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2日「世界地球日」(Earth Day)。10年前的今天,我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布,為保育彰化縣濁水溪口的潮間帶濕地,政府不支持國光石化開發案。
2006年,國光石化被行政院長蘇貞昌列入「大投資、大溫暖」計畫的重大開發案,但此案在高碳排、高健康風險、廣大濕地破壞、耗費大量水資源等方面引發巨大爭議。2008年總統敗選的民進黨政府,將國光石化案留給新政府決定。
面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我要求政府各部門真誠傾聽各界聲音,讓持不同立場的各方,都能理性、完整地表達意見。2011年3月底,我徵詢行政院、經濟部與環保署的意見,並在總統府與蔡嘉陽教授、錢建文醫師等彰化縣環團領袖會面,看了他們所提的說帖,讓我更深入認識此案對環境生態的衝擊。4月3日,我赴彰化參加反國光石化萬人餐會,瞭解在地民眾的心聲,隔天(4日),再親自造訪濕地、訪問農家。在見證當地豐富的生態資源,以及鄉親們對土地濃厚的感情後,政府重新省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深入檢討臺灣石化產業高質化的發展趨勢,評估興建離岸廠房的可行性與風險,最後作出不支持國光石化這個價值6千億元開發案的決定,同時也請經建會訂定計畫,專案協助芳苑鄉、大城鄉當地發展經濟。
10年後,我再度造訪彰化縣芳苑濕地,這片寬達6公里的潮間帶,孕育了廣大的牡蠣田、俗稱「蝦猴」的螻蛄蝦、文蛤等豐富自然生態。10年來,這裡已發展出蓬勃的生態旅遊,搭牛車、烤牡蠣、賞美景,無論平日或假日,都可看到民眾攜家帶眷來體驗臺灣生態之美。因為生態旅遊,帶動當地農漁牧產業的成長,年輕人也回流從事相關工作。一位回鄉的藝術家告訴我,退潮之夜,他常陪著太太在滿天星斗之下的濕地漫步,非常感謝當年政府能夠為臺灣世代子孫留下這片世界級的濕地。
10年前,為了環境保育,政府決定停建國光石化;10年後,事實證明,當年我雖挨了石化界不少罵,但我們捨棄生產低階石化產品並推動高質化,保留珍貴濕地,是一個經濟與環保雙贏的正確決定。臺灣要永續發展,不能只看經濟面,環保生態才是永續的根基,兩者必須兼籌並顧,這是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環境基本法》第3條的明文規定,也是當年我決定停建國光石化案所秉持的原則。
能再次與當年為保存濕地而努力的朋友們聚首,我十分開心,更敬佩他們為環境保育的付出。捨石化、留濕地,是我們共同的回憶,也是執政當局尊重民意、保護生態的經典案例,值得現在政府處理藻礁保育議題時參考。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台灣的精靈》系列,參與台灣保育界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
蔡嘉陽 在 漂浪島嶼--munc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半斤別嫌八兩_馬英九的失憶
馬英九重遊國光石化開發的彰濱濕地,對外說當初決定停建,表示現今政府對三接無此魄力。
但是別忘記,國光石化一路抗爭,環評也是硬拗到兩案並陳,最後在蔡嘉陽抗十字架,一群環團浩浩蕩蕩走向總統府,社會沸騰,途中才傳出總統宣布停建。
如果說國光石化和三接之不同,除了污染大不同,最大差異是當時街上一群人,團結一心反國光,眾志成城當然金石為開,現今卻是心思各異,環團分裂。
所以半斤別笑八兩,開發心思一樣,差別國民黨只有派系勢力,沒有網軍側翼,更切不出不一樣的環團來分化。
停建國光石化,算是國民黨有低頭,很多開發案都被逼低頭停建。
但是,國光石化停建後,答應劃設國家級濕地,結果一拖至今,藍拖綠賴一樣拖磨。
#至今重遊舊地_只談被逼停建之功_不談失信劃設濕地_算是年老失憶嗎
#不過相信三接若是在國民黨執政任內_不會有保皇護黨之心_街頭高度團結_一定又可逼低頭
蔡嘉陽 在 自由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放映:迷霧之機
#海霧 #霧鎖風機 #仙境照
蔡嘉陽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台灣的精靈》系列,參與台灣保育界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並呈現台灣最多樣的地景環境以及特有生物,從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從空中救援、海上調查到地底挖骨,全方位記錄台灣陸、海、空特有種的保育與復育。
節目團隊參與海保署白海豚海上族群調查計畫,拍攝到極為罕見的白海豚族群,深入探討海洋精靈消失的主因;此外,全程記錄長達56天、動員兩千人次,史上規模最大的小虎鯨救援行動;並隨研究團隊前往蘭嶼,挖掘深埋地底的抹香鯨幼體骨骸。節目亦記錄瓜頭鯨和藍鯨的擱淺悲劇,透過多種鯨豚的生死轉折和衝擊,帶觀眾看見海洋環境惡化的現況與問題。
標題設計: 黃一峯 李維娜
音樂提供:音韶文化
影像提供: 王建平 王浩文 李宗翰 張容嘉 蔡嘉陽
特別感謝:
海洋保育署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
台灣大學獸醫學系
中華鯨豚協會&志工
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的精靈 #地球的孤兒 #台灣白海豚 #白心儀 #台灣1001個故事 #海洋保育署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 #四草鯨豚搶救站 #台大獸醫系 #蘭嶼 #小虎鯨救援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
蔡嘉陽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宜蘭蘭崁山礦區空拍影片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 蔡嘉陽拍攝/提供
蔡嘉陽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