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醫師不能調劑!】
我知道富奸太久,我這不是來了嗎?
💊本案發生什麼故事?
根據《藥事法》規定,原則上醫師不能親自為藥品之調劑,必須交給藥師,也就是所謂「醫藥分業」雙軌制。
之所以會採這樣的制度,是因為早期台灣習慣由醫師一手包辦所有的事物,所以經常發現診所裡面由不具「醫藥專業」的人來進行調配處方,嚴重威脅民眾的用藥安全,所以採用法律規定「醫藥分家」。
但有個例外,如果在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的「偏遠地區」,或是碰到「醫療急迫情形」時,可以在無藥事人員情況下,由醫師來調劑。
本案的故事發在台北市一家婦產科診所,因為病患有子宮炎症,在病患行動困難以及急迫的情況下,請求故事主角「A 醫師」幫忙調劑。事後,台北市衛生局抽查發現,「A 醫師」不是「藥師」,所以罰 3 萬。A 醫師提起行政救濟卻敗訴收場,法院認為,A 在臺北執業,可以把病患轉到大醫院治療,因此沒有辦法證明有「急迫性」。
最後,A 聲請大法官解釋。
-
💊A 要討回什麼公道?
A 有三個主張:
1⃣️《藥事法》第 102 條第 2 項:「全民健康保險實施二年後,前項規定(按:即醫師得依自開處方,親自為藥品之調劑之規定)以在中央或直轄市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無藥事人員執業之偏遠地區或醫療急迫情形為限」。
A 認為,醫藥分離不應該用強制手段,而是加強管理,主張法律的規定違反比例原則。
2⃣️《藥事法施行細則》第 50 條:「本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二項所稱醫療急迫情形,係指醫師於醫療機構為急迫醫療處置,須立即使用藥品之情況。」
A 認為,「急迫情形」不只「立即使用」,施行細則作了法律所沒有的限制,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3⃣️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100 年 4 月 12 日 FDA 藥字第 1000017608 號函:「……說明三、另依據藥事法施行細則第 50 條,所謂醫療急迫情形,係指醫師於醫療機構為急迫醫療處置,須立即使用藥品之情況。而所稱『立即使用藥品』,係指醫師於急迫醫療處置時,當場施與針劑或口服藥劑。」
A 認為,這個函示再把上面施行細則的「立即使用藥品」限縮到「當場施與針劑或口服藥劑」,一樣也作了法律所沒有的限制,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從「法律」與「行政命令」的制定相比,法律需要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公布,所以立法是比較嚴謹的程序。
如果要限制人民比較重大的權利,就要透過立法程序來限制;如果是枝微末節的小事,可以只用行政命令處理。
A 醫師就是認為,《藥事法施行細則》第 50 條以及函示,限縮「法律」使用空間,過度限制人民權利。
-
💊大法官怎麼說?
針對《藥事法》第 102 條第 2 項的規定,大法官認為,立法目的是希望醫師和藥師專業分工,因此規定診療和用藥分離。
這樣的法規範的目的是很正當的,而且法律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限制,並不會侵害的醫師的醫療工作,所以合憲。
但是《藥事法施行細則》第 50 條及函示,大法官認為雙雙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大法官認為,《藥事法》只有提到「醫療急迫情形」,但《藥事法施行細則》以及函示卻說要「立即」、「當場」,大法官認為這樣會將「醫療急迫情形」限縮到醫師為了「急迫醫療處置」,須「立即使用藥品」、「當場施與針劑或口服藥劑」的情況。
所以大法官宣告,《藥事法施行細則》第 50 條以及「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100 年 4 月 12 日 FDA 藥字第 1000017608 號函」違憲,並立即失效。
-
💊有大法官有不同意見?
本號大法官解釋上的不同意見相當分歧,有大法官認為這種醫藥分離的政策,大法官不應該解釋;也有大法官認為施行細則和函示並沒有過度限制,只是一般的法律解釋方法;也有大法官認為,根本不應該對於醫師調劑的限制如此嚴格。
藥事法施行細則第50條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藥分業醫師調劑權
大法官778號釋憲:
1. 確定了醫藥分業的政策合憲
2.藥事法施行細則第50條、食藥局藥字第1000017608號函,違憲
說明:
以前「緊急、急救、馬上用」本來就不違法!現在再把「急迫」放寬為「不需要立即使用」、只要「不用藥會危害病人健康」就可以調劑~
毛醫師被罰,是否合法?
是否合法,不能依據「所開立的藥,沒有立即在現場服用」而被罰;而是必須依據「病人須接續服用藥品始能避免危害其生命身體健康」與否而決定是否被罰。
現在,毛醫師可持解釋文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再審,惟究竟能否翻盤,還是得看合議庭如何認定。
我個人想的情境:
【情境1】如果病人是領慢性處方箋,現在還有藥,醫師依慢箋,開一個月的藥,就違法。
【情境2】病人慢性病,藥用完了。因為連假三天沒有藥師,那醫師開三天的藥,就不違法。
【情境3】急性病,可能只能開一天(連假可以多開)的藥,才不違法!因為明天就有藥師。請問單次開三天的量可以嗎?
還是得個案個別認定,不過認定上比之前寬鬆~
歡迎各位討論指教~
新聞: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82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