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賀年活動】直擊維園年宵(I) 小朋友必check10大!! 📣🐵🐒🎉
(附各區年宵市場資料)
一年一度,最熱鬧又可以逛到夜一夜的年宵開始啦!📣
小編V率先去了全港最大的維園年宵市場,為各位爸媽幫吓眼,睇睇今年市場內有乜創意產品、節慶必備品叫小朋友喜歡! 今年擔正主角的馬騮仔產品更加多到不得了,立即去相看看我們的10大推介!
**適合初小或以上,亦可趁上午人流不多時帶幼兒前往,BB車都有空間通過,中午起開始人多,就要多加注意同行孩童。
好逛度:5星(滿分)
熱鬧度:5星(滿分)
溫馨提示:
>>最好約好集合位置、時間,萬一失散可搵到大家。
#年宵 #年宵2016 #銅鑼灣 #維園 #維多利亞公園 #hongkong #causewaybay #cwb #victoriapark #happynewyear #travel #family #gooutwithkids
info:
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地址:鑼灣天后興發街1號
年宵日期:即日至2月8日年初一
營業時間:大部分攤檔於中午12nn營業,2月7日年三十晚通宵營業至2月8日年初一清晨約6am
交通:港鐵銅鑼灣站E出口,步行約5分鐘;或港鐵天后站A2出口,步行約2分鐘
---------------------
各區年宵市場:
<<九龍>>
深水埗花墟公園
地址:深水埗界限街101號
深水埗長沙灣遊樂場
地址:長沙灣道425號
黃大仙摩士公園
地址:九龍黃大仙鳳舞街80號
觀塘觀塘遊樂場
地址:觀塘翠屏道6號
--------------------
<<新界西>>
屯門天后廟廣場
地址:天后廟廣場近洪祥路
元朗東頭工業區遊樂場
地址:元朗東頭工業區強業街
葵青葵涌運動場
地址:葵涌興盛路93號
荃灣沙咀道遊樂場
地址:荃灣沙咀道171至199號
<<新界東>>
北區石湖墟遊樂場
地址:上水符興街
大埔天后宮風水廣場
地址:太和汀角路10號
沙田源禾遊樂場
地址:沙田源禾路16號
西貢萬宜遊樂場
地址:西貢萬年街
將軍澳寶康公園
地址:將軍澳運隆路10號
<<離島>>
離島東涌道足球場
地址:大嶼山東涌東涌道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漁民一般都是居無定所,以海為家。荃灣一帶的漁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填海發展前,都驟居於今天近仁濟醫院,即昔日關門口村對出河邊及葵涌。另外亦有漁船集中於青衣門仔塘,即牙鷹洲與青衣東北的小港灣及今天青衣城的位置。這裡多是廢船,殘破不堪,白天如同廢墟,晚上漆黑一片。由於水淺,佈滿船民所丟垃圾及附近的工廠船塢...
花墟公園足球場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漁民一般都是居無定所,以海為家。荃灣一帶的漁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填海發展前,都驟居於今天近仁濟醫院,即昔日關門口村對出河邊及葵涌。另外亦有漁船集中於青衣門仔塘,即牙鷹洲與青衣東北的小港灣及今天青衣城的位置。這裡多是廢船,殘破不堪,白天如同廢墟,晚上漆黑一片。由於水淺,佈滿船民所丟垃圾及附近的工廠船塢廢水。青衣另一個艇戶聚居地方是青衣灣避風塘,即今天的青怡花園位置,在1958年動工,1961年落成,收容大量本來停泊在荃灣漁船。青衣塘大約有500-600間木屋,居民約有2500人,他們的房舍全部建在岸邊,用一些殘舊的木條支撐著。因為沒有清潔服務,居民都將垃圾倒在屋腳下,臭氣沖天。全區只有三條街喉。政府為了改善環境及方便居民,在區內設立臨時廁所,又在青衣塘設供水管道。政府又透過消防局訓練青年居民成立志願消防員。理民府曾協助青衣塘居民成立居民互助會。七十年代在附近設立新消防局。上世紀六十年代,青衣的漁民漸改在青衣大街對出的海灣設置魚排,養殖海魚。由於當時漁農處只批准漁民在「合適地方」註冊養魚,青衣並未列入合適地方,所以法例上屬於「無證養魚」。1980年由於政府利用魚排位罝作航道讓駁船運從青衣運載填海物料到荃灣,而且青衣亦填海在即,故當局決定清拆青衣灣魚排,漁民需將魚排搬往其他合法養漁區。由於青衣魚排屬無證養魚,政府不打算發放遷徙補貼,漁民則拒絕退讓。最後荃灣理民官許舒作中間人,一方面請求輔政司署向漁民發放補貼,另一方面遊說漁民接受補償安排,最後達成協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不少漁民由內地來港。教會為了幫助窮人,向漁民派發麵粉和米糧。在1960年代,天主教的「美國經援協會」體恤青衣漁民困境,斥資26萬多元,取得青衣塘未端的官地(即青衣公園的小山上),為漁民建屋,約400平方呎,稱為漁民村,今天名為青衣漁民新村 (Tsing Yi Fishermen’s New Village)。後來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改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以短期租約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1966年政府設立魚類統營處青衣小學,為漁民及艇戶子女提供教育。但隨著青衣塘清拆,這所學校亦被淘汰。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後由天主教香港明愛跟進青衣艇戶的徒遷問題,1973年在漁民村旁興建聖保祿村,約300平方呎,容納27戶水上人居住,村內曾有4家士多店舖。初由明愛管理,後來亦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讓村民自行組成合作社管理,以政府土地牌照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改名為青衣聖保祿村改善生活有限責任合作社(The Tsing Yi St. Paul Village Better Living Co-operative Society, Limited)。青衣大街是八十年代前青衣舊墟的主要商業街,居民衣食住行所需品都是主要在這裡所得。青衣公小原校也是在青衣大街中的一段。照地理位置,青衣大街應該是位於現時青衣邨與偉景花園的一段位置。踏入七十年代末期,青衣島已進入全面發展,龐大的開山闢地放渠工程趕緊展開,島上的上下涌美村、大王下村、老屋、鹽田角、藍田、新屋村落原有舊村落,經已夷為平地,面目全非。舊墟一向是青衣島居民最重要的集散墟,其後更成為居民的購物中心。設有多種不同行業的商店,如電器、酒家、什貨店、餅家、冰室、藥房等。一九八六年,政府進行搬村收地計劃,將商戶及居民遷移,位置為現時青衣診所與青衣邨宜偉樓之間。原址90年代初興建青衣公園足球場及網球場。大街清拆後鄰近新建屋邨命名為「青衣邨」,以紀念昔日青衣大街及市集,而市中心路牌至今也是指向青衣邨及青怡花園一帶。當年在第一段棚屋的馬路對面,是一個果樹園,地方不算很大,園內主要是石榴樹。果園隔鄰是牛皮廠,每天,一塊塊染成藍色的牛皮掛在對開空地上,地下滿是細碎的「廢料」,廠內可見巨大的木輪在轉動,發出「隆隆」的聲響,也發出陣陣的惡臭。再隔鄰是一間灰窰廠,每天都冒出濃濃的白煙,沒有風的日子,這一帶都給濃「霧」瀰漫著,夾雜著濃濃的氣味。「黑橋」是當時的地標,也是在未興建馬路前,是當時南北的主要通道。每當颱風過後,潮退的時候,海水由港灣流出大海,橋底的水流很急,細心觀看,原來海面有很多細小的蟹隨水流飄出大海,「黑橋」上便站滿棚屋的居民,利用長長的抄網捕捉水面的小蟹,熱鬧非常。
(註:幾十年前青衣天后誕時是可以找到狗肉吃的,亦有賭檔,最刺激當然各堂口搶花炮,過程激烈,常起爭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C1cDMT4APQ/hqdefault.jpg)
花墟公園足球場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花墟道(Flower Market Road)是位於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以沿道路的多間鮮花盆栽店鋪組成的旺角花墟而聞名。道路位於太子一帶,為東西走向,與太子道西並排,西端到達洗衣街,東端則連接園圃街(雀仔街)。全長300米。1889年以前界限街為中英邊界關卡,邊界關卡規定早上六時開關,日落之後閉關。由於1900年代香港有大量鮮花供應,每天花農集中於現今的花墟道一帶擺賣。他們稱此處為花墟,原因是廣東人把聚集成市、關閉之後即空置的市場稱為墟市,花墟因而得名。其後政府開闢此處為街道,便將街道命名為花墟道。旺角大球場前身為陸軍球場,1961年移交前市政局。旺角大球場初時名為市政球場,市政局於1973年6月16日開放啟用時名為旺角大球場。
大坑東蓄洪計劃的設計,旨在防止旺角一帶因大量雨水從獅子山向南湧下而發生水浸。該區在1997年和1998年先後有嚴重水浸事故,突顯了問題的嚴重性。九龍塘和又一村一帶近年不斷發展,使下游的地面徑流量增加,即使現時已有三條雨水幹渠排放雨水,但仍不勝負荷。在大坑東興建蓄洪池最為理想,原因是位處排水樽頸的上游,是截取大量雨水的最有利位置。按照計劃,在欖球場和足球場底下建造一個長136米、闊130米和深9.5米的蓄洪池,在暴雨期間貯存雨水,目標截流量是每秒70立方米。為增加這個系統的靈活性,堰的頂部有鋼製裝置,使堰的高度可由5.4米調整至5.7米。蓄洪池的容量為10萬立方米,是香港首個大型地下蓄洪池。這個設計可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即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降雨量,遠高於香港天文臺界定為「黑色暴雨」的每小時70毫米。我們已根據本港和海外的設計標準,以八個歷史性或人造暴雨情景測試蓄洪池的穩固性。這項工程計劃已在2004年9月竣工,並分別在2002年及2012年奪得 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創意大獎及高空綠化大獎2012-優異獎。
園圃街雀鳥花園位於香港九龍旺角,屬中式庭園建築的主題公園,鄰近旺角大球場及花墟道,佔地約3,000平方米。正門設於界限街,另一入口則設於園圃街。雀鳥花園由土地發展公司(現時的香港市區重建局)耗資2,900萬港元興建,建築工程由1996年3月開始,並在1997年12月13日落成開幕。雀鳥花園地點適中,設計優美,又是售賣雀鳥、雀籠、雀鳥飼料等檔位的集中地,深受愛雀人士歡迎,同時也是一個市民及遊客的好去處。雀鳥花園的興建,主要是為了配合當時的土地發展公司「亞皆老街/上海街重建計劃」,這項重建計劃的目的是改善該區的環境,原址清拆後興建綜合發展區「朗豪坊」。位於重建範圍內的康樂街,俗稱「雀仔街」,向以售賣鳥類寵物聞名,吸引大批本地愛雀人士及遊客,為了保留「雀仔街」的特色和風貌,故在園圃街興建這個雀鳥花園。花園內除休憩設施外,並設有70個雀鳥檔位給「雀仔街」的販商繼續經營。雀鳥花園是中國式主題花園,其設計強調中國「牌樓」的特色。花園地形狹長,園內「洞門」將花園劃分成不同的庭園,五十多株生長茂盛的老樹,與雀檔分列兩旁,是雀鳥販商及愛雀人士交流心得的好地方。雀鳥花園的建築特色,包括花崗石地板、在日光照射下閃閃生輝的竹形琉璃瓦屋頂,以及花園旁雕刻了不同雀鳥形態的二百多塊青白玉石等。而最特別的要算是近界限街一邊的入口處,裝嵌了一幅雕工精細的百鳥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CaCI_20G1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