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對話:面對恐懼,才能與禮物相遇】
孩子面對恐懼,多半想逃避,那是因為他們覺得恐懼太可怕了,想必恐懼後面,會有更可怕的怪物躲在後面。想像永遠比現實可怕,因此孩子們直覺反射選擇逃避。
其實不只是孩子,大人也是如此,這並不是大人懦弱,而是大人是訓練有素的成人,過去的教育教會我們要趨吉避凶,為了要安全的長大,求生存的機制讓我們學會了保護自己的整套防護系統,於是遙遠的遇到令人恐懼、擔憂、害怕時,我們會不由自主的逃避,遠離危險與害怕的事物。
當我們示範出這樣的慣性,孩子也就學習了這樣的氣質,久而久之,不管遇到什麼事,孩子也養成下意識逃避,逃開一切讓他們覺得煩躁、疲累、不耐、害怕、恐懼等等任何事。
最後,當學習遇到困境,也以逃避面對。
假日,我和朋友帶著孩子們出遊,中午吃飯時,川川因為太開心了,洗手後的她快速奔向我時,沒注意隔壁桌的腳下有一條充電線,一抬腳拉扯,竟然將正在充電的手機扯落,砸向地板。
鄰桌的男子當時不在位置上,店員上前察看時,看了看手機,說了句:「螢幕破掉了耶。」
此後,川川便害怕的依偎在我身上,深深的將頭埋藏在我臂彎,不敢抬頭。
我輕拍她,告訴她:「等叔叔回座位,記得去和叔叔道歉,說明剛剛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川川沒說話,只是害怕的將頭越埋越深。
我說:「知道你很害怕,記住這害怕,下次記得走慢一點,看仔細周遭,這就是收穫了。」
說完,我如常的點餐,等候餐點。
當時和川川一起奔跑的,還有同桌的玩伴,阿凱。
阿凱是個帥氣的男孩,比川川長一年,是個小二生。
當時他們兩個一起奔回來時,是走同一個路徑,不過阿凱很幸運,沒有勾到手機線,川川就沒這麼幸運,走在後頭的她,完全命中手機線。
不過當手機落地之後,害怕的不只川川,阿凱也連帶著擔憂害怕起來,不自覺的安靜起來,彷彿要藉由安靜,來分擔川川的恐懼,陪川川一起面對。
久候鄰桌的叔叔,一直遲遲未歸,川川的恐懼在時間的堆疊下,一直增長無減,餐桌上的餐點陸續上桌,她也提不起勁吃,完全沒有胃口。
最後,叔叔回座位了,我才明白原來他是店家的老闆,剛剛他去廚房幫忙,才遲遲沒有回座。
看見叔叔回來,我拍拍川川:「去吧,去跟叔叔道歉吧。」
川川小聲的說:「我會害怕,我希望你陪我。」
我:「好,但你要記得自己道歉喔。」
川川把頭壓的很低很低,從喉嚨裡發出「嗯」的聲音,表示知道。
我牽著她起身去鄰桌。
身後的阿凱,以我們聽不到的聲音,對著他的母親說:「好可怕,我不敢看。」
是呀,面對恐懼時,旁人看了都會感到害怕,更何況是當事者。
然而川川卻勇敢的去面對了,沒有逃避,也沒有找各式各樣的藉口,理所當然去面對恐懼後面可能帶來責罰,或者,帶來意外的禮物。
其實,川川的勇敢,是來自平日生活的訓練。
我對孩子的帶領,有著「寬廣的接納」與「無期限的等待」,無論孩子做了什麼,我對待孩子的方式,在底韻含藏的永遠是寬廣的接納,在接納之上,則是責任的承擔。
說的簡白些,「我接納孩子會出現的各種行為,接納之後,更教導孩子承擔行為後的責任」,一來一往的差異是,孩子有了家庭的支持與依靠,內在是有力量的,於是更能面對困境,這將會形成孩子強而有力的慣性,她們會大膽的冒險,也會細心思量後果,更明白責任的承擔。
我帶著川川去面對叔叔,我向叔叔開了口,為川川做一道橋:「不好意思,孩子有些話想跟您說。」
叔叔非常友善的彎腰問川川:「怎麼了?」
川川很自責的對叔叔說:「你的手機,我弄壞了,對不起。」
叔叔很友善的回應:「沒關係,小事,不用擔心,沒事的。」
離開前,我對叔叔再三表達抱歉,賠償的部分可以怎麼做請他務必告訴我們。叔叔皆表示不用擔心,手機沒事,我才帶著川川回到位置上。
回位置時,我安撫川川已經沒事了。
川川卻很苦惱的反省:「為什麼我老是不小心!」
許多父母在面對這句話時,說教魂會上身,於是就會切換為說教模式,彷彿要將道理牢牢的印在孩子的腦裡。
然而面對川川的這句話,我則將它視為珍寶。
我的處理是:將這句話提升為資源,從資源去讓孩子記得這份省思,孩子也將因此而成長。
我對川川說:「川川,這是個禮物,而你得到它了。」
川川:「什麼意思?」
我:「你懂得去省思你自己,你說出這句話,表示你深刻的去思考了,對嗎?」
川川點著頭。
我:「那你想到原因了嗎?」
川川:「我跑太快,都沒有看路,我下次會走慢一點。」
我:「是阿,你看,你自己想出來的方法,你下次會努力做做看嗎?」
川川:「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做到,但我會試試看。」
我:「你願意試試看,就表示你願意努力,這是很棒的禮物呀!雖然剛剛很害怕,但你勇敢去面對了,而且還認真思索了,你得到思索過後的禮物,這是你很厲害的地方。」
川川:「但我剛剛要嚇死了,我好怕叔叔會罵我,會要我賠錢。」
我:「萬一真的是這樣,我也會陪著你。」
川川:「媽,我愛你。」
我與川川的對話,停留在愛的連結裡,沒有說教,沒有指責,沒有絲毫不愉快,川川還因此有了深刻的學習。這場考驗,對我和川川而言,都是珍貴的經驗與禮物,只有面對了,才能得到它。
對話工具容易學,難學的是內在姿態與信念。
7/5的親子講座https://reurl.cc/mnXlWY,我想以「川川學游泳」的例子作為開場,示範與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境時,該如何引導,信念應該在哪個地方深耕,才能使怕水的川川,從不敢漂浮,到勇敢的朝對岸游出去,父母陪伴的底韻是關鍵,對話是牽引的繩索。現場的朋友,歡迎帶著你們的提問前來,我將會在台上示範出整體的談話。
7/4也有一場講座https://bookzone.pros.is/SRGM9,免費的新書分享,是我與榮哲(提供我書裡很多教養題材的大供應家)的對談,到現場一睹書裡大師廬山真面目的朋友,當日到場聽講肯定會非常訝異大師完全與我書中的樣貌完全不一樣,現場的他幽默風趣又開放。歡迎來現場見證。
「課程講座推薦」
🔥免費講座:7/4「親子薩提爾v.s小說課之王」 https://bookzone.pros.is/SRGM9
🔥7/5台北「故事與溝通」一日親子課 https://reurl.cc/mnXlWY
🔥 7/27-28-29暑假3T少年超級大課(成長營)https://www.accupass.com/go/wxl
🔥 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d1gV9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的推薦目錄: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Amanda飨生活 in A styl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大師模式的難度- 看板NSwitch - [問題] 薩爾達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Re: [問題] 薩爾達-轉大師模式的時機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大家花多久時間破薩爾達曠野之息?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閒聊] 薩爾達傳說+DLC 250小時破關心得- 看板NSwitch 的評價
- 關於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問題] 薩爾達-轉大師模式的時機 的評價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挖出了好多我們的歷史啊~
與王堅院士有關的日子
本文來自杭派工程師。撰文 | 猛哥;視頻 | 阿竜
…………………………………………………………………
21年前,他是學界翹楚,比爾·蓋茨最信任的人之一。
11年前,他受馬雲之托,在阿裡掀起技術革命。
從“騙子”到“雲計算開拓者”,十年一覺“飛天”夢。
他就是王堅,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
1
那年,李開復37歲,受比爾·蓋茨之托,帶著一項使命飛抵北京。
甫一落地,他就到處尋找電腦使用者介面領域的頂尖人才,跑遍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沒有。後來,北京大學電腦系圖形學老師董士海給他指了條道。
董士海在視覺化領域深耕多年,熟諳學界,他想了想,說,“有一個,在杭州!”
此人就是王堅。
李開復又多方打聽,大家都說王堅是國內研究“人機界面”最優秀的一個人。
人機界面,是人與電腦之間傳遞、交換資訊的媒介和對話介面,是電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堅生長在西子湖畔,卻南人北相,身材高大,總是頂著一頭亂髮,挎著黃色軍用挎包,衣服皺巴巴,走路一顛一顛,脖子前伸,全然不關心外界的書生派頭。
細數王堅的經歷,完全稱得上是一個“異類”。他生於1962年,被打上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烙印,癡迷大飛機,卻在1980年考入杭州大學工業心理專業,讀研期間常去浙江大學旁聽電腦課程,他的碩士論文《人機交互和多通道使用者介面》是中國第一部人機交互的論文,後來還影響了航太工程。
這多少算間接圓了他的“飛天”夢,也許是覺得不滿足,很多年後,他乾脆直接上陣,帶領一幫年輕人編造另一個版本的“飛天”夢,歷經挫折,每當下屬們洩氣時,他總會講,過去“那麼多優秀的工程師一輩子連造飛機的機會都沒有”,相較之下,現今一切堅持都是值得的。
1990年,王堅獲得心理系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就晉升為教授,1993年又列為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心理系系主任。1998年8月,杭州大學與浙江大學合併,王堅新增了一連串耀眼的頭銜:中國人類工效學會理事、浙江大學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
不過,李開復一門心思要找到他,可不是因為這些頭銜,而是另有緣由。他給王堅發出郵件,邀請他來京參加一個典禮。
2
1998年11月5日,北京天氣蕭瑟,長安街兩邊的白楊樹正在凋零。
但與北京火車站相去不遠的國際俱樂部門庭若市,來了300餘人,均為中國電腦業的翹楚,包括18位院士、56位教授、4位大學校長、9位系主任、27位研究員、7位所長、1個總工程師、1個高級工程師和1個總裁。
此外,還有29個政府官員和美國駐華使館的1位外交官。
王堅沒有到場。但這個小插曲絲毫沒有影響李開復的好心情。
科技部部長及教育部副部長先後登臺致辭,此外資訊產業部及中科院等官方機構都贈送了花籃。
這些官員和學者聚集一堂,只因美國微軟公司在中國建立了一個研究院。
微軟CTO 奈森·梅爾沃德是敦促比爾·蓋茨做出此項決議的“推手”。當天,他在祝賀視頻中說:“因為人才是成功研究的先決條件,我們決意追隨人才,到人才濟濟的地方開設研究院。”
李開復進一步解釋說,微軟中國研究院的初衷是“彙聚中國本地的優秀人才和微軟公司自己的專業人才,彙集其思想。”
此話當日與會者都未給予足夠的注意。只有王選(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電腦漢字雷射排版技術創始人)隱約覺得微軟志不在此,“有眼光”,還有“遠大戰略。”
1999年春節前,微軟中國研究院開始大規模招攬人才,觸角幾乎覆蓋了所有一流科研院校。
《經濟日報》說微軟中國研究院“一網”就“網”了十幾位拔尖人才。
3
儘管1998年的秋天,李開復和王堅沒能見面,但兩人在通了五封郵件後,再次約定見面。
李開復出差時,曾專門去浙江大學找王堅,沒見上,後來微軟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沈向洋(剛宣佈從微軟離職。此前為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美國工程院院士)去浙江大學做演講,李開復囑託他去與王堅見一面,仍然緣慳一面。
李開復只好在郵件上邀請王堅北上,“看看研究院。”
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如此執著,這令王堅既驚訝又感動,他回信說:“我來北京看你。”
1999年1月10日,李開復終於見到了王堅。沒有寒暄,開門見山。談話只有半小時,但對聰明人來說已經足夠。
當王堅回到杭州時,一封電子郵件已在等著他,那是李開復發的。儘管李開復很希望王堅能夠加盟微軟中國研究院,但抹不開情面直接挖人,畢竟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是微軟中國研究院的顧問。
李開復只是提出可以和王堅的實驗室合作,這讓王堅很開心,覺得大展宏圖的機會來了,但幾天後,他給李開復回信說,要到微軟中國研究院做訪問學者。
導致王堅改變主意的原因是作為系主任和副院長,需要參加無數的冗雜會議,這令他不勝其煩。
1999年的春天剛開始,王堅來到微軟中國研究院。接觸越深,李開復越希望王堅把“訪問”變成“加盟”。
最後,還是王堅自己捅破窗戶紙。到了夏天,他向李開復明確表示要到微軟來工作。
王堅被任命為多通道使用者介面組的主任研究員,組員有張高(中科院博士)和韓堅(清華大學博士)兩個年輕人。
以潘雲鶴的身份和學養,自然不能阻攔王堅的出走。
那個夏天和潘雲鶴一樣心情複雜的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黨委書記李生,他是哈工大電腦系的老系主任,也是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第一個博士生候選人(因為選擇提副教授沒有繼續讀博,張大鵬遂成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第一個博士生)。
李開復給李生寫了一封信,說要挖走三個人,即:荀恩東、王海峰和劉挺。
荀恩東,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工作了兩年,後被引入香港科技大學,現在北京語言大學任教,研究機器翻譯和語法分析。
劉挺,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呆了一年,又返回哈工大教書,現在是哈工大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
王海峰,是中國最早做搜索的一撥人,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後,李開復親自帶他。一年多後,跳槽到東芝中國研究院,2010年加入百度,深得李彥宏信任,2019年5月出任百度空缺了10年之久的CTO。
巧合的是,同月,中國工程院公佈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所涉專業為“人工智慧”方向的候選人共有五位,分別是王海峰(百度),沈向洋(微軟中國),楊強(微眾銀行),莊越挺(浙江大學),鄭慶華(西安交通大學)。
候選名單中還有兩位與人工智慧相關的企業人物,分別是李彥宏和王堅,均位元列工程管理學部“新興交叉領域工程技術創新管理”專業。
一個月後,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公佈,李彥宏、王海峰、沈向洋落選,王堅仍在列。
能PK掉沈向洋和王海峰等老同事,足以證明王堅的卓越,此時他的身份是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20年前,當王堅離開杭州來到北京時,創業失敗的馬雲正帶領一幫人從北京折返杭州,希冀東山再起;當王堅正式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時,馬雲與“十八羅漢”在湖畔花園創辦了阿裡巴巴。
一個是風頭正勁的學術明星,一個是屢敗屢戰的創業者,誰能想到這兩個人將來會有交集,並作出驚天之事。
機緣就是這麼神奇。
4
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專家學者們得以全心全意投入基礎研究,而不用操心經費及產出。
在王堅看來,研究院要做的就是提出新概念,“我們不是要改進現有的而是要提出新的,不是把人家已經做過的東西做得更好,而是要做人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即使是三流的開創也要比一流的跟隨更加艱難。所以,王堅一直給自己出難題。夏天開始的時候,他帶領張高和韓堅全力投入“人機界面”的研究,改進中文輸入法就是他加入微軟後的“首秀”,結果“驚豔”。
1999年10月18日,李開復帶領微軟中國研究院的6個研究員(王堅、李勁、周明、高劍峰、沈向洋和張益肇),抵達微軟美國總部,親自向比爾·蓋茨彙報。
李開復著重介紹了中文輸入方面的研究,比爾·蓋茨非常感興趣。回京後,微軟中國研究院專門舉辦了一次新聞發佈會。
王堅最後上臺,他說“做研究不一定隨大流。”
2001年,微軟中國研究院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2004年,王堅出任常務副院長。他的主要成果包括:SQM大規模資料處理系統、數位墨水、支援亞洲語言的無模式切換使用者介面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在世界上首次推出手寫數學公式識別器,並在胡錦濤主席2006年訪問微軟時專門為主席和夫人作了演示。
王堅深受比爾·蓋茨信任。他帶的組是研究院裡當面和比爾·蓋茨討論問題最多的小組。
微軟正處巔峰期,微軟亞洲研究院兵強馬壯,王堅有足夠的空間去大展拳腳,直到一個叫劉振飛的人找上門來。
5
劉振飛,現阿裡巴巴合夥人、高德總裁,不過2008年他找到王堅時,還是淘寶網技術保障總監,他因為資料上的技術難題,想挖王堅的手下,結果被跳票,他索性直接去挖王堅。
王堅當時帶人所做的專案正和資料相關,通過海量資料分析瞭解使用者習慣、優化軟體反覆運算。有人寫郵件給王堅,描述了他在比爾·蓋茨面前提到軟體的資料分析,比爾·蓋茨說你應該去找王堅。
劉振飛畢業於北京大學,是王選院士的高足,眼光可謂毒辣。
那年夏天,阿裡巴巴CPO彭蕾(阿裡巴巴創始人、合夥人,現任Lazada董事長)親自找到王堅,一見面就說:“我們現在很差,就希望你來拯救我們”。
她說的是阿裡巴巴的“登月計畫”。
頭一年,馬雲召集阿裡巴巴的高管們在寧波開了一次戰略會,決定要把淘寶、支付寶、B2B 等子公司的底層資料打通,實現“商業新文明”。為此,阿裡巴巴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技術“救星”。
王堅就這樣進入了彭蕾的視野。
彭蕾說,阿裡巴巴的資料就是一座金山,但不知道如何挖掘,現在是坐在金山上吃饅頭。
王堅心動了。
2008年11月18日,阿裡巴巴宣佈,王堅博士正式加盟阿裡巴巴集團,擔任首席架構師一職,直接向馬雲彙報工作。
馬雲表示:“王堅博士將幫助阿裡巴巴集團建立世界級的技術團隊,並負責集團技術架構以及基礎技術平臺建設。”
彼時,阿裡巴巴高管中不乏技術牛人,比如中國開源第一人章文嵩。他本碩博均就讀於國防科大,師從電腦學院泰斗胡守仁教授(我國第一台億次銀河巨型電腦研製的設計者和主要領導者之一),1998年創建LVS(Linux Virtual Server),2000年,Google搜索“wensong”會出現上千萬條記錄,2009年加入淘寶後,帶動了一系列開源運動。
但為何馬雲偏偏如此相信王堅?
除了都充滿理想主義氣息之外,在阿裡巴巴安全團隊負責人吳翰清看來,原因是“王博士是唯一一個能把技術講得連馬雲都能聽懂的人。阿裡有很多技術VP,但他們都沒有王博士這本事,所以他們也只能做到VP,而做不到CTO。”
被馬雲任命為CTO是王堅加入阿裡巴巴差不多四年後的事情,卻招致了這家公司史上最強烈的反彈。
阿裡巴巴已很長時間沒有CTO,上一任CTO還是吳炯。
吳炯曾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後赴美,1989年畢業于密西根大學,1996年加入美國雅虎,負責搜尋引擎和電子商務技術的開發。他1997年結識馬雲,2000年初成為阿裡巴巴的天使投資人,2000年5月正式加入阿裡巴巴,擔任CTO,領導開發了阿裡B2B網站,淘寶網以及相關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設計。2005年阿裡巴巴合併雅虎中國後,他還主持了雅虎中國搜索事業部的工作。2008 年離職,專做投資人。
兩相對照,吳炯的光環太矚目了,而王堅進入阿裡巴巴後,卻成了名噪一時的“騙子”。
6
一切皆因阿裡雲所起。
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向全世界宣佈:“美國要在十年內,把一個美國人送上月球,並將使他重新回到地面。”從此,美國雄心勃勃的“阿波羅登月計畫”開始實施,共分為“水星計畫”、“雙子星座計畫”及“土星計畫”三步。
雖然沒有關於阿裡巴巴“登月計畫”的具體時間表,但顯然也採用了分步走的策略。2009年9月10日,阿裡巴巴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阿裡雲成立了,它要為阿裡巴巴“登上月球“提供無盡的算力。
王堅擔任阿裡雲首任總裁,他對400多名團隊成員說:“如同電力是工業社會的底層設施,雲計算將取代傳統IT設備,成為互聯網世界的底層設施”。
雲計算這項新技術的雛型來自上世紀70年代,1963年,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向麻省理工學院提供津貼啟動MAC專案,要求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多人可同時使用的電腦系統”技術,這產生了“雲”和“虛擬化”技術的雛形。
2003-2006年Google發表了四篇文章,分別是關於分散式檔案系統(GFS),平行計算(MapReduce),資料管理(Big Table)和分散式資源管理(Chubby)。至此奠定了雲計算發展的基礎。
2006-2008年,亞馬遜、Google、微軟、IBM等巨頭相繼推出雲服務生態系統和雲計算平臺。
這樣看來,中國雲計算起步並不算晚。但先行者註定孤獨。阿裡雲成立之初,雲計算在中國還是個新名詞,外界充滿不解。
一個令阿裡雲老員工們記憶猶新的細節是,公司剛成立的前兩年,他們出差用餐時,開發票的服務員總是“好心”地將“阿裡雲計算有限公司”加一個字“阿裡雲電腦有限公司”。
王堅從微軟亞洲研究院帶過來的林晨曦等人成為阿裡雲乃至中國雲計算的最初班底。
林晨曦,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亞洲第一個ACM全球大賽總冠軍,2005年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他和同事們“每天思考著全人類命運這樣的宏大未來,從不為經費擔心。“ 有一天,王堅把他和孫冰(奧林匹克資訊學競賽冠軍)叫到辦公室,說他和馬雲聊得非常好,打算去阿裡,準備做雲計算,如果他們有興趣,可以一起去。
王堅的遊說很具有鼓舞性,他說,“雲計算這件事非做不可。如果我們所有的資訊計算都必須通過國外的系統,那麼未來的中國不堪設想。”
林晨曦和孫冰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其實很簡單,我相信王博士。只能選擇相信。“
儘管阿裡雲是2009年9月10日才宣佈成立,實際上早幾個月前就開始運轉了。林晨曦記得很清楚,阿裡雲第一個員工在2008年10月24日入職,正好是1024。“冥冥註定,阿裡雲和代碼脫不開關係。”
林晨曦成為阿裡雲第一任技術總監,入職後“兵荒馬亂,十幾個人邊寫代碼邊四處招人。”
阿裡雲當時辦公室在北京上地,沒有空調,夏天很慘,工程師們只好買來一堆冰塊,放在臉盆裡降溫。此外,辦公室還經常停電。
有次馬雲來京,專門去阿裡雲辦公室,想看看工程師們到底在做什麼。林晨曦打開電腦想給馬老師看看,不巧還停電了,馬雲只好坐在辦公室等了半個小時,直到電力恢復。
環境確實太差了。許多工程師來面試,一看樓裡這麼破,就不想來了。林晨曦趕緊解釋,這只是暫時的,新的寫字樓還在裝修。
饒是如此,在那個破舊辦公室裡,2009年2月1日,阿裡雲工程師寫下“飛天”第一行代碼。
“飛天”是阿裡雲為了“登月計畫”而做的分散式運算系統,其英文名是Apsara——吳哥王朝的阿僕薩羅飛天仙女,寓意希望為人帶來幸福。
“飛天”是想將全球數百萬台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電腦,讓任何企業、機構和個人只要聯網就能獲得即開即用的計算能力。
關於“飛天”,林晨曦有個通俗的比方:
有一波人不知天高地厚,想做分散式系統,好比大家把腳綁在一起,單、雙報數,然後同時邁步。人數少時,這很簡單。但是當人足夠多時,就不簡單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邁腳,但實際上不是,這是分散式系統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同時性具有相對性;有人邁左腳,有人邁右腳,有些人兩隻腳一起邁,就有人摔倒了,摔倒的人會把邊上的人帶著摔倒,這是分散式系統遇到的第二個難題;還有第三個問題,那就是異構,有的人長得高,有的人長得矮,步伐不一樣,就會帶來困難;還有很多動態環境下帶來的不確定性,路面有石頭,或者颳風下雨……最後還是走到了終點。
可誰也沒想到,“終點”那麼遠,“走”得好辛苦。
7
馬雲對王堅是百分百支持, 要人給人、要槍給槍,阿裡巴巴內部各路精兵強將都彙集到阿裡雲。
有一次元旦年會上,王堅把馬雲叫來給工程師們打氣。馬雲說他不懂技術,但很尊敬搞技術的人,認為技術大牛都是俠客,還說“程式都是bug 組成的”,贏得了全場的掌聲。接著,馬雲更是豪氣的說“登月計畫”是一定要做的,先砸10 個億,不夠再砸10 個億,直到做出來為止,再次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一開始大家都志得意滿,意氣風發,覺得一群技術牛人在一起還有什麼是做不出來的?
但現實是,沒有先例可循,阿裡雲得從零開始。
在林晨曦看來,“阿裡雲就像是一個軍隊,在攻佔一個看起來不可能攻克的山頭,一批衝鋒者倒下了,下一批衝鋒者接著頂上。其實是很悲壯的,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到底能不能成功。”
工程師們的黃金時間只有幾年,不願意在黑暗中一直摸索。各種爭吵和懷疑出現。壓力實在太大,很多人只在團隊呆了半年就走了。
甚至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追隨王堅而來的人也在放棄。2010年,一位老部下離開阿裡雲時,深情又失落地對王堅說,做雲計算的感覺就像集體合圍抱一棵大樹,誰都知道最終大家的手會連在一起,但誰也不知道那一刻會發生在何時。
2011年底到2012年初,是阿裡雲最艱難的時候。
在阿裡巴巴外部,業界都不看好雲計算。中國IT 領袖峰會上,李彥宏說“雲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馬化騰則認為"它是一個超前的概念,目前佈局為時過早。"
在阿裡巴巴內部,大家都在看王堅的笑話,譏諷他是糊弄馬雲的“騙子”。其它部門的技術leader們都虎視眈眈,就等阿裡雲解散,然後去“瓜分”工程師。
有一次一群人吃飯,劉振飛問王堅,外面那麼多人罵你不靠譜,看你好像不在乎。眾人都愣住了。王堅埋著頭,想了半天說了一句,“我這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
當王堅被燙的體無完膚時,馬雲又添了一桶開水。2012年8月14日,他發文任命王堅為CTO,全面負責規劃、制定和實施集團技術發展戰略。
阿裡巴巴內網徹底炸了,反對之聲洶湧不止,概而言之就是:王堅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浪費資源無數,不被追責,反而高升,難以服眾。
沒人知道那段時間王堅承受了多少壓力。“有時候堅持是很難的,有時候放棄是很難的,進退維谷,但是具體到做飛天這件事我覺得堅持是很難的。”
關鍵時刻,又是馬雲撐了王堅和阿裡雲一把。他在內網公開回應:“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瞭解的也並不比大家少,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假如,10年前我們就有了博士,今天阿裡的技術可能會很不一樣”。
為此,王堅對馬雲無比感激,後來寫書時,把這段話作為前序。
8
因為“理想主義”和“太執著”,王堅被認為是阿裡巴巴最像約伯斯的人,他的書架上也有一本沃爾特·以撒森寫的《約伯斯傳》。
約伯斯不好相處,以“現實扭曲力場”著稱。無獨有偶,王堅身邊人也能感受到他的“現實扭曲力場”。
那幾年,阿裡雲的工程師們一旦決定留下來,就會成為王堅的“腦殘粉”,他們堅信王堅的方向永遠正確。即使錯了,也是他們這些執行者錯了,“能力無法匹配博士的要求”。
王堅極具感染力,總喜歡給部下講雷達的故事。在二戰勝利前夕,《時代》週刊封面本來要刊登雷達的照片,都已經通知發明雷達的團隊了,這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結果發行前,改為刊登原子彈的照片。雷達團隊非常沮喪,因為從整場戰爭來說雷達的意義才是最大的。
每次王堅講這個故事時,聽眾都很興奮。他總會用“你們在做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不要怕犯錯”一類的話來鼓勵大家,然後眾人就覺得在做著一份無比光榮的工作。
2012年8月,王堅把每年一度的阿裡雲“飛天獎”頒給了全體員工,頒獎詞是一句略帶悲情的話——“堅持就是偉大”。
那年下半年,淘寶系“去IOE”完成,“飛天”已經跑得比較順暢,林晨曦可以放心離開了,“我在阿裡四年,其實相當於呆了十年。阿裡雲是一年走完了正常研發兩年半的路。人的頻率調快了兩倍半。”
離職那天,他和同事們在西湖國際旁邊的一家小館子聚餐,氣氛有點沉重。王堅開玩笑,“我們不應該這麼自私,晨曦不只屬於阿裡。”
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林晨曦覺得不是傷感,不是難過,恍惚覺得:“在阿裡雲的四年,像是過完了一輩子。以後的事情,都是下輩子的。”
榮光時刻到底來臨。2013年8月15日,“飛天”5K系統上線提供服務,這是中國第一次實現單個集群超過5000台伺服器的通用計算平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這種能力的公司。
阿裡雲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同年12月,啟動“登月計畫”。
“去IOE”完成後,阿裡雲沉澱了一套“商業-開源-自主” 軟體交互反覆運算的工程管理方法,成功服務國內關鍵行業客戶超過20萬家,推動了國內企業向雲計算的全面轉型。
後來,那些早年離開的工程師,一直在想,阿裡雲最終能成功,王堅的堅持是不是唯一的原因?
有一次,林晨曦和老同事們聚會,為這個問題一直聊到淩晨3點,結論是:“如果換一個人,也許早就掛了10遍了”。
在2012 年的阿裡雲年會上,王堅走上台,他緊攥話筒,幾次抬眼望向遠處,幾次欲言又止,最終泣不成聲。
他說:“這兩年我挨的罵甚至比我一輩子挨的罵還多。但是,我不後悔。只是,我上臺之前看到幾位同事,他們以前在阿裡雲,現在不在阿裡雲了。”
這其中就包括吳翰清,2012年9月離職創業,就在“飛天”即將展露曙光的前夕。走之前,王堅約他長談,臨別時,他流淚說:“博士,其實我一直是相信你的!”
兩人相對,淚眼凝噎。
當吳翰清創業後,才深深體會到王堅的不易。“現在我回想起來,王博士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他沒有太多的創業經驗和產品經驗,僅憑著一腔熱忱帶領著一群同樣熱忱的工程師們在做世界上最難的技術之一。走了很多彎路,也傷了很多人的心,但也栽了很多樹,讓後人乘了涼。”
9
乘涼者甚多。
阿裡雲趟出一條路後,國內雲計算熱潮興起,2013年就此成為中國雲計算的轉捩點。UCloud和七牛雲等協力廠商雲計算企業成立,騰訊開放平臺也是這一年對生態企業開放,AWS高調入華。
2014年9月19日,阿裡巴巴在美國上市。在上市故事中,阿裡巴巴一再強調的核心業務之一是“雲”和大資料,業務戰略是“雲+端”。這個基於“雲”的宏大敘事,正是始於六年前王堅掀起的內部技術革命。
技術底座已經構築,接下來就是高歌猛進。
馬雲再次展現了善於點將的本領,用阿裡小貸負責人胡曉明(現為螞蟻金服總裁)接替王堅,擔任阿裡雲新CEO,給這家技術公司注入商業基因。
到2016年,阿裡雲營收規模已躍居亞太第一,全球第三,連續數年保持三位數的增長。
同年,王堅卸去阿裡雲總裁及阿裡巴巴CTO兩職,專任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目前,40%的中國500強企業、近一半中國上市公司、80%中國科技類公司是阿裡雲的客戶。
在阿裡巴巴內網,王堅被貼上各種各樣的的標籤,出現頻次最高的有:“遠見”、“先知”、“堅定”、“堂吉訶德”……
但這個被稱為中國10年來最成功CTO的男人卻說,“我是一個既得利益者。”
2018年,王堅受邀參加央視《朗讀者》節目,誦讀了喬恩·克拉考爾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回憶起阿裡雲的創業史。
他對董卿說,計算像是一口井,井裡有著最珍貴的水資源。隨著大家對計算需求的增大,要有人想辦法把井水變為自來水,讓它順暢地流入尋常百姓家。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建水廠、鋪管道、做水龍頭、裝水錶等一系列環節的精密配合。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新理念的接納,因為第一口自來水從水龍頭裡流出之前,沒有人相信。
在阿裡雲出現之前,國內也沒有人覺得這個新技術能推動社會進步。
王堅說,他願意做那個引水的人。領著一群年輕人,去做一個中國人從來沒有做過,只在他們腦子裡存在過的東西。
2017年,中國電子資訊技術年會上,王堅代表“飛天雲作業系統核心技術及產業化”專案接過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獎牌,這是該獎項設立15年以來,首次頒發的特等獎。
中國電子學會鑒定認為:“飛天系統核心技術完全自主可控,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對我國乃至全球互聯網產業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推動作用,是以企業為主體的雲計算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的成功實踐。”
有人在知乎上寫下這樣幾句話:“10年前,我也覺得博士(王堅)是個騙子。現在看看,我覺得他是個偉人。我覺得沒有這些別人嘴裡的偏執狂,世界又怎麼可能被改變。”
10
道不孤,必有鄰。
王堅現在更多扮演的是阿裡巴巴技術先驅的角色,當下研究旨趣是“城市大腦”,開闢以資料資源為關鍵要素的城市發展路徑。
人類最偉大的作品是城市,但也帶了“城市病”。在王堅看來,“城市大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讓城市的資料流程動起來,產生價值。
解決交通問題,並不是“城市大腦”的唯一功效,它是未來城市新的基礎設施,可以在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做出更多貢獻。
互聯網、資料、雲計算,這三者始終讓王堅念茲在茲,在他心目中就如同火,新大陸和電,足以改變世界,值得用一生去探尋。
英雄所見略同。李開覆沒有看走眼,馬雲也沒有看走眼,他真是一個純粹的技術人。
2014年,吳翰清重回阿裡雲,回首往事,他說時光本身無法倒流,如果能穿越到那個時間,他可能不會選擇離開,有可能選擇在這個公司把這個事情做成。“其實我從王博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堅持,其實他的所作所為以及他個人的軌跡,有一點顛覆我的世界觀。”
被改變的不止吳翰清一人。
如今,阿裡巴巴技術大牛雲集。許多人,無論是才智,還是年華,都不遜於10年前的王堅。當國家給予民營企業技術人至高榮譽時,對他們而言,風好正是揚帆時。
王堅的故事,重新定義了阿裡巴巴工程師這個群體,他們腳踏實地,但高舉理想主義旗幟,不墜青雲之志。保不齊,若干年後,他們之中會湧出又一個院士。
十年一覺“飛天”夢,譭謗也好,讚歎也罷,對王堅來說,皆為過眼雲煙。他撰有《線上》,結尾如此寫道:
什麼是對技術的熱愛?你真的相信技術會改變很多東西嗎?你有沒有足夠的自信和熱愛去捂暖這條蛇,哪怕它蘇醒以後可能會咬你一口?當你熱愛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很難預料最終的結果。
但是“如果困難出現,就要戰鬥到底。“ 那是他最喜歡的《進入空氣稀薄時代》中的一句話。
參考資料:
1.《追隨智慧——中國人在微軟》,淩志軍,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 《道哥:王博士》,吳翰清,道哥的黑板報
3. 《阿裡雲第一任技術總監的故事》,林晨曦,阿裡雲橙
4. 《雲之戰》,孫宏超,騰訊深網
5.《雲計算深刻改變未來》,張為民,科學出版社
6.《王堅:一個預言家的命運》,張寒、周欣宇,人物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Amanda飨生活 in A styl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 style。享❤️的生活。愛 自己]
她們既能鐵骨錚錚、霸氣凌厲,決不輸男子,也能柔情似水愛自己,一一琢磨她們的共同特徵——既能細嗅薔薇,又能釋放猛虎。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在男人偉岸的身軀裡,其實生存著陰柔的女性原型意象——阿尼瑪;同樣,在女人嬌柔的靈魂中,也隱藏著剛毅的男性原型意象——阿尼姆斯。」
在氣質上具有女性柔弱,又具有男性的剛強。女性特徵鮮明,比如漂亮,伶俐,又巧妙揉進了男性的優點,比如剛強,堅定。
在面對每一處人生彎道,每做一個決定時,不是站在單一性別立場,而是調動雙性格思考模式。
以莎樂美為例,她身上就具有這種與生俱來的雌雄同體氣質,她既是鄰家少女,又是鐵漢子。
她樂觀、自信、充滿活力,也理性、堅定,擁有自己的思想體系。
她的思想總能引起共鳴,似乎天生就具有創造性,能沒有障礙地傳達情感,並誕生光輝絢麗的思想產物。
這種特質——「她點燃別人,讓他們在愛的熱焰中燃燒,九個月後產下精神新生兒」,讓哲學大師尼採、詩人里爾克、弗洛伊德著迷不已。
然而,她絕不會讓自己成為這些大師的附屬品,她擁有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精通數國語言,在文學、哲學和心理學領域頗有建樹。
她始終保持獨立,不斷求知,熱愛自由,勇敢去愛,達到了一個女性、更是一個人能夠達到的最好的生活狀態。
具有雙性心理,展現陰陽平衡型性格。周國平說:最優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體的,她們往往集兩性優點於一身。
如果沒有另一性別的特質,你就會覺得這個人有缺憾,男人只剛不柔,你會覺得他生硬,女人只柔不剛,你會覺得她軟弱。
例如全智賢,貝嫂等,她們用女性的細膩思維愛自己,用拿破侖般的男性思維面對這個世界。
所以她們既能殺伐決斷,風風火火闖九州,又能歲月靜好,溫順似水。
她們在外是鋼鐵俠,對內是白蛇精。
她們深處江湖是怒目金剛,獨處放鬆時是低眉菩薩。
心靈結構裝上了一套雙系統。
伍爾夫說:在我們每一個人當中都有兩種力量在統轄著,一種是男性的,一種是女性的;在男人的頭腦里,男人勝過女人,在女人的頭腦里,女人勝過男人。正常而又舒適的存在狀態,就是在這二者共同和諧地生活、從精神上進行合作之時。
當心靈結構配上雙系統,則既能像男人一樣控制情緒,又能像女人一樣毫不遲疑地追隨直覺,思考力、判斷力、意志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提升到更高維度。
作者:朵娘
完全得到我共鳴的一篇文章啊!在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之間切換自如,過著有尊嚴、有能力,不讓女性這個名詞被貶低的生活。我也愛那個有女性思維的男人,讓我過著被尊重、被疼愛,完全有安全感的日子。
(我的辦公室椅子,就是要讓自己看起來是女王啊!😆)
#偉大的腦子是雌雄同體的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Re: [問題] 薩爾達-轉大師模式的時機 的推薦與評價
一般對於什麼時候進大師模式, 每個玩家都有不同的答案, 這邊可以提供幾個思路當作「停 ... 看板NSwitch標題Re: [問題] 薩爾達-轉大師模式的時機作者. ... <看更多>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書中字有黃金屋 問題的答案無所不包論文書籍站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 <看更多>
薩爾達大師模式切換 在 大師模式的難度- 看板NSwitch - [問題] 薩爾達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買了NS來犒賞小屁孩
小屁孩睡覺以後就是我的薩爾達時間
上網爬文都說一定要玩大師模式 (我是不是被推文騙了?)
這難度根本不合理啊
甚麼血黑狼根本不夠看
隨便一隻綠色哥布林都要花掉我1~2把武器
然後我被打兩下就YOU DIED
我只好當邊緣人+神廟探索家+撿垃圾拔香菇達人
開始喜歡當夜貓子,因為可以暗算哥布林 = =
大概要玩多久才有起色啊?
目前我剛出初始台地要去XXXX村
連引爆炸藥桶都殺不死哥布林很讓本卑鄙外鄉人沮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209.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Switch/M.1623066308.A.011.html
要常常嗑料理才能跟哥布林對決嗎...
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很多普通模式給你的解法都不能用 感覺沒玩到
※ 編輯: holyhelm (59.127.209.28 臺灣), 06/07/2021 20:03:02
弱弱問一下,箭不夠怎麼辦.... 不小心打獵打太爽
我上來大概只是問一下 我這樣躲貓貓下去後面會不會有回饋而已
有沒有甚麼方式可以讓武器比較不容易壞? 不要敲地板?
※ 編輯: holyhelm (59.127.209.28 臺灣), 06/07/2021 20:35:42
我就在想,這遊戲滿棒的,是不是該連dlc一起買呢
然後我就到PTT爬文了...
不過每次都要去水裡撈戰利品很不方便就是了
陷阱對怪物通常必殺啊
※ 編輯: holyhelm (59.127.209.28 臺灣), 06/07/2021 21:17:33
※ 編輯: holyhelm (59.127.209.28 臺灣), 06/08/2021 10:31:49
看了一下amiibo....任天堂真的很會耶...
不得不說這款是目前我玩過開放世界做最好的...
※ 編輯: holyhelm (59.127.209.28 臺灣), 06/08/2021 11:11:59
※ 編輯: holyhelm (36.238.202.216 臺灣), 06/12/2021 08:44: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