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舊文】由物理概念名稱談暗物質與暗能量
讀者朋友如果睇完上星期《真係好科學-暗黑宇宙》,可以睇埋呢篇文🥸
//暗物質和暗能量相信是少數幾個理論物理中最前沿、而又深入大眾文化中的物理概念。
以我自己科普經驗為例,很多讀者朋友都對有關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新聞感興趣。我的專業並非理論物理,對於這兩個高度理論性的題目並不太在行。不過,當我嘗試解答各種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問題時,我發現導致概念錯誤的主因可能根本不是讀者的數學、物理背景或程度問題,而是這兩個物理概念的名稱問題。
物理學家與數學家都是人,在表達概念時少不免需要用到文字(這不是廢話嗎?!)。而原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術界習慣,很多時候我們做科普、數普時都會忽略:很多字詞在專門研究範疇內的定義,都與一般用法完全不同。
我發現這一點的原因,是我漸漸留意到很多時候我們面對非本身專業的概念時,都會嘗試理解概念名稱的含義。當面對理論物理這一種需要極高數學技巧的概念時,對非專業的讀者來說,能夠理解的大概只剩下概念的名稱。不幸地,從物理概念名稱含義入手分析問題,往往都只會是死胡同,因為支撐物理概念的根本不是語言學,而是實實在在的數學。
暗物質根本不是物質?
物理學家數學技巧可能不錯,但取名技巧就非常糟糕了。暗物質的「暗」與「物質」,有一半是不太正確的。
物理學家早於 1930 年代已經發現了暗物質,不過那時候並非稱為暗物質,而是「找不到的質量」[1]。宇宙間有上億個星系,包括我們居住的銀河系。天文觀測顯示,環繞星系核心公轉的速率太快了,恆星應該會像汽車高速入彎時摩擦力不足而被拋出軌道。換句話說,星系根本不應該存在!
這究竟是什麼回事呢?答案就在萬有引力。既然恆星沒有被拋出星系之外,那麼就必定是萬有引力把它們拉著。然而,即使把一個星系內所有恆星提供的萬有引力都加起來,結果仍然太弱,不足以拉住高速環繞星系公轉的恆星。
質量越多,萬有引力就越強。無論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抑或以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計算,恆星都實在公轉得太快了。所以物理學家就把那些「多出來的引力」歸功於一些看不見的質量,即是我們現在稱呼的暗物質。所以,暗物質可能根本就不是物質,而是其他一些能夠造成星系恆星公轉速率如此快卻不會拋出星系外的物理效應也說不定。
所以,我們知道原來暗「物質」根本不是我們認識的那種物質。而且,那個「暗」字其實也有點誤導。暗字明顯比喻「找不到」的質量,不過它其實有著更深含義。
暗物質之所以稱為「暗」,當然是因為我們找不到它們。可是,即使它們當真是物質,其物理特性也必然與我們知道的一般物質不同。首先,一個成功的暗物質模型 [2],必須要不參與電磁交互作用。換句話說,就是與光子沒有互動,兩者互不干涉。這才是它們被稱為「暗」物質的原因,是帶有明確物理定義的。
暗能量根本不是能量?
如果說暗物質是「找不到而會產生引力的東西」,那麼暗能量就是「找不到而會產生反抗引力的東西」。
解釋暗能量的來源,要回到愛因斯坦於 1915 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修正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把引力(即重力)描述成時空曲率。愛因斯坦推導出的廣義相對論方程式除了能夠描述宇宙之外,亦得出一個推論:宇宙不是在膨脹就是在收縮。
愛因斯坦不喜歡這個推論,他認為宇宙必須是永恆存在,不會變化的。然而,由於重力只能是相吸的,宇宙必定在加速收縮或減速膨脹之中。因此,在不影響方程式正確性的前提下,他加入了一個常數項,稱之為宇宙常數,用來抵消互相吸引的重力,希望能夠得到一個靜態的宇宙。
可是,宇宙從不用看人臉色,即使你是愛因斯坦。哈勃透過測量星系的距離和後退速率,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令愛因斯坦收回宇宙常數。
由於重力只會互相吸引,宇宙膨脹終有一天會逐漸減漫至停頓,然後開始收縮。然而,宇宙總愛捉弄人類。1998 年,兩隊天體物理學家團隊 [3] 獨立發現宇宙不單止正在膨脹,而且膨脹正在加速!
大概根本沒有任何人曾經想像過這個現象。只會互相吸引的重力,如何使互相遠離的星系以越來越快的速率後退?這就好像向上拋起一個網球,網球非但不掉下來,反而向天空越飛越快!
物理學家找不到任何已知物理概念去解釋這個現象,因此就把宇宙加速歸咎於「暗能量」。產生暗能量的可能是宇宙常數,但沒有人知道暗能量和宇宙常數究竟是什麼。
再一次,「暗」字表示它不會放出電磁輻射,而且我們對其成分毫無頭緒;「能量」則是比較技術性的描述,與概念「真空能量」有關。而與上述暗「物質」是否物質一樣,我們其實連暗「能量」是否真的是種能量也不知道。
宇宙是場暗物質與暗能量的較量
現在物理學界最流行的宇宙模型是所謂的 Λ-Cold Dark Matter (Λ-CDM) 模型,即 Λ-冷暗物質模型。其中, Λ 指的是宇宙常數產生出暗能量、「冷」代表暗物質的速度遠低於光速、「暗」指不參與電磁交互作用。
暗物質使星系互相吸引,暗能量則使星系互相遠離。因此,研究宇宙裡的星系分佈,就可獲得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資訊。
最近,一項稱為暗能量普查 (Dark Energy Survey, DES) 的最新研究 [4] 測量了 2 千 6 百萬個星系的間距,計算出宇宙的成分有 74% 是暗能量、 21% 是暗物質,而剩下的 5% 才是一般物質和能量。換句話說,人類科學文明所知的一切物理和化學知識加起來,只是宇宙間所有東西的冰山一角。
這項也是唯一一個準確度能夠與普朗克衛星 [5] 的研究結果相提並論的研究。普朗克衛星亦是測量宇宙中有多少暗能量和暗物質的研究計劃,不過它用的方法不同。普朗克衛星直接拍攝宇宙嬰兒時期的照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從而計算暗能量和暗物質的多寡。
兩項研究的計算結果雖然十分接近,但仍有著微小差別。這差別令很多物理學家感到興奮,因為如果屬實,我們就必須重新檢視各種宇宙模型。同時,這亦是科學精神的彰顯。
註:
[1] Neil deGrasse Tyson 談暗物質和暗引力等議題。
[2] 「模型」一詞在科學中亦有特別意義,指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現象的數學結構。
[3] 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和 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
[4] 暗能量普查資料量龐大,研究團隊目前仍在不斷分析當中。
[5] 或稱普朗克巡天者。//
萬有引力定律題目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嘗試換個方式教中醫
學基礎科學及工程學科的讀者們,大概都很了解學習那些核心課程的方式,無論是古典牛頓力學、量子物理學、電磁學、積體電路學等等,教科書都是先給你幾個「定律」,有些是一段敘述,有些是幾個數學式子。通常,教科書會簡單解釋這些「定律」是什麼意思,給你幾個單純的例子去思考、去理解,接下來就是以這些定律為基礎,依循數學或邏輯的推演,應用到比較複雜的情況。然後,就是一堆練習題和書本最後面附上的答案,讓認真學習的學生多加練習,也讓懶得自己出題目的教授直接拿來做考試的題目。另一方面,學習基礎科學及工程學科的學生,會有些實驗課,讓學生在控制變因的情況下,觀察那些「定律」的運作,來「證明」那些「定律」的「正確性」,即使實驗結果和理論從來就沒有完全一致,我們被教導如何去解釋那些誤差,畢竟我們已經先入為主地接受了定律的正確性,而所有的誤差都是實驗儀器的不精準、環境變因控制不完全,或者人為操作的偏失。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教科書並不會解釋這些「定律」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這個宇宙為什麼會按照這些「定律」來運作。是的,有時候教科書會寫些小故事,告訴我們這些「定律」當初是誰、在怎麼情況下被「發現」、被「數學推導」出來的,譬如教科書說牛頓站著樹下被掉下來的蘋果打到頭,牛頓開始思考為什麼蘋果會掉下來而不是飛到天上,然後牛頓試著用數學式子去對應能找到的數據,於是他提出了萬有引力的說法,以及萬有引力的數學式子。然而,牛頓及以後的物理學家都沒有解釋「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萬有引力,即使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只是說萬有引力是時空扭曲而導致的現象,但是,愛因斯坦也沒有說時空為什麼會按照某些特定的方式來扭曲,所有的解釋都是「How」,而非「Why」。
這樣從介紹「定律」開始,順著「定律」來邏輯推理、處理問題、實際觀察的步驟,是大家學習基礎科學及工程學科的方法,習以為常,經由這樣的學習方法,大家也覺得學到的東西比較理性、比較科學。
這一次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的中醫概論短期課程,我換了個方法來教,我試著使用上面的學習方法,比照一般基礎科學及工程學科,從介紹「定律」開始。譬如這裡列了幾個圖,從五行開始,五臟六腑的五行對應、臟腑互為表裡、臟腑對應的經絡、六經的功用,到六經傳變等等。如果不是我們熟悉的肝心脾肺腎等等文字,再告訴你這些圖是在解釋能階及能量傳遞的方式,你是不是覺得很科學呢?換句話說,一門學問的科學性,應該從其本質上的邏輯去探討,而非因社會文化背景影響的文字敘述來批鬥。當然,解釋「定律」後,必須有實際病例來「證明」那些「定律」的「正確性」,就像基礎科學及工程學科的實驗課一樣,讓學生體會「定律」的來源,以及在無法控制所有變因下可能有的「誤差」。
我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讓習慣理工科課程的學生更加容易學習中醫,是一個新的嘗試,或許也比較容易讓西方教育下的科學家體會中醫的深度。至於學生學習效果如何,得等到學生學了一陣子後,評估他們對中醫的理解如何、臨床思考如何等等,再來討論這樣的方法是否值得推廣。不過,這樣的方式還是針對初學中醫的學生,真的想深入了解中醫,還是得自己親自去研讀經典中醫古籍,而研究古籍的艱難與樂趣,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http://andylee.pro/wp/?p=5437)
萬有引力定律題目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成功高中畢業學長游舜凱,原本念台大生科,但不放棄行醫的抱負,花了1000多天的努力,終於考取心中理想:醫科。
舜凱學長之前分享了數學科重點和準備方法心態,現在分享物理囉!
快tag身邊的學測、指考戰士👍🏼
————————————
高二
▶️直線運動(自己念 不會可以回去國中再學)
▶️平拋 斜拋很重要(二維獨立性:水平方向 鉛直方向)
▶️靜力分析:
先全體,再個別
二維獨立性(水平鉛直 切線法線)
平衡=合力為零 合力矩為零
移動平衡是看合力
轉動平衡是看合力矩
不平行的三力平衡延長線要共點且形成封閉三角形
▶️牛頓定理有三個
常用手法:
東西會動是因為有速度不是因為力(慣性)
靜摩擦力沒有公式 只有最大靜摩擦力有公式
合力(大減小)=選定系統質量 X 加速度
▶️簡諧運動:
等速率圓周運動投影為簡諧運動
討論位移 速度 加速度 絕對不要背公式 用畫圖的 減少記憶負擔
端點:加速度最大 速度為零
平衡點:加速度為零 速度最大
彈簧只會考水平 鉛直彈簧如果不會可以略之
▶️動量守恆的前提系統不受外力(注意是鉛直方向守恆還是水平方向守恆)
角動量守恆的前提是不生力矩
力是動量的時變率 力矩是角動量的時變率
力學能守恆的前提:僅保守力(重力 彈力 電力)做功
▶️天體能量搭配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命題(注意橢圓軌道 or 圓形軌道)
▶️衝量動量定理:F(力)x T(經過時間)=M(系統質量)x 速度變化
功能定理:合力做功=動能變化(注意:做功有正有負 變化量必為末減初)
FT圖面積表示衝量(動量變化) FX圖表示做功
AT圖面積表示速度變化
▶️看到題目有提力有時間基本上考衝動定理
看到題目有提及力和作用的距離通常考功能原理
▶️碰撞只有三種:完全彈性碰撞 非彈性碰撞 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合體)
碰撞一定動量守恆 但是力學能不一定守恆
可以把系統動能分成質心動能和內動能(內動能公式強烈建議背)
質心動能永不變 通常都是內動能做能量轉換(轉成彈力位能 或是熱能散失等等)
完全彈碰的速度公式要背(106指考單選有命題)
▶️等速率圓周運動公式要背
會衍生考天體圓周 或是 電子繞原子核做圓周
列式都從:庫侖力或是萬有引力當作向心力 開始想
建議天體圓周的速度公式和週期公式要背
氣體動力論推導一次背結論
氣體混合不外乎利用莫耳數守恆和能量守恆(化學考氣體混合可能會反應)
注意題目是問總能 一個分子平均動能 還是 一莫耳平均動能
▶️波動通常考圖型
看題目一定先看是給 Y-X圖(波形圖) 還是 Y-T圖(波上某點的位移圖)
固定端 自由端圖片判讀
駐波很重要:兩端固定 or 一端固定一端開放
駐波頻率公式直接背(搭配諧音 泛音)
▶️光學偏重考物理光學 幾何光學的部分通常命題點是全反射(考古題很多不贅述)
全反射的臨界角公式一定要背 只有密介質到疏介質才可能全反射
全反射計算可能搭配三角的公式代換 角度大膽假設一定可以消或是代換
幾何光學一定要會斯司奈爾公式
透鏡的題目命題率太低(時間不夠就略看) 但是透鏡公式要會背會用
視深實深問題不常考但106指考單選有命題 稍微注意!!
————————————
❤️其他重點放在留言區哦!
萬有引力定律題目 在 [題目] 萬有引力定律- Physics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題目] 萬有引力定律 ; 看板 Physics. 作者 kanopo ; 作者 kanopo ; 時間 2012/07/18 12:48:02 ; 留言 18則留言,4人參與討論 ; 推噓 0 ( 0推 0噓 18→ ) ... ... <看更多>
萬有引力定律題目 在 國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學科試題題庫 的推薦與評價
當年卡文迪西測量出萬有引力常數G值,便宣稱是第一個測出了地球質量的人。因為由地球表面的重力場強度g 與地球的半徑R,藉由萬有引力定律,即可求出地球的質量。請問地球 ... ... <看更多>
萬有引力定律題目 在 [題目] 萬有引力定律-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領域]萬有引力定律 (題目相關領域)
[來源]參考書 (課本習題、考古題、參考書...)
[題目]從半徑為 2R 的均質球體,挖取半徑為 R 的小球後,再將小球置於大球的左側且與它相
切(如圖),設挖出的小球質量為 m,則兩者之萬有引力大小為 何?
[瓶頸]原本欲利用先前提到的質心概念先算出挖剩的大球質心位置
再利用萬有引力公式=(GMm)/r^2 但是萬有引力公式只能用在均勻球體上
不知道這題應該要如何思考
謝謝 (寫寫自己的想法,方便大家為你解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5.217.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