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恐懼症】目前還不是精神疾病的一種,但是對於年輕人卻有很大的影響 !! 2020年已經結束,你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
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註1】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FoMO 也被翻譯為「錯失焦慮症」、「資訊遺漏恐懼感」、「恐懼錯過」、「害怕錯過」或「擔心錯過」【註2】。雖然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這個縮寫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其背後的成因卻已存在許久。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天生就有可能得到FoMO。早從巧人和直立人的時代【註3】,這些靠獵捕和採集為生的部落居民就很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東西,或者沒有擁有、但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安然度過每一天。
在那個時代,恐懼焦慮是有好處的。如果跟同伴一起遊蕩時,錯失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水源或安全的藏匿處,所有人的性命都會陷入危險。
此外,這些早期的人類知道生存還有另一項關鍵,那就是他們必須一直待在幫助他們行走在當時那種惡劣環境的群體之中。
若遭群體拋棄,或者沒有得到重要資訊,你就有危險了。你知道,在適者生存的環境中,你必須跟著群體一起行動。你必須有所歸屬。沒有FoMo,人類這個物種可能早就消失了!【註4】
■美國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曾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
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
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註1】
■錯失恐懼症(FoMO)現象及衍生問題
目前錯失恐懼症(FoMO)相關學術研究可追溯自 Przybylski 等人(2013)以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的觀點來探討錯失恐懼症的行為及相關因素,包括:自主性(autonomy)、效能感(competence)及歸屬感(relatedness),並發現高度 FoMO 傾向者,由於缺少能力(效能)、自主性(有意義的選擇)及歸屬感(與他人的聯繫)的基本心理需求,會經常感到焦慮、自尊心低落以及自覺不夠好,對於社交關係也比一般人敏感,因而出現高度的社交媒體參與行為,期望藉以減少害怕失去無所不在聯繫的心理焦慮。
FoMO對於生活的各個層面皆會帶來相當程度的不利影響,尤在生理功能及心理狀態上最為研究所重視,初步彙整過去發現分述如下:
(一) 易使生活失序:
■睡眠及飲食作息異常、學習及工作表現不佳
越是頻繁、持續性關注網路社群,且密集地刷新動態(如:為了確保自己參與到朋友或同儕的各項活動及聚會),是 FoMO普遍出現的行為。
嚴重者不僅會間接出現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及手機成癮症,亦因耗費大量時間在社群媒體,導致睡眠時間大幅降低,睡眠品質隨之減損,因而產生失眠、睡眠不足等症狀,且飲食方面也會同步出現障礙、失調等現象,進而影響其學習表現或工作效率。
(二) 形成負向自我概念:
■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及行為兩極化
FoMO易使人產生沮喪、焦慮、不安等負向情感,且具有強烈的比較心態,在一次次的比較當中,常常衍生出自尊心不足與自卑感。
由於深怕自己不被他人所需要,使其注意力大多放在自己是否與他人保持聯絡及緊密關係,情緒亦受到社群軟體的動態所牽引,因此 FoMO者常會情緒化、神經質、過度敏感,致使行為也出現偏差(如:酗酒、嘗試許多高危險性行為),進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
綜言之,過去研究一致指出,FoMO 對個人的情緒及生活滿意都帶來負面效應。值得一提是,FoMO 對各年齡層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皆不同,其中以對年輕世代的青少年影響最為顯著,亟須嚴加正視。【註2】
■三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FoMO)
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
▸第一步「辨識警訊」
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自我增強」
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回歸真實」
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註5】
FoMO 並非一種新的現象,而是現今社會比以往擁有更多媒介,進而助長了此種擔憂。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率提升與進步,以及青少年對於社群媒體的高度依賴下,FoMO 已然是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FoMO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以如何有效協助及介入,乃是未來教育相關工作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避免 FoMO 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可能危機與日俱增。【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841-1848.
∎註1:
(元氣網)「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https://bit.ly/2KOhD7B
∎註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5),頁 68-71
淺談青少年的錯失恐懼症及改善策略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9-5/free/01.pdf
∎註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智人」:人屬(Homo)的物種,包括巧人(Homo habilis)、直立人(Homo erectus)、匠人(Homo ergaster)、人屬魯道夫種(Homo rudolfensis)以及智人(Homo sapiens)。這些人種或已滅絕,或彼此間有親緣關係。其中,智人是人屬中唯一現存的物種。而巧人則是人屬中的第一個物種,出現在距今250萬到200萬年前的東非與非洲南部,可能自南方猿人(Austropithecine)演化而來。
https://bit.ly/38WKqyz
∎註4:
獨立評論在天下 - 「FOMO錯失恐懼症:為什麼我們會一窩蜂跌進焦慮陷阱?」:https://bit.ly/38SjfVK
∎註5:
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董氏快訊】2020/12/29
使用社群媒體莫名感到焦慮?不妨改變網路使用習慣吧!
http://www.etmh.org/News/NewsDetails.aspx?type=1&NewId=2679
➤➤照片
∎社交網絡帶來的恐慌—「錯失恐懼症」,緩解惶恐焦慮,你需要知道!:http://bit.ly/2Lmcbsb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錯失恐懼症 #FoMO #資訊遺漏恐懼感 #恐懼錯過 #害怕錯過 #擔心錯過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自我概念 遊戲」的推薦目錄:
自我概念 遊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晚安閱讀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心理需求的發展必須透過外求:期待大人的回應、期待大人肯定、期待大人給予許多愛和歸屬的保證。
如果我們獲得回應及保證,內在的心理需求就會開始累積經驗,反饋至我們對自己的觀感,形成我們對自我的好概念。
有非常多人,自小就處於心理需求被漠視的狀況:生活不安穩,照顧者的情緒不穩定,更不用說心理需求這回事兒~根本在生活中,徹底地被排除了心理關照。
這樣的人,為了生存、為了過日子,必須成為假性自我(以為是自我,其實是掩藏真實的自己,扮演別人期待的樣子),把真實的內在隱藏壓抑,做一個配合環境、努力求和,害怕被拒絕及疏離的人。處處以環境中重要他人的想法為想法、感受為感受,盡力的聽話、努力的付出……透過把角色扮演好,獲取他人的關注及肯定。
可是,在他的真實內在裡,卻始終是一個孤寂、不安、焦慮,對愛和肯定感到飢渴的人,怎麼也彌補不了…為什麼怎麼肯定和關注都不夠呢?
因為幼年時期愛的缺乏和情感需求的落空,或過早經歷「背叛」,都會使得個體在建立自尊和信任感、親密感及安全感的黃金時期(學齡前),並沒有獲得安穩內在的自我基底,也就無重要經驗值讓個體體會「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是一個被喜歡和被愛的人」。更多形成的自我概念,反而是負面的否定自己,像是:「我是不被接受及重視的」、「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我不該存在」…等等。
沒有感受過被喜愛、被接納及被重視的孩子,那些愛與關懷的情感缺失,漸漸侵蝕內在的自尊及自我存在的價值感。雖然表面極力要求自己去討好,符合他人要的標準及認可,但持續的情感缺失和回應的落空,讓他的內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這種巨大破洞,在生活歷程中,時時都會反應出對自己的懷疑和否定。怎麼看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好,甚至不斷出現疑惑:「我值得存在嗎?我值得被愛嗎?」弔詭的是,為了不停地鞏固自己值得存在、自己是夠好的、自己是夠優秀的,就必須不停的上演心理遊戲,讓環境及他人來證明自己確實是有價值的。
下列扭曲的關係模式,正是童年形成不穩定的自尊,及自我懷疑的人,在成長歷程中,漸漸引發強烈的情緒颶風,使自己內心活在狂風暴雨的折磨及痛苦中,也讓環境中的他人必須痛苦的配合一同演出。而最大的代價,就是好似有重要關係存在,內心卻異常的孤寂和空虛。
[不停的競爭及比較]
因為內在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也無法認同自己為好,只好透過不斷的比較和競爭;只要爭贏了、打輸了別人,才能相信自己「好像」是不錯的、有能力的。然而這一刻的優越感,很快就會消逝(因此才稱為心理遊戲),於是就必須再尋找下一個競爭對象,努力贏過心中的對手,才能提升自己內在的低落自尊及虛弱的價值感。玩這類心理遊戲的人,周圍的人際關係都難以真心交往,只是成為一個個假想敵的想像。
[永無止境的需要「保證」]
內在自我價值感不穩定,對自己也極度不喜愛的人,一旦進入較為親近的關係(無論何種形式的關係,伴侶、親子、同儕、朋友…),就會對關係形成一種不安全感。所謂的關係,就是情感上會牽扯到另一個人,自己某些情感需求會傾向依賴另一個人的支持及安慰。越是產生依賴,就越恐懼對方的離開或消失,再加上本來對自己的厭惡和不喜歡,更易投射於關係中的對象上,認定對方也是如此厭惡自己及不喜歡自己。
於是,這些無法抑止的恐懼和慌亂,就需要不停地確認對方「不會離開我」、「還是很重視我的」,或是「一直都會愛我」。然而,這些「保證」就像是空心的,怎麼也不會被一個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接收到,只是淪落到不停追問,不停要保證的輪迴裡。
[害怕不被愛的恐懼]
就如前述,一個壓根子從內心就不喜愛自己的人,即使渴求愛、尋求愛的對象,他的內心也不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被愛的恐懼,才是盤旋內心最糾纏自己的聲音。當內在不斷放頌害怕自己不被愛的焦慮時,他便會難以自拔地陷落在不停地找證據,證明對方不愛自己的行為或表情,而變得神經質,不停的起疑心。這種深怕不被愛的感受,根源來自從小就體認自己是不被愛的小孩,孤寂和落寞感是那麼凝重,於是當產生了新關係,就會不自覺的啟動過往的情感創傷,陷入在被遺棄的陰霾中,難以平復。
[虛空的內在,虛假的自我]
一個從小就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不受重視的人,為了要求得環境的接受或生存的安穩,他必須試著去偽裝自我,讓自己的外在表現符合環境的要求,滿足他人的期待,順應他人的需求。即使內在有屬於自己的感覺和觀點,也必須要壓抑及去除。當真實的自我被自己一點一滴地抹去、一點一滴地否定掉,他會慢慢成為一個空心的自我(空罐頭),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不要什麼,對關於自己的事,一無所知。
於是,在成長過程的人際關係裡,他只能跟從、順服、配合,卻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實在的個體,對於自己人生的各種情況,也不知如何是好,頻頻地仰賴外在的指引和支配。
他以為這樣的順從和配合有機會讓外在環境的人肯定及重視自己的價值,卻沒有理解到,不停配合和失去自我自主能力的人,只會不斷的受他人濫用和指揮,是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和看見的。
以上這些負向循環的人際關係歷程,正是來自內心有不穩定自尊,無法從心底肯定自己存在價值的早年創傷引發成年後人際關係的蝴蝶效應。
這劇烈的情感創傷風暴,不僅侵襲著個體的內在空間,擾亂了人際間可以建立安穩關係的機會,使得自己和外在關係兩敗俱傷,也讓彼此的生命能量,在懷疑和不停摧殘中耗竭。
我們需要了解,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和另一個人好好相處,發展和建立真誠不帶防衛的親密關係,因此我們都需要學習。就像健康的孤獨,也需要學習。
如果只想以自己的偏好和早年經驗所形成的習慣,隨性任意的和人相處,也可說是用「本能」在直接反應,想如何就如何,一切就照大腦的迴路自動化運作,那是無法和另一個人建立真實合意的關係的,說坦白點,你只是找一個人來配合你,或找一個人來配合他,而不是真正的建立倆個人都真實存在的關係。
#與自己和好
#在內在安穩
《療癒孤寂》
自我概念 遊戲 在 日常有意思:家安老師的社會觀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返校」: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 #再一次 想起來?
#自我概念 與 #自我認同
經歷《返校》遊戲、改編小說、電影版、實境體驗展,觀眾對這段發生在翠華中學的故事不再陌生。若說想不想得起來,大抵就是自己是否認同吧,
這次的故事舞台發生在原始劇情30年後的臺灣:
一段探索 #我是誰 的旅程就此開始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2/5087667
500輯 返校 Detention 影集 返校
自我概念 遊戲 在 CH10-7 課堂遊戲:艾瑞克森自我認定概念的生活實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H10-7 課堂 遊戲 :艾瑞克森 自我 認定 概念 的生活實踐. 449 views · 1 year ago ...more. 臺灣通識網General Education TW-開放式課程GET. 74.5K. ... <看更多>
自我概念 遊戲 在 富含動力的人際關係。受過遊戲治療訓練的諮商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艾瑞克森(Erik Erikson) 📌我們常被問有關的遊戲治療問題: Q.遊戲治療是什麼?... ... Q.遊戲治療的益處是什麼? 1.發展更積極的自我概念 ... <看更多>
自我概念 遊戲 在 Re: [情報] 《守夜人:長夜》被下架,團隊發表聲明-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