,形成內在的「以不變應萬變」的自我管理模式,也就是自律性。
父母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完美的度過這一時期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首先,需要父母極大的耐心,不強行制止孩子,接納孩子的偏執。
這一時期孩子的語言發展並不完全,通常用哭鬧來表示不滿。這時需要爸爸媽媽引導孩子理清想法,也可能要猜測孩子的想法。
其次,儘可能提供有秩序的生活環境。儘量保持規律的生活,也可增加有趣又好玩的生活儀式感。
比如,晚上睡覺之前,寶寶拉上窗簾,關上燈,晚安星星,晚安月亮,晚安小椅子,晚安小床……
家長的秩序化讓孩子得到安全和滿足,孩子的本能得到尊重,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度過秩序敏感期。
最後,恰到好處的利用秩序敏感期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俗話說「趁熱打鐵」,在這一時期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更容易。垃圾扔進紙簍裡,自己衣被自己理,醒來睡前都刷牙,自己鞋襪自己洗,每件事情要做完,所有物品理整齊……
家長引導孩子形成一套固定程式,即便孩子的動作有些笨拙,也要耐心等待,最終會形成好習慣。
02、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模仿,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自己下班後就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無聊的刷新著手機,日漸平庸的日子,早已忘卻曾經鬥志滿滿的自己。
這時不斷的提醒著孩子,「你去寫作業」,「你要努力」,這樣的話大人說的再多都是枉然。
魯道夫•斯坦納在《童年的王國》寫過,孩子在七歲前實際上是一個觀察者。
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觀察和模仿的對象,他們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懂得自律、自製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為最高準則,最終通過模仿和學習,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03、「大腦神經」訓練法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神經反射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樣可以進行訓練的,一個人的自律能力也可以同肌肉一樣被訓練好。
一個人的自律水準無論在小事還是大事上都是基本相同的,那麼如果在小事上進行自律性訓練,提高後的自律性也會投射到大事情上。
心理學家進行過研究,他們讓參與實驗的人改變一些小習慣,比如左撇子的人用右手、改變口頭語,等等,結果發現這些人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自律水準也慢慢提高了,這是因為他們負責自律的大腦神經得到了鍛鍊。
因此可以從孩子的小習慣開始訓練,慢慢的養成小習慣後,孩子們會將小習慣投射到大事中去。
例如:
堅持訓練孩子睡覺前將自己的鞋子擺整齊,衣服疊整齊放在固定的位置。慢慢的孩子會習慣性的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文具、書桌。
堅持訓練孩子每天到家先將作業完成後再做別的事,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做事情要分清輕重緩急,慢慢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通過慢慢的堅持,孩子就會養成自律的習慣,這樣的方式孩子也不是很費勁,大人也不需要白費口舌的講道理。
04、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個爸爸帶著11歲的兒子環遊世界,他將錢包交給孩子保管,一路上的時間、路途計劃、吃、住全部交由兒子決定,爸爸的職責只是負責騎著摩托車帶他趕路。
他們去了很多地方,這孩子也沒有落下功課,每天利用晚上的時間學習、做作業。並且這孩子每天晚上都自己整理行李,規劃好第二天的路線以及記錄視頻日記。
整個旅途中孩子學會了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制定旅行計劃,並在實施時合理調整。
拖延症就是自律性差的直接表現,因此教會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開始可以家長幫助孩子制定時間任務計劃,完成後給孩子在獎勵榜上記上一筆。慢慢的發展為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慢慢的家長就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制定計劃,自己完成。
計劃性強,並且能夠很好的完成,孩子的自律性也會慢慢養成,直到變成習慣。
(文章、圖片來源:Smart Parents 親子王)
腦神經訓練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黃鎮昌(Marco)是四個孩子的爸爸,其中大女兒小悅早年確診為 SEN(特殊教育需要)兒童,他便想到在家中安裝繩索設施,讓孩子們做運動伸展、「放電」。
去年因為疫情關係,Marco 經營的家庭中心大受影響,加上他眼見學生停課,終日在家中困獸鬥,便想到走進他們家居,鑽天花、安裝韆鞦等攀爬設施。
他教授繩索攀爬多年,相信這些活動有助刺激大腦神經,訓練手腳協調,令孩子學習更專注,情緒更穩定。至今他們已經為七十個家庭安裝這類設施,發展出詳細的繩索治療項目,讓父母可以自行幫助孩子練習,自己的孩子自己幫。
藉著繩索治療,Marco 希望家長明白,SEN 並不是孩子的問題,反而是彌足珍貴的特質。與別不同,世界才會更燦爛。
天使家庭中心 Teens Angel Family Centre:https://www.facebook.com/TeensAngelFAmilyCentre
延伸專題:
【SEN 學童如何渡過隔離難關?】
https://bit.ly/33VEF2d
【救世軍:讓 SEN 孩子找回自信與成就】
https://bit.ly/3tXfXJ6
【疫症之下,如何還兒童玩耍權】
https://bit.ly/3yiBKP4
【心明大義:病童的遊戲科醫生】
https://bit.ly/3eUPKH2
【心明大義:毛孩執屍人:奔波街頭 貼錢送動物善終】
https://bit.ly/33PWI9W
【心明大義:研發長者軟餐 空姐為「吃」辭職】
https://bit.ly/3fGfG8H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腦神經訓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