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欣流:可以/不可以?
前陣子很多家長在我寫氣喘的文章底下,留言詢問「醫生,請問欣流適合長期吃嗎?」
這個是一個要分為好幾個層面回答的問題。
但是我盡量以簡短方式來回答;
#可以_但是因人而異
長版完整的答案請看下去↓
欣流本身就是設計成可以長期服用與氣喘的「保養型」控制藥物。
在氣喘的金科玉律GINA氣喘指引當中,它是其中一個被指定可以輔助控制氣喘的藥物之一。
那為什麼會有家長提出疑問呢?
是因為前一陣子美國FDA有發佈一個聲明/警告,如果是「單純」「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是不太適合使用這個藥物。發現有少數部分患者,有出現一些副作用。請注意喔,美國是指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唷,不是指氣喘
我們專科醫師在臨床上面,已經知道藥物副作用的存在已經行之有年。
我們比較常會遇到的是:情緒改變、變得很暴躁、睡不好、做惡夢、發脾氣, 講白一點,就是變得很灰。
FDA指的就是上述這一類的副作用。只是有些文章會把這件事情放大了。很多醫師也有寫文章澄清說明,其實沒那麼可怕,各位可以參考一下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王醫師的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293810851462868/posts/605165996994017/?d=n 
我們遇到這些副作用的處理,就是馬上停藥。我們也會提醒家長要留意這些症狀。
以實際的經驗上來說,副作用大都會在初期就發生,初期很快就會留意到。
比較不會吃一陣子之後才發生。
所以如果萬一出現症狀,我們就會請家長立刻停止用藥,換別的方式來治療控制。
「副作用比例高嗎?」
不高,大部分都不會有這些症狀,沒什麼感覺,但是確實偶爾有遇到。
「欣流要吃多久?」
一般都是以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每個月回診的時候給醫生評估效果。有許多三個月到半年之間就可以停藥減量。但是也有人需要半年、一年、兩年才能穩定停藥。這個是因人而異,
所以回到原點「適不適合長期吃?」
他可以長期吃,但因人而異
回過頭來,氣喘的用藥,只有欣流嗎?
絕對不是。而且欣流也並不是真正最好的首選。最好的首選,是使肺泰 seretide 或是 吸必擴 symbicort、輔舒酮 flixotide這一類吸入型的用藥。
他們是什麼藥物呢?他們是吸入型類固醇。
「什麼?是類固醇?」
是,但是重點請注意「吸入型」他不是全身吸收的「口服」類固醇。
他是由直接作用在肺部的吸入型類固醇。所以他的劑量非常非常低。而且他最重要的是,很有效的控制過敏性氣喘。
但是很多家長只要聽到類固醇,就下面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了。所以在臨床實務上,如果遇到很輕微的氣喘/過敏,很多家長會退而求其次選擇以欣流為第一步的起始點。
再回過頭來,過敏性「鼻炎」,應不應該用?可不可以用?按照美國F D A的建議,單純的過敏性鼻炎,不建議使用。
但是如果是合併了氣喘,就可以使用它。
過敏性「鼻炎」首選的用藥還是以台灣目前有的艾敏䆁Avamys(水藍色頭、橢圓形那一款)和內舒拿Nasonex(綠色頭)為首選。
「醫生,那麼異位性皮膚炎呢?」
異位性「皮膚炎」的首選,並不是這一類的藥物。還是以乳液、局部消炎、局部類固醇藥膏、普特皮tacrolimus局部的皮膚免疫抑制劑、或搭配抗組織胺來止癢、濕敷療法比較有效。
總結:
每一個方法、每個治療方式、每一個藥物,都有它的好處和壞處。
輕微的過敏,可以簡單症狀處理即可,甚至觀察或者環境控制,但是如果該做的、我們都有做了(空氣清淨機、除濕機、低甲醛、低過敏環境、常洗床單、常洗窗簾、清理冷氣濾網、飲食也有注意等等),但是還仍然影響到生活品質、睡眠、注意力、運動量。這樣我們就必須要藉由藥物的輔助及介入,來幫助孩子或者自己改善控制過敏
是不是真的需要用藥?
可不可以單純以環境控制、體質改善來下手?
要怎麼選擇適合您或孩子的方式?
這就是專科醫師存在的意義。請跟您的醫師洽詢並詳細討論。
P.S. 圖片中的欣流,是MSD默沙東原廠的藥物,目前在台灣市面上還有其他的品牌,例如也同樣是國外廠的Sandoz 的 萬剋喘、台灣MIT中化的蒙地卡。它們成分都一樣,廠牌和產地不一樣。
#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drblackeye
#加入奶爸的line👉: https://lin.ee/jqV1Cd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對於鼻子過敏有些刻板印象,其實過敏性鼻炎沒有那麼嚴重,所以整理一下,跟大家釐清一些觀念。 ㊙️黃鼻涕是感染?白鼻涕就是過敏? ㊙️要一直持續吃藥嗎? ㊙️會用到類固醇嗎? 在一般來說,「鼻子過敏需不需要使用藥物?」這個問題,是在於小朋友的症狀程度,有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品質。大多數是不用長期治療...
蒙地卡欣流 在 Road 2 Drive 駕途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學的時候
第一次在街上
看到紅色的F360 spider
車主開著他
開蓬去接在鞋店工作的女友下班
街上的每個人
看著這個畫面
都投以羨慕的眼神
鞋店的其他女同事們
也是一臉嫁給他或是娶我娶我
引擎發動 慢慢加速駛離
不只耳朵
我眼睛也壞孕了
原來這就是法拉利
而且只是入門馬
就這麼帥..
長大以後
430 458 488
一代一代的推出
以V8MR馬
為人生目標的我
一點一點慢慢想接近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工作
十元二十元的存
泡麵一碗一碗的吃
度過無數個想馬的夜
終於在今天
發現我還是買不起。
但依舊不足以撼動
馬兒們在我心中的地位
就在全新世代F8發表的2019
成為馬迷十幾年後
能在第一時間一賭新馬的風彩
總是離我人生目標
再接近了一點
感謝今晚的所有人
我老婆 神秘老哥及蒙地拿
只是參加一場發表會
寫的像拿下奧斯卡
若有一天真的買馬了
我想我會出一本書...
F8很美
但其實沒有什麼看到車
影片看了半小時
人們真的太愛馬
我接近不了
只能
氣氣氣氣氣氣...
幾杯免費飲料下肚
在外面靜靜停著
等待主人的黑黃配色Pista
就在我要走去取G car的路上
我笑了笑
車主停這不是因爲方便
是故意想讓我知道
他正擁有著我的夢想
我勉強地點了點頭
並矯情假意地流露出欣羨讚歎的眼神
哎
法拉利車主的快樂
往往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且枯燥
蒙地卡欣流 在 游懿聖醫師-懿聖皮膚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黃鼻涕就表示感染?水解奶粉沒營養?皮膚好了就不用擦乳液了?
過敏的十二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過敏誤很大( 更新版)
1. #黃色鼻涕一定代表感染
這一點的確很多人誤會,顏色真的不一定代表著什麼,要看症狀的整體,不能單看顏色判斷。反過來說,白色的鼻水或痰,也可能代表著流感、梅江俊先生感染
2. #水解奶粉
水解奶粉常被人家貼上標籤說沒有營養,吸收不好。奶爸Dr.必須要幫水解奶粉講一句公道話,營養吸收都一樣,分子被切成小的分子,比較不容易被免疫系統辨認出來,減少牛奶過敏的機率。被說成營養不夠、吸收不好,其實都是銷售的話術。跟「六個月以後的母奶,就沒有營養」的道理一樣:沒有的事兒!
3. #遺傳
父母都沒有過敏,孩子怎麼可能會有?
遺傳的確佔了很大的因素,但是只佔部分, 大約有10%到15的過敏患者,父母是沒有過敏的。過敏還跟其環境、生活方式、所以哪一種過敏原有反應有關。
4.#羊奶
羊奶好棒棒,對氣管敏感很有效 。研究顯示,對於牛奶過敏的孩子,仍然會對羊奶過敏的比例,大約是七成到八成之間,因為他們的蛋白質結構,仍然非常的類似.
5. #副食品 與過敏原的迷思
以往的做法,是主張完全不吃高過敏副食品。但是最新研究顯示,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以給他多接觸嘗試高過敏的食材,日後過敏的機率反而降低
6.支氣管炎/肺炎久了之後,會變氣喘
呼吸道感染並不會直接引起氣喘。
但是反過來看,氣喘的兒童,在嬰幼兒時期,如果超過三次細支氣管炎,呼吸聲有咻咻聲,日後長大患有氣喘的機率,的確會比較高。這個概念比較像是:氣管比較敏感,呼吸道容易收縮,所以感染之後,造成咻咻聲,呼吸喘。
7.#異位性皮膚炎
在臨床上面發覺很多父母,在孩子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時候,才擦乳液保養。專業的皮膚科 游懿聖醫師-懿聖皮膚科建議,孩子平常每天都要擦乳液保養,保護皮膚不受過敏原的刺激
8. #益生菌:
怎麼吃了益生菌,都沒有用? 還是照樣打噴嚏流鼻水?
益生菌的效果,因人而異,並非神藥。大家的益生菌的期待,實在有點過高。益生菌被實證醫學所證實有效的範圍,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腸胃炎、抗生素使用過後的腹瀉。
其他的宣稱功效,例如解決過敏所有的問題、長高、瘦身、變聰明、每年當班長……等等,都是「願景」。
9.吸入型類固醇
「醫生,別的醫院醫生說孩子需要用吸入型類固醇,等於判了我孩子死刑,怎麼辦?可以不要用嗎? 」
聽到類固醇,父母的心涼了一半
我們先要建立有兩個觀念:
1.過敏的治療,是循序漸進是的。從症狀治療、日常生活環境的改變、到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又分為較為輕量級的抗組織胺或者支氣管擴張劑,新型的欣流/蒙地卡,到類固醇。循序漸進,有時候會互相搭配著用,有時候單線使用。
2.過敏是一個動態狀況:有時候好有時候壞,受到天氣、感冒、環境影響。在穩定的時候,或許完全可以不用藥,但是在發作的時候或不穩定的狀況下,就按照醫師的指示要用適當的藥物控制。
當然可以跟醫師討論用藥的方向和計劃
10.臍帶血說過敏指數不高,長大怎麼還會過敏?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剛出生時候針對臍帶血所檢驗的過敏指數,準確度不是100%。
如果過敏指數高,可以預測日後的過敏體質機率大,但是如果指數低,不能判斷日後沒有問題
11. #空氣清淨機
「哪一台空氣清淨機可以解決我所有問題?」
很多家長有一個迷思:空氣清淨機是最終解決所有問題的武器
空氣清淨機是輔助,不是治療方式。過敏控制,是需要多管齊下,才會看得出效果
12.#氣喘的標籤
父母擔心一旦孩子被貼了氣喘的標籤,會不會像電影所描述的一樣「緊張又懦弱地吸擴張劑」,而且很難治癒
氣喘患者若控制得宜,平常不會有症狀可以正常生活、運動、唱歌等等。奶爸Dr.自己也是氣喘「兒」(有魚尾紋的那種),所以我了解患有氣喘的困難與感受。我從小就在一旁看著父母親眉頭深鎖,靜靜地看著我吸支氣管擴張劑的表情。從當了父母後,我更能體會背後的心情。
奶爸Dr.以過來人的親身經驗以及兒科醫師的觀點來跟父母說:過敏並不可怕,只是需要耐心跟它拉鋸並且和平共處。
#更多育兒過敏資訊_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drblackeye
#育兒 #allergy #atopicdermatitis #asthma #過敏兒
蒙地卡欣流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對於鼻子過敏有些刻板印象,其實過敏性鼻炎沒有那麼嚴重,所以整理一下,跟大家釐清一些觀念。
㊙️黃鼻涕是感染?白鼻涕就是過敏?
㊙️要一直持續吃藥嗎?
㊙️會用到類固醇嗎?
在一般來說,「鼻子過敏需不需要使用藥物?」這個問題,是在於小朋友的症狀程度,有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品質。大多數是不用長期治療,只要了解他是一個慢性的狀況,知道他會起起伏伏,有預期在什麼情況下會發作,例如說這一陣子一直下雨、梅雨季節或是季節交替,其實重要的是要跟他「和平相處」,別一直想著「非痊癒不可」,不然父母會很糾結。
大部分用短暫的一陣子後,症狀穩定下來,就可以跟醫師討論把治療減少或是停止。
少數是需要一直長期使用藥物。而藥物也不是只有類固醇一種,還有: 抗組織胺、鼻內類固醇、cromolyn(intal 色甘酸鈉)、lekotriene白三烯(欣流、蒙地卡)、免疫療法....
參考資料:
ARIA guideline http://www.whiar.org/
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pdf/10.1177/0194599814561600
https://www.aaaai.org/Aaaai/media/MediaLibrary/PDF%20Documents/Practice%20and%20Parameters/rhinitis2008-diagnosis-management.pdf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GD7_WTtYEs/hqdefault.jpg)
蒙地卡欣流 在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長期吃欣流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推薦與評價
P.S. 圖片中的欣流,是MSD默沙東原廠的藥物,目前在台灣市面上還有其他的品牌,例如也同樣是國外廠的Sandoz 的萬剋喘、台灣MIT中化的蒙地卡。它們成分都一樣,廠牌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