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寶蓮寺不遠處的一片茶園荒地,卻原來記載了香港曾經僅有過的產茶歷史一頁,更掩埋了貝納祺(Brook Antony Bernacchi)與這個地方深厚的因緣。
自從天壇大佛這座位於海拔 482米、全球最高的戶外青銅坐佛在1993年落成後,大嶼山昂坪高原上的寶蓮寺,也成為世界知名的佛教旅遊勝地。到了2005年時心經簡林落成,成為全球最大戶外的木刻佛經群,2006又有昂坪360和昂坪市集落成,在疫情之前,昂坪的遊人一直沸沸揚揚; 即使是疫情期間,遊人也未曾斷絕。這種熱鬧,愈發把毗鄰荒廢多年的茶園映照得更荒涼。
不少人都聽聞昂坪曾經種茶產茶,卻無緣目睹昔時的光景。追溯歷史,曾出任前市政局議員和革新會創會主席的御用大律師貝納祺,早於1940年代末,大嶼山仍然是清幽避靜勝地之時,便參照緬甸的茶園種植場,在這裡開設了茶園,當時的面積更達數十萬英呎,出產的雲霧茶曾行銷歐美。茶園後來又增設了小型馬場,收養了八至十匹馬,讓遊人一嘗騎馬的滋味。熱愛大嶼山的貝納祺甚至買下了一所寺院平房,改裝作為自別墅,命名為「覺蓮苑」。
貝納祺在1996年身故後,茶園一度由友人陳煥池打理,並經營茶園餐廳。但在餐廳結業後,茶場荒廢,原來多幢小石屋也因為長年失修日而變得頹毀,甚至被樹木和藤蔓所遮蔽。貝納祺這位曾經比不少本地華人更投人本地公共事務,甚至推動民主發展的local foreigner,事蹟也如茶園一樣,隨著時日而被湮滅。
#大嶼山 #昂平茶園 #貝納祺 #廢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說到跑馬地老牌粥粉麵店蓮苑,最出名的應該是老闆娘陳麗霞火氣十足串爆的性格,但即使如此也不礙人們光顧,因雲吞麵、炸兩、黃沙豬膶粥麵都是招牌菜,不少名人如郭富城、梁錦松等人都是座上客。 最近店子悄悄地在尖沙咀K11開新店,原來由跑馬地店的熟客Nicholas所開。本身經營三十多間服裝店的Nichola...
蓮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平下班了
去食小丸子蓮苑♥️
@lianyuanhongkong
thanks @nicky730 :)
蓮苑 在 籽想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駐場博客| 蒲.臺島 Gold2TW
彎曲山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迂迴曲折嘅麥理浩徑,加上後面大金鐘以及西貢美景,成為熱門影相熱點。沿麥理浩徑第4段進入彎曲山,唔使登頂都輕鬆影到彎曲山徑,喺夕陽映照下,顯得格外壯觀~ bit.ly/2PVbokl
〖#香港山野行〗
>港島東漫遊龍躍徑 歌連臣角炮台碉堡探險 終點大浪灣觀石刻 bit.ly/3kNPHOJ
>將軍澳後花園小夏威夷徑 1小時簡易親子路線 蓮苑臺瀑布打卡熱點 bit.ly/3pZz1EO
#左觀西貢島嶼 #右看馬鞍山
=============
體驗山系staycation 達人教執野營行裝+野炊料理
即睇《野外露營 WILD CAMP STYLEBOOK》🏕 bit.ly/3pCpzXW
==============
想知更多 #籽想旅行 活動👉🏻 bit.ly/35OmrRK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bit.ly/33tEOZC
蓮苑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說到跑馬地老牌粥粉麵店蓮苑,最出名的應該是老闆娘陳麗霞火氣十足串爆的性格,但即使如此也不礙人們光顧,因雲吞麵、炸兩、黃沙豬膶粥麵都是招牌菜,不少名人如郭富城、梁錦松等人都是座上客。
最近店子悄悄地在尖沙咀K11開新店,原來由跑馬地店的熟客Nicholas所開。本身經營三十多間服裝店的Nicholas表示,從小他就光顧跑馬地店,與老闆娘熟稔得很,一次閒談,老闆娘提到想在日本開店,而Nicholas正好有念頭想開餐廳,在幾番請求之下終於得到老闆娘的答允,於尖沙咀先開設分店試運,再計劃未來於日本開店。
店鋪裝潢上,比較起舊店的小店格局,新店更偏向摩登風格,大部分食物都與本店相同,沿用跑馬地店的食譜,不過因為店鋪新開,未能完全提供所有食物,如腸粉類除了炒腸粉外,目前都未有供應。
其他名物如雲吞麵、豬膶粥等都有,雖然不是請來舊店的師傅助陣,不過亦請來了有數十年製作雲吞經驗的師傅坐鎮,老闆娘陳女士也會不時去試味給予評價,因此水準有保證。
採訪、攝影:范名雅
蓮苑
地址:尖沙咀河內道18號K11購物藝術館B2層層B232鋪
營業時間:11am-10:30pm
電話:2336 9890
詳情: http://bit.ly/2yJhvvX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蓮苑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志蓮淨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佛教志蓮幼兒院、佛教志蓮中學、志蓮淨苑文化部、志蓮淨苑夜書院、志蓮淨苑圖書館。此外,志蓮淨苑亦定期舉行法會。院址位於香港九龍上元嶺志蓮道五號,寺堂以仿唐代原木結構建築為特色,與周邊的斧山公園及南蓮園池結合為大型的仿唐建築群,是香港的特色建築及景點之一。志蓮淨苑亦是香港唯一的「女眾十方叢林」,為從各地而來的各方女高僧提供修道場所。1934年由葦庵法師和覺一法師,在藍昌源等居士協助下,成立一所佛教女眾十方叢林,作為供僧侶清修的場地。由於大量難民隨著國共內戰影響而湧入香港,不少聚居於黃大仙及鑽石山一帶的木屋區,社會福利服務的需求甚大,志蓮淨苑於1948年開辦義學為貧窮兒童提供教育機會。1957年開辦非牟利的孤兒院及安老院,收容貧苦無依。1988年5月,香港政府因興建大老山隧道而清拆志蓮淨苑及周邊的木屋區,政府的市區重整計劃及熱心人士的支持(特別是藝術界及演藝界的積極參與),造就了志蓮淨苑的重建計劃,首先重建護理安老院、志蓮中心,隨著是佛寺、學校、蓮苑等。志蓮淨苑的重建工程於1989年展開,全部重建工程於2000年5月18日完竣,並正式落成啟用。志蓮淨苑的殿堂是以中國唐代傳統木構建築為藍本,採用天然建材,殿堂的木構件,均以榫接方式結合,不須使用釘子,比例和諧優美。殿堂供奉的佛菩薩像依據佛經描述,參照盛唐造像風格,厚重端麗,其造型、手印、執持法器各異,彰顯諸佛菩薩特有的願力和德行。整個殿堂南、東、西邊設三個大門,分別是「山門」、「東門」及「西門」。整體建築佈局為「三進三重門一院」:
• 第一進(闊66米,深36米):山門/蓮池/長明燈/長廊/天王殿/鐘樓/鼓樓
• 第二進:大雄殿/客堂/藥師殿/祖堂/觀音殿/臥佛殿/淨土經變圖
• 第三進:葦公紀念堂/五觀堂/法堂/藏經樓/方丈室/念佛堂
• 一院:萬佛塔
志蓮淨苑以盛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北「觀無量壽經變」圖作為佛寺設計規劃藍本,以中軸線為主體佈局,呈現對稱、均衡的唐代建築風格。小部份的建築手法亦採日本「和樣」形式。全棟建築物完全以檜木打造,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手造木構建築群。「西方淨土變」又稱「阿彌陀經變」,估計是敦煌石窟最早出現的經變之一,所謂「經變」,即是把佛經的內容「變」成圖畫,甚至雕塑的尊像,「西方淨土變」就是以圖畫來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為配合‘志蓮’的古樸設計,不少樹木有數以百年計樹齡,其中更有兩棵羅漢松是由湖南移植來港二千年以上,大大小小的樹木姿態各異、妙趣橫生。而整個寺院內的木窗,亦以獨特設計,窗內的木條以菱型擺放,據悉亦能阻隔雨水的進入,卻無損涼風飄送入內。無論看植物、建築、古園林設計,亦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在護理安老方面,經五年重建和擴建,志蓮護理安老院成為全港最大的護理安老院,共可容納三百五十多位長者。並有日間護理中心及物理治療中心。可見志蓮淨苑在弘法利生各方面,均積極投入,蓬勃開展。1982年得到董事會主席王澤長積極支持,又開辦了達一萬平方英尺的志蓮圖書館,現時館內藏有佛學、哲學、建築及藝術書籍四萬餘冊,並公開提供圖書借閱、期刊閱覽及佛學資料查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