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什麼都有興趣,是優點還是缺點?熱情擁抱你的斜槓人生吧
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群工作者。他們跟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我們的人生或職涯都不是只有單一身份。
我從小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排斥接觸的人,爸媽說要上什麼才藝班,我都說好啊好啊。每天時間填滿了學習才藝,覺得很快樂。高中以前,我學過鋼琴、心算、書法、國畫、捏陶土、自然實驗、法語、日語等等。
長大以後,也是覺得什麼都想學。包括我的職涯,也是因緣際會走過好多不同產業,每一次都是從頭學起。
現在我白天寫文章、拍影片、協助客戶做行銷,晚上及假日教學或辦課程,都是做自己想做且喜歡的事,從中學習成長、突破,覺得很快樂。
但是曾經我也懷疑過,興趣多元是不是代表「樣樣通、樣樣鬆」?
滾石不生苔?沒定性……這些負面的詞彙,過去常常環繞在我的腦海裡。
直到我看了一本書,是2007年出中譯本的《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
裡面講到有多元興趣的人,並不是人生的魯蛇組,你只是跟別人有一點不同而已。
如果你有多元興趣,不妨擁抱它、接受它,利用這個特質來規劃自己的職涯。
就像吃冰淇淋一樣,有人喜歡三球都同樣口味。我選擇三種都不同口味,不行嗎?
後來我就慢慢接受自己的這個特質,也不在勉強自己只做單一的事。
我發現我在不同領域及身份之間轉換的時候,反而能夠更有效率,碰撞出更多火花。
因為做不同工作,型態不同,腦中運作的地方不同,在切換之間可以得到喘息。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媽媽能夠兼顧工作及育兒,她們懂得有效率地切換。
去年開始流行起「斜槓」這個詞,也就是英文標點符號裡的「/」(Slash)。
「斜槓青年」的概念,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
她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化生活。
趨勢大師查爾斯.韓第多年前出的書《大象與跳蚤》也剖析了個人與組織的關係,不再是生命共同體。
前幾年的書《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也闡述了未來大環境及職場的趨勢。
我們必須要擁有「創業家」的思維,才能在混亂的新趨勢中快速連結知識、科技與人脈,創造更不能被輕易取代的個人價值。
所以,當個斜槓,也許更能在這個變動快速劇烈的職場環境下生存。
斜槓代表你熱愛學習,隨時準備好擁抱新知識,也能適應在不同的身份中切換。
多元的興趣,也能使你的生活更多彩多姿、更豐富。
擁有主修、再擁有多個副修科目,沒什麼不好的吧?
只要你能享受其中,多元應用,斜槓人生,也能活得快樂、精彩。
👉想知道如何打造自己專屬的斜槓人生?
歡迎加入我的線上課程↓↓
http://bit.ly/2tetfEw
🎯目前開放2單元試看
🎯早鳥2折優惠888元至3/3
👉Udemy平台信用卡付費→http://bit.ly/2tetfEw
👉信用卡、轉帳、網路ATM、超商代碼付費→https://goo.gl/forms/XqFXt2KNX4CTV3uR2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28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成員最近發現,桃園觀塘海岸潮間帶出現淤泥覆蓋,導致藻礁孔隙被堵塞、威脅生態,下午在野黨立委與相關單位前往現勘,重申工程應在年底公投舉辦之前停工,避免無法回復的傷害。不過經濟部與中油皆強調,這處海岸本來就沙來沙往,屬於自然現象。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
「自然實驗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明淳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明淳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陳廷軒Waw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瘋狂理查GT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reinherd談科學史part 1] 自然實驗- 看板historia 的評價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自然科學科學方法2 實驗設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酷科學自然實驗教室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自然實驗法 在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巧妙地运用过哪些「自然实验」?z 的評價
自然實驗法 在 明淳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對什麼都有興趣,是優點還是缺點?熱情擁抱你的斜槓人生吧
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群工作者。他們跟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我們的人生或職涯都不是只有單一身份。
我從小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排斥接觸的人,爸媽說要上什麼才藝班,我都說好啊好啊。每天時間填滿了學習才藝,覺得很快樂。高中以前,我學過鋼琴、心算、書法、國畫、捏陶土、自然實驗、法語、日語等等。
長大以後,也是覺得什麼都想學。包括我的職涯,也是因緣際會走過好多不同產業,每一次都是從頭學起。
現在我白天寫文章、拍影片、協助客戶做行銷,晚上及假日教學或辦課程,都是做自己想做且喜歡的事,從中學習成長、突破,覺得很快樂。
但是曾經我也懷疑過,興趣多元是不是代表「樣樣通、樣樣鬆」?
滾石不生苔?沒定性……這些負面的詞彙,過去常常環繞在我的腦海裡。
直到我看了一本書,是2007年出中譯本的《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
裡面講到有多元興趣的人,並不是人生的魯蛇組,你只是跟別人有一點不同而已。
如果你有多元興趣,不妨擁抱它、接受它,利用這個特質來規劃自己的職涯。
就像吃冰淇淋一樣,有人喜歡三球都同樣口味。我選擇三種都不同口味,不行嗎?
後來我就慢慢接受自己的這個特質,也不在勉強自己只做單一的事。
我發現我在不同領域及身份之間轉換的時候,反而能夠更有效率,碰撞出更多火花。
因為做不同工作,型態不同,腦中運作的地方不同,在切換之間可以得到喘息。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媽媽能夠兼顧工作及育兒,她們懂得有效率地切換。
去年開始流行起「斜槓」這個詞,也就是英文標點符號裡的「/」(Slash)。
「斜槓青年」的概念,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
她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化生活。
趨勢大師查爾斯.韓第多年前出的書《大象與跳蚤》也剖析了個人與組織的關係,不再是生命共同體。
前幾年的書《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也闡述了未來大環境及職場的趨勢。
我們必須要擁有「創業家」的思維,才能在混亂的新趨勢中快速連結知識、科技與人脈,創造更不能被輕易取代的個人價值。
所以,當個斜槓,也許更能在這個變動快速劇烈的職場環境下生存。
斜槓代表你熱愛學習,隨時準備好擁抱新知識,也能適應在不同的身份中切換。
多元的興趣,也能使你的生活更多彩多姿、更豐富。
擁有主修、再擁有多個副修科目,沒什麼不好的吧?
只要你能享受其中,多元應用,斜槓人生,也能活得快樂、精彩。
👉想知道如何打造自己專屬的斜槓人生?
歡迎加入我的線上課程↓↓
http://bit.ly/2tetfEw
🎯目前開放2單元試看
🎯早鳥2折優惠888元至3/3
👉Udemy平台信用卡付費→http://bit.ly/2tetfEw
👉信用卡、轉帳、網路ATM、超商代碼付費→https://goo.gl/forms/XqFXt2KNX4CTV3uR2
#歡迎分享
自然實驗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成員最近發現,桃園觀塘海岸潮間帶出現淤泥覆蓋,導致藻礁孔隙被堵塞、威脅生態,下午在野黨立委與相關單位前往現勘,重申工程應在年底公投舉辦之前停工,避免無法回復的傷害。不過經濟部與中油皆強調,這處海岸本來就沙來沙往,屬於自然現象。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84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自然實驗法 在 陳廷軒Waw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陳廷軒Wawa #Vlog #輕顏相機 #聖博文創 #玩樂主義娛樂
嘿嘿XDD這就是我的懶人上妝方式!!!!
我會介紹這款app
是因為我覺得這app效果會比其他拍照app來的自然
拍起來或是錄影,根本就是跟自己化妝一樣的感覺!!!
這只是我分享給大家的一個自拍神器~~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用得喜歡的^^
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拍照app吧^^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9wU3t6Nuvf7Nb-Gr9qlz5g/featured
>Instagram:@_lomuy17
>Facebook:@wawa0517 https://www.facebook.com/wawa0517
► 追蹤臉書專頁、IG 關注我的動態
( 大家多多分享、按追蹤按喜歡,你的支持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 )
►喜歡拍開箱、搞怪、整人影片、實驗、運動、料理、抖音、Vlog
( 痾....可能就是生活中想拍什麼就拍什麼吧XD )
► 我會不定時直播跟追加影片(以定要開鈴鐺收通知!)
自然實驗法 在 瘋狂理查GT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教學高互動超越實體的英文補習班》
昨晚體驗了阿滴 & Michael 老師的「開新線上英文班」
重回學生的生活
在90分鐘的課程中
Michael老師和 Effy 老師安排了許多的教學方法
琳琅滿目絕無冷場
不僅顧及到學校課程的需要
(單字、句型、文法、解題⋯⋯)
更運用各種有趣的主題互動
(電影、戲劇、產品設計⋯⋯)
讓孩子自然的習慣口說
讓英文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應108課綱及2030雙語國家策略
推薦此有趣又實用的課程給你
課程介紹&試看影片 👉🏻 http://go.sat.cool/3jt783
使用我的專屬優惠碼「gto600」 再折 $600 元!
#每月不到2000元 #限時優於67折
-
【補充:和一般補習班很大的差異】
1. 完善配套:轉移到線上維持高互動,孩子也更願意開口了!視訊小班制一個一個點名練習,確保每個人都開口說英文
2. 課外新聞英文:呼應 108 課綱素養教育,用新的、有趣的時事教英文閱讀
3. 高掌控度:難得在補習班看到包含「口說課」,教學更是以小班制進行,每個孩子都能開口說
4. 帶出孩子學習內在動機:遊戲化的考試、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教學內容會以引起孩子興趣為出發,不止提升動機、更增加學習印象
5. 老師活潑有趣:從 Michael 和 Effy 老師和孩子的互動,看得出孩子都很喜歡老師的教學,雙向互動也都很棒
6. 阿滴本人每月會親自規劃、舉辦主題講座
如果你家中也有國/高中的孩子,非常推薦來多了解看看!
開新英文最近收到很多成人詢問能不能一起上課,後來終於敲碗集氣成功!開設了專屬成人的課程囉~
【成人班課程三大部分】
✅ 鞏固基礎:文法句型、延伸學習
✅ 連結世界脈動:時事新聞、名人議題
✅ 引發興趣 :透過歌曲、美劇、電影學英文
【 開新英文線上補習 | 高互動聽說讀寫養成班 】
課程介紹&試看影片 👉🏻 http://go.sat.cool/3jt783
使用我的專屬優惠碼「gto600」 再折 $600 元!
----------------------------------------------------------
⚗想看更多理查老師生活👇
瘋狂理查FB➡https://goo.gl/a8owhN
瘋狂理查IG➡qrain0519
----------------------------------------------------------
◤第一季全紀錄(精華片段)◢
▶https://goo.gl/wVUaQs
◤理查實驗室EP1◢試做古早味超級大椪糖
▶https://goo.gl/AGwUMu
◤理查實驗室EP2◢遇到山難也餓不死?教你熱量的概念啦
▶https://goo.gl/mmdVo3
◤理查實驗室EP3◢不用練武功!用物理完美斬玻璃
▶https://goo.gl/WqUYp6
◤理查實驗室EP4◢火燒房子啦~在家也能放天燈嗎?
▶https://goo.gl/emY5W5
◤理查實驗室EP5◢百支仙女棒一起燃燒會有多鎂?
▶https://goo.gl/6XvdR9
◤理查實驗室EP6◢自製電石炸彈發出有如巨砲般聲響
▶https://goo.gl/bSCXMm
◤理查實驗室EP7◢用信號彈材料製作引線結果變煙霧彈
▶https://goo.gl/Doy9iE
◤理查實驗室EP8◢召喚來自未知領域的暗黑物質
▶https://goo.gl/nfwrQp
◤理查實驗室EP9◢造化弄人的皂化反應ft.C.Herstory手工皂
▶https://goo.gl/KLKt7v
◤理查實驗室EP10◢用日式烤麻糬製作白玉螺旋丸
▶https://goo.gl/QAnLSr
◤理查實驗室EP11◢瘋狂氫氣大爆炸
▶https://goo.gl/ZePTBR
自然實驗法 在 自然科學科學方法2 實驗設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會考 自然 科E點靈系列複習影片,由新北市國中 自然 輔導團團員(永和國中徐俊龍、光榮 ... 自然 科學科學方法2 實驗 設計 ... 實驗法 _心理學教學觀摩(小花). ... <看更多>
自然實驗法 在 酷科學自然實驗教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酷科學自然實驗教室, Taoyuan District, Taoyuan. 1459 likes · 76 talking about this · 21 were here. 讓孩子們不再害怕理化的地方讓孩子學習、成長的地方讓孩子培養 ... ... <看更多>
自然實驗法 在 [reinherd談科學史part 1] 自然實驗-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有一位版友, 在某一篇文章的推文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念,
"既然不能實驗,那自然沒有定論".
(請大家不要去查是哪一位朋友寫的, 我不是想要針對他,而是
看到這句話, 我知道這是普遍的看法, 至少我也曾經這樣想過.
所以利用這個機會來分享一些我這幾年學到的新知.)
其實, 就算是自然科學領域, 也不是永遠可以執行"可控制變因
實驗". 那歷史上的科學家們, 包含今天很多不同領域的學者們,
要如何在不能做人工可控制變因的實驗下, 製造出一些定論呢?
我想講一個科學史上一個很著名的故事, 來介紹一個觀念"自然
實驗"(Natural experiment). 我最後會附上英文維基百科的介
紹網址. 但是很可惜, 這個觀念/研究工具在中文世界中似乎不
是很多人了解,甚至連中文維基百科頁面都沒有. 所以我還是把
這個故事用我的口吻講一遍.
在1854年, 英國倫敦發生霍亂疫情, 當時的人不知道這個霍亂
疫情怎麼發生要如何控制. 有一個名叫John Snow(約翰 雪諾,
不是那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北境之王歐)的醫生, 把當時所有的霍
亂病患的地點標記在地圖上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 大多數的病患
都是在Broad街的水幫浦附近. 因為當時還沒有自來水, 所以民眾
要去幫浦取水. 而附近區域使用另外一個幫浦,霍亂發病者遠少
於Broad街幫浦附近的區域. 所以John Snow就猜測, 霍亂和這個
幫浦有關, 所以通知市政當局把這個在統計/地理分布上有問題的
幫浦拆掉. 而解除了疫情.
後來事後諸葛發現, 原因是因為這兩個幫浦雖然水源都是泰晤士河.
但是一個在汙染源的上游, 一個在下游, 在下游的把霍亂弧菌的
疫情帶進了倫敦市區. 事後, John Snow認為, 雖然沒有一個人刻
意地做實驗驗證了霍亂的病源可以透過水傳染, 但是自然界好像在
做一個大實驗一樣. 假設霍亂的病原汙染源是透過水傳染, 那控制
組是正常的河水, 實驗組是被汙染的河水, 實驗對象是倫敦居民.
所以這給後來科學家一個很大的啟發, 我們可以用自然實驗的概念
來建立定論.
英文維基百科對於自然實驗法的介紹頁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tural_experiment
後來自然實驗這種研究法被廣泛應用在許多很難做實驗的學科上.
例如公共衛生學, 經濟學, 政治學, 生態學以及社會學上面.
其實我第一次聽到自然實驗理論是我一位政治學的博士朋友介紹
給我的, 因為這在美國的社會科學界已經逐漸成為主要的研究法.
透過地圖資訊以及統計分析, 可以用來研究很多社會科學的課題.
因為如板上朋友所說的, 因為不能做實驗,怎麼能建立定論? 過去
的研究法往往只能夠透過推倒推理歸納等方式來論述. 但是現在
可以利用自然實驗法. 甚至, 自然實驗法也被應用在歷史學上面.
例如, 有一本很有趣的歷史書"槍砲細菌與鋼鐵", 書中的作者賈
德戴蒙也應用了自然實驗法, 歐亞大陸的地理軸線和美洲大陸的
地理軸線相互對比, 然後影響歷史發展的軌跡. 而他另外一本書
大災變, 更用類似的方法討論多明尼加共和國以及海地共和國兩
國的歷史發展怎麼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現況.
最近賈德戴蒙也寫了一本書:"歷史的自然實驗"
https://www.amazon.com/Natural-Experiments-History-Jared-Diamond/dp/0674060199
我強烈推薦對歷史有興趣,又對傳統上的推論感到無法滿足,想要
嘗試接觸新的研究法的朋友一讀.
大家可以嘗試用自然實驗法來研究一些自己對於歷史發展的定見看看.
例如說,工業革命為什麼會發生?
如果有一個假說是,科學進步是直接因,工業革命是必然果.
那實驗驗證應該是這樣,如果該假說正確那因該要有以下發現(實驗結果):
1.只有發生科學的國家發生了工業革命
2.所有發生科學的國家都發生科學革命
然後我們回頭蒐集史料來驗證看看自己的假說對不對.
那自然實驗法有沒有缺點.有,缺點是往往只能找到相關性(association).
很難找到絕對的因果,例如19世紀的倫敦霍亂事件,雪諾醫生用自然實驗
法雖然找到了幫浦,證明幫浦和霍亂發病有關連性.但是因果未知.一直到
後來發現霍亂弧菌,發現霍亂弧菌可以透過水/攝食傳染.才完整解釋了當
時雪諾的發現.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比推演構築理論好多了.因為至少產生
一個雖然不能做實驗但是還是可以驗證理論的工具.而驗證是一個關鍵.因
為當驗證可行,那很多過去被認為不是科學的學門可能會在一瞬間被認為是
科學,我猜測過一段時間後,自然實驗會成為社會學科(包含歷史)的一個
重要工具.雖然目前還沒有成為主流.
--
夫英雄者
胸懷大志
腹有良策
有包藏宇宙之心, 吞吐天地之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5.37.106.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30931383.A.E7B.html
我只能說天底下沒有最好的工具,只有較好的工具. 有工具至少可以
對自己的理論作修正了. 生物學也是很多多變因的現象, 其實可控制
實驗也很難做,例如我們不知道有多少種免疫細胞會抑制癌症.我們猜
測可能有非常多種,但是我們目前想要研究T 細胞,在T細胞下手,我們
往往不能看到我們想要的結論,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修正模型,修正我們
的論述以及數據收集的方式來盡可能地驗證假說.這也就是為什麼科
學實驗這麼難做, 乍看之下很簡單,但是其實每一步都需要複雜的修
正和調整. 同理, 自然實驗法也不是完美的工具, 但是可以嘗試用這
個來做驗證. 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自然實驗法常常是跟量化模型大數
據一起使用. 嘗試來做多變因複雜系統.
還有, 很多人會誤以為科學是能夠發現真理. 其實非也. 我們做的也
只是觀察, 建立推論, 然後用我們手上最好的工具來驗證推論. 但是
問題來了, 連我們最好的驗證工具都很難說我們是真理, 那其他方法
恐怕離真理更為遙遠. 就像槍砲細菌與鋼鐵這本書提出的人類歷史解
釋, 的確我也不認為這是真理 但是可能是我們目前最接近的狀況.
最後我想說, 其實科學界的定論往往也只是現在實驗工具/模型的最佳解.
但是如果自然科學可以用實驗/自然實驗等模型找到最佳解. 那其實我們
也可以用這辦法來找我們能找到的最佳解.
我覺得我可能沒有講清楚, 我個人是認為自然實驗最好的用途是找到最
直接的關聯性(association)而不是因果.例如我之前嘗試用自然實驗來
看工業革命.我的結論是,英法在工業革命發生前後都有出現科學革命,
但是英國的工業革命遠早於法國,代表工業革命的出現有一個英國特有
法國沒有的非科學因素.所以工業革命發生最直接的關聯性可能不是科學.
但是非科學要素不一定容易引進. 這也就是為何從18世紀以來,嘗試工
業化現代化國家者眾, 成功者少的原因. 這回到的問題是, 這個假設
原始上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我也沒有說科學無關阿. 如果要證明
科學無關需要另外一個命題以及另外一組自然實驗.
該實驗可能要這樣設計, 若要證明科學與工業革命無關
必須要找到工業革命發生,但是還沒有引進或是自行發展科學革命的案例.
(其實要找還真的有一個打擦邊球的案例, 威尼斯造船廠在中世紀就有大規模
流水線工業生產體系. 只是大多數史家不把這當作工業革命就是了)
那其實還真的不少文明獨自發展出科學.例如伊斯蘭世界的科學
印地安文明(印加 瑪雅)的科學, 中原漢文化發展出來的科學,以
及上古印度發展出來的科學.尤其是今天歐美科學史學家常常使用
的指標之一:天文曆法.
的論點. 史實是, 今天的科學產生時, 同時間西方國家出現一些所謂的"知識論".
那命題變成, 我們怎麼知道這些知識論必然是科學出現因. 如果我們要找反證的話
目前我還真的找不到. 但是, 這很類似另外一個命題, 今天已知的文明都是人類建
立的, 但是這不代表只有人類有可能建立文明.反之, 我們也很難說一定是要先有
西哲才能發生現代科學. 只能說現代科學是誕生於有西哲出現的西方文明.
我認為我們已經從上述的討論中得到一些定論了, 例如工業革命的出現必然有非
科學的重要因素.
因為小弟我是生物學背景, 生物學的複雜度不會小於歷史或是社會科學.
只是好處是我們有一些可以操作的"模型物種"(model organism).
但是生物學我們也不會說完全沒有定論 ^^ 這種狀況不只是生物學,還包含
其他難以做實驗的自然科學領域/社會科學領域.例如大氣科學的二氧化碳
在大氣層濃度增加導致溫室效應, 的確很難做一個全球的實驗來驗證.但是
目前科學界仍然是普遍接受這種說法不是嗎 因為用其他非實驗科學的模型
而自然實驗也提共一個可以使用的模型 ^^
※ 編輯: reinherd (45.37.106.33), 07/07/2018 11:55: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