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想小菲|
今天是小菲生日
帶了小菲愛吃的零食去看她
希望她已經去了更好的地方
小菲離開其實已經三年了
或許是還沒有辦法接受她的離開
假裝她還在一直身邊
所以一直都沒有在粉絲頁正式地告訴大家
前陣子有人在粉絲頁問起:
「好像很久沒有看到小菲了?」
貓奴有點驚訝也有點感動
原來真的有人會注意到菲嬤嬤沒有出現呢(笑)
小菲陪伴貓奴14年多
在某一天突然她的左眼不太舒服(眼皮有點微腫)
一開始醫生診斷為結膜炎
有天晚上發現左眼有點充血
當天立刻換了一家醫院看診
表示有可能是「 #葡萄膜炎 」
醫院建議貓奴找寵物專門眼科治療
治療了三個月之後本來稍有好轉
有次複診發現體重明顯變輕
醫生建議去別家醫院做全身性的檢查
發現是胰臟腫瘤,而且位置不佳
已經轉移至大腸,堵住膽汁分泌的狀況
情況很不樂觀,建議安寧治療
於是大約為期二個月的時間
都在家裡由貓奴自行安寧照護
雖然已經事隔多年....
真的很感謝安寧照護期間
有的朋友寄了AD寵物營養罐頭
有的朋友還幫我借到了氧氣箱
有的朋友常常來幫忙打點滴
有的朋友特別訂製小菲的羊毛氈
也謝謝最後安寧治療的 德心動物醫院
每次的複診小菲都很安心
也很有耐心地講解居家安寧照護
各種技能與注意事項
還有謝謝寵物溝通 有愛大聲講(動物溝通\植物溝通\爬蟲類溝通) #春花媽
-
#寵物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並不是一種疾病的病因,是由全性的疾病引發的一種症狀,許多不同疾病均可能造成眼睛葡萄膜發炎,其中最主要為病毒性感染、自體免疫疾病、代謝性疾病、全身性腫瘤等,造成動物葡萄膜炎的病因十分繁多,所以在治療、控制上有很大的挑戰。
-
#小菲 #巧菲 #小菲夏
#貓咪腫瘤 #胰臟癌 #寵物腫瘤 #寵物醫院 #寵物溝通 #動物醫院 #貓 #摺耳貓 #蘇格蘭折耳貓 #寵物過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又分成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腹痛、腹瀉、血便,民眾可能會以為是痔瘡、腸躁症、腸胃炎等因此錯過治療時機,有部份民眾除了腸道的症狀外,可能會合併其它器官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關節炎、皮膚紅疹、眼睛葡萄膜炎,嚴重還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影片授權: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
葡萄膜炎自體免疫 在 林友祺醫師電眼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眼睛的葡萄膜炎?>
我們醫院一位辛苦的女外科醫師,連續兩年,只要辛苦的值了好幾天的班,星期一就要來診間找我報到了。常常眼睛又紅又痛,眼淚直流,嚴重時還會影響視力。原來是葡萄膜炎又發作了。
什麼?眼睛有葡萄? 常常有人聽到這個名字嚇一跳。
不是不是,是葡萄膜炎。
我們的眼球壁分為三層:最外面是鞏膜(也就是我們的眼白),中間叫脈絡膜(因為分布很多的血管,又稱為葡萄膜),最裡面就是視網膜。
葡萄膜炎的成因有很多,但其中最常會反覆發作的,是當免疫力低下時,產生的自體免疫疾病。有一部分的男性,常常可能有僵直性脊椎炎。當眼睛葡萄膜炎發作時需使用類固醇眼藥水控制發炎,病情嚴重時還要合併口服藥的使用。
葡萄膜炎自體免疫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講課時有人提到這個新聞,謝謝台灣母乳協會的澄清與整理,與大家分享!
內文重點摘錄:
「而新聞特別提到乳腺炎,是因為乳腺炎有時是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但有乳腺炎的媽媽哺乳和寶寶得到腦膜炎二者間的關連性,依目前的實證研究資料,仍無法直接說明二者間確有關係。
所以我們仍建議乳腺炎的母親,還是可以維持持續哺乳,但是要小心觀察嬰兒表現,越小的嬰兒越要小心,尤其是早產兒。」
近日新聞報導有新生兒得腦膜炎死亡,報導中醫師表示「因乳腺炎可能感染黃金葡萄球菌或乙型鏈球菌,提醒媽媽若有乳腺炎也應先暫停哺乳,等治療完成後再說,以策安全。」(摘自新聞內文)。
以往對於乳腺炎的媽媽,我們仍建議持續哺餵,但這樣的文章標題可能會使許多哺乳媽媽困惑,也擔心持續哺餵是否也會造成寶寶感染。
其實新生兒腦膜炎的原因很多,例如乙型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等,也和寶寶的自體免疫力有關,所以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都要特別注意。
而新聞特別提到乳腺炎,是因為乳腺炎有時是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但有乳腺炎的媽媽哺乳和寶寶得到腦膜炎二者間的關連性,依目前的實證研究資料,仍無法直接說明二者間確有關係。
所以我們仍建議乳腺炎的母親,還是可以維持持續哺乳,但是要小心觀察嬰兒表現,越小的嬰兒越要小心,尤其是早產兒。
新聞全文連結: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68391
以上資料由陳昭惠醫師提供、照片由王儷燕醫師提供,文字由母乳哺育種子講師/協會台南資深義工黃秀瑛整理。
葡萄膜炎自體免疫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又分成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腹痛、腹瀉、血便,民眾可能會以為是痔瘡、腸躁症、腸胃炎等因此錯過治療時機,有部份民眾除了腸道的症狀外,可能會合併其它器官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關節炎、皮膚紅疹、眼睛葡萄膜炎,嚴重還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影片授權: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https://www.ibdpg.tw/tw)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