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想把劇情類比內在的心靈世界
成年以後,你心裡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嗎?
1.每次過年過節回家,都會害怕
2.面對父母,總是有很多糾結無法開口
3.待在家裡覺得焦躁,但離開家又放不下家人
4.有時候真的很想一了百了,但又怕家人難過
5.害怕面對某一個家人的情緒,但太久沒回去又會擔心
6.憎恨某一個家人,但如果他真的走了,心裡又會有捨不得與後悔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你就會明白,回家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和家裡面的人相處,而是在你內心的世界當中空出一個位置,找回你跟家人之間的認同、接起你和他們之間真實的連結。
那該怎麼辦呢,在這之前,我想先談談跟我一起追斯卡羅的朋友,Amy的故事。
「我從21歲那一年開始逃離家裡,對我來說,那裡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個被詛咒的地方。10年以來,我靠著自己在外面賺錢生活,每天工作的時候都戴著面具,過年過節我都主動說要留下來加班,有些同事說我是貪戀那兩倍的薪水,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真正要的不是薪水,而是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Amy在看完《斯卡羅》「福爾摩沙公主」那一集的時候跟我說,我認識的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人,一路從公司小職員做到主管,大小事都一手包辦,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工作狂了,沒想到有人還比我更嚴重。於是我把我的治療師跟我說過的話送給她:「會不會你透過拼命的工作,真正想要的是逃避某一些,你不想碰觸的傷口?」她點點頭,表面上這句話好像是對她說,但實際上是對我們兩個人說。
11歲那年,Amy的父親就跟媽媽口中的「外面的女人」跑了,那天以後,媽媽開始變得歇斯底里,各種情緒勒索,Amy是家裡面的大女兒,只能夠一個人承擔炮火,年幼的弟弟還不懂事,甚至在媽媽聲淚俱下的時候吵著要吃養樂多冰,她也只能夠一邊安撫媽媽的情緒,一邊到冰箱冷凍庫拿養樂多冰給弟弟,一湯匙一湯匙地餵——重點是,她自己都沒吃半口。
「後來媽跟叔叔在一起,一開始叔叔對我們很好,後來每天打我們罵我們,我從一個人的出氣筒變成兩個人的出氣筒。只是叔叔比媽媽更過分,還會罵一些很難聽的話,說我是媽媽跟別人生的賤貨、下三濫、妓女等等⋯⋯重男輕女的他,對弟弟卻是呵護有加,弟弟要什麼科學用具、湯瑪士小火車,叔叔都買給他。有一天晚上我趁大家都睡著,跑到弟弟的房間把他床鋪底下的湯瑪士小火車拿出,來想說要把它折成兩半,可是看到湯瑪士火車的臉,就覺得可怕,好像看到我自己一樣,一張想要復仇、充滿怨恨的臉,卻用微笑來掩飾。」她說,於是那天晚上,她又把貨車玩具放回床底下,這是,整個晚上她都再也有沒有睡著⋯⋯。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聽完Amy的故事,我想起上面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面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是,Amy雖然逃家逃得很遠,遠從屏東上來台北,可是是內心的某一塊還是留在家裡;她想在心裡面努力的抹掉那條回家的路,但是同時又很想想起這條回家的路。
就像《斯卡羅》的蝶妹一樣。
#心理治療就是找一條回家的路
(以下小雷)
「心理治療一定要這麼痛苦,去挖過往的傷口才能夠痊癒嗎?」我曾經問我的治療師這個問題,他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跟我說,這可能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解答。我那時候想可惡沒回答我的問題還要收我錢!
一直到我和Amy在一起追斯卡羅這過程當中,才慢慢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然後我也才明白,這個答案真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才會漸漸明朗的。
原來,我們不一定要去挖過往的傷口,但不論我們想要採取的自我探索和治療方式是什麼,這一輩子其實都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就像片中的蝶妹與阿杰一樣,會歷經下面幾個過程:
—忘了回部落的那條路
—想起這條路但是不敢踏上
—踏上這條路覺得後悔了,可是進退維谷
—有幾次回了家,卻被趕出來、不被接納
—有幾次回到家,被綁架,無法離開
—有幾次終於離開了,告訴自己再也不要回去了,但心裡還是有疙瘩
—在回家的路上,和同行的人起衝突
—回家的路上,覺得不知所措,甚至自我厭惡
這裡的「回家」,有可能隱喻的是回到過往的記憶,去探索原生家庭的傷口;也可能是「踏出一段改變的路」,做和過往不一樣、不熟悉的事情;更可能是直接指涉整個心理治療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會面臨失望、恐懼、害怕、不舒服、退縮、甚至想要放棄。
#心靈的自我防衛系統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要回到讓你曾經感到痛苦的地方(想一想那個曾經被燒掉好多次的房子),自我防衛機轉很快就會跳出來,就像是駐守在山林間的斯卡羅勇士,任何外人只要就要進入這座山,就會慘遭射殺。
「有些事情是連祖靈都不知道的。當年祖靈拿這把山刀開疆闢土的時候,瑯橋還沒有那麼複雜。現在洋人的槍炮和武器都那麼先進,我們如果只是困守在山裡,是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大股頭卓杞篤曾經講過類似的話,他知道分隔的心靈是無法存活的,所以一直沒有放棄和漢人交流。
把這段話平行到我們的內在心靈、把斯卡羅的這座山頭想像是我們的內在世界,其實就是:受傷的心靈會自我保護,心靈會用過去自己「成功抵禦外敵」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例如過度警覺、解離、負面思考、人際焦慮等等⋯⋯),儘管這個方法現在已經不敷使用或者是過時,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仍然在所不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改變太痛苦了,可能要面對各種未知的後果。如果維持現狀還可以苟活,為什麼要冒險去嘗試新的東西?
可是就像大股頭所說的,其實你內在有一個很清澈的聲音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只是知道跟做到時間仍然有距離,一直到兵臨城下,被漢人包圍,這個痛苦無法再忍受那一刻的時候,戰火一觸即發時,內在世界的18個部落會議才會召開。危機就是轉機,會議召開的時候可能會引起很多衝突,但你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看見那個「自我防衛」的自己是如何保護你。
#對自己的內在慈悲為懷
舉例來說,如果你小時候曾經經歷過一些傷口,那麼你應該最常面對的就是「自我批評」的聲音。當你出現這種聲音的時候,你可以問問那個「自我批判」的自己:「你現在幾歲?」
然後憑直覺在第一時間內回答。
或許你會發現,「他」所回答的那個歲數發生了很多你生命當中關鍵的事,所以「他」被滯留在那個時刻保護你,一直到現在。可是當你再進一步的問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他可能會告訴你說:「我好累了,我想要休息,可是我沒辦法,我放心不下,內憂外患,我無法讓剩下不同『部分』的自己來管理這個身體,我怕他們會把這個身體搞砸。」(有沒有聯想到卓杞篤一直不敢放手大股頭,暫時不辦五年祭的那一幕?)
上面這一段,是我前陣子我參加「內在家庭系統理論」(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初次課程印象最深的段落,當我問自己那個內在批評的聲音是幾歲的時候,第一個冒出來的聲音是: 13歲。原來, 13歲那一年是我人生第一次減肥成功、因為功課好開始嚐到甜頭、也是我因此脫離被霸凌的第一年。從那一刻起,這個自我要求的自己就不斷鞭策砥礪,所以才能夠有今天的我。
蝶妹也是一樣的。她一路在各個不同勢力當中穿針引線、輾轉斡旋,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拉攏、又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討厭,可是到最後最終沒有一個人可以信任她,就連她的主子李仙得都開始懷疑她說的話。其實她要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部落和瑯橋的各個勢力之間不要打仗,能夠開啟談判,可是努力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發生了很多自己都不願意看到、令人傷心的事情。所以最後她累了,病倒了,身體沒有辦法承受這麼多複雜的事情,這一刻開始,她才可以真正休息。
也像是我一樣,那個不斷自我要求的自己,到現在還在一直燃燒,也難怪耳鳴會一直沒有消失,焦慮都跑到肚子的肥油和晚上的啤酒裡面。但是那個自我要求的自己,也好想要休息(所以我九月底要去台東渡假了不要攔我)。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內在世界就像是一個斯卡羅的世界,你現在的疾病、瘟疫、困境、焦慮、恐懼、憂鬱,是不是正在提醒你身上有一個「過分努力的自己」,一直以來做了好多好多的事情,卻從來沒有被看見,從來沒有被愛?到嗎,她就像是蝶妹一樣,像是Amy一樣,像是那個一直不斷努力的我一樣,要的其實不多,只是希望可以被愛,可以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我們一家人不能夠像山胡椒一樣,各自分裂四散」阿杰、蝶妹腦袋裡面都印象很深刻媽媽瑪祖卡說的這句話,可是造化弄人,一路經過各種分分合合,生離死別,大家的命運似乎在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分別。不過,我跟瑪祖卡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我反倒是覺得,有些時候分開是為了回來,遍地開花,是為了在每個地方都滋養茁壯。如果不是這一家人跨了不同種族的血緣,如果不是阿杰、蝶妹的活躍,這場心靈的戰爭可能永遠都會被壓抑下來,永遠不會開打,內在世界看起來風平浪靜,可是卻在潛意識裡面分裂。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那該怎麼整合這個紛亂的內在世界呢?其中一個整合自我的方法,就是對自己慈悲(self-compassion)。我想用前陣子我在課堂上面到了這首詩《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的一個段落,來呼應整部斯卡羅的劇情: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
你能否愛內心的勇士
那個披荊斬棘的自己
你能否愛你的瘋狂
你能否愛你的清醒
你能否愛你的愚昧
你能否愛你的混亂
在你之內有個苦悶的自己
有個緊張焦慮的自己
你可否兩個同時都愛
還有那個不斷盡力的自己?」— Leah Pearlman
發現了嗎,你內在住著斯卡羅勇士,一路披荊斬棘,也住著一個愚昧的道台,瘋狂的必麒麟(或水仔),有時清醒有時混亂的李仙得。更重要的是,你能否看見內心有一個緊張焦慮、非常苦悶,還有不斷經歷的蝶妹,她正在找一條回家的路,而你可以給她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這個家並不在山的深處,也不在統領埔,而在你的慈悲裡面。當你能夠慈悲地愛那個你所討厭的自己,像是用一雙厚實的大手把風中的花瓣掬起來一般,細膩敏感地呵護自己;當你能夠愛那個苦悶、不斷努力、瘋狂、混亂、愚昧、披荊斬棘、甚至這一路以來都已經很累,得了熱病的自己,你就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
把自己深深擁抱起來,
你可以帶自己回家。
#斯卡羅 #內在家庭系統 #IFS #蝶妹
#湯瑪士小火車真的很可怕
#全文與參考書目見此
https://reurl.cc/l5RdeY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統計上說,失戀六個月就會痊癒, 但事實上,這六個月就熬不過去! 統計無法解決問題,諮商讓人看見希望, 過程不是拯救,而是共構一段有溫度的關係~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
「腦鳴痊癒」的推薦目錄: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民視全球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每天服用三次,耳鳴腦鳴竟然痊癒了?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高音耳鳴腦鳴不止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暈眩門診l 耳鳴門診I 咽喉炎特診) 的評價
- 關於腦鳴痊癒 在 腦鳴ptt :: 健保診所維基百科 的評價
腦鳴痊癒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喉嚨卡卡、聲音沙啞、耳鳴,可能是胃酸逆流造成❗一次了解咽喉逆流症🤔🤔
40歲的王小姐一進診間就說自己喉嚨疑似卡痰,卻老是咳不出來也吞不下去,本以為是感冒,誰知道到診所拿了藥也不見好轉,始終不舒服的症狀困擾了她長達半年以上時間。經過理學檢查和內視鏡檢查後,發現應是胃酸逆流造成,病人驚訝地說:「可是人家常說的火燒心、胃堵堵,我都沒有耶!」
✅慢性咽喉炎是什麼?症狀有哪些?
像王小姐這樣長期喉嚨不舒服的現象,其實就是醫學上所謂的「#慢性咽喉炎」,俗稱「#喉球症」,亦即咽喉因受到外來刺激引發不適感,且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與慢性咽喉炎相對的則是「急性咽喉炎」,即大多數人熟悉的感冒之一種,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通常5~10天便可痊癒。
慢性咽喉炎患者常主訴自己喉嚨搔癢、感覺緊緊的、有異物感,甚至像是有一顆球卡在喉嚨部位,或有想清喉嚨、容易咳嗽乃至聲音沙啞等症狀。由於成因很多, 加上難以單純透過肉眼直接觀察得知,往往增加診斷上的難度,所以臨床上我會先從喉嚨發生不適的確切位置,如上、中、下段,以及病人的年齡層、發作時間與個性特質等先做初步的判別。
假如病患反映不舒服的位置是在喉嚨上段,可能的病因多為鼻涕倒流、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或是來自口腔裡的扁桃腺結石、牙周病等;若位置在中下段,則多為抽菸、咽喉逆流,甚至是淋巴腫塊或甲狀腺腫瘤引起。還有些人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或心理因素,例如前陣子國內疫情嚴峻,門診便出現不少病患因緊張、焦慮導致喉嚨變得較為敏感。
✅當胃酸逆行到咽喉-胃咽喉逆流vs胃食道逆流
其中,因胃酸跑錯地方造成的「胃咽喉逆流」或稱「#逆流性咽喉炎」,是喉嚨產生異物感佔大宗的原因之一。如同個案中的王小姐,許多人聽到胃酸逆流都會直覺聯想到「胃食道逆流症」,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呢?
「胃咽喉逆流」顧名思義,是指胃裡面的內容物逆流到咽喉部位,主要是因上食道括約肌鬆弛,致使胃酸直衝到本來不該存在胃酸的喉嚨處,使得咽喉被胃酸刺激而發炎;而胃食道逆流症是賁門(下食道括約肌)發生鬆弛,導致胃酸逆流到食道。不過,由於食道比較靠近胃部,能抵抗胃酸的侵蝕,當有輕微胃酸逆流時不至於帶來傷害,有時也未必會以症狀來做表現。但咽喉可就不同了,因為結構和表面黏膜非常脆弱的緣故,一旦受到些許胃酸的侵蝕便容易紅腫發炎。以研究統計來看,胃酸逆流至食道平均一天超過50次,患者才會有感覺;但胃酸衝上喉嚨一週只要超過三次,喉嚨就會感到卡卡。
✅喉嚨不適,是咽喉逆流還是其他疾病?「詳細問診+內視鏡」幫助診斷
簡單歸納,胃咽喉逆流和胃食道逆流的最大不同,在於胃咽喉逆流患者胃酸向上逆流的位置較遠,但胃酸量不多,所以病人大多不會有胸口灼熱、火燒心等典型胃食道逆流症狀。但伴隨胃酸倒流致使喉嚨發炎的可能表現,則包括喉頭異物感、聲音沙啞,若程度較嚴重也有會喘、呼吸急促症狀;若胃酸跑到氣管造成刺激,會出現慢性咳嗽現象;還有些人會有鼻塞,或是胃酸跑到耳咽管引發耳朵悶塞感,甚至積水而導致耳鳴。
因喉嚨不舒服、疼痛或咳嗽、耳鳴等表現,可能與其他疾病重疊,所以到耳鼻喉科專科診所就醫時一般應包含下列相關病史和理學檢查。
1. 詳細的病史詢問:主要症狀、合併症狀、發生的時間長短和頻率、喉嚨不適的程度、何時比較嚴重,以及生活飲食習慣等等。
2. 詳細檢查鼻、咽、喉嚨等上咽喉呼吸道等構造,以確認是否有可見的異常,再根據症狀與理學檢查發現安排檢查幫助確診。
3. 鼻內視鏡檢查:若是胃咽喉逆流,通常便可藉由內視鏡看到胃酸侵蝕導致聲帶有水腫或產生假性聲帶溝,有時也會看到後喉頭紅腫,甚而食道入口處黏膜有增厚現象等變化。
不過,假使是觸診時摸到頸部有腫大或硬塊而壓迫到咽喉的話,會進一步做頸部超音波詳細檢查,當懷疑可能有腫瘤時則會轉診至醫院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確認。
✅咽喉逆流怎改善?日常保養做好這6招
因胃酸逆流引發的慢性咽喉炎,除了可使用醫師開立的藥物緩解不適之外,從日常生活做起更有助於改善,避免喉嚨緊繃不適。
1.吃飽飯後不要立即坐著或躺下,保持站立姿或起身散
步、輕鬆走動,可降低腹部用力導致胃酸逆流的機率。
2.不暴飲暴食,少吃過辣、過酸、過甜、過油等刺激性食
物。
3.應規律作息,並戒除吃宵夜習慣,睡前兩至三小時勿再
進食。
4.適度補充能促進腸胃機能的益生菌產品。
5.養成固定運動習慣,保持放鬆心情、充足的睡眠。
6.不碰菸、酒、檳榔,如今已知抽菸、喝酒會使括約肌變
得不易緊閉,嚼食檳榔則會讓口腔黏膜發生病變、提升
頭頸癌發生率,因而出現喉嚨相關症狀。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喉嚨卡卡、不舒服,成因十分複雜,背後也可能潛藏較為嚴重的疾病,必須經過一連串詳細的問診與檢查才能做出較正確的診斷、對症治療。因此,建議第一步需尋求具有經驗與專業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並盡可能至備有鼻內視鏡檢查、頭頸部超音波設備的院所診查,透過更詳細的觀察相對較能找出病灶,早日解除不適困擾。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慢性咽喉炎
#逆流性咽喉炎
#喉嚨卡卡
腦鳴痊癒 在 民視全球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球/永無痊癒之日?武漢肺炎後遺症恐嚴重傷腦
➡️ https://bit.ly/3g5oCGl
新冠疫情爆發逾一年,對於這個病毒,科學家仍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連接種疫苗來降低感染風險,都有可能出現罕見的血栓副作用。而在染疫的民眾中,則有不少人過了好幾個月仍然無法擺脫病痛,這些後遺症包括聽力問題、神經問題等,美國知名連鎖餐廳「德州鮮切牛排」的創辦人肯特泰勒(Kent Taylor),就因為深受嚴重耳鳴折磨,在3月中旬走上絕路。
#民視全球新聞
-
🉐我們有國際新聞社團囉👉https://goo.gl/MBPMMm
腦鳴痊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統計上說,失戀六個月就會痊癒,
但事實上,這六個月就熬不過去!
統計無法解決問題,諮商讓人看見希望,
過程不是拯救,而是共構一段有溫度的關係~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腦鳴痊癒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彈琴手緊,但也沒有特別積極去正視它,畢竟很多人也都是這樣啊,直到手因為跌 倒受傷,不只彈什麼都痛 ,連寫字洗碗打電腦都痛,嚴重的時候坐著站著躺著通通都不舒服,復健、外 科、中醫都看過也沒用,後來同學介紹一位正骨師傅才開始有改善,但是每一彈完琴,症狀似乎又回來, 有天滑手機看到手指建立有受傷同學成功的例子,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開始學習手指建立。
我受傷的地方在手腕,剛開始練習手指建立時,因不熟悉操作方式,加上手指軟弱無力,手指撐不住重量手腕會去幫忙,以及在重量轉移找手腕律動時,導致嘗試過程中一定會有錯誤的時候,再加上心理 因素,要去讓受傷的地方動就是會怕,所以也不敢多練,只有上課跟著練習,然而,隨著對放鬆的了解與手指的支撐力增加,手腕受傷的情形真的漸漸改善了,正骨師傅也這樣覺得(他並不知道我在彈琴)。
因為受傷,學習手指建立的過程中很不容易,要一直觀察哪些動作會痛那些不會,在初步手指建立後, 每每要再往前,心理都覺得必需要很費力跨過很大的關卡,戰戰兢兢的拿捏著技巧難度跟練習分量,從 徹爾尼開始,慢慢的把各種音型、技巧用手指建立後的彈法重新練過,手傷跟技巧多數都有越來越好的 感覺,唯一再加入八度、寬廣和絃的時候讓手又痛了,於是就先把它放一邊,改換練別的,恢復後再調 整繼續,接觸手指建立到現在大概一年多的時間,從彈一下下小奏鳴曲都不舒服,恢復到可以練 3 小時 幻想即興曲、貝多芬都幾乎無感,而且很多技巧彈得比以前更輕鬆更好更快。
也許是時間、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讓手慢慢痊癒,但手指建立也真的幫了很大的忙,如果繼續用以前的 方式彈琴,大概手傷會不斷地復發,最後只好放棄彈琴。現在有時候練完手指暖身後,反而覺得手更 舒服,也許對我的狀況來說,用手指建立的方式彈琴有復健效果也不一定。
#北藝副修鋼琴同學畢業後重拾對鋼琴的熱情
#手指建立讓受傷的人再度拾回夢想
#解決演奏界最困擾的問題
腦鳴痊癒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彈琴手緊,但也沒有特別積極去正視它,畢竟很多人也都是這樣啊,直到手因為跌 倒受傷,不只彈什麼都痛 ,連寫字洗碗打電腦都痛,嚴重的時候坐著站著躺著通通都不舒服,復健、外 科、中醫都看過也沒用,後來同學介紹一位正骨師傅才開始有改善,但是每一彈完琴,症狀似乎又回來, 有天滑手機看到手指建立有受傷同學成功的例子,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開始學習手指建立。
我受傷的地方在手腕,剛開始練習手指建立時,因不熟悉操作方式,加上手指軟弱無力,手指撐不住重量手腕會去幫忙,以及在重量轉移找手腕律動時,導致嘗試過程中一定會有錯誤的時候,再加上心理 因素,要去讓受傷的地方動就是會怕,所以也不敢多練,只有上課跟著練習,然而,隨著對放鬆的了解與手指的支撐力增加,手腕受傷的情形真的漸漸改善了,正骨師傅也這樣覺得(他並不知道我在彈琴)。
因為受傷,學習手指建立的過程中很不容易,要一直觀察哪些動作會痛那些不會,在初步手指建立後, 每每要再往前,心理都覺得必需要很費力跨過很大的關卡,戰戰兢兢的拿捏著技巧難度跟練習分量,從 徹爾尼開始,慢慢的把各種音型、技巧用手指建立後的彈法重新練過,手傷跟技巧多數都有越來越好的 感覺,唯一再加入八度、寬廣和絃的時候讓手又痛了,於是就先把它放一邊,改換練別的,恢復後再調 整繼續,接觸手指建立到現在大概一年多的時間,從彈一下下小奏鳴曲都不舒服,恢復到可以練 3 小時 幻想即興曲、貝多芬都幾乎無感,而且很多技巧彈得比以前更輕鬆更好更快。
也許是時間、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讓手慢慢痊癒,但手指建立也真的幫了很大的忙,如果繼續用以前的 方式彈琴,大概手傷會不斷地復發,最後只好放棄彈琴。現在有時候練完手指暖身後,反而覺得手更 舒服,也許對我的狀況來說,用手指建立的方式彈琴有復健效果也不一定。
#北藝副修鋼琴同學畢業後重拾對鋼琴的熱情
#手指建立讓受傷的人再度拾回夢想
#解決演奏界最困擾的問題
腦鳴痊癒 在 高音耳鳴腦鳴不止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高音耳鳴腦鳴不止- 已刪(健康與養生第1頁) ... 她為了健康著想,開始每天清晨在社區中庭快步健走至少1小時,之後養成習慣至今,雖然無法痊癒,但症狀 ... ... <看更多>
腦鳴痊癒 在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暈眩門診l 耳鳴門診I 咽喉炎特診) 的推薦與評價
腦鳴 竟然是基底動脈發育不全所致】 一名三十七歲亮麗的女鋼琴老師,來跟我闡述腦鳴的痛苦,但最後發現她有基底動脈發育不全,在給予促血循療法後,達到醫病滿意的局面 ... ... <看更多>
腦鳴痊癒 在 每天服用三次,耳鳴腦鳴竟然痊癒了?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每天服用三次,耳鳴腦鳴竟然痊癒了? 公開日: 2019-01-03. 王女士,今年45歲,37歲那年,一覺醒來後開始出現腦鳴,隨後出現眩暈、噁心、想吐現象,一月後開始耳鳴,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