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荒野保護協會公佈的ICC淨灘數據顯示:2019年淨灘活動中,總共清出了37,157公斤的海洋廢棄物,接近七成的垃圾依然與飲食的一次性廢棄容器相關。
在澎湖湖西鄉,有一間O2 Lab海漂實驗室,專門將淨灘撿起來的垃圾,透過用心地清理與改造,將垃圾變資源,賦予海廢物第二生命。
因為洋流與季風的流動,澎湖每年都有千奇萬種的垃圾聚集在海岸線上,只要查詢包裝上的全球交易品項識別碼,就能看到垃圾來自於台灣本島、杜拜、南韓、印尼、中國等地。
這裡可以看到某年台中內陸地區被吹落的門牌號碼,從水溝、溪流、大海流經到澎湖;也可以看到南韓便利商店販售的微波米飯,完好無缺的漂流過來;更多時候是啤酒罐與飲料瓶,還有未來可能湊成一組的海麻將。
只要將海邊撿拾的魚線抽成絲編織,與漂流木、海玻璃就能透過拼貼與繪畫的方式,嶄新成一個延續用途的藝術品。
其中的海玻璃,是人類丟棄的玻璃製品,透過日月積累的海水打磨成光滑切面的玻璃殘骸;創辦人唐唐曾說:「海洋是片很有包容的母親,我們人類丟給他如此尖銳的東西,他還給我們的卻如此的圓滑。」
雖然因花火節觀光客湧入澎湖的關係,據當地居民表示,縣政府近期很認真在各個海域清理垃圾,但O2 Lab海漂實驗室的存在,依然走著一條遙遙無期的路程,呼籲著民眾:撿不是唯一,減少才是唯一之路。
7/29前,在馬公機場二樓,還可以看到海漂實驗室與縣內學生聯合,利用海廢物進行藝術拼貼的《海廢星空》。
👉更認識O2 Lab 海漂實驗室 - 澎湖的故事:https://lihi1.com/jM4qG
荒野保護協會淨灘數據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用量 30 億根,吸管成為台灣海生殺手】#一點不方便換來海洋無限機會
「據統計,若一根吸管 20 公分,單是台灣人民一年的使用量,便可環繞地球 14 圈。」以前從來沒想過,那根我每天圖方便的吸管,用完後卻流進大海的懷裡,甚至因此成為殺害海洋生物的凶器。
雖然限塑政策具備一定成效,塑膠吸管依舊是台灣本島近 5 年淨灘廢棄物的首位。曾經的自己,也曾因為懶惰排斥使用環保吸管。但淨灘活動結束後,讓我清楚意識到塑膠吸管所帶來的迫害──從此,環保吸管成為了我必備的囊中物。
今天你我的改變,足以給海洋創造無限機會。少用一根塑膠吸管、少一把無形凶器流入海裡,海洋生物就多了一些生存的機會。我相信你我都一樣,不忍心再看到渺小的它們因我們而離去 →
▍6 月徵稿:各國理財術大盤點 → bit.ly/3f3PnY3
▍Follow us on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rossingtw/
▍最新季刊《世界教我的「疫」堂課》 → bit.ly/2YEleJO
▍2020 換日線年度套刊 → bit.ly/2WTKF9n
荒野保護協會淨灘數據 在 大便妹,學環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吸管跟塑膠袋也慢慢下降了💪真的太好了
//荒野保護協會今天公佈2019年ICC(國際淨灘行動)淨灘數據,發現塑膠袋、飲料杯、免洗餐具、與吸管等一次用塑膠製品均有下降趨勢,尤其吸管數量較去年減少27%,顯示吸管限塑政策已有初步成效。//
荒野保護協會淨灘數據 在 荒野保護協會- 【 行動有成x 淨灘數據發表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行動有成x 淨灘數據發表 】 「每個成功的減塑行動都是由個人或是一小群人的覺醒展開的。」-《減塑生活》 塑膠袋、飲料杯、免洗餐具、與吸管等一次用塑膠製品均有下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