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有很多朋友在問說,「感染是什麼」?
我有補充在上一篇的結尾,但是想說還是發一篇文,供大家參考
我們沒有要上課,就是簡單聊一下孩子最常見的疾病:「感染」
==========================
感染指的就是外來的病原體,導致人體生病。
例如:各種感冒病毒引發的感冒、諾羅病毒引起的腸胃炎、COVID 19 引起的肺炎等各種疾病、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大腸桿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等等。
感染源可以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立克次體、黴菌等等。總之很多元化。
重點來了:感染可以「沒症狀」喔。
就像這次的 COVID 19 一樣。不是驗出一堆無症狀感染者嗎?
就是這些患者身上檢驗出 COVID 19病毒,但是當事人一點感覺都沒有。
這在病毒感染中,「極為常見喔」。COVID 19並非特例。
例如:很有名的「嬰兒玫瑰疹」,他其實是由 HHV-6\7 (人類皰疹病毒第 6/7 型)所引起。
但是多數的孩子,感染時,都是「無症狀感染者」喔!
腸病毒也是,多數的腸病毒感染,都是「無症狀」的
======================
其實想想也很好理解。我舉嬰兒玫瑰疹為例
很多捧有可能都聽過,嬰兒玫瑰疹,90% 以上的孩子都得過。
但也很多家長也覺得奇怪:為什麼我們家的孩子,就是沒看過他長嬰兒玫瑰疹?身邊朋友的小孩,有長玫瑰疹的比例看起來並不到 95% 啊?
那是因為誘發「嬰兒玫瑰疹」的病毒,感染人體時,多數是「無症狀感染」。也就是很多孩子其實有接觸到「嬰兒玫瑰疹」的病毒,但是一點症狀都沒有。自然您也不會發現啦~~~
那聰明的捧有,可能又會想到:那「90% 以上的孩子都得過嬰兒玫瑰疹」,是怎麼知道的呢?
其實是因為檢驗抗體喔。之前有研究針對一群孩子抽血,發現 90% 以上的孩子,身體裡都有誘發「嬰兒玫瑰疹」的病毒抗體。表示他們之前曾遭遇過這些病毒。
就是這樣啦~~~
簡單一點科普,跟大家分享。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腸胃炎跟腸病毒一樣嗎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急性蕁麻疹發生時,重點是先治療,而不是去執著過敏原到底是什麼。
急性蕁麻疹其實是孩子很常發生的疾病。而大家通常第一個反應都是「他沒吃到什麼東西啊」
事實上,孩子的急性蕁麻疹
通常跟食物沒有直接關係
通常跟食物沒有直接關係
通常跟食物沒有直接關係
重要的事情講三次
孩子的急性蕁麻疹,最常見的原因
其實是感染
其實是感染
其實是感染
重要的事情再講三次
(少部分患者仍是跟食物有關的,但跟食物有關的症狀,通常可以發現直接的關係。例如:吃完蝦子幾分鐘後大發作之類的)
=====================
感染引起的急性蕁麻疹,大部分就是過了就沒事。不太會反覆發作。因此只需要治療當下引起的不適感,並不用去找過敏原。
如果這輩子就一次兩次急性蕁麻疹,那就治療當下的狀況就可以了
因此,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急性蕁麻疹」發生時,就是先治療為主。
不需要去檢驗過敏原喔!
去檢驗過敏原,通常也找不到真正的引起急性蕁麻疹的原因。
少部分反覆發作的,才需要經醫師評估下,執行檢驗唷~~~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Urticaria_child.jpg
如果有興趣看原文期刊請看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78519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52569/pdf/aair-9-189.pdf
========================
很多朋友在問說,「感染是什麼」?
感染指的就是外來的病原體,導致人體生病。
例如:各種感冒病毒引發的感冒、諾羅病毒引起的腸胃炎、COVID 19 引起的肺炎等各種疾病、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大腸桿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等等。
感染源可以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立克次體、黴菌等等。總之很多元化。
重點來了:感染可以「沒症狀」喔。
就像這次的 COVID 19 一樣。不是驗出一堆無症狀感染者嗎?
就是這些患者身上檢驗出 COVID 19病毒,但是當事人一點感覺都沒有。
這在病毒感染中,「極為常見喔」。COVID 19並非特例。
例如:很有名的「嬰兒玫瑰疹」,他其實是由 HHV-6\7 所引起。
但是多數的孩子,感染時,都是「無症狀感染者」喔!
腸病毒也是,多數的腸病毒感染,都是「無症狀」的
腸胃炎跟腸病毒一樣嗎 在 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爸媽好累
最近兩周,可以說是病毒肆虐高峰期。除了之前的諾羅病毒、病毒性腸胃炎,一直沒停過的腸病毒,又出現咳到爆的呼吸融合病毒、黴漿菌,連高燒不退的腺病毒、流感病毒都開始來湊熱鬧。說是病毒嘉年華也不為過。
門診除了疲憊的小朋友,陪伴來的父母看起來臉色也都不好。
【昨晚洗了幾次床單?】常常是我開頭第一句話。
最近除了腸胃不舒服的嘔吐,也很多小孩是晚上咳到吐,甚至有些小朋友只要發高燒不舒服也會吐。
所以 #洗床單 是最近很多父母最痛苦的事,有個爸爸跟我說:
【厚!醫生你知道嗎?
我家一個晚上洗了四次床單,
幫小孩洗了四次澡,完全沒睡覺,
我第一次理解小孩生病,
大人也跟著一樣痛苦。】😭😭
很多媽媽也都累到精神恍惚…
【醫師,你那瓶白色的退燒藥水,
我每次發燒都給他吃,
我看他都一直燙燙的,沒甚麼退燒,
而且精神越來越差一直睡。】
【白色退燒藥水? 我的退燒藥水是粉紅色或紫色啊!你給他喝甚麼?】
【就是那個普利甚麼敏的啊 ?】
【ㄟ? 希普利敏,那個是過敏跟流鼻水喝的,沒有退燒效果,而且本來就會嗜睡啊?
媽媽你累了嗎😭😭?】
以上都是這兩天門診的真實對話內容…
各位爸媽辛苦了,也要保重自己,千萬不要在寶寶生病時,自己也倒下了~
不說了,我也要去收床單了😭😭~
睡前請記得放個「臉盆」在生病孩子枕頭邊保平安而且不用洗床單喔~ 聽得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