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 , 難忘的一小時 , 給場館人員的芭蕾課 .
這一陣子我都在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 Weiwuying 創作排練 , 每一天創作與製作過程 , 都時常需要與不同部門的人溝通與交流 , 找尋最好的方式去完成作品 , 這一個新的場館 , 每一個人都充滿了熱忱與對未來的期待 , 但我們真的知道彼此的藝術與技術是如何開始的嗎? 於是 , 我突然有一個想法 , 決定分享一堂“周先生的芭蕾課”,用一個小時短短的時間認識一種舞蹈的語彙 , 去體會感受自己工作專業場域中的另一個專業 , 而這一堂課的對象 , 不是舞者 , 而是衛武營各部門都可以報名參與 , 最後來了將近30位的夥伴 , 從節目 . 營運 . 燈光 . 視聽 . 舞監等部門同仁都來了! 大家有點害羞不好意思地走進教室 , 有的人笑說 " 真的從來沒有踏進排練場啊! 還要扶把杆 , 老師等一下可以手下留情嗎? " 我說 : 不要緊張 , 我們今天只是來認識你們工作環境裡面的另一個部門而已 (表演部....哈哈) , 心想其實每個工作崗位的專業 , 真的不見得能夠見到另一個領域的工作環境 , 特別是目前的表演者 , 總是在燈亮幕落後 , 就難以觸及的一群夥伴 , 但這一刻 , 我們要好好用自己的專業和身體 , 來感受我們場館的核心 , 那就是表演藝術中的 "表演" .
"劇場 , 是眾人的藝術
由一個又一個重要的環節所組成
幕前幕後 , 缺一不可
那是由許多專業人才所構成的風景
成就一個叫做劇場的地方 ~ "
開始上課了! 大家身穿自己舒服的運動服裝來到 , 也有人穿著專業的舞衣來到 , 說是二十年前曾經學過舞蹈 , 還有人穿了芭蕾舞鞋 , 我非常興奮與感動 ! 古典的鋼琴樂曲開始了 , 大家除了動作還要數著拍子 , 試著感受自己的身體 , 同時也認識芭蕾舞的百年藝術 , 衛武營的表演空間 , 有許多是一個以音樂而生的 ,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選擇芭蕾舞作為認識的一個開端 , 而另一個原因是我跟高雄的舞蹈緣分 , 也是從芭蕾舞開始的~ (待續)
我說 : 這是一堂無需任何基礎,誰都能親身感受的一堂課。上課時,我們都是單純的孩子,一起認識一個新的事物,下課後,我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專業崗位,去為表演藝術的某一個環節服務,而幕前的表演者的訓練過程,更是值得分享給幕後夥伴的一門藝術,也就成就了一個場館的價值。謝謝衛武營的你們,願意來參與這第一堂課~ 也謝謝節目部的信任 , 願意開啟這一次機會 , 期待下一堂課 , 帶領大家認識另一種舞蹈語彙 ~~
" 一個劇場要好,首先要能夠共融與理解,無論你是劇場中那一個領域的專業。而一座城市要好,也是如此,需要有呼吸的空間與尊重的距離。台灣加油 , 高雄也要加油~ "
* 感謝製作人吳季娟 , 為這堂課留下珍貴的風景;)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7260120196662&id=1281551201
* 高雄演出預告 2020.11.2-8 #臺灣舞蹈平台
#公園散步的記憶序曲 _ 稻草人現代舞團
#留給未來的殘影 _ 陳芯宜×周書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龍柱#北埔#慈天宮 在從事台灣清朝龍柱相關研究時,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實物觀察,發現某些廟宇的龍柱是採用台灣本地石材,並在現場雕刻而成。 最好的例子就是北埔慈天宮,以當時的經濟及交通條件,位在山區的廟宇是很難進口石材或龍柱,做為興修改建之用。而解決的辦法即是招聘匠師們來此居住生活,並利用當地的岩場...
舞蹈把杆台灣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豹――巴黎植物園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著,李魁賢譯
他的目光因來來往往的鐵欄
覺得如此倦態,甚麼也看不見。
好像面前是一千根的鐵欄,
鐵欄背後的世界是空無一片。
他的闊步做出柔順的動作,
繞著再也不能小的圈子打轉,
有如圍著中心舞蹈,
強力的意志暈眩地立在中央。
只有偶爾眼瞳的簾幕
無聲開啟――那時一幅形象映入,
透過四肢緊張不動的筋肉――
在內心的深處寂滅。
--
◎作者簡介
萊納‧馬利亞‧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生於當時的奧匈帝國(今捷克),德語作家。著作有《親愛的神故事集》、《日課書》、《圖畫之書》、《新詩集》、《新詩別集》、《馬爾特‧勞里茲・布里格手記》、《旗手基里斯多弗・里爾克愛與死行》、《致奧爾弗的商賴體詩》等。一生為藝術創作而對孤獨感的渴求,以及他對萬物敏銳的神秘主義思察和闡釋,只能說他因在真理之上歌唱從而獲得了自身。
英國現代派詩人艾略特稱讚里爾克是「成熟的心靈」,因為讚里爾克的詩,總有古典和悲天憫人的現代情懷,讓人感動得不知所措,彷彿有一種洞穿和照亮之感。在西洋詩歌的歷史上,大概只有品達、賀拉修、但丁、莎士比亞、荷爾德林,或許還有里爾克十分景仰的瓦雷里,可以與之媲美。
--
◎譯者簡介
李魁賢(1937年-)台灣詩人、文化評論人、翻譯家。1953年開始發表詩作 。現任世界詩人運動組織(Movimiento Poetas del Mundo)副會長。曾任台灣筆會會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詩被譯成各種語文在日本、韓國、加拿大、紐西蘭、荷蘭、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印度、希臘、美國、西班牙、巴西、蒙古、俄羅斯、立陶宛、古巴、智利、尼加拉瓜、孟加拉、馬其頓、土耳其、波蘭、塞爾維亞、葡萄牙、馬來西亞、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等國發表。在2001年、2003年、2006年三度獲印度國際詩人協會推薦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共同發起人。
--
小編一尾賞析:
本詩選自詩人李魁賢所翻譯的《里爾克詩集》,原收入於1907年出版的《新詩集》(Neue Gedichte),此詩可以說是里爾克詩作中最令人耳熟能詳的一首。
當我們談論到「豹」時,從中文我們似乎很難理解里爾克的「豹」說的是哪一種豹?大家常聽到的汽車品牌Jaguar指的是「美洲豹」運動品牌Puma指的是美洲獅,而近期漫威電影《黑豹》(The Black Panther)英文使用了panther一詞,若我們去稍微查一下字典可以找到panther、cougar、jaguar、puma、leopard與cheetah等可以被說成是豹的詞彙,看到這我猜大家可能也已經眼花了,不過若從德文詩名「Der Panther」來判斷則一目了然,panther一詞則源自於古拉丁文及希臘文,泛指的是大型貓科動物, 因而在里爾克里的「豹」並沒有特定的指涉。
詩題副標一開始則將讀者帶往巴黎動物園的場景,本因在荒野的莽原奔馳的豹,現在則在動物園的一處籠子裡。本詩共分為三段,首段開始詩人把自己比擬成一隻豹,從豹的視覺著眼,關在籠子裡的豹目光所及四面皆是欄杆,來回目視由欄杆組成的狹暗空間時,視覺疲勞使得豹無法分清鐵欄的數目與內外的世界。次段,詩人則從豹的的移動來描寫。「他的闊步做出柔順的動作,/繞著再也不能小的圈子打轉,/有如圍著中心舞蹈,/強力的意志暈眩地立在中央。」而南非小說家柯慈(John Maxwell Coetzee)在《動物的生命》(The Lives of Animals)也提到里爾克的這首詩,他認為豹不是因為他被籠子的鐵欄困住,困住他的是鐵欄所帶來的壓迫,在籠裡不斷以同心圓的方式踏步,也愚化、麻痺了豹的意志。同時,鐵欄杆所構築的空間立體了起來,豹不管再怎麼闊步,由於狹小鐵欄的限制,豹也只能如圍著中心舞蹈般,逡巡打轉。
到了第三段,仍舊從視覺描述,不過豹所看到的外在景象,是令人不安、緊張的,筋肉也因此變得緊繃,此處詩人由動態轉為靜態的內心描寫,在那由詩裡構築的無聲幽靜的恐懼環境,豹則具有了如人類體察這一切的細膩情感,然而這情感卻是生於人類對於動物自由的剝奪。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豹 #動物保育 #里爾克 #一尾 #巴黎植物園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6/20190629.html
舞蹈把杆台灣 在 黃山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平時工作,再苦,也要盡力到徹徹底底,
當你決定享受人生時,更要享受到筋疲力盡。
四月,一位好朋友生日時,吃完飯,我們走進廢墟巷子裡,一間陰暗的台北小酒吧,酒吧外安靜低調,進去後人聲鼎沸,每桌客人聊得熱鬧,每位客人都穿得很態度,紳士帽、古著襯衫、吊帶褲、連身長裙、高腰褲,頂著70年代油頭、大捲髮,是另一個世界的氣氛。
昏黃燈光裡,服務員走了出來,帶我們到角落,一個可以安心看到全場的位置。我們聊著天,突然之間,酒吧「全部客人」安靜了下來,像按了暫停鍵一樣所有人停止動作,音樂瞬間換了,他們開始跳舞。
是的, 16 位客人都是假的,每個客人都是舞者。
他們在我們面前享受舞蹈、享受表演,從肢體、表情、每一個眼神,都感受到他們完全融入在一起,而當所有人享受著同一個氣氛時,周遭的人都被感染了!
表演結束,音樂還放著,舞者們沒有想結束的意思,繼續跟著律動搖擺;我們坐在角落,有點驚嚇後的呆滯,呆滯的回味剛剛發生的獵奇。
他感動著我的用心,在氣氛的驅使下,認定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他眼匡泛淚的說:「山料,只要你不要離開我,未來的40年我都要當你的好朋友!」,結束一場感動的驚喜,累積了一場一輩子忘不掉的回憶。
凌晨,回家的路上安靜得只剩下路燈,我們像出國玩了一趟那樣,沈澱著剛剛發生的一切。對於平時身處商業環境的我們,都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平日工作徹底盡力,
當你享受人生時,也要享受到筋疲力盡。
這不叫做性格極端,
而是追求一個「極致的人生」。
-
這場驚喜籌備前,是 嘖嘖 zeczec 群眾募資平台的顧問推薦他們( 小事製作 Les Petites Choses Production )給我,我打了電話給創辦人,3分鐘的時間,跟她提了這個表演邀約,她毫無戒心,不談條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一個陌生人的交易。
這場私下交易:
「你幫我準備驚喜,我幫你做募資宣傳。」
是我第一次見到舞團創辦人楊乃璇,她叼著菸,倚著水泥欄杆,鮮豔紅唇,翹的睫毛,大剌剌的個性,神采奕奕,滔滔不絕的分享著她舞團的「群眾募資計劃」。
當你待人良善,身邊會聚集著善良的人;
當你帶著熱忱,再難的路也會備受支持。
整個舞團 14 人,台灣舞者在市場上大多數人難以維持生計,從小跳到大的過程裡,往往有夢想的人,都在和現實磨合的過程中,選了生存,放掉了自己的熱忱;做著穩定的工作,朝九晚五是應該,熬著夜,加著班,是活該,為了生計而活,連興趣都放下了,生活只剩下「生存」了。
而另外一群人,無法違背自己的心之所向,於是開始了「兼職人生」,兼著另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同時把其餘時間貢獻在跳舞上。
他們說:
即使迫於現實,白天只能是公司裡的小職員,
下班後,你仍然可以擁有實踐夢想的權利。
-
我的書:https://bit.ly/2S3NjUD
舞蹈把杆台灣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龍柱#北埔#慈天宮
在從事台灣清朝龍柱相關研究時,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實物觀察,發現某些廟宇的龍柱是採用台灣本地石材,並在現場雕刻而成。
最好的例子就是北埔慈天宮,以當時的經濟及交通條件,位在山區的廟宇是很難進口石材或龍柱,做為興修改建之用。而解決的辦法即是招聘匠師們來此居住生活,並利用當地的岩場找尋適當的石料,就近開鑿雕刻,來減少運送過程的耗損與費用。
這種採取現場雕刻的做法,對培植台灣本土相關石雕師傅具有一定的關鍵因素。匠師渡海而來,帶來的技術與工法,對當地民眾來說是最好學習觀摩的機會,也對石作事業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甚至匠師完工後留在台灣,例如日治時期的辛阿救家族及張火廣和張協成父子,對後學的養成及產業的發展,絕對有著正面的貢獻。
從現有資料來看,廣東潮州的粵派匠師是最早來台尋找機會,在兩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間已經有用觀音石或砂岩雕刻的作品誕生,例如新莊廣福宮和嘉義水上苦竹寺等。咸豐年間前後福建惠安閩派匠師也前來,並在北港朝天宮及萬華祖師廟用觀音石材雕刻龍柱。
而在清朝最大規模粵派現場石藝雕刻並保存妥善的即是北埔慈天宮,同治年間共雕刻了八根紋飾柱,兩對龍柱和兩對人物柱,此外三川殿石獅及所有的牆堵也是用砂岩堆砌雕鑿而成。從雕刻的題材與內容來說,體現了客家鄉親的宗教觀與家庭觀,也為我們保存了相當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
北埔慈天宮的兩對龍柱,因為是現場雕刻,也產生了一些不見於其他廟宇類似作品的狀況,例如同對龍嘴牙齒的造型及排列為何會不同?兩對公龍中間的尾鰭為何被刻意敲斷,是基於何種理由而為之?改天有機會去北埔老街旅遊時,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去一探究竟呦!
【台灣龍柱】圖像拍攝過程經驗分享
2006年開始研究台灣龍柱,歷經四年的時間,過程中曾蒙國家文藝基金會美術類研究與調查補助,走訪台灣三百多間廟宇,拍攝超過兩萬多張的照片,最後撰寫了14萬餘字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且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審訂,華香園出版社發行。
因為是龍柱圖像造型研究,所以現場拍攝是無法避免的工作,有時一天要跑四、五間廟宇,拍到手酸到不行,不過這樣的過程也是讓自己重新認識台灣文化的契機。
有時下午三點過後,就會發現陽光會透過天井,照耀正殿,此時的廟裡充滿了神光普照的視覺氛圍,也是最適合拍攝正殿龍柱的時間。
升龍柱例的龍首是最難拍攝的,除非用梯子,不然沒有辦法拍攝到完全正面的照片,也就無法精確的做圖像分析的研究工作,但是梯子並不容易攜帶,所以我是先把相機固定在腳架上,再用雙手提高到龍首差不多的高度,最後用無線遙控快門線來幫助按下快門,當然因為不穩,所以都是設定三連拍的模式處理。
拍了這麼多張照片,儲存是一個最大的問題,買了一個桌上硬碟好備份,但是到了後期,因過度使用,結果把硬碟搞壞,萬分懊惱,只好花錢請人把硬碟資料的圖片救回。
修圖也是一份苦差事,背景過於凌亂,就只能用修圖軟體慢慢的塗黑,不過也發現透過如此這般的改造,視覺感受竟然完全不同,那種純雕塑的美感自然散發。當然用鐵欄保護的龍柱就愛莫能助,也就盡量挑選看不出有欄杆的照片,加減使用。
有時候運氣不好,只能多跑幾趟,像北港朝天宮第一次去的時候正逢大修,整個觀音殿是全部拆解編號,龍柱也用氣泡布完全密封。到鹿港龍山寺也是適逢大修,整個廟宇都圍起來,只好拜託廟方人員破例讓我進去拍攝,可惜五門殿那對乾坤交泰的龍柱,四周都佈滿施工用的鷹架,很難拍攝到理想的照片。
清朝龍柱都是單龍盤柱的佈局,一柱一龍,背後偶有八仙四獸,整體造型簡練,氣勢非凡,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是位在金山老街的慈護宮正殿龍柱下竟然出現螃蟹等水族造像,象徵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具有極為重要的文物價值。
偶爾來一趟台灣古廟之旅,看看那百年龍柱所散發的迷人魅力,也是不錯的文化旅遊新選擇呦!
北埔慈天宮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44900081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