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果菜市場追加預算 郭昭巖籲柯勿留爛攤給新市長
針對110年度臺北市總預算第2次追加減預算案,臺北市議員郭昭巖針對市場改建議題質詢市長柯文哲。第一果菜及魚類批發市場改建斥資140億,郭昭巖數度質詢關心此項改建工程,包括補建樓層要追加的24億經費,樓地板面積載重設計及安全、冷鏈空間規劃。郭昭巖指出,魚果菜市場改建工程增建至8樓,追加預算於今年5至6月編定,工程單價以市府單價編制。但根據她了解,市府各局,包括捷運局環線工程頻頻流標、都市發展局公宅、環保局及工務局工程契約,近月來陸續提報市政會議,因應營建成本上漲,要調增總工程款。郭昭巖表示,魚果菜市場改建調整總工程款額度,並不包括市場未來營運設備如冷凍庫、拍賣場的拍賣機,也只預鋪設停車場空管,未配電力線、資訊傳輸線,據她所知,要到下一任市長才編列。
郭昭巖提醒柯文哲,編定之經費並未考量今年以來物料持續上漲問題,並擔心經費估算不足,將影響未來市場相關規畫安全。她要市長允諾,未來總工程款若有估算不足時,不能減損改建工程中,土木、水電應有之設計內容,不可便宜行事,如提供乘載強度不足的樓板。郭昭巖也呼籲工務專業出身,擔任總PM的彭副市長需要詳細檢討確認,市長也承諾說「好。」。
加碼振興萬華不是僅抽獎
郭昭巖也提醒市長柯文哲,所謂「加碼振興萬華」需要把錢花在刀口上,精準加碼給萬華!追加預算中,要搭配中央今日開始數位綁定的振興五倍券、市府熊好券,4000萬預算推出「提振台北市商圈商機計畫」,透過到店消費抽獎方式,導客至北市商圈店家消費,但這兩個月的計畫,客人要再特別招募的商圈店家消費登錄發票才能獲抽獎機會,郭昭巖認為所謂加碼萬華,不能僅僅只規劃,民眾在萬華區開立發票之店家消費登錄發票,頂多多一次抽獎機會或專屬特定大獎!
郭昭巖向柯文哲喊話,很多撐不下的店家,不少是沒有開發票,沒提供無現金交易的,這樣的振興規劃效益恐怕很有限,尤其參與店家少、今天台北通又卡卡不通,她要柯文哲請市府團隊再檢討研議其他加碼對策,不能讓這4000萬淪為嘉年華放煙火式的抽獎活動而已。
罔顧學安 龍山國中活動中心改建未編預算
郭昭巖直陳對台北市教育局「失望至極」,作為教育單位竟然能罔顧學生活動學習安全,明知龍山國中活動中心改建選擇了「原地改建A方案」,將因進行結構補強後,無法順利改建,卻誤導大家選擇「A方案」。郭昭巖指出,活動中心氯離子含量超標5至11倍,混凝土強度與耐震係數嚴重不足。專業土木結構技師鑑定,單單補強就需要1946萬、每年需200萬續作氯離子維護,但目前教育局僅編列900多萬,解決活動中心耐震不足之問題,陷學生安全於不顧。
郭昭巖不能接受要重走先期規劃來改採其他方案,也讓教育局今年不能送規劃設計費進議會審查,以趕在明年執行,換句話說,規劃設計費至少要拖一年後才能送議會審查,而學生老師就必須在補強後尚不足完全保障其安全的活動中心,多待1到2年。但市長竟然脫口「現在不是補強快蓋好了?不是已經作耐震補強了嗎?」,言下之意,是否活動中心就不需要改建?教育局長曾燦金表示:「可行性評估還有B、C案,我們再看看將來有沒有發展性。」郭昭巖憂心僅做耐震補強,並未解決其他問題,也怕市長被誤導,只要補強就不需改建。郭昭巖要求教育局提出檢討報告,並當面向柯文哲提出建議,基於學生受教及安全之急迫性,應在改建新方案確定後,緊急動用二備金作規劃設計費。讓嶄新安全的活動中心能儘早完成。
#台北通 #熊好券 #五倍券 #魚果菜市場 #龍山國中活動中心 #加碼振興
#萬華 #中正 #郭昭巖 #質詢 #柯文哲
萬華區水電行 在 郭昭巖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拜會議員郭昭巖 說明萬華茶室輔導管理草案
今(10)日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特別到議會拜會萬華區市議員,說明茶室復業準備工作,萬華在地議員郭昭巖當面向蔡副市長建議,復業之事需要謹慎,更要詳細向民眾說明,郭昭巖表示,先前當地飲酒協會,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就曾自發性向警察局爭取在附近加裝監視器,以利疫調、足跡釐清。另外飲酒協會也爭取服務生能夠比照紅樓酒吧工作人員施打疫苗。
郭昭巖表示,萬華地區茶室復業,她認同一定要跟色情做切割,同步將流鶯問題做解決,疫情期間阿公店停業,如鑽石大樓「伊拉客」猖獗,甚至像西昌街晚上站了兩排,蔡副市長於會中也特別強調,有特別請警察局調派人力至萬華,警察、消防、衛生都會進來,讓當地業者,「一家一家讓他們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每週二、四都有例行公安稽查,萬華就是重點。
郭昭巖強調,要有秩序的管理,也希望市府能夠讓民眾安心,取得認同,她也強調,若要復業,疫苗施打是必要的,如何指導業者做好防疫也是很重要,像是陪侍無法梅花座,怎麼放隔板?郭昭巖表示,此次蔡副市長報告之萬華茶室輔導管理草案中,審查程序務必要落實,針對業者使用分區管理「飲酒的就單純飲酒」,讓營業登記與內容「名符其實」,復業後也要持續追蹤,由警局加強查察、有違規,查獲第3次斷水電,務必展現市府管理的決心,也讓在地居民能安心。
#萬華 #茶室輔導管理
#蔡炳坤 #郭昭巖 #防疫
萬華區水電行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設店家成紓困孤兒,不只萬華區需要紓困!
市府應擴大新設店家紓困補助範圍
在進入三級警戒後,社會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小的衝擊影響,行政院與各地方政府也都陸續規劃各種紓困方案,但我們發現,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的紓困,都遺漏掉了一群人: #在今年五六月新開業的店家。
雖然經濟部有提出紓困方案,店家必須符合「110年5月至7月期間任一個月營業額,較110年3月至4月之月平均營業額減少達50%」的條件,才可以申請。
然而,那些今年剛好在疫情爆發前開業的店家,3月到4月 #根本還沒有產生任何的營業額,何來營業額減少達50%?
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符合經濟部紓困方案的條件,但這並不代表新開業的店家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不代表他們不需要任何的協助。
就有民眾向我反應,他的店面原本預計6月開幕,從2月開始租下店面、開始做裝修,4月做商業登記,也聘了店員, #前期已經投了兩百多萬元的開店成本,卻因為5月中開始的三級警戒,使得店面無法開幕。
雖然目前已經開始做外帶,希望多多少少能有一點營收,但是房租、人事成本、水電費的壓力,還是快把他給壓垮了。
這些新開業的店家,不應該成為紓困孤兒。
我在7月初財建委員會的紓困措施專案報告中、以及7月5日發出的書面質詢中,都一再強調這個問題,希望可以獲得市府的重視。
.
今天產發局長在記者會中,公佈了5月到6月新設店家的加碼紓困政策,然而仔細詢問後,我們發現:這個 #加碼紓困只針對萬華區的新設店家。
產發局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提出相應的紓困措施,值得肯定與鼓勵。
但我也必須強調,新設店家領不到中央紓困金的問題,並不只有發生在萬華區。
萬華固然受疫情的首當其衝,但三級警戒的衝擊,對全台北市的新設店家來說,也同樣慘烈。
市府今日公佈的萬華新設店家加碼紓困,會由市府主動通知5月到6月萬華區新設的批發、零售、餐飲業者,共有47家受惠。
但受疫情影響、在三級警戒下對新設店家的衝擊是一樣的,紓困措施也應該公平以對,我會持續要求產發局針對此政策做更完善的考量、 #調整擴大補助範疇,替台北市的新設店家爭取紓困,一起度過疫情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