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連假發生的太魯閣意外事件,心中很不捨
同樣身為父母,
當新聞報導亡者被抬出時,往生者的父親說出
「可以讓我再抱抱他嗎?」不禁跟著鼻酸難受...
太魯閣事件過後,我們也許可以這樣一起面對...
#給力辛勞的搜救人員
#為醫護人員加油打氣
#一起為傷者祈禱集氣
#一起修復脆弱的心靈
更多安心文宣可以參考網頁:http://www.sgps.hc.edu.tw/other/saft_p_t.pdf
#花蓮諮商心理師公會
#社會共好的安心串聯(歡迎轉發)
#事件過後照顧自己懶人包
#林長揚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
花蓮諮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逝者哀悼🙏為生者祈福🙏
昨天到現在,心情一直非常難過,我知道大家也都跟我一樣。
感謝花蓮諮商心理師公會提供相關訊息,讓我們一起慢慢陪著車上的所有人走過這段傷痛🙏🙏
———————-
此外,家中有孩子的家長,以下這些訊息是由專業助人者整理,也提供參考🙏
⬇️轉分享
各位家長您好,
今日(2021年4月2日) 上午發生了太魯閣號出軌意外,這個意外的救援行動還在進行中,新聞上不斷的更新最新資訊,您與家人甚至孩子們,也可能已從各種管道或多或少知道了這個事件。事情發生得很突然、很措手不及,已發生的事實無法被改變,除了提供我們的力量給予所有逝者、傷者及其家屬祝福外,以下事項提供您參考,誠摯的請大家一同來互相關照並守護我們的孩子:
1. 不要一再觀看影片與相關新聞
新聞畫面不斷更新,充分呈現了意外的不可預期,火車是我們日常很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一般大人知道了這個意外都覺得震驚,對孩子來說可能會有更大的衝擊,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可能會更無法理解與消化。無論您與家人是否已看過新聞或相關畫面,都請暫時先不要再觀看,照顧自己也照顧孩子的心。
2. 平靜簡要的談論
如有談論的需要,例如孩子主動提及,或是外食時看到新聞,平靜簡要的描述帶過話題即可,例如可以跟孩子說,對,火車出軌了,有人因此受傷,有很多人去幫忙,也有很多人關心這件事,我們可以一起祝福。話語內容可以視孩子年紀調整,大人的平穩的討論方式,可以協助孩子安心。
3. 正視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對這件事多少都會有情緒,可能是震驚、悲傷、難過、生氣、擔心、緊張、焦慮、心裡悶悶的,或說不清楚的感受,目前適逢假期,還請您協助留意孩子及自己。
如果在兩週以內覺得受這次意外影響,是很正常的,如持續時間超過兩週,除了自我關照之外,也請求外在協助。孩子也一樣,如果受影響產生上述情緒,兩週內都是正常的,您可以多擁抱多傾聽,也可以告知老師協助一起關照。如果超過兩週孩子依然深受影響 (例如顯得驚嚇、深夜睡不安穩、作惡夢),請與學校老師或輔導室聯絡,大家一起進一步給予孩子協助。
4. 調整自我情緒
事件發生後,如覺得自己或家人孩子心情受影響,可以用以下方式來幫助舒緩情緒
➢ 尋求宗教信仰的慰藉
➢ 多運動、排汗
➢ 多與朋友、家人互動、分享,相互支持
➢ 轉換心境:進行放鬆心情活動
➢ 轉念:更珍惜身邊的人
➢ 聽音樂、畫畫或其他不傷害自身與他人的紓壓方法
悲劇的發生,提醒我們及時關心身邊的家人朋友,期盼透過更多的自我與互相關懷,讓意外帶來的影響得以成為成長的養分,並讓我們更珍惜彼此之間的愛與相聚的緣分。
花蓮諮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花蓮諮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精神科醫師,沒說的事」介紹
訪問作者: 鄭光男(光能身心診所院長)
內容簡介:
憂鬱來襲 是臣服,還是擁抱?
每一顆藥的背後,都是醫師無助的心。
很多人,能有比藥物更好的幫助。
除了開藥單 我還能做什麼?
「精神病,要不要吃藥?」
許多患者的死亡原因,不是因為精神病,
而是,長期服用藥物引發的慢性病。
85%的憂鬱症患者,一輩子只會發生一次!
專業的醫師都知道,一旦出現憂鬱症的現象,大部分的病人只是長期服藥控制,很難痊癒。憂鬱只是個過程,須從生活中找出癥結,才能走出陰霾,而把抗憂鬱藥劑列為優先解決之道,藥物一吃,就停不下來。
吞下藥丸,同時 也吞下醫師無助的心。
本書作者是專業精神科醫師,因為一桶瓦斯,而頭也不回地投入非藥物治療的研究。二十幾年的臨床經驗,親眼看見藥物帶來的痛苦,遠遠超過疾病本身。書中網羅國內外重要的研究數據、真實個案的生命故事,化為悲天憫人的感人文字,只希望表達一個信念:身心困擾並不是非藥不可,很多人,可以獲得比藥物更好的幫助。這本書就是提供大家相關的資訊,了解非藥物治療的可能性以及作法。少了煩寧、百憂解 ,人可以活的更好。
作者介紹:鄭光男
現任光能身心診所院長
人氣部落格--鄭醫師的部落格 版主
經歷:
國防醫學系畢業
國軍花蓮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花蓮大漢技術學院特約諮商輔導醫師
花蓮新生活教育中心顧問醫師
花蓮家扶中心特約諮商輔導醫師
國際人類排毒服務註冊會員

花蓮諮商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沒有人可以保證『萬里水力電廠』安全無虞!》 ~高金素梅2019.04.09花蓮萬榮現勘報告
2001年,行政院核定台電「西寶水力發電計畫」;2005年,「西寶計畫預算」在立法院被刪除並勒令停工。
今天現場會勘發現,當年「西寶計畫」中的壩址預定地早因嚴重崩塌掉落至山谷下的萬里溪中。如果當年沒有刪除西寶預算,蓋好的水壩崩落山谷,下游的萬榮村首當其衝,後果不堪設想。
2011年,台電捲土重來,將「西寶電廠」改名「萬里電廠」,將壩址預定地移往上游200公尺,結果在第ㄧ次環評因爭議過大,環保署裁定應進行「第二階段環評」。現在,二階段環評尚未通過,台電卻開始推動「部落諮商同意」的行使。
今天,我與萬榮村民、楊董事長率領的台電團隊ㄧ起現地會勘,看到整片破碎的山林地質,我不禁要說: 沒有人可以保證『萬里水力電廠』的安全無虞!
《花蓮萬里水力發電廠》重點摘要 : https://reurl.cc/QYv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