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5/11《LIP X LIP享受這世界的方法》特映會💋
日本百萬訂閱品牌VOCALOID樂團 #HoneyWorks 10週年特別企劃,偶像團體組合「LIP X LIP」成團歷程首度公開!另一組偶像雙人團體「#ASCANA(#あすかな)」更驚喜助陣動畫電影X虛擬演唱會全新視聽饗宴一次滿足,讓樂迷大呼過癮,引爆粉絲最高討論度!
《#神劍闖江湖》系列導演 #室井富美江 X《#從好久以前就喜歡你。~#告白實行委員會~》編劇 #成田良美X《#名偵探柯南》系列人物設計 #大島美和,聯手打破真人與虛擬隔閡的「新世代偶像電影」
#內山昂輝、#島崎信長 等夢幻聲優卡司,默契配音演繹男子偶像團體經典!#關西傑尼斯Jr.- #浪花男子 的 #藤原丈一郎、#大橋和也 出聲力挺
【贈票活動參加步驟】
▋嚴禁抽獎人頭!
▋按讚本粉專
▋按讚本貼文,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一位好友,分享想與他共同完成的夢想~
將抽出5分中獎名額,每份2張。
活動到4月28日為止,4月29日公布中獎名單。
【特映會搶先看場】
時間:5/11(二)19:00
地點:台北今日秀泰影城(台北市峨眉街52號)
備註:日文發音中文字幕、片長91分普遍級、18:00起即可至戲院劃位、當日請遵守影城防疫規範、影廳內禁止拍照錄影錄音。
《LIP X LIP享受這世界的方法》
— 5.14即將正式上映 —
▋預售套票&日本原版周邊熱賣中:https://reurl.cc/o9o55Q
▋精彩預告:https://reurl.cc/3NloXj
▋更多電影上映詳情請至:可樂電影 Cola Films
🚧注意事項🚧
1⃣請得獎者於公布後1周內私訊小編你的詳細資料(寄送住址、電話、姓名、郵遞區號)如逾期將會取消資格)
2⃣本次活動對象僅限為台灣地區,無法寄送至海外地區。
3⃣主辦單位保有最終變更、取消活動之權利,如有相關變更將會另行公告於粉絲團。
藤原日文發音 在 王秋陽老師的日語教室-秋日和風讀書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文分享>
這是我2017年8月6日在某個日文學習社團中的PO文。已經忘了當時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寫下這篇文章的,現在原封不動地分享給大家,若有讀起來不舒服的地方,敬請見諒。
★日本人的姓名讀音問題★
最近很少進社團看文章,也很久沒有在社團中發文了。但昨天一篇有關日本人姓名的有趣PO文卻讓我發現,有些社友的發言太草率,輕易地就把語言問題無限上綱到其他領域範圍中,甚至還扯到文化、民主等等讓人覺得真是不知所云。
日本人姓名難唸的這個問題,主要還要回到日語文當中漢字的發音系統十分複雜的這個基本的認識上。
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漢字是日本從古代中國(漢唐宋元明清等)借用來的文字,原本並不存在於日語文當中。借用而來的漢字要怎麼唸是一大問題,當然剛開始應該是只能模仿古代漢語的讀音來唸,這一系列的讀法稱為「音讀(おんよみ)」,而且因為傳入時期的不同還可分為吳音、漢音、唐音(又稱為宋音或唐宋音)以及慣用音等等。
譬如「男女」一般唸成「だんじょ」,這是「漢音」,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熟知的漢字發音。
像是
男性(だんせい)
男子(だんし)
男爵(だんしゃく)
這些都是「漢音」的讀法。一般日常的生活用語大多使用漢音,像是明治時期的一些漢語造詞,例如「文化(ぶんか)」「美術(びじゅつ)」「経済(けいざい)」「物理(ぶつり)」「時間(じかん)」等等也多用漢音。
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把「男女」的前面加上「老若」變成了「老若男女」,這時的唸法就要變成「ろうにゃくなんにょ」。如果你把它唸成「ろうじゃくだんじょ」,那就是錯誤的唸法。
而這裡的「男女」讀成「なんにょ」就是「吳音」的唸法。像是「長男(ちょうなん)」的「男(なん)」也就是吳音的唸法。
吳音通常用於佛教用語,像是
人間(にんげん)
工夫(くふう)
大袈裟(おおげさ)
根性(こんじょう)
有頂天(うちょうてん)
言語道断(ごんごどうだん)
當中大多都是用「吳音」發音。
當日本人使用漢字本身的漢語發音來唸之後,發現漢字這種方塊字表義性強,可望字生義。因此,後來就發展成把日本原有的大和語言套用在漢字身上來唸的「訓讀(くんよみ)」的唸法。
像是「山」「川」「海」「雨」「船」「食」「飲」「遠」「近」等這些漢字,日本人即使不知道這些字現代漢語(華語)音、台(閩)語音、客語音、粵語音怎麼唸,但他們依然可以望字生義地理解它們的意思,這就是漢字能夠融入日文體系的原因,也是所謂漢字文化圈之所以能形成的基礎。
剛開始日本人用漢語音來唸,這就是所謂的「音讀」。
山(さん)
川(せん)
海(かい)
雨(う)
船(せん)
食(しょく)
飲(いん)
遠(えん)
近(きん)
後來發現漢字的表意性後,就用原有的和語來唸,這就是所謂的「訓讀」。
山(やま)
川(かわ)
海(うみ)
雨(あめ)
船(ふね)
食(たべる)
飲(のむ)
遠(とおい)
近(ちかい)
「訓讀」當中還發展出「熟字訓(じゅくじくん)」「当て字(あてじ)」等等複雜的唸法以及文字遊戲,這部分我們先暫略不提。
回到日本人姓名的部分,再來看看他們的漢字唸法。我們可以發現這當中除了音讀訓讀的問題,還有連濁、連聲、母音交替等等複雜的發音變化的問題。
來看看幾個常見的日本人姓氏。
佐藤(さとう)
加藤(かとう)
藤原(ふじわら)
田中(たなか)
和田(わだ)
菊池(きくち)
大久保(おおくぼ)
這當中有音讀也有訓讀,像是「大(おお)」是訓讀,「久(く)」是音讀,但是「保(ほ)」就產生了連濁變成了「保(ぼ)」。而且,連不連濁跟變不變音幾乎沒有什麼道理可循,像是「和田(わだ)」跟「藤原(ふじわら)」,也有人是唸做「和田(わた)」「藤原(ふじはら)」的。因此,當我們看到日本人的姓名時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問對方這該怎麼唸,因為總是有可能會跟你想的不一樣。
下面再舉一些常見但唸法較為困難的日本姓氏,如果你唸得出來,那麼你應該算是相當了解日本,應該就不會提出一些像是「為什麼不統一唸法,這樣太麻煩了吧」之類的讓人啼笑皆非的看法了吧。(笑)
服部
真田
相良
内海
麻生
佐伯
織田
春日
北条
宍戸
諏訪
常盤
蜷川
氷室
三宅
小日向
日下部
長谷川
五十嵐
西園寺
御手洗
以下歡迎各位同好分享一些有趣的日本姓名唸法,但請不要再扯什麼民主、政治、文化之類鬼打牆的內容,感謝。
PS:另外還ㄧ些有趣的姓氏像是「鬼頭(きとう)」、「手塚(てづか)」、「犬養(いぬかい)」、「菓子(かし)」、「我孫子(あびこ)」、「猪村(いむら)」、「熊耳(くまがみ)」、「飯呑(いいのみ)」之類的姓氏。老實講我不該笑,但實在是忍不住,真對不起...(笑)
藤原日文發音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相較於拉麵,日本的烏龍麵其實更加融入台灣的日常飲食之中。但如同拉麵,烏龍麵在日本也有逐漸在地化並轉變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歷史。
這篇來自【every little d】的文章,帶我們回顧烏龍麵的歷史,也讓我們看到一項飲食如何逐漸取得在地飲食文化的重要地位。
----------------------------
是的,雖然台灣叫它烏龍麵,但其實在其它說中文的地方,「うどん」是沒有漢字的,因此服務生才會以為父親當時要點的是烏龍茶。不過,烏龍麵沒有漢字也只是現代的事,在古代,烏龍麵的漢字其實寫做「饂飩」。這個饂飩自然不是我們吃的那種餛飩,而是當時日本遣唐使所帶回日本的其中一種唐菓子。那是一種麵粉內包肉餡等,或煮或蒸的漢字寫為「混飩」糕點。不過這個「混飩」的日文發音為「こんとん」,而我們吃的餛飩日文則是「ワンタン」。那「混飩」又是怎麼變成現在的烏龍麵的?又是誰把「混飩」帶到日本的呢?
以前歷史課應該有學過,日本從七世紀到九世紀,為了學習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文明,從西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開始,到西元895年的260多年間,日本朝廷一共派遣了19次的遣唐使到中國。其中一位是出生於西元774年的日本真言宗宗師空海。這位空海大師出生於當時的讚岐國,也就是現在的香川縣。延曆804年的時候,他出發到唐朝的中國,在長安待了一年學習佛法,然後在兩年後回國。而他帶回家鄉的不只有唐密,還有唐菓子以及麵的製法,也就是現在的讚岐烏龍麵。
還有一個說法則是認為是1202年生於靜岡市,不但是日本鐮倉時代的高僧、也是靜岡茶之始祖的聖一國師,由宋朝的中國將烏龍麵的做法所帶回日本。聖一國師於1235年春入宋,並於1241年攜佛門諸宗的教典、儒書、易書、醫藥書籍共千餘卷返回日本弘法。歸國後因精通禪道而受將軍之父、攝政官白藤原道家之器重,道家公曾揮毫寫下「聖一和尚」,寓意「聖人第一者」。他由中國所帶回的粉食文化不但有饂飩、蕎麥還有饅頭。直到現在,他在福岡所建立的承天寺還有著「饂飩蕎麦発祥之地」的石碑。
到了日本南北朝時代的末期,做為當時初等教育教科書、由擬漢文體寫成的《庭訓往来》,與當時的漢文辭典《節用集》之中,都出現了「饂飩」與「うとん」兩種用語來表示烏龍麵。而到了江戶時代,則已經是「うどん」與「うんどん」這兩種烏龍麵的說法並存了。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