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公廁計畫」打造廁所藝術品 透明玻璃一進就霧!迷宮入口尿急怎辦?折紙外型源自…】#哲看新聞學日文
-
■安藤忠雄、隈研吾、佐藤可士和、NIGO®......渋谷区に設置されたクリエイターが手掛けた公衆トイレ|#FASHIONSNAP
■安藤忠雄、隈研吾、佐藤可士和、NIGO®等創作者親手在涉谷打造的公共廁所|FASHIONSNAP
-
🇯🇵THE TOKYO TOILETとは?
トイレは日本が世界に誇る「おもてなし」文化の象徴。しかし、多くの公共トイレが暗い、汚い、臭い、怖いといった理由で利用者が限られている状態にあります。同プロジェクトでは、渋谷区の協力を得て、性別、年齢、障害を問わず、誰もが快適に使用できる公共トイレを区内17ヶ所に設置。それぞれのトイレのデザインに世界で活躍する16人の建築家やデザイナーが参画し、優れたデザイン・クリエイティブの力で社会課題の解決に挑戦しています。
参加クリエイター:安藤忠雄、伊東豊雄、隈研吾、槇文彦、片山正通、坂茂、田村奈穂、坂倉竹之助、藤本壮介、マーク・ニューソン、NIGO®、佐藤カズー、佐藤可士和、後智仁、マイルス・ペニントン、小林純子
🇹🇼THE TOKYO TOILET計畫是?
廁所,是日本引以為傲的「おもてなし」(待客)文化象徵。但是多數的公廁因為昏暗、骯髒、惡臭、恐怖等原因,讓使用者不敢踏入。本計畫獲得涉谷區的協助,在區內17處打造不限性別、年齡且無障礙,任何人都能舒適使用的公共廁所。每間廁所的設計是由在全球知名的16位建築師及設計師所操刀,他們以出色的設計、創造力來挑戰解決這項社會課題。
-
🇯🇵はるのおがわコミュニティパークトイレ/坂茂
はるのおがわ公園広場のトイレは建築家の坂茂がデザイン。調光フィルムによって鍵を締めると不透明になるガラスを外壁に使用し、入る時の2つの心配事である「中がキレイかどうか」「中に誰も隠れていないか」をトイレに入る前に確認でき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ます。ユニバーサル・トイレ、男性用トイレ、女性用トイレの3つのスペースで構成されており、ユニバーサル・トイレにはオストメイト対応器具も用意。夜は行灯のように公園内を照らします。
🇹🇼春之小川社區公園廁所/坂茂
位在春之小川公園廣場的廁所是由建築師坂茂所設計。廁所外牆是整片的透明玻璃,讓使用者能在進入廁所前,確認「裡面是否乾淨」、「是否沒人躲在裡面」,而藉由調光液晶膜,只要使用者進入上鎖後,玻璃就會變成不透明霧面,到了晚上,就像日式行燈般點亮公園的一角。這間廁所由無障礙廁所、男廁、女廁3個空間所構成,無障礙廁所中還設有人工肛門持有者的專用器具。
-
🇯🇵代々木深町小公園トイレ/坂茂
はるのおがわ公園広場近くの代々木深町小公園トイレも坂茂が担当。はるのおがわコミュニティパークトイレは水色や黄色でしたが、代々木深町小公園トイレは遊具の色合いとマッチする赤色や紫色でデザインされています。
🇹🇼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廁所/坂茂
位在春之小川公園廣場附近的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廁所也是由坂茂所設計。春之小川社區公園廁所是水藍色及黃色所構成,代代木深町小公園廁所則是配合園內遊樂器材的色調,以紅色、紫色設計而成。
-
🇯🇵恵比寿公園トイレ/片山正通
ロケット滑り台などで知られる恵比寿公園トイレはインテリアデザイナーで、ワンダーウォール代表の片山正通がデザイン。トイレの起源で縄文時代早期の川に直接用便する「川屋」をイメージし、コンクリートの壁を15枚組み合わせています。男性用と女性用、だれでもトイレの3つを用意。迷路のような入り口など、人々が遊具と戯れるようなユニークな関係性をデザインしたそうです。
🇹🇼惠比壽公園廁所/片山正通
以火箭溜滑梯知名的惠比壽公園廁所,是由室內設計師、Wonderwall公司的老闆片山正通所設計。片山以日本廁所的起源:繩紋時代早期人們在河川裡直接如廁的「川屋」為形象,用15面混凝土牆交叉排列出此間廁所。設有男廁、女廁及性別友善廁所,也設計了如迷宮一般的入口,打造人們與遊樂器材一同玩耍互動般的獨特關係性。
-
🇯🇵東三丁目公衆トイレ/田村奈穂
恵比寿駅の北側で線路沿いの細い三角地に位置する東三丁目公衆トイレは、プロダクトデザイナーの田村奈穂が担当。トイレを利用する誰もが快適な気持ちを得られるよう、プライバシーと安全を念頭に個人の空間を再定義して3空間をデザインしました。目を引く真っ赤なカラーが特徴で、渋谷の訪問者へのもてなしの気持ちを込めて日本の贈り物文化のシンボルである折形から着想を得て設計しています。
🇹🇼東三丁目公共廁所/田村奈穗
位在惠比壽車站北側鐵道沿線的狹窄三角形地區,東三丁目公共廁所是由產品設計師田村奈穗所設計。田村希望使用這間廁所的每個人都能感到舒適,她以隱私及安全為出發點,重新定義個人空間,設計出有3個空間的廁所。吸睛的鮮紅色外觀是這間廁所的特徵,包含著給到訪涉谷的遊客的待客心意,田村從日本送禮文化的象徵「折形包裝」獲得了設計靈感。
-
【新聞單字片語】
★優れる(すぐれる)③〔自動下〕:出色、優秀
★ユニバーサルトイレ(ゆにばーさるといれ)〔名〕:無障礙廁所
★オストメイト(おすとめいと)④〔名〕:人工肛門持有者
★行灯(あんどん)⓪〔名〕:方形紙罩座燈
★遊具(ゆうぐ)①〔名〕:遊樂器材
★色合い(いろあい)⓪〔名〕:色調、色彩
★縄文時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⑤〔名〕:日本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
★用便する(ようべんする)⓪〔自動サ〕:如廁
★コンクリート(こんくりーと)④〔名〕:concrete,混凝土
★だれでもトイレ(だれでもといれ)〔名〕:性別友善廁所
★戯れる(たわむれる)④〔自動下〕:玩耍、嬉戲
★線路(せんろ)①〔名〕:鐵軌
-
【新聞關鍵字】
#THETOKYOTOILET|#はるのおがわコミュニティパークトイレ|#代々木深町小公園トイレ|#恵比寿公園トイレ|#東三丁目公衆トイレ|#トイレ
-
【新聞連結】
https://www.fashionsnap.com/article/tokyotoilet-shibuya/?utm_source=line&utm_medium=news&utm_campaign=external_link
-
■FB:哲看新聞學日文
■IG:@ay_japanesenews
-
#台湾 #台湾人 #台日友好 #日台友好 #台湾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日本 #日本語 #ニュース #報道 #記事 #日本語勉強中 #日本語勉強 #中国語 #日文 #日語 #日文課 #日本新聞 #日本時事 #學日文 #日語學習 #日文翻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京都市和京都府南部、滋賀縣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祭典,諸如葵祭...
舊石器時代末期 在 Visit Yamagata - 日本山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到過去 探索繩紋時代的遺跡⛏️🤓 #古代の丘
繩紋時代是指日本 #舊石器時代末期 至 #新石器時代 🪨,起碼有幾千年前以上的歷史👴。長井市 #草岡 地區的「#古代之丘」位於朝日山麓⛰️,留下許多直至到 #戰國時代 大小不同的 #遺跡 ,最適合 #歷史迷 到訪🤓。
想要更好地了解關於繩紋時代中期的話,可以走到附近的 #古代之丘資料館🧐 ,參觀一下約千年甚至萬年前的 #出土品 喔👍!除了參觀之外,這裡還可以 #露營 🏕️,亦有 #宿泊設施 ,是個可以 #休閒 渡日的好地方😌。
【古代の丘】
☗地址:山形縣長井市草岡2768-1
☗資料館營業時間:9:00 ~ 16:00
☗資料館休館日:星期一及冬季期間(12月16日~4月15日)
☗交通:
從長井站乘車約10分鐘
從山形藏王IC 駕駛約60分鐘
☗網址:https://yamagatakanko.com/attractions/detail_2519.html
#山形 #yamagata #繩紋時代 #土人偶 #小編總覺得好像哪裡見過 #是遊戲裡常見的 #笑
舊石器時代末期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拚!日本再推薦繩文遺址列世界遺產】
日本相當積極在保存文化遺址工作上,《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上批准遍布於北海道以及東北地區的繩文遺跡群,可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推薦申請2021年入選世界文化遺址。
繩文遺址是繩文時代,也就是日本舊石器時代末期到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跡,主要代表遺址遍布在北海道、青森、岩手、秋田等地區。
目前日本已經有23處世界遺產,今年夏天還有「奄美大島、德之島、沖繩島北部及西表島」(鹿兒島、沖繩)要審查,而繩文遺址則預計拚2021年審查。
#繩文遺跡
#UNESCO
📌把央廣Rti加入LINE好友,每日新聞不漏接📌
https://line.me/R/ti/p/@rtinews
舊石器時代末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日本京都市和京都府南部、滋賀縣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祭典,諸如葵祭、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因素使得京都吸引了眾多觀光客,2008年造訪京都的日本國內外遊客數便已突破5000萬人。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市內共有37所大學,每百萬人平均擁有大學數量和學生佔人口比例都在日本大都市中居首。京都市內主要的河川有桂川及鴨川等。鴨川位於京都市的東部,河道兩岸廣植櫻花等樹木。每逢夏季常有眾多市民和遊客在鴨川的河床灘上納涼,成為京都獨特的風景線。而桂川也流經嵐山等著名景區。兩條河流在南區及伏見區交界處合流,注入淀川水系。和日本其他河流一樣,京都市內的河流大多短小湍急,容易發生洪水。在平安京時期,京都就多次遇洪水侵襲。即使在現代,每逢颱風過境造成集中豪雨時,京都市內河川的水位也常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造成洪水。京都在其開發早期是一座計劃城市,市內道路類似棋盤,極為規整,且許多平安京時期的路名沿用至今。也正因如此,和日本其他都市常用町名(類似中文世界的「里」)來表示地址相比,京都多使用道路名稱來表示地址。而京都市內的路口也和日本其他地區大多採用附近地名不同,多合成兩條道路的名稱作為路口名,如「四條河原町」這一地名就是得來於因其位於四條通和河原町通兩條街道的路口。京都盆地自舊石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在繩文時代,位於現今京都市東北部的北白川地區和山科盆地的丘陵地區已經有集落出現。到了彌生時代,平原地區也開始有集落出現。進入5世紀後,渡來人貴族秦氏開始在京都居住,其在京都盆地興修水利,此為京都地區大規模開發之始。奈良時代末期,桓武天皇為了擺脫奈良佛教寺院勢力的影響,於784年將首都從平城京(今奈良市)遷移到長岡京(今長岡京市)。然而僅過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氣清麻呂的建議下,於794年將首都又遷到位於山城國的平安京(也就是現在的京都市),自此開啟平安時代,也開始京都作為日本首都的歷史。平安京的選址參考風水思想,並且效仿中國的長安和洛陽,是一座傳統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長約4.5公里。天皇居住的大內裏位於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為中心,城市分為右京(又稱「長安」)和左京(又稱「洛陽」)兩個對稱的部份。平安京堪稱是一座規模宏大且規劃嚴謹的東亞傳統型的計劃城市。進入17世紀後,德川家康取代豐臣家,成為日本的統治者。德川家康將幕府設在江戶,但京都仍然是日本的國都所在地。德川家康雖然新建二條城,並以其作為京都新的都市核心,然而京都整體的都市空間仍然維持豐臣秀吉時期的格局。1788年,京都市內發生天明大火,是為京都史上最大的一次火災,市區幾乎完全被毀。然而之後京都很快實現復興。位於眾多街道交匯點的京都是當時日本全國的商業物流中心之一,眾多豪商巨賈聚集於此。京都也是當時日本最重要的宗教文化都市,京都的文化人在神道、佛教、儒學、蘭學等學術領域建樹頗豐。江戶時代的京都和大坂、江戶並稱為「三都」,是代表日本的大都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京都市是日本城市中較少遭到美軍空襲轟炸的都市,因此京都市是日本少數仍然擁有豐富的戰前建築的城市之一。為了降低空襲造成的損害,堀川通、御池通、五條通沿線的建築被強制拆除,卻也提供之後拓寬道路的空間。然而卻也正因為舊市區保存較好,導致市中心很難修建新的道路和公園,使得京都市中心地區的道路面積率和公園面積率極低,並且都市更新也進展較慢。1964年10月,東海道新幹線開始通車,極大的促進京都觀光產業的發展。1978年,京都市電被宣告廢止,地鐵取代市電成為京都市內重要的交通方式。這些事件都象著着戰後京都都市空間的巨大變化。進入平成時代之後,在平安遷都1200年之際的1994年,京都的多處古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京都已成為日本具代表性的觀光都市和文化都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NoCR6HDxD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004Ho3gfoOJJ-5zSgw-mTH0CQdg)
舊石器時代末期 在 鑽木取火部落- 人類在舊石器時代末期約20000年前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人類在舊石器時代末期約20000年前, 發明了製作陶器,這是人類初次可以按照自已的意志做出想要的形狀器皿,並且能夠利用陶器煮沸飲水, 烹煮食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