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分享】〈美學之思 王者之選 ─ 葉怡蘭 ╳ 許家豪 風格者的抉擇〉
「近十年,台灣威士忌市場幾乎以單一麥芽獨大,但隨著消費者愈喝愈精,穀物威士忌的『隱藏版風味』正開始被發掘。」葉怡蘭是威士忌的殿堂級實踐者,篇篇好文凝成廣大粉絲群。她分享道,「王者之鑽」結合榖物、調和與高年份等特質,有著既深沈濃厚又圓潤醇美的質地和風味,展現出更寬廣的品飲可能性……
※ 相關文章:〈皇家禮炮全新21年王者之鑽 酒界達人品鑑共推〉 https://bit.ly/3AS9Ppu
※ 更多〈皇家禮炮 王者之鑽〉合作分享:https://bit.ly/2VVFxDI
※ 其他合作分享 :https://bit.ly/3qgnFx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粽葉三角米糕 *端午節特輯* ✽詳細的文字食譜就在文章的最後喔! 下個禮拜就是端午節了,免不了俗要吃粽子。 也許有人會覺得端午節幹嘛一定要吃粽子! 其實我覺得跟著節日吃也很好,因為這些節日是跟著節氣走,有這些不同名目的節日,不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活潑有意思。(也會促進金流噢,像是今年我就訂不到...
葉怡蘭 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新媒體報導】2021/06/28 《遠見雜誌》〈葉怡蘭營造餐桌美學,在家吃不輸上館子〉
近年來,日常中的儀式感成為熱門詞彙,被運用來創造生活裡的確幸。葉怡蘭常被邀約談這個主題,但她也坦言,應該回歸於需求和生活本身,自然順勢地實踐。
葉怡蘭認為,「儀式感」僅是一種過程或手段,重點是活在當下,不管處在任何境地裡,都能認真專注地對待。這波疫情嚴峻,更讓大家回頭省思,如何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對葉怡蘭來說,宅在家料理,天天下廚,既是興趣,更是心靈的依歸……
※ 相關文章
〈認真日常 vs. 儀式感〉 https://bit.ly/3ieEQwc
〈我的,疫中輕鬆入廚十心法〉 https://bit.ly/3dTuX5U
※ 紙本報導版 https://bit.ly/3B1woce
※ 更多媒體報導 https://goo.gl/29RogB
葉怡蘭 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 #飲食 #文化【真心大推❤️—伊比利火腿控必須拜讀🥓 ⟪伊比利火腿的一切:從產地、氣候、小農文化、工藝製程到飲食搭配,完全解析伊比利火腿的美味祕密⟫】
上週五我拍攝工作結束後,看到 食在伊比利 Mi Diario Ibérico 版主又瑜的新書即將上市這個好消息,就心心念念一定要找時間推薦給大家!
而且恰恰好,前幾天大學老友的群組裡,正好在聊西班牙伊比利火腿Jamón Ibérico,以及西班牙Jamón Serrano和義大利Prosciutto的差別,我那時不負責地下了結論:不管Serrano和Prosciutto誰的支持者多,反正伊比利是世界火腿之王啦!
打鐵趁熱,也隨手快快把購買連結傳給了老友們😊
雖然我還沒拜讀又瑜這本作品,但疫情期間我在「網上」認識了在百年伊比利火腿廠Carrasco Ibéricos工作的她,訊息裡、電話中感受得到她的真摯誠懇和她對伊比利火腿的真情熱愛,後來更喜歡上她對西班牙大地一景一物與一餐一食都充滿情感的文字😍我最佩服的是,雖然她的文章資訊量不輕,但情感濃郁、文字優雅,讀來意象豐富、情景生動,總像閱讀散文那般愉快。
因此當又瑜問我是否願意掛名推薦時,我當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直到點進博客來連結,根本驚嚇😱超級榮幸地,能和許多位我追隨多年的偶像譬如葉怡蘭老師、美食家的自學之路Liz高琹雯、侍酒夏娃Eve一起吮指推薦這本書!
那就不多說了,喜歡伊比利火腿的朋友們、喜歡西班牙飲食文化的食饕們、喜歡歐陸傳統食材的美食家們,速速入手吧!我也好想趕快拜讀呢🤩
葉怡蘭 文章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粽葉三角米糕 *端午節特輯*
✽詳細的文字食譜就在文章的最後喔!
下個禮拜就是端午節了,免不了俗要吃粽子。
也許有人會覺得端午節幹嘛一定要吃粽子!
其實我覺得跟著節日吃也很好,因為這些節日是跟著節氣走,有這些不同名目的節日,不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活潑有意思。(也會促進金流噢,像是今年我就訂不到粽子了)。
_
嬌媽很會綁粽子,我也很喜歡媽媽綁的“美型粽子”,她總是把粽子的每個角度精美呈現,像是個藝術品,這一點我就是學不會。
這幾年嬌媽年紀大了,我也不希望她太累了,所以就不要她再做了,於是我就請我媽教我,可是實在手很不巧怎麼樣都做不到像嬌媽一樣的水準,後來我就自己改了個方法,像是台南粽葉米糕的方式,雖稱不上真正的粽子但也可以為我的手拙困擾解套。
這影片中嬌媽和我聯手一起試試我的新包法。
_
『到底粽子跟米糕有什麼不同』老劉問
『簡單說就是一個有穿衣服,一個沒穿衣服,就是都差不多啦!』我幽默的回答
那油飯又跟米糕、粽子有什麼不同呢?
應該說粽子、米糕、油飯這三者都很像,但是又是怎麼區分的呢?
簡單的說粽子跟米糕只差包粽葉的部分,粽子多了一層粽葉包裹,米糕可以單獨呈現也可放置杯子內(筒仔米糕),而油飯大部分的人是會先將餡料和糯米炒過,然後再去蒸。
雖然三者都是糯米作成的,但是在口感上是有差別的,一般粽子吃起來會比較緊實比較有嚼勁,而米糕跟油飯就會比較鬆散,但是米糕又吃起來比油飯要在軟一些,油飯應該是三者中米粒最粒粒分明的。
好吧,當我們都瞭解了之後,問題來了那到底我做的這顆應該叫什麼呢?
因為像嬌媽包的粽子餡料和糯米都要先炒過,然後包上粽葉之後再放到水裡去“灑”熟,這是我們家習慣的做法。
但是今天我做的這顆就尷尬了,因為我也是將餡料和糯米炒過,但是我沒有水煮,我是直接又包在粽葉裡然後再去蒸,所以我包的這顆究竟該叫做什麼?粽子、米糕、油飯我實在也傻了XD
好在的一點是嬌媽說我做的還不錯吃。
-
『粽葉三角米糕 食譜』
食材:
長糯米200g、圓糯米200g、鹹鴨蛋8顆、紅蔥頭20g、乾香菇8朵、五花肉100g、醬油30ml、五香粉適量、白胡椒適量、鹽2g、糖2g、水150、粽葉8片。
做法:
1.糯米經過1~2次的清洗,泡水2小時。
2.鹹鴨蛋清洗表面紅土,用釣魚線切蛋黃切半。
3.粽葉簡單清洗後反摺晾乾丶避免扭曲。
4.乾香菇泡水。
5.五花肉切成小塊,將肥肉的部分煸出油來藉油使油。
6.紅蔥頭切碎和香菇煸香+五花肉下鍋+醬油+五香粉適量+白胡椒適量+鹽2g+糖2g+加入泡過水水的糯米後+水均勻拌炒,讓米粒都吃上顏色,關火。
7.將炒過的糯米包入粽葉裡,再放上香菇、切半鹹鴨蛋黃,包成三角形撞後再利用棉繩綁緊。
8.不重疊的將每個粽葉三角米糕平放在蒸籠裡,隔水蒸20分鐘,完成。
_
❤️不知道粉友們有沒有不同的想法,歡迎上來為粽葉三角米糕命名喔!
❤️不知道粉友們有沒有不同的想法,歡迎上來為粽葉三角米糕命名喔!
❤️ #來做菜了!端午節前我們再來和嬌媽一起做 #南部粽。
❤️這是我們的Line客服,團購消息和商品資訊,請你在line搜尋@lifekitchen
❤️阿嬌生活廚房 IG帳號在這裡:http:www.instagram.com/charlene_lifekitchen/.
❤️請加入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veryred2011/
❤️還是期待大家上來留言和分享出去喔!
葉怡蘭 文章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天氣涼涼的來碗鍋燒意麵剛剛好
『最深刻的味道始終帶著回憶一起出現』
在台南吃鍋燒意麵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至於什麼時候吃呢?
沒有規定anytime隨時都可以
鍋燒意麵有一種心意在裡面
因為需要一碗一碗的煮
看似簡單但卻又不容易
湯頭本身就是文章少了昆布柴魚湯就不成立了
而對我這個老台南人來說 裡面還有個老靈魂
就是『那塊炸ㄟ』哈哈…(請用台語發音)
為什麼叫『那塊炸ㄟ』
其實是從小媽媽就這麼叫
我也跟著不求甚解的叫了幾十年了
到現在台南還有1~2間你還吃得到
道地的有『那塊炸ㄟ』的鍋燒意麵
真的是有情義啊!
其實我想拍這支影片 是我真的很想念
想念所以想認真地複製心裡面的味道
於是我逼了自己想了幾天
還是決定要做這塊炸物
後來我又想到用現在的5寸鑄鐵圓鍋來炸
可以比較簡單又有趣的呈現
只是還是有點差別的是
因為我做的是比較厚的版本
台南有些店做的是比較薄的
如果想做的比較薄 麵糊就可以調的比較稀
就看個人的喜歡了
《小小叮嚀》
昆布柴魚高湯也可以用來作為其他湯品的基底喔!
後記
一部電影、一張照片、一首歌曲、一個熟悉的氣味
一碗複製有靈魂的『鍋燒意麵』
都讓人觸景生情!
我懷念我的18歲的青春啊!(哈)
(以前讀書上補習班前一定會去吃一碗)
是說老劉啊~這個鏡頭也太犀利了
我佈滿雙手的皺紋完全被忠實的呈現
因為做菜的關係我會常常碰洗劑或洗手
所以雙手特別的乾燥但是又因為會碰到食物
我極少擦護手霜(應該找找有沒有天然一點的護手霜了)
總不能抹橄欖油吧!(笑)這樣也太狂了吧!
看完影片後喜歡我們的拍攝請幫我們 #分享按 #讚再按 #搶先看就可以固定收到我們的po文喔!thanks!
葉怡蘭 文章 在 享樂隨手拍- 〈 2011.07.31 台南阿和肉燥飯〉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Nov 11, 2014 - 《Yilan美食生活玩家》由飲食旅遊生活作家、「PEKOE食品雜貨鋪」主人葉怡蘭Yilan所創設的網站。觸角廣及生活享樂各種相關領域,涵蓋深度飲食文章、旅遊 ... ... <看更多>
葉怡蘭 文章 在 葉怡蘭Yilan - 【最新文章】〈滿城盡是火雞肉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個人經驗是在嘉義有家沒有招牌的店,用的米類似日本越光米非常好吃,價格比一般貴5 元,不過非常值得啊! 4 yrs. 5. View previous reply. Chris Pa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