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好書都能唾手可及的方法
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 Yilan,著有《日日三餐,早午晚》《紅茶經》《家的模樣》《食.本味》《隱居.在旅館》等書,分享生活、飲食文化、器物美學。在家煮食靈感缺乏時,這些作品絕對會是你的宅家好夥伴😋🥪
本期 #書人生,葉怡蘭分享她從百分之百的紙本書人轉向電子書派的「鬆動過程」——
.
(引文)書與人之遇合緣份難料,偶而總難免碰到不那麼愜懷和合之書,以往每有這狀況,在外不便,也只能認份遷就勉強讀下;但進入電子書時代就多少有些心癢──若手邊有電子書,不是就可以不受限制,馬上另選他書?
這一動念,頓時覺悟到電子書之不受時間空間、場所場域所囿的好處,一「板」在手,萬千好書都能唾手可及,好生誘人。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葉怡蘭 家的模樣 在 下班女子的討好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空間,是生活的容器 - 我的自釀梅酒夢 】
#事前準備篇
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釀梅酒,邊做邊喝(喂)。想起了一些往事。
我是一個實體書蒐集控,家中怎麼斷捨離捐出,都還是保持至少1000本左右的各式各樣實體書籍。很喜歡飲食作家葉怡蘭的一本書〈家的模樣〉。書裡頭有句話,在還沒有擁有自己的家時,讀起來讓我心生嚮往。
她說,#空間是生活的容器,#當容器能夠確實呼應,#合乎我們的需求與願望,#生活才能真正的有滋有味,自在自得。
閱讀此書當時正值清明梅子4-5月,看著喜歡的飲食粉專紛紛釀起了梅酒,在家中曬起了一籃籃的青黃圓滾的梅子。分享起居家生活,並且會分享,再忙,也要讓生活擁有儀式感這樣的意念。
我忽然感到一陣酸楚,我的生活是不是一團糟啊?手機裡滑著看著這些美好的生活畫面,但是放下手機,我身處的四周環境,舉頭望不見一扇窗戶。下了班回到狹小的租屋處,愛煮飯的我,會先爬到整個家正中央,臨時搭建起來的行動露營蛋捲桌下,搬出我的電鍋、餐盤餐具,然後伴隨著鄰居的二手煙味,和樓上樓下打罵小孩的哭泣尖叫聲,開始為自己煮食。
我渴望自己釀梅酒,我渴望著那些繁瑣工法背後,那些晶瑩剔透琥珀冰糖色的液體,伴隨著梅香四溢的幸福感。我渴望可以跟朋友說:「嘿,我最近有釀梅酒,我有曬梅子,我有做脆梅。做好後分你一點吃吃看。」我渴望有這樣的生活。但我現在在幹嘛?我坐困愁城般地困在一個狹小沒有對外窗,唯一的對外鐵窗還是面對住戶電梯,可以跟來來去去的居民眼對眼的奇妙結界。我知道自己當初因為預算,所以選擇了這樣的租屋空間,我也提醒自己至少有一份工作,可以自食其力,負擔這個容身之處。但我很不快樂。對於一個極度愛下廚的我來說,在生活空間裡,無法為自己煮食,每一次的拿取餐具,每一次的拿取食材,每一次的盛盤裝飯,甚至是洗碗,對當時的室友來說都是一次打擾,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
有一次朋友聊天時,她開玩笑地提起,在雙北市的社畜們,下了班,若能擁有一個專屬於用餐的餐桌,上面沒有長期放著筆電等著工作(那是書桌,是工作桌),沒有放大同電鍋,沒有放熱水瓶,沒有放任何不屬於晚上用餐的器具。吃完飯後,也不需要把這樣的一個餐桌,藏起來,推進去,收起來,或者在拉到沙發或哪裡繼續當邊桌,或者把便當收起來,打開筆電繼續工作(追劇)。那你基本上,在雙北市已經算是個富翁。因為這表示,你的居家空間夠大,放得下一張專門吃飯的桌子,夠奢侈。
於是,擁有一張餐桌,成為了我的一個心願。我要加油,我要能夠在自己的餐桌上,釀梅酒。我窩在狹小租屋處,跟自己說,甚至寫在便條紙上提醒自己(夠勵志吧?)。直到後來終於買了房子,室內坪數不含衛浴大約16坪,隨然不大,但這16坪是真真實實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
那天下了班回到家,在餐桌上曬起梅子,開釀梅酒。每種感覺都很奇特。(也可能是我先喝了一口Roku Gin日本六琴酒的關係)
我打了通電話給北部的老爸,跟他說,爸,我釀梅酒了。自己做的。爸爸說,釀那個幹嘛,用買的不就好了?我只好開玩笑說,因為喝酒可以體內消毒防疫啊。釀好寄一瓶給你唷。老爸可能從接電話到掛了電話,都在想說女兒到底有什麼事嗎?
釀梅酒從搓洗、曬乾、消毒瓶罐、調整糖酒比例,真的工序繁複啊。但我忙得甘之如飴,充滿感恩。我很喜歡這次搜尋到線上買酒的店家,還有兩間販售梅子的農產平台。都好快速準時的把梅子和酒送到家中。
唯一讓我最煩惱的是,前陣子,或許因為居家防疫的關係,釀梅蔚為風潮,導致裝梅酒的容器,在網路上到處缺貨。
家的容器有了,但盛裝梅酒的容器,仍舊從缺。所以我又硬生生等了半個月,才有好心的賣家,分了最後幾個罐子給我。一圓我那好多年前的自釀梅酒夢。現在裝瓶每天去晃一晃瓶身,就覺得滿足。因為我知道,這些都是家的模樣。
***
#分享事前準備的材料
1️⃣基酒
白真弓 岐阜九藏 純米酒
月桂冠 清酒 清酒燒酎 月桂冠清酒
初飲初樂 燒酒 清酒燒酎 Chum Churum Soju Chum Churum 初飲初樂 台灣
百富 12年DOUBLEWOOD 威士忌 The Balvenie
英國亨利爵士琴酒 || Hendrick's Gin Hendrick's Gin
日本六琴酒 || Roku Gin Suntory ROKU GIN
買酒網
2️⃣瓶子
德國 WECK 密封罐 WECK Taiwan
日本ADERIA玻璃罐 #ADERIA 益泰玻璃有限公司
日本星硝玻璃罐 #星硝 小器生活道具
IKEA密封罐 IKEA
Ball梅森罐 Ball Mason Jars Taiwan 美國經典梅森罐
3️⃣梅子
高雄那瑪夏野梅 知果堂
南投信義鄉手採黃 無毒農-友善環境的安心水果
4⃣糖類
冰糖
台糖二號砂糖(紅糖)
柴燒黑糖
蜂蜜
葉怡蘭 家的模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側拍】今日下午,在「危險與書」線上書展「細節就是力量:葉怡蘭的生活四書」直播講座現場。→ https://bit.ly/3pNaPX7
對我而言可算新鮮的經驗。話說至今,演講與直播經驗雖不少,但結合兩者、得獨自對著鏡頭一小時自說自話好像是第一次(笑);再加上因技術問題延遲了十數分鐘才終於開始,更是緊張不已……好在漸漸進入狀況,才稍微抓到要領。
形式獨特,內容也頗有別於以往,首度從我的四本著作:《家的模樣》、《紅茶經》、《日日三餐,早 ‧ 午 ‧ 晚》與《日日物事》── 我稱為「生活四書」出發,一方面重點述說書中精華,同時縱看我這數十年來,在人生裡與生活裡的一路追求:
以無形的體驗、而非有形的積累為畢生目標,以探索享樂背後的大千世界為終身職志,延伸至生活裡的認真當下、分分秒秒實踐,繼之在居家、飲食與器物中的每一細節裡不斷涉獵、修習而後落實體現,而寫作,則是這一切的紀錄和展現。
很盡興的一次演講,將過往所歷所思所得所寫,藉由這新的角度梳理歸納,分享給大家。
直播雖已結束,但影片還仍保留在線上,非常歡迎來不及參與的朋友前來看看。 😊
→ 影片看這裡:https://bit.ly/3pNaPX7 (從 10:40 開始)
※ 歷來著作 http://bit.ly/2s9z5tB
※ 更多活動實況 https://bit.ly/36eiT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