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腳長水泡擦什麼藥 在 小佳媽咪 & 吃貨小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安全無毒 #病毒盾滅菌錠
#30秒瞬效 #7天長效
#防疫噴霧 #持續快團中😊
小妞出生後,我們家一直都是用知名品牌的 白*子,然後一次買好幾桶,而且不便宜🤪
後來認識病毒盾廠商後,我才知道,次氯酸水的保存其實不容易,因為⋯時間久、遇到光、遇到熱 效果都會銳減⋯😅
病毒盾是👉要用時再現泡,最新鮮,所以不用擔心效果銳減的問題,這也是錠狀的好處👍🏻
它任何地方都可以噴,完全不分大人、小孩、寵物、肌膚等等
❤️人類友善:寶寶的玩具、遊戲墊、推車都可用噴
❤️寵物友善:除臭、消毒、滅菌
❤️環境友善:安全無毒不累積於大自然
我個人非常不喜歡用酒精,因為,很刺鼻,然後 如果手有傷口噴了會很痛,再來就是手會越噴越乾🥺
所以 我到餐廳,工作人員要幫我噴酒精,我都會說,謝謝不用ㄡ,我有自備病毒盾,我也會在他們面前噴手消毒,讓他們放心,我自己也用的舒服😊
.
.
讓我真正感受到病毒盾的厲害是
➡️ ➡️ ➡️ 有一年老公 喉嚨痛、手跟腳都起水泡😅 老公就是用病毒盾漱口、噴喉嚨、噴手腳消毒🦠👋🦶
而且 是在沒有擦藥的情況下,只噴病毒盾,不到3天就痊癒了😱⋯⋯完全沒有結痂,復原超快
而且 老公說 噴一噴 消毒不但可以減緩不舒服,也完全不會刺痛
大家看到老公整個復原的過程 都覺得超級神奇😘🥰😍
當時我只是單純記錄老公的實用過程~然後在 粉絲團和我自己的群組分享每天自用病毒盾後
因此,認識很多網友和媽咪們來跟我一起團購,大家都說 真的很方便
最近有些人問我病毒盾是什麼邏輯❓為什麼這麼好用❓
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 #奈米化的次氯酸 和 #複合鋅離子
除了瞬間抗菌之外,噴過的地方都能長達7天抑菌效果
它擁有專利防護膜 可以徹底滲透破壞細菌、病毒的結構
讓它們失去活性之後隨即轉化爲「水」
安全無毒性👍🏻家有大人小孩寵物都安心🥰
✅ SGS 認證 99.99% 防疫醫學新科技🦠
✅ 30秒瞬效殺菌
✅ 7天長效抑菌防護
✅ 10倍省錢
✅ 新鮮保質 維持最好的滅菌活性
✅ 還能同步去除異味
它經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SGS、美國EPA國家環境保護局等各大國家的認證,確實有效減菌率高達99.99%
.
.
最近也有不懂病毒盾的人會問,真的可以噴皮膚嗎❓
我們家已經用快4年了,而且是每天外出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噴全身,外出也都直接噴手噴餐具⋯
如果不行噴皮膚,我們全家人皮膚應該都爛掉了🤣🤣🤣
所以 可以噴喔~~
還有一點很重要,大家不要再把「 病毒盾 」跟外面「 單純的次氯酸水 」搞混了餒~
外面任何防疫噴霧,就算是泡好的買回家就可以用
但是泡好的也很容易因為保存不當而效果不穩定
病毒盾除了成分跟他們不同之外,用成「 錠狀 」也是為了保鮮、確保使用前泡開,安全又有效❤️
保護自己、保護小孩、保護全家人、保護大家的安全💪👊🤝
擁有病毒盾是必須的🤟🤟🤟
🔔 溫馨建議 🔔
一般建議1錠搭配1000ml飲用水
高風險環境可以1錠搭配500ml飲用水
直接把一錠丟進不透光噴霧瓶中靜置5分鐘⏰
待完全溶解後 超強滅菌液就完成✅
#小佳媽咪持續開團中
腳長水泡擦什麼藥 在 歐霸麻的歐北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彩妝大師Kevin Hao遇上施巴
🛍️購買連結: http://bit.ly/3uwAjKR
.
教養書上說小孩三、四歲開始就會有各式各樣的揣摩行為,
平常澔仔學著早餐店或是鐵板燒師傅拿著鍋鏟炒炒炒我們已經習慣,
或是看完牙醫回來馬上就要我們張嘴給他實習也是可預見,
最驚人的是他也關心我平常的塗塗抹抹保養行程。
譬如說冬天嘴唇乾裂我就會擦個護唇膏,
他就會湊過來說他的嘴巴也很乾也需要。
譬如說大寒流來臉上皮膚實在乾到脫皮要擦點保濕,
他也會一直觀察那是什麼?他的臉也會乾燥!
譬如說我們全家一起腳長起汗皰疹醫生建議擦乳液,
他就會很關心他有沒有個人專屬的乳液。
更不要說我偶爾需要化妝的日子,
他就會盤旋在我的化妝桌附近想借用每項產品。
#原本以為塗塗抹抹只有女寶會關心
#結果我家來了個想成為彩妝大師的KevinHao??
/
但在他們這種嫩皮膚之下要給彩妝用品太過頭,
於是給他施巴嬰兒的各項乳液跟著我平常肌膚保養是可以的,
而且瓶瓶罐罐每個地方不同罐他就忙的很有尊榮感XD
所以今天來分享一下彩妝大師的保養品收藏XD
👄嬰兒護唇膏:無色、無味、微滋潤
秋冬後很明顯澔仔起床時嘴唇都會有點乾,有時候還有有點有皮要脫落,他們就會自己來拿唇膏擦
施巴的嬰兒護唇膏除了我聞起來沒有味道、外觀無色、它一整隻都是用天然的蜂蠟製成的!
擦起來微微油微滋潤感,還內含維他命E成分我喜歡,所以我也會拿這隻唇膏做打底。
🦶嬰兒潤膚乳液:保濕、滋潤、含水感
這真的是我們家目前的必需品!
不知道怎麼的從今年秋天開始我們就陸續得到汗皰疹,腳指上長些小水泡奇癢無比,這除了擦藥膏之外醫生也建議平日的保養就是擦乳液。於是,心虛的我才開始每次在澔仔喊「腳癢癢」就開始努力擦乳液。
施巴的嬰兒潤膚乳液擠出來是偏較液態狀,擦起來很好抹勻很滋潤,但不會太油膩黏糊糊,而且算是擦完後蠻快就好吸收,聞起來也是舒服的北鼻香味。
👦🏻嬰兒全效柔護面霜:高保濕、高滋潤、還含有玻尿酸和高修護B5
這罐面霜真的是救了我,先不說功能光是他的專屬特性就讓我安全下莊。
由於我的臉有脂漏性皮膚炎,秋冬換季更是嚴重的會乾燥脫皮,於是我每天必須擦保濕面霜不能少。而澔仔就整天看了心很癢,但我的不可能分他擦。
施巴的全效柔膚面霜外型做的小小一罐,然後澔仔也是這樣用食指擠壓按出在手臂上,再點點點到臉上個部位推開,尤其我還教他要從脖子往上拉提塗抹,讓澔仔完全覺得他找到他專屬的面霜了!
「嬰兒全效柔膚面霜」整體的質地比「嬰兒潤膚乳液」較為霜狀,澔仔透過手指頭這樣塗塗抹抹也不算難推開跟吸收,同時他的成分裡面寫含有維生素原B5跟玻尿酸(用的和媽媽一樣高級),超適合冬天小孩臉上常常被凍得紅通通情況。
🛍️購買連結: http://bit.ly/3uwAjKR
🏠購買通路: 施巴百貨專櫃/丁丁藥局/屈臣氏/施巴購物網/momo/Yahoo/PChome 24h
#德國施巴 #施巴 #施巴嬰兒 #拒絕蘋果臉 #嬰兒面霜 #臉部保養 #嬰兒乳液 #嬰兒護唇膏
-
不過是說施巴早就是我們家熟悉的品牌,
從澔仔出生開始澔哥拔的大舅媽送的新生兒禮就是「施巴禮盒」,
大舅媽早就是育兒前輩挑選施巴就是看上他Ph5.5弱酸性配方適合嫩嬰肌膚,
所以說澔仔從出生的嬰兒泡泡浴露就是用他們家的呢!
腳長水泡擦什麼藥 在 請問手上的水泡該怎麼處理好比較快(有圖慎入) - 運動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閃光沒有狄卡所以我來問,平常也很心疼就是了;_; 網路上查的大多是因為慢跑產生的水泡,都長在腳上,處理方式感覺不太適合手事情是這樣的閃是划艇隊 ... ... <看更多>
腳長水泡擦什麼藥 在 康健雜誌- 【圖解分辨「汗皰疹」與「香港腳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汗皰疹多長在腳掌、腳趾邊緣,不會長在腳趾縫;如果水泡長在腳趾縫,而非長在腳掌、 ... 我之前從美國回台灣,可能是不習慣悶熱潮濕天氣,手長了汗皰疹,看醫生擦藥有 ... ... <看更多>
腳長水泡擦什麼藥 在 腳起水泡買藥擦引蜂窩炎敗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