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又開始很難買了....
--
雲林縣藥師公會理事長許新交表示,口罩供應商的價格近日確實陸續調漲,每盒50片漲幅約20至30元左右,藥局進貨成本增加,漲價是合理反映成本,最無奈的是現在有錢也訂不到。
#會員 #口罩 #消保官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藥 局 進貨成本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材上限真的只是影響醫師而已嗎?
為什麼醫師們這麼有意見?
簡單來講,就是可預見的幾年內,台灣的醫材衛材即將出現「願意付錢也沒有東西了以用」的情況了。
台灣人口相較周邊國家少,加上健保已經先把醫療費用定錨,藥品衛材議價空間低,市場小,根本沒有跟外國廠商大聲的本錢。(以為台灣人很有錢嗎?你知道印尼、馬拉西雅、新加坡自費市場多龐大嗎)醫材費用上限一蓋,一些本來佛心供貨的外國廠商,順勢退出台灣,本來用量就少,接著不符成本,退出剛好而已。
本國的生技生醫產業也不用發展了。
本國廠商自己研發的醫療器材研發有一定成本,即使我國廠商代理外國廠商來申請,要先通過食藥署的醫療器材證,在2019醫療器材法修法之後,終於難得可以在一年內拿到證,不然以前大概要來回公文跑兩年。
然後,還有健保這一關。
如果這個合法醫材要進入健保給付,必須申請,然後經過專家會議共擬會議等等,共擬會議一次審十幾個案子,很可能你的案子在第12案,這次審查到第11案,幾個月後就審你的案子了嗎?沒有喔,很可能重新排在第9案,結果最後審查到第7案,那就幾個月後再來。好幾個藥品都要這樣排隊經過一年以上還審不到。好,終於通過共擬會議了,可以了嗎?還要跟健保署議價,決定未來健保給付的點數(價格)。這樣大概已經經過好幾年了,如果廠商還沒有打退堂鼓的話。從此就在台灣各健保特約醫療院所使用了嗎?沒有喔,未來還定期有價量調查,然後那某醫院比較低的進價,要求降低給付價格。(為什麼別人可以談這麼低的價格?其他醫院一定因此賺了健保黑洞!想想看,大醫院一次3000萬份的進貨成本,跟小診所1萬份的成本會一樣嗎?)
好,我不要進入健保給付,我直接要用自費市場!
直接要用自費販售了也要經過健保嗎?是喔,要先申請健保,然後讓健保「不通過」,才能進入自費市場;所以回到上面那題,跟健保署來回溝通,送進共擬會,等審查,等駁回。終於在來回快二年,來回一堆公文之後,健保署放過你,說「不給付」,然後就可以了嗎?沒有喔,接下來要有醫院提出申請,然後該院所屬地方衛生局和醫師公會開會核定自費價格,通過之後,才能在「那個縣市」使用。如果要全國使用,那必須每個縣市都去申請,然後通過費用。 #定價不是廠商或醫師說了算是要地方衛生局開會核定的
這樣經過重重關卡,先不論研發過程要多久、多少成本、失敗多少種類才有幾款成功,光是送進衛福部要通過證號,大概要二年,接下來再經過健保署、健保會、共擬會、專家會議,最後可能進入不斷被砍給付價格的健保市場,或者進入自費市場。
請問,今天有頂級醫材、藥品,要經過這些關卡,然後進入「反正同類應該價格要差不多」這樣邏輯的「自費上限」規範,進入只有2300萬人的台灣醫療市場。如果你是廠商,你要留在台灣,還是乾脆去別的國家發展?
如果衛福部健保署永遠在把健保資源當成自己口袋裡的籌碼,接著還要把所有健保無法滿足(健保本來就不該什麼都滿足)的項目通通蓋上齊頭平等的蓋子,我建議大家其實也不用打聽查價了,錢存一存,以後到新加坡、韓國去接受比較新比較有品質的醫療吧。
至於科技部、經濟部也不用再編預算扶植台灣生技產業、醫療新創產業了,這個市場,台灣養不起。
上面講的不是鬼故事。譬如某個婦產科已經缺好幾年的簡單醫材,外國原廠說「你們為什麼到現在都無法販售」而決定終止代理,因為代理商走上面那些政府程序走了五年。多年來婦產科病人缺少特定醫材協助她們可以有更好的治療品質,然後現在的狀態是,我知道世界上有這個醫材可以讓病人使用,但是,原廠不賣了,台灣的廠商也不要了。我只能跟病人說,抱歉,我只剩最古早的方式可以提供給你。
健保對台灣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各位只是沒看到而已。
有朋友說我卸任立委才在講這些,不好意思喔,過去這四年我幫忙協調溝通過無數這類議題,公聽會、質詢、發文都一直有;也不斷跟民眾、跟政府、跟媒體溝通。只是很難過的是,改革很慢,墜落很快。
藥 局 進貨成本 在 陳麗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脂民膏,口罩還不降價》
《這個政府在搞什麼碗糕?》
蔡英文總統視察敏成口罩工廠,聲稱4/1起即將可達成2000萬片/天的生產目標。
以目前1300萬片/天的產能為計算基準。算給你看,這個政府變相賺了老百姓多少的銀兩?
未徵收前,COSCO醫療口罩200個賣285元,扣除5%稅,利潤以20%計。
口罩進貨成本:
285/200/1.05*0.8=1.09元/片
工廠製作成本(毛利20%計):
1.09*0.8=0.87元/片
蔡政府賣5元/片,扣掉免費提供給基層里幹事、醫療及診所為162萬/天(防疫指揮中心說的)。
政府每天可賺:
(1300-162)*5-1300*1.09=4273萬元/天
假設疫情延續一年,則政府淨賺:
4273*365=156億元/年
看清楚是156億元!
有些1450會說才區區5元,不必計較;又說已經賣的比其他國家便宜,叫什麼叫!
這不是區區5元的問題,這是一個國家執政的誠信原則問題!
今天(4/1)新聞,蔡英文總統說要捐1000萬個口罩給需要的國家(她沒指名,但肯定是以日本、美國為優先)。
蘇貞昌院長日前還說:口罩優先給國人。
看看韓國,口罩是由學校免費發給學童。
4/9即將實施的3.0版,9片/2週,價格仍是5元。
由於前幾天沒買到口罩(身分證尾數是單號),今早上班前去一家認識的藥局終於買到了。
老闆笑說:以前他是8點開門,我都沒買到;今天他9點開門,終於讓我買到了!
旁邊有ㄧ位中年婦人說,她是買口罩收集要寄美國的小孩,我說也是要寄出國。
老闆插嘴說4/9第一天先不要寄,會很混亂,隔個2、3天再寄比較穩當。
那位婦人說:不能直接拿到郵局寄,如同「報關」方式,要先上網取得核可號碼,才能到郵局去寄。(註:隨後看了網路訊息,好像真的先要報關)
差點就罵了出來「Fuck」,才30片口罩,還要先「報關」。難道不能拿身分證(戶口名簿)給郵局人員看,同時輸入海外親人的身分證號碼,以供查核,這樣不就OK了嗎?
白癡老百姓都可以想出便民的方法,那個姓唐的怎麼搞的這麼複雜,存心糟蹋台灣人嗎?
中午又看到蔡英文總統要捐給外國1000萬片的新聞。
總統要捐給外國人,我們沒意見,但是不是可以:
1、先將口罩降為2元/片。
2、每人每週至少可買5片。
3、國中小以下學童(由學校發)、65歲以上以及低收入者都免費(由里長發),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同意用5元買。
4、寄給海外親人比照5片/週,簡化手續。
以上卑微請求,跪求總統大人恩准!
PS:本文歡迎轉載,功德無量,也可以趨吉避凶,保佑您不會得「扣無德19」(Covid-19)。
註:這個名字取得好,病毒專門扣(call)無德之人!
藥 局 進貨成本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藥 局 進貨成本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藥 局 進貨成本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藥 局 進貨成本 在 藥局大小事 的推薦與評價
藥局 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交通成本目前完全都 ... 是否讓醫療院所不敷成本? ... 回憶當時,藥局進貨狀況,只要有貨就好,很難去挑廠牌,甚至過去賣的廠牌也幾乎買不 ... ... <看更多>
藥 局 進貨成本 在 Re: [問題] 關於藥局成本- 看板pharmacis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rinker9 (drinker9)》之銘言:
: 各位大大
: 小弟最近在籌備資金要開藥局
: 因為本身沒有在社區藥局工作過
: 想請問一下
: 一間普通的藥局
: 藥品資金大概都在多少錢左右呢?
: 希望大家可以提供資訊
: 感激不盡
這個問題挺籠統的
假設樓主家裡自己有店面可以開店的話
裝潢大概50-100萬
商品部份 看你要成為什麼樣的藥局
非處方藥品 處方藥品 生活雜貨 尿布奶粉等 很多都有中盤商可以進貨
中盤進貨大多給現金
但大多還是要有一兩家簽口的產品 簽口依口數大小從一二十萬到上百萬都有
其他像人事成本 一開始開估計只有自己看店 請個工讀生或助理一個月差不多快三萬
電腦POS系統方面可能也要上十萬二十萬
比較樂觀的估計 大概要三四百萬
如果還要自己租店面 又更多了
樓主如果沒經驗的話 又或者對上面所述完全沒概念的話
坦白說前景並不看好 因為不瞭解社區藥局的市場
建議你最好還是去社區藥局執業一段時間 就當是拿別人的錢來玩
要不然某些大連鎖藥局 也有在培養藥師出去開店 或者委託經營的
這種連鎖加盟的藥局相對來說物流成本硬體成本都會比較低
但是 相對的你在產品方面促銷方面等就會受到限制
開店的選擇很多 所以準備資金大不相同
最主要的 應該是具備開藥局的實力 才是長久之策
以上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104.1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