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 寫我的家---唭哩岸。家搬來這二十多年,每天在同樣的街道來來往往,讀了文才發現對她如此陌生。或許是越熟悉的環境越懶得追究吧,像家人像朋友,只要還安在就好。
[地方 #唭哩岸 Qili-An] 偷走「臺北第一街」的打石記憶與再生 #北投 Beitou / #臺北市 Taipei City
偷走這篇文章,到唭哩岸採石去:https://reurl.cc/a94RZ
前兩篇寫完了伊朗和土耳其,這篇終於又寫回臺灣了,這次要帶大家看看臺北第一街的打石歷史「唭哩岸街」。應該會有人馬上舉手提問,臺北第一街不是貴陽街或迪化街嗎?怎麼會在每次搭捷運去淡水,都不會下車的唭哩岸呢?其實越平凡的地方,可能找尋到更深厚的歷史,只是隨著發展的移轉,我們都漸漸淡忘它們曾經的繁華
明天再跟大家聊聊唭哩岸街,今天先放在唭哩岸另一個直得注意的產業 「打石業」。再介紹一下唭哩岸岩好了,唭哩岸岩屬於二千多萬年前的木山層砂岩地質,成因是中國東南一帶山丘的岩石經沖刷、堆積、膠結後,不斷累積的沈積物造就而成。唭哩岸石質地細緻,紋路也很雅觀,像水晶一樣閃閃發亮,更重要的是它耐侵蝕又耐火,是不錯的建材。
早期唭哩岸聚落的打石,比較像是農民的副業,既然後山就有唭哩岸石可用,那也成為建材,也形成三百巷的唭哩岸聚落。依靠著唭哩岸的水運,再加上後來淡水線鐵路的開通,唭哩岸石更運往了臺北城各處,光緒年間的臺北城牆、日據時期的臺北監獄,甚至台灣大學校門、蘆洲李宅等都使用了唭哩岸石。
隨著時代改變,建材多使用鋼筋水泥,再加上陽明大學興建,為了水土保持,禁止開採唭哩岸石,唭哩岸的打石產業才逐漸沒落,不過在三百巷內仍可以看到打石場遺跡。話說,原本三百巷內還有唭哩岸聚落,有許多以唭哩岸石作為建材的三合院老屋,可惜在2015年被拆除了,失去成立唭哩岸石文化園區的機會。所以,賊希望大家能夠支持並去了解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所推動的唭哩岸石文化銀行的募資,即使唭哩岸聚落不再,那些唭哩岸石還能夠繼續活下去。
Search
蘆洲水泥建材行 在 富倫建材行 的推薦與評價
Log In. or. Create New Account. 富倫建材行. Building Material Store. Like. Liked. HomeAboutReviewsPhotosPostsCommunity. About. 蘆洲區復興路323巷162之5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