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大千世界】♩. ♪ 作晚鋼琴家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合作莫札特的第25號鋼琴協奏曲,其中第一樂章的華彩奏(Cadenza)是由他自己所寫的。
特里福諾夫闡述他的創作理念:
https://www.facebook.com/nyphilharmonic/videos/10154371874102293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推薦目錄: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音樂會直播:只要付費9.9歐元的門票,即可收看今晚(台灣時間半夜兩點)鋼琴家特里夫諾夫(Daniil Trifonov)、指揮家奈爾森(Andris Nelsons)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合作的音樂會。曲目有莫札特的第25號鋼琴協奏曲,巴伯的慢板與舒曼的第一號交響曲「春」。
🔗 連結:https://www.dg-premium.com/dg_stage_video/daniil-trifonov-andris-nelsons-the-gewandhausorchester-present-barber-schumann-and-mozart/
🎵曲目:
Samuel Barber:Adagio for Strings, op.11
Wolfgang Amadeus Mozart:Piano Concerto No.25 in C major, K503
Robert Schumann :Symphony No.1 in B flat major, op.38 “Spring Symphony”
Daniil Trifonov piano
Andris Nelsons conductor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You’ll be able to watch Gewandhausorchester’s performance with Daniil Trifonov tonight on Deutsche Grammophon - DG’s DG Stage at 8pm CEST: https://www.dg-premium.com/dg_stage_video/daniil-trifonov-andris-nelsons-the-gewandhausorchester-present-barber-schumann-and-mozart/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在 Mr. Rabbit 歐洲行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紀經典音樂家合作
#你可以想像你在92歲時的樣子嗎
2020年瑞士琉森音樂節開幕音樂會
指揮大師 赫伯特布隆斯泰特 與 鋼琴家 阿格麗希合作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
2020年瑞士琉森音樂節原本因為疫情取消,後來更改節目以及藝術節標題
最終以 "Life Is Live" 揭開2020年琉森藝術節
創立於1938年的瑞士琉森音樂節,一直是歐洲地區重要的藝術節之一
.
2020年邀請79歲的鋼琴家阿格麗希 與93歲的指揮家布隆斯泰特,一起與琉森節慶管弦樂團合作2020年的琉森音樂節開幕音樂會,而且連續演出兩天。
.
在這個全球疫情嚴峻之際,琉森音樂節也為大家帶來如此難得經典組合的音樂會
對台灣觀眾來說,並不陌生這位指揮家赫伯特‧布隆斯泰特( Herbert Blomstedt),才剛在2017年 (90歲的時候) 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音樂會
他更曾在1988年 (兩廳院創立第二年) 就有來到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過,當年是與舊金山交響樂團來台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在 百年經典璀璨再現-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是德語地區歷史最悠久的樂團之ㄧ。從1743年成立以來,合作過的作曲家包括了莫札特、孟德爾頌、布拉姆斯等等,見證了十八、十 ... ... <看更多>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在 Goethe-Institut -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今明兩天的演出 的推薦與評價
創團267年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是德國最古老、最富傳統,更是世界20大交響樂團之一。孟德爾頌、福特萬格勒等都曾是該團指揮。兩百多年來維持優良的音樂傳統,享譽 ... ... <看更多>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在 [心得] 2017/11/17 Blomstedt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 看板clmusic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
https://chinhaochen.blogspot.tw/2017/11/20171117-blomstedt.html
當知道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要來台北的時候,第一直覺當然就是,非聽不可。指揮是
Blomstedt?那當然更是要買,而且不管他演什麼我都要聽。
我第一次知道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是他們第一次到台北的演出,時間應該是1993或
1994。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這個團的地位。我第一次聽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時候應
該是2004的布拉格之春。結果我聽到了我聽音樂20年來從未見過的oboe大暴走,柴可夫斯
基第四號交響曲的第二樂章,oboe獨奏連續吹錯了接近一分鐘。當然這些不會影響我對萊
比錫布商的信心。
這次的演出曲目有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還有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兩首都是由萊比
錫布商首演的樂曲。買票的時候,我期待的其實是布魯克納,不過聽完之後布魯克納依舊
精彩,但是卻是孟德爾送給我最深的印象。
基本上我已經很少因為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而買票聽音樂會,原因之一是因為太熟悉
,原因之二是因為我覺得這個曲子常常被演出的熱情洋溢而且太過甜美。
今天的演出從一開始的管弦樂短短的序奏開始,馬上引出一種幽暗深沈的感覺,小提琴獨
奏Kavakos的琴音相對較輕,而協奏的樂團聲音更輕更細,帶有一種秋天的蕭瑟感,讓孟
德爾頌的協奏曲有著跟大多數詮釋相當不同的感覺,感覺忽然更多了一些平常沒有見到的
深度。雖說小提琴協奏曲中,小提琴是主角,但是今天的演出卻很難忽略指揮Blomstedt
的協奏,尤其是好幾個樂團的極弱音,都顯的相當精細,幾乎就像室內樂一樣,聽的到樂
團與獨奏的平衡,也可以聽到樂團的每個聲部的每個細節。而第一樂章的一些樂團段落,
則讓我想到孟德爾頌的另一偉大傑作「仲夏夜之夢序曲」的一些精巧片段。說到底,萊比
錫布商畢竟曾經是孟德爾頌的樂團,他們演出孟德爾頌的作品,無論是誰當指揮,樂團都
會發出獨特的聲音。
小提琴獨奏Kavakos後來又演了一首巴哈無伴奏作為安可。這時他的琴音跟協奏曲時的音
色就很不一樣,至少音量明顯大上許多。另外,他所用的裝飾音跟一般演出很不一樣。是
個人的創見嗎?我不知道,不過至少我知道,這是個不一樣的演出。
而布魯克納的第七號交響曲,指揮台上放了譜架,上面擺了份小總譜。顯然這份總譜是放
心安的,Blomstedt完全背譜指揮。
當布魯克納第七號的樂音響起,很明顯的可以聽到樂團發出了跟演出孟德爾頌時完全不一
樣的聲音。嚴格來說,這次的布魯克納並不是完全沒有毛邊,但是Blomstedt所追求的,
似乎是一個精壯結實的布魯克納,是帶有肌肉感的力度,而不完全是走宗教情懷精神感召
路線。這點尤其在第二與第三樂章中最為明顯。而全曲在最後樂團的層層疊疊堆積之下,
逐漸累積到最後的高潮結尾。
可惜的是在指揮手還沒放下,樂曲雖然已經沒有聲音,但是音樂還在繼續進行的時候,有
位先生用一個極大聲的bravo來證明自己是個白癡。
有時候聽音樂會,就是希望能夠有個完美的結尾,讓音樂的殘響能夠在音樂廳裡慢慢散去
。這種特有的美感需要整個音樂廳的兩千位聽眾一起仔細保存。因為只要有一個人沒有注
意,就可以很輕易的毀掉這一瞬間。
我並不會因為一些迫不及待想要叫好的觀眾而對現場失望。相反的,我只會更珍惜那種大
家努力合作所產生的那種完美結尾。
////////////////////////////
演出者:
指揮—赫伯特‧布隆斯泰特( Herbert Blomstedt)
小提琴—列奧尼達斯‧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
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11/17
孟德爾頌︱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4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布魯克納︱ E大調第七號交響曲,作品107
Anton Bruckner: Symphony No. 7 in E Major, WAB 107
--
FB粉絲頁: All Things Considered
https://www.facebook.com/BlogAllThingsConsidered/
部落格首頁
https://chinhaochen.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36.1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510937042.A.155.html
就音樂的流動而言,bravo出來的時間點就是音樂還在進行的時候,
即使那時樂團沒有聲音,那時還是音樂的一部分
不是因為樂曲結束的時候大聲就可以馬上喊bravo。
一樣的情形也會發生在布魯克那第八。
如果有人布魯克那第八一結束馬上喊bravo,
我還是會用一樣的字眼來形容破壞那個最後結尾的人
大家已經可以教育到柴六跟馬九都可以作的好,沒有理由其他音樂沒有辦法如此教育聽眾
現在不講,十年後這種問題還是會出現
搶頭香,表示自己聽的超認真,第一時間給音樂家讚賞,即使音樂還沒結束都無妨
※ 編輯: chinhao (123.192.236.199), 11/18/2017 11:0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