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美指南|熱辣夏天即將到來,就算待在家,也要做好皮膚保養唷!哪一步最重要呢? 】
夏季來臨了,太陽也越來越毒辣,大家是否已經將防曬乳備妥了呢?
在炎熱的夏天,因季節轉換、夏日曝曬等等原因,最常被愛美的朋友們問到皮膚保養哪個步驟最重要?如何像KT醫師一樣保持沒有斑點且嫩白的膚質呢? KT醫師認為每天出門,就算只是短短的幾分鐘,防曬也絕對不容忽視!
😎 首先說到保養有幾個重要步驟
1. 清潔:清潔臉上對外界的髒污接觸、彩妝品或分泌過多的油脂等。
2. 補水:使用化妝水及精華液提供肌膚大量水分,讓肌膚表面濕潤,幫助後續保養品吸收。
3. 保濕:乳液或霜類防止肌膚表面的水分散失,並發揮鎖水的功效。
4. 特殊護理:針對肌膚問題做針對性的保養,例如:醫美保養。
5. 防護/防曬:面對外界陽光、燈光、空汙等防護,避免肌膚受損。
這五大步驟為何會是防護防曬最重要的原因在於,1~4為平時護理提升原先肌膚狀態或維持,而若未做好防曬除了暗沉及斑點的形成外,還會造成肌膚的損害。肌膚的損害除了會形成細紋、乾裂、脫皮等,嚴重因過度曝曬紫外線也會提高皮膚癌的風險,所以KT醫師在這邊將「防護/防曬」力為最重要的保養關鍵!
💜 防曬乳成份選擇
KT醫師也提供兩種辨別方式
💜 A 物理性防曬:成分較不會被皮膚吸收,只需輕薄一層就能達到隔絕紫外光的效果。成分為 Titanium dioxide、Zinc oxide 兩種。適合敏感肌膚族群來挑選使用。
💜 B 化學性防曬:化學性的防曬會藉由皮膚角質層的「吸收」後再做「折射」紫外線光,並將紫外線光轉換無害的熱能。成分為 Aminobenzoic acid (PABA)、Avobenzone、Cinoxate、Dioxybenzone、Ecamsule、Homosalate、Methyl anthranilate、Octocrylene、Octyl methoxycinnamate、Octyl salicylate、Oxybenzone、Padimate O、Phenylbenzimidazole sulfuric acid、Sulfisobenzone、Trolamine salicylate。
油性肌膚及一般肌膚族群皆可以挑選較不粘膩或喜歡的質地來使用。
🌞 紫外線UVA和UVB的差別
太陽放射的光線有很多種,依照波長可分為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而對人體皮膚傷害最大的,稱為紫外線(Ultraviolet, UV;其中 UVB(Ultraviolet B)與 UVA(Ultraviolet A),是2種能夠穿透臭氧層而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而UVB會使肌膚曬紅、曬傷,想記住 UVB 對皮膚的傷害是曬傷,有個很簡單的方法“Burn”也就是“B”。人體大量照射UVB,會出現像曬傷的痛楚。長時間照射,會影響真皮層的膠原蛋白或彈性蛋白等蛋白質組成的纖維,造成失去彈性,產生深層皺紋,這就是所謂的光老化。
此外,UVA和UVB 也是造成皮膚癌(Skin cancer)的最主要原因。而UVA穿透力比UVB更高出500倍,所以能過通過臭氧與雲層、玻璃窗戶等,所以就算陰天也要留意防曬!因為能更深層地滲透皮膚,深入到真皮層,活化黑色素細胞,合成黑色素(也就是斑點形成)。
⭐ 防曬乳的防曬係數選擇 ⭐
SPF的意思是指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 SPF),它是衡量防曬乳濾除紫外線 UVB 的指標。防曬係數 30 代表:擦了防曬係數30的防曬乳之後,且在固定的時間間隔仍然持續塗抹同樣的防曬乳,這樣會比完全不擦防曬乳,在陽光下會延長30倍的時間,才可能曬傷。
舉例來說:
防曬係數 15 :可阻擋約 93% 的紫外線 UVB
防曬係數 30:可阻擋約 97% 的紫外線 UVB
防曬係數 50:可阻擋約 98% 的紫外線 UVB
⭐ UVA防護指標PA選擇 ⭐
•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
根據日本化妝品工業連合會規範,防曬油的防護指標分類為是SPF與PA值兩種。SPF值為防護UVB效果的數值(∼50),PA分則將防護UVA的效果分為四種層級(PA+、PA++、PA+++、PA++++),+表示可延長曬黑時間二至四倍、++表示可延長曬黑時間四至八倍、+++表示可延長曬黑時間八倍以上、++++表示可延長曬黑時間 16 倍以上。
舉例來說:
PA+ :輕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2~4小時
PA++ :中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4~8小時
PA+++:高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8小時以上
PA++++:也是高度防護,有效防護時間也是超過8小時以上
💥 SPF係數與PA值越高越好嗎?如何選擇適合的防曬用品呢?
1)其實日常不過度曝曬的情形下(疫情期間偶爾短暫出門),可以選擇SPF25左右PA ++ ~ PA +++
2)但是如果施打完雷射,一星期之內建議使用SPF50,PA按照能補防曬的次數決定!
3)如果膚色偏白、易曬傷、易長斑的人就需更高的SPF。
4) 若長時間曝曬或從事戶外活動、水上活動時,就需要使用高SPF+防水(Waterproof)
5)油性、混和性、中性肌膚建議挑選質地清爽且不含油脂的防曬產品
6)乾性肌膚著重保濕度與透氣度,不建議使用含粉底液或者質地厚重的防曬產品
7)敏感性肌膚(小寶寶)建議選擇敏感肌專用品牌並有標示Hypoallergenic(通過低敏感度測試)的防曬產品
透過瞭解成分及自己的膚質來挑選適合自己的防曬,讓我們一起來對樣炎炎夏日!
如何🌺#問題:如何讓曬太陽的肌膚又可以維持美白?不曬太陽才是保養王道嗎?到底可不可以曬太陽呢?🌞🌞🌞 #曬太陽也能有白皙肌膚 #KT醫師之日曬前後美白大作戰
可以參考KT醫師另一篇美麗文章唷🥰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43424285782833&id=795986580526611
⚜ 追蹤郭醫師IG|https://www.instagram.com/dr.ktkuo/ ⚜
#KT美學世界 #郭美妤醫師 #KT醫師 #醫美 #醫美指南 #微整 #微整型 #愛自己 #肌膚保養 #女性保養 #凍齡 #醫美診所 #醫美介紹 #醫美保養 #保養 #極簡生活 #極簡 #美麗 #愛美 #漂亮 #知性 #aestheticmedicine #aesthetic ##beautification #pretty #love #loveyourself
臭氧層形成原因 在 Tambam 姍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這兩篇,連看都還不用看,可以先存起來了🙋🏽
在輪到答應你們的椰子油上場前,還有好多故事要說(多到塞不下一篇)
廢話不多說,來吧!
第一場 紫外線,紅外線
多數人都知道,防曬主要想預防陽光中的紫外線導致皮膚傷害。 但只知道這樣有點太淺。
太陽是一個巨大、高溫的能量體,會發射出不同波長的輻射線,總的來說,是一連續光譜。
人眼可以看到的波長,是有限制的。因此你能看到的紅、橙、黃、綠、藍、靛、紫這範圍的光,被稱為「可見光」。
而波長超過紅光的被稱為「紅外線」,波長短於紫光的被稱為「紫外線」,這兩者都是「不可見光」。
波長越短的輻射線,能量就越強,對人體的傷害也就越大。
因此紅外線對人體產生不了什麼傷害,防曬的重點,就會落在波長短,但能量強的紫外線 (Ultraviolet, UV)!
第二場 UVA、UVB、UVC
紫外線依照波長的範圍,又被分為 UVA、UVB、UVC 三種。
波長越長,穿透力就越強。
因此在一般的狀況下,波長最短的UVC幾乎是全部被大氣層擋住,而大約有 5% 的 UVB 會到達地表,但高達 95% 的 UVA 都能直接到達地表。
所以防曬產品的設計,都是針對 UVB 跟 UVA 為主,很少聽到有人在談防 UVC 的,不過臭氧層破洞沒擋到的UVC也是造成皮膚癌的原因之一哦。
UVA 長.真.弱.黑.—使皮膚「老化」及「變黑」
UVA 的波長較長,穿透力較高,依照波長又分成長波 UVA 跟短波 UVA,其中長波 UVA 的波長更長,傷害可到達真皮層,但能量較低,因此會導致曬黑與老化。
UVB 短.表.強.紅—讓皮膚曬傷、發炎、紅腫、脫皮,且致癌性最強
UVB 的波長較短,穿透力較低,傷害主要在表皮層,但能量較強。因此容易造成曬紅、曬傷,而長期累積的能量大,也可能造成皮膚癌。
紫外線會讓皮膚產生自由基,一些蛋白酵素的活化,引起膠原蛋白跟彈性纖維的分解,進而出現皮膚老化的現象,如皮膚變薄、失去彈性、形成皺紋等等。
雖然UVA能量低,但因為到達地表的量大,是UVB的100倍,並可加強UVB對皮膚的傷害力(最佳助攻!?),可穿透至真皮層,可說是致皮膚老化的主因。
第三場 物理VS化學
化學防曬怎麼了嗎
在化學防曬霜當中,主要是二苯甲酮(oxybenzone )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這兩種物質的毒性會造成和珊瑚相依為命的共生藻離開珊瑚,使珊瑚開始白化,然後死亡。
化學防曬霜的一些成分,是會被吸收到我們的血液中的。因覆蓋在我們的皮膚上,所被吸收,但是肝臟沒有辦法「解毒」,甚至會干擾賀爾蒙。
並且,化學防曬許多會含有,無法被汙水處理系統過濾的奈米微粒。
即使不參加水上活動,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防曬品還是會隨著卸妝洗臉、洗澡、洗手、洗衣、排泄......進入污水系統再流入海中。
防曬力 💙💙💙💙💙
方便性💙💙💙💙💙
友善環境😅
物理防曬霜是什麼
全物理防曬,成分只具有二氧化鈦 Titanium Dioxide (TiO2)、氧化鋅 Zinc Oxide (ZnO),或是兩者併用者。可以很好的阻擋UVA和UVB光。
原理就是:
在肌膚上均勻塗抹物理性防曬劑的顆粒,形成一層均勻的保護層,能有效透過反射、散射、折射阻擋陽光紫外線。
物理防曬劑,通常是一些不溶性粒子或粉體,粒子的直徑大小直接影響其紫外線屏蔽作用。
二氧化鈦與氧化鋅為白色粉末狀,所以物理性防曬劑使用後會在皮膚上呈現白色塗層,粉末會停留在角質最外層,穩定性較高,較不刺激皮膚。
物理性防曬抗UVB能力強,但對UVA防護力較弱。
一般物理防曬製作技術如果不足, 擦在身上時, 就會卡著一條條白白的粉末, 讓皮膚細紋更明顯。
為了不要讓皮膚看起來醜醜的, 擦了白白的, 很多廠商就使用了奈米微粒化的二氧化鈦, 奈米技術聽起來很先進, 用在保養品可以加強吸收。
但是二氧化鈦是礦物, 把礦物奈米化之後, 這種超微分子, 就可能經由皮膚進入血管流到肺和腦,影響器官運作,對於敏感肌膚來說,有可能會引發炎症。
就算成功購買到標榜成分為氧化鈦或氧化鋅的物理性防曬乳,也不代表它對海洋無害!
同時要注意必須是「非奈米」的成分,才能安心使用。
防曬力💙💙💙💙
方便性💙💙💙
友善環境💙💙💙
除了注意防曬乳的成分,遮蔽肌膚其實是最有效,也對生態最友善的防曬方式。
#續下篇
#下篇更精彩
#真的爆炸多的
#tambam33
#關於保養那回事
臭氧層形成原因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寒武紀時期(Cambrian period)距今約 5.42 億年。根據世界各地的化石群證據,在寒武紀短短的前後 2000 萬年之內,物種化石出現爆炸性的增長,動物界大多數的「門」幾乎全部都出現在這一個時期。
達爾文對於寒武紀大爆發的現象,一直感到頭痛不已,他認為這個現象可能是對演化論學說的最大挑戰。甚至到了今日,寒武紀大爆發的原因依然成謎。
成謎歸成謎,我們還是來看看目前有哪幾種可能的解釋:
1. 有些人完全否定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他們認為,生物物種其實一直以持續穩定的速度在演化,但因地球在寒武紀之前沒有穩定的岩層,所以不容易形成化石。
2. 另一種類似的想法認為,生物可能在寒武紀時才演化出堅硬軀殼,因此才能形成化石。換言之,寒武紀大爆發並不是物種大爆發,而只是化石大爆發。
3. 也有人認為,寒武紀大爆發真的是物種上的大爆發。他們主張寒武紀時期的地球大氣中,可能已經出現臭氧層、並且累積了足夠的氧氣,因此當時的環境或許極有利於生物生長,而導致新物種爆發。
4. 另外也有理論認為,當時可能出現了物種入侵而導致演化波動,例如某些掠食性動物可能無意間侵入了原本穩定的生態系統之中,導致演化壓力上升,並因此促進了生態系統中的物種歧異度。
5. 還有一個較新的理論認為,上述其中幾種因素可能同時都成立。例如生物學家派克(Andrew Parker)在2003年提出了「光開關」理論(light switch theory),他認為當寒武紀的三葉蟲演化出第一隻眼睛時,生存環境立刻出現了劇變。擁有視覺的三葉蟲,搖身一變成為最頂尖的掠食者。為了抵抗視覺生物的襲擊,各種生物們開始演化出堅硬的外殼,因此他們才有機會形成化石保留下來。
換言之,「光開關」理論認為寒武紀大爆發的最初演化趨力之一,就是因為眼睛的誕生。眼睛的誕生,讓視覺首次成為掠食武器,掠食者也因此得到升級。為了對抗這種 2.0 版的掠食者,其他生物必須各出奇招,設法對抗或逃脫掠食者的攻擊。是故物種才會大量演化而生,而且其中的一項「硬殼抵禦」方式,剛好讓牠們得以留下化石證據。
這最後一個理論很有意思。小小的一對眼睛的誕生,竟然可能造成了物種大爆發!想不到吧!
延伸閱讀:〈資訊透明,適者生存〉(http://cryofall.blogspot.tw/2015/07/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