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真減碳就會完蛋!低碳、減排浪潮開始從電力部門逐漸擴散到交通運術部門! - 散裝船股王搶造節能船 不只環保,更是生存問題!(08/03/2021 商業周刊、風傳媒)
「節能船成了主流,節能船不夠的公司,將退出市場,」
減碳規定變嚴 成存亡之戰
文/韓化宇 、 責任編輯/周岐原
「以前我在訂造節能船時,同業笑我:肖ㄟ(台語:瘋子)!市場這麼差,你還不多存點錢,造什麼節能船?」散裝航運股王慧洋海運董事長藍俊昇,與商周4個小時的訪談中,重複了10次股神巴菲特的經典名言:「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節能船不夠將退出市場」
1999年成立的慧洋,是台灣船舶數最多的散裝航運公司,也是亞洲最大的「船東」之一。今年第1季,慧洋稅後淨利8億9千萬元,每股盈餘(EPS)為1.19元,兩個數字,皆居所有上市櫃散裝航運公司中之冠。
特別的是,針對未來趨勢的節能船,它們已先布局,預計到年底會有近5成的船,都配節能引擎。「這個比率在國內是最高的,」船舶設計及工程服務公司天星顧問總經理張長根說。
「節能船成了主流,節能船不夠的公司,將退出市場,」藍俊昇自信的說。
藍俊昇與胞兄四維航運創辦人藍俊德,出生在澎湖的航運世家。退伍後就投身海運界的藍俊昇,跟大海搏鬥半世紀,古稀之年的他,雖年過半百才創業,卻建構了台灣散裝航運界最大的船隊。
它擁有138艘船,主要競爭對手裕民、新興、中航、台航、正德的船加總起來,也不及慧洋多。
減碳規定變嚴 成存亡之戰
當前,航運界最大的挑戰,是國際海事組織(IMO)對於減碳的規定越來越嚴格。今年6月,IMO通過新規定,2023年後,將限制船舶的碳排放量。這項新規,可說是船公司的「大魔王」,根據統計,2023年後全球的散裝船有高達47%無法達到標準,貨櫃船更有高達53%無法達標。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楊鈺池表示,不符合IMO環保規定的船,到了港口很可能被扣船,「船被扣,會留下紀錄,沒人敢租這艘船了,等於被宣判『死刑』!」
張長根認為,IMO減碳規定「是玩真的」。這代表著,減碳不再只是停留在社會公益的層次,而是關係到一家船公司能否經營下去。
多年前,慧洋為何會想布局?
時間回到2013年。
當時,散裝航運市場正處於低谷,同業都在大幅縮減造船的資本支出,據英國海運諮詢機構Clarkson統計,全球散裝航運公司的訂船數占現有船舶數,在2009年達到高峰,超過80%。但該比率在金融海嘯後如自由落體般下墜,最低時只剩8.4%。
然而,藍俊昇卻也聽到,國際級競爭對手都在準備造節能船,布局未來,於是他決心投入,積極花錢訂新船,但也招來小股東反對。
單看財務報表,他的資本支出和利息支出都高於同業。若看今年第1季,它的預付船舶款金額,還比營業活動產生之現金流入高。
被股東罵 也要砸錢拚規模
每次慧洋的法說會上,分析師都會關心,慧洋資本支出及利息支出如果能「少一點」,獲利表現是否會更好?每年小股東則會來抗議,慧洋太會花錢,導致股利配得少,在景氣谷底時期,慧洋的競爭對手裕民,其股利配發率平均高達9成以上,慧洋的股利配發率平均只有5成左右。
由於他在慧洋持股比率高達近5成,在董事會上沒有人挑戰他「投資未來」的堅持。
2009年,慧洋約有51艘船,現在擴張到138艘船,等於金融海嘯後,慧洋不但沒有縮手,船隊規模還逆勢成長1.7倍,其中不少是配置新世代節能引擎的節能船。
其實,慧洋是最晚踏入散裝航運的航商,但能後來居上,也跟藍俊昇敢於投資的營運邏輯有關。
多數散裝航運公司的營運模式,是自己攬貨,收取運費,或將船短租給租家。慧洋則是將高達9成的船長租(通常1年以上)給客戶使用。
其主要租家是日本大型航商,如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等;也有國際大型糧商,如加拿大最大的糧商Viterra等。
「包租公」營運模式雖有一個缺點,就是當海運市況大好時,因為是長租,沒辦法即時調漲運價,當下可能錯失賺「順風財」的機會;但當市況轉差,運價暴跌,它能避開重大虧損的風險。
因此,慧洋2010年上市後,儘管航運市場委靡不振,卻沒有1年虧損。
也有船公司想仿照慧洋的營運模式,但這個模式要成功,船隊規模必須夠大,也就是你必須敢投資、敢造船,光這一點,很多同業就卻步。
「我每年賺到的錢,幾乎都投入造船,錢不夠我再向銀行借!」藍俊昇表示,他大可選擇,維持50、60艘船的規模即可,「這樣我管理起來反而比較輕鬆,」但問題是,航運業不像科技業,競爭力是來自技術創新,要領先別人,「規模經濟」是一大關鍵。
他舉例,大型糧商長租船載運穀物,但有時景氣突然升溫,需要更多的船載貨,船舶多的公司,就有辦法臨時增派船隻給糧商使用,「久而久之,大型糧商覺得隨時能跟你租到船,就願意跟你長期往來,這是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
願意看長期,人就會願意做麻煩的事。一名跟隨藍俊昇的老臣觀察,慧洋初入市場時,為了爭取客戶,別人嫌麻煩而不願提供的服務,它會費心思去解決。
舉例來說,大多數船東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航行時必須繞開海盜多的海域,但刻意繞遠路,運送的時間拉長,對租家來說總是不便。
但藍俊昇思索,穿越海盜出沒的海域,固然有風險,「但這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嗎?」
於是,他花了很長的時間跟保險公司協商,若遇上劫船,能幫忙理賠部分的金額,還在船上安裝對抗海盜的設備,並聘請海上保全護船。
全副武裝後,海盜發現要搶慧洋的船「吃力不討好」,就改搶別的船。慧洋還發現,租家為了縮減航行時間,也願意承擔這些額外的安全費用。
就這樣,租家覺得跟慧洋往來,限制較少,安全也不輸人,於是跳槽。口碑傳開後,慧洋有不斷增長的客戶做為支撐,才更放膽造船,呈現良性循環。
現在,慧洋內部又養了50、60名工程師,專門負責研發節能技術,如何讓一艘船用最少的油,跑最遠的航程。
慧洋是散裝航運股王,受惠今年散裝市場復甦,慧洋7月19日除息,但立刻就填息,顯見投資人的信心。元大投顧出具的報告分析,目前散裝新造船訂單量仍低,且造船廠要增加產能不容易,在船舶供給增加有限下,慧洋近3年展望樂觀,惟報告提醒,慧洋的歐洲線收入比重提高,歐洲客戶穩定性高,但要求也高,是未來挑戰之一。
我們問,他這麼晚創業,為何沒有急於收成,反而要一直把獲利拿去投資未來?
藍俊昇說,他對自己的期許,就像慧洋的英文名Wisdom。人得有看清未來的智慧,才不會被眼前的困境迷惑,而喪失領先對手的機會。
「該做的就去做,時間,終會證明你是對的,」藍俊昇這麼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848553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大同公司今年第三季財報中,子公司台灣華映負債已遠高於資產並在9月聲請破產;另一方面,大同卻持有價值高達59億的中國華映股票。 大同對台灣華映員工擺爛欠薪、卻對中國華映保證獲利,根本是錢進中國、債留臺灣的典型惡例。上週650名遭積欠薪資的華映員工前往大同抗議,大同公司僅以冰冷的「同情」二字回應...
董事責任保險董事會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商法裁判精選/邵慶平教授 月旦法學雜誌314期(2021.7)
本期商法裁判選錄之範圍為110年1月至2月的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由邵慶平老師挑選出公司法判決9則、票據法判決8則及保險法判決1則,摘錄要旨並撰寫簡析,以供讀者參考。以下為本期部分裁判之主要爭點及議題:
🔸【公司法】
📌2018年公司法修法前,對於外國公司設有認許制度,未經認許之公司無自訴權,惟就是否有告訴權則較有爭議。於本期所選裁判中,針對外國公司是否得就其營業秘密直接被害之事實,依營業秘密法相關規定而為告訴的問題,最高法院兼及過去法制的背景及刑事訴訟制度之功能闡釋見解,應值肯定。
📌依公司法第29條第1項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經理人之委任、解任及報酬,應經董事會決議行之。於經理人報酬談判、協商過程中,若因程序不備致該經理人受有損害(例如未經董事會決議,負責商談之人即向經理人表示公司已允諾某退休條件,使其陷於錯誤而辦理退休),經理人是否得請求執行談判職務之人與公司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公司法第164條規定:「股票由股票持有人以背書轉讓之,受讓人之姓名或名稱記載於股票。」其中「並應將受讓人之姓名或名稱記載於股票」是否為記名股票轉讓之生效要件?
📌依公司法第213條,公司與董事間訴訟,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監察人代表公司,股東會亦得另選代表公司為訴訟之人,其所謂「公司與董事間訴訟」,是否無論由何人提起,均有該條之適用?其訴之原因事實是否須基於董事資格而發生?同法第212、214條之適用是否應作相同解釋?
🔸【票據法】
📌本票之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後,將該本票債權讓與他人者,該他人是否得以原本票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是否亦有票據法第37條第1項之適用,應以背書之連續證明其權利?
📌案件中,A向C女詢問有無資金可以借貸,C女詢問其母B後,B同意借貸,並授權C女處理借款事宜,爾後C女與B洽談,設定最高限額600萬元之抵押權,B則簽發面額350萬元與250萬元之支票兩紙作為借款擔保,交付與C女。爭議在於:系爭支票原為無記名支票,A簽發系爭支票時,B是否即為原始取得票據權利之人?抑或B之女兒C女為原始票據權利人,B係於A無法支付之後,才由其女兒處受讓此一票據權利?是否有票據法委任取款背書相關規定之適用?
🔸【保險法】
📌依保險法第111條第1項規定,受益人經指定後,要保人對其保險利益,除聲明放棄處分權者外,仍得以契約或遺囑處分之。據此,要保人自得變更受益人。若要保人意外陷入昏迷,受法院選定之監護人,以要保人法定代理人之地位,將保險契約之受益人變更為自己,是否係不法侵害原受益人所得請求保險金之權利?
完整內容:#月旦法學雜誌 314期(2021.7),商法裁判精選/邵慶平(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777
董事責任保險董事會 在 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鬥陣來關心】非合意併購合格名單
作者:李叡迪律師
依金融控股公司投資管理辦法第2條第9項規定,原則上金控公司對其他金融控股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商所為之投資限於被投資事業董事會未反對之決議,或與被投資之金控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股超過被收購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10%之股東,就本次股份取得簽有應賣股份總數超過25%之相關協議或約定。但符合(1)資本充實、(2)經營能力佳、(3)有國際布局發展能力及(4)企業社會責任良好等四條件之金控公司,不在此限。商業銀行轉投資應遵守事項準則第5條就商業銀行併購其他金融機構亦設有類似規定。總此,縱被投資事業董事會作成反對決議,符合前開四要件之金控公司與銀行仍得進行併購,此即所謂「非合意併購合格名單」。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7年11月28日金管銀控字第 10702744482 號令明訂前開四要件之認定標準。例如「經營能力佳」係指最近三個年度經會計師查核之合併報表均無累積虧損,且最近三個年度經會計師查核之合併報表稅前資產報酬率及淨值報酬率平均數均不低於同業前三分之二水準。「國際布局發展能力」則係指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於三個以上國家或地區設有營業據點(不含辦事處),且其中一處營業據點經營業務超過五年;或銀行其於三個以上國家或地區設有分行或子行,且其中一家分行或子行經營業務超過五年。
據報載,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民國109年12月15日公布最新非合意併購合格名單,包括富邦金 、中信金 、玉山金、台新金及元大金等5家金控,及富邦、國泰世華、元大、玉山、台新及中信銀等 6 家銀行。
(本文之內容不代表本所之立場或法律意見)
董事責任保險董事會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 大同公司今年第三季財報中,子公司台灣華映負債已遠高於資產並在9月聲請破產;另一方面,大同卻持有價值高達59億的中國華映股票。
大同對台灣華映員工擺爛欠薪、卻對中國華映保證獲利,根本是錢進中國、債留臺灣的典型惡例。上週650名遭積欠薪資的華映員工前往大同抗議,大同公司僅以冰冷的「同情」二字回應。
2. 針對華映擺爛,勞動部呼籲大同應幫華映籌措財源,以支付積欠薪資。大同卻搬出金管會作為擋箭牌,認為有適法性疑慮。
我要求金管會顧立雄主委表達立場。顧主委表示只要符合相關要件,經大同公司董事會決議仍可代墊。
➡️事實上,最該負責任的,就是亂搞的大同高層。已被限制出境的林郭文艷董事長,應該自己站出來面對負責。
3.針對台商回台投資,經濟部長向媒體表示,目前沒有缺地問題。然而,桃園市經發局長卻表示相反意見。針對到底是否缺地,中央地方不同調,經濟部林全能次長不願正面回覆,僅表示目前仍有400多公頃閒置工業區土地。
4. 日前我質詢揭露,某公司擁有近3000坪的工業區土地閒置不用,卻另外在現址桃園市中壢區的農地上興建違章工廠。經過後續追查,發現有相同離譜狀況的,還有13家廠商。
這些廠商明明取得工業區土地卻閒置不用,卻另外在農地興建工廠。把閒置工業區土地拿來炒作牟私利、農地工廠的外部成本由全民承擔。面對這樣荒謬的情形,經濟部到底有沒有決心解決問題?
⛔️附註:
❗️華映案
2019-11-11 財政委員會:華映大同隱匿重訊 違法借貸助長炒房
https://reurl.cc/5gbXxG
2019-11-8 華映擺爛欠工資、勞動部終於境管高層
https://reurl.cc/31Km2l
2019-9-18惡質老闆擺爛、政府基金買單
https://reurl.cc/246924
2019-8-30 大同承諾中國獲利、華映高層領厚祿、基層員工慘兮兮
https://reurl.cc/NaXNe6
2019-4-25財政委員會:上市公司掏空洗錢頻傳 投資人與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http://bit.ly/2PaUfSW
2019-4-10 金管會認定華映隱匿承諾、違反證交法第20條
https://reurl.cc/9W7ad
2019-4-1 近百億承諾的揭露不實、證交所重罰20萬?
https://reurl.cc/Dx4EE
2019-3-27 財政委員會:保險公司窗飾財報 保戶權益誰來把關
https://reurl.cc/Z29vW
2019-3-27 華映財報出爐、股價變負值
http://bit.ly/2P9nZzt
2019-3-20 財政委員會質詢:營業資訊虛偽隱匿、投資人權益如何保障?
https://reurl.cc/epLZQ
❗️炒作的工業區土地
2019-10-17 經濟委員會:炒作的工業區土地
https://reurl.cc/72bY1k
2019-10-7 內政委員:在說完漂亮官話之後 可以落實承諾具體執行嗎?
https://reurl.cc/QpXLxZ
2019-7-20 台北光點華山場:「臺灣怎麼拼經濟?」
https://reurl.cc/G89Yv
2019-5-23 財政委員會:富豪資金炒房笑呵呵 青年創業發展苦哈哈
https://reurl.cc/QxDRp
2017-10-05 經濟委員會:質詢經濟部長.台電董事長
https://reurl.cc/6g5Lx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K7mcAYpSkg/hqdefault.jpg)
董事責任保險董事會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潤寅集團透過紙上公司的假交易,沒有任何廠房或機器作為抵押,讓銀行一再放款達80餘億,其中公股行庫的損失至少24億。
據媒體報導,當銀行察覺潤寅繳息狀況不正常時,其負責人楊文虎夫婦竟去找關係「疏通」,以資金卡在國外為由拖欠。
面對如此惡質的詐貸手法,除檢調應積極偵辦外,我也要求各公股行庫應徹底調查,並追究責任,不能慷納稅人之慨。
2.旺中集團以350億「助攻」國票金併購安泰銀行的消息甚囂塵上,面對社會的質疑,金管會一直避重就輕,以尚未收到「正式申請」回應。
直至今日質詢,顧立雄主委才坦承,這件併購案事前曾的確有向金管會說明。
當場戳破後,我要求金管會應交待「誰去金管會找了誰」說明併購計畫,但金管會拒絕提供。
有人檢舉今年七月,國票金早就已到安泰銀行實地查核,金管會否認知情。我進一步詢問,在董事會未為決議前,銀行可以將財務報表與授信資料提供給另一家機構查核嗎?金管會再度拒絕回答。
對於社會高度質疑的銀行收購案,金管會遮掩的態度,讓人不敢恭維。
3.華映日前向法院聲請破產,旗下員工頓時無所倚靠,更離譜的是,這群無良高層竟還想把支付資遣費責任留給政府,是典型的「錢進中國、債留臺灣」。
我從今年3月起開始追查,針對華映與大同高層隱匿對中國子公司保證獲利的重大資訊,發現證交所根本怠忽職守。但金管會迄今為止,針對證交所如此離譜的失職,竟然沒有認真追究責任,還在幫忙護航,令人無法接受。
4.勞動部長許銘春本週於立院備詢時說,華映的資產仍大於負債。但奇怪的是,華映早已在今年9月18日發布重訊說資產小於負債,誰在胡說八道?
沒想到,顧主委竟然幫許銘春的錯誤發言背書,被金管會局長當場打臉。
更重要的是,針對要大同負起責任的官方宣示,顧立雄同樣無法解釋到底採取了什麼行動。光講漂亮官話,根本沒有相對應的實際做為。
⛔附註:
【旺旺集團國票金計畫收購安泰銀案】
2019-9-4 請問金管會:這是在開玩笑嗎?
https://reurl.cc/W41lG7
【潤寅集團詐貸案】
2019-7-7 再一次債留臺灣:嚴肅究辦潤寅詐貸
https://reurl.cc/M7Nqym
2019-7-5 本件詐貸淘空案,依財政部國庫署回覆我的詢問,公股行庫損失約24億元。
https://reurl.cc/8lpdvo
【華映案追蹤過程】
2019-9-18 惡質老闆擺爛、政府基金買單
https://reurl.cc/alG2VQ
2019-8-30 大同承諾中國獲利、華映高層領厚祿、基層員工慘兮兮
https://reurl.cc/NaXNe6
2019-4-25財政委員會:上市公司掏空洗錢頻傳 投資人與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http://bit.ly/2PaUfSW
2019-4-10 金管會認定華映隱匿承諾、違反證交法第20條
https://reurl.cc/9W7ad
2019-4-1 近百億承諾的揭露不實、證交所重罰20萬?
https://reurl.cc/Dx4EE
2019-3-27 財政委員會:保險公司窗飾財報 保戶權益誰來把關
https://reurl.cc/Z29vW
2019-3-27 華映財報出爐、股價變負值
http://bit.ly/2P9nZzt
2019-3-20 財政委員會質詢:營業資訊虛偽隱匿、投資人權益如何保障?
https://reurl.cc/epLZ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5q5IiPTcow/hqdefault.jpg)
董事責任保險董事會 在 第三十九條(董事的責任保險) - 證券暨期貨法令判解查詢系統 的相關結果
... 而造成公司及股東重大損害之風險。 上市上櫃公司購買董事責任保險或續保後,宜將其責任保險之投保金額、 承保範圍及保險費率等重要內容,提最近一次董事會報告。 ... <看更多>
董事責任保險董事會 在 公司法§193-1-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公司為董事投保責任保險或續保後,應將其責任保險之投保金額、承保範圍及保險費率等重要內容,提最近一次董事會報告。 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