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laimer⚠️:跟之前的一樣,這篇文只是個簡單的回顧,一定會有疏漏,先說抱歉,本週這三篇文只是個粗陋的酌古斟今,並不是為昔日鍍金的。總之 #musicboleh #就醬聽音樂 X MELODY #鑫光大道 Mei Sim 雲鎂鑫
2011-2020
2011年,iPhone已經進入第三代3GS,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化,2012年,Facebook在美國上市,馬來西亞人在FB上的時間開始越來越長,2013年,Spotify登陸馬來西亞,數位媒體崛起,唱片實體銷量越來越差,音樂製作門檻變低,數位音樂工具越來越普及,90後與千禧一代邁向成年,數位生活逐步實踐....是一個變化極大的十年。
2012年, 宇田出道,首張專輯主打歌〈雨是甜的〉在各大電台熱播,同年,Fuying & Sam出道,〈分開以後〉在電台熱播,並獲得MACP大馬音樂創作人版權保護協會最高點播率中文歌曲,隔一年的〈全世界都以為我們在一起〉再獲此獎。
2013年,資深音樂人Fred Chong創立WebTV asia,黃明志為相關唱片公司Prodigee Media旗下早期的歌手。
2014年,四葉草出道,2015年〈好想你〉成為現象級的洗腦歌,更多人開始往數位平台發展,無唱片公司背景的歌手與作品開始湧現。
2014年,Anna莊啟馨掙脫了流行音樂模式的桎梏,發行了《Tack》,奪下娛協獎最佳獨立音樂專輯獎。隔年,鄭可望籌備Aki黃淑惠的個人專輯,在過程中決定投入發展馬來西亞原創音樂。並在2016年與中國夢想當然音樂文化傳播簽署了協議,接下來幾年發掘了很多新歌手與音樂人,發表的歌曲可能上百首,其中,Ryota片山涼太是這一波新浪潮裡的佼佼者。
2015年,黃明志《亞洲通殺》發行,隔年入圍第27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之後,〈漂向北方〉面世,2017年憑《亞洲通車》再次入圍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至此,黃明志已證明自己是現象級創作歌手。
2015年,許多年輕歌手,比如Danny許佳麟、Justin吳宗翰等等(真的還有很多名字但至此我已有點不知從何寫起,抱歉啊各位),相繼以網路平台為基地,頻密發表翻唱或原創,獲得極大的迴響。
2016年,蔡恩雨的翻唱作品在Youtube上爆紅,差不多這一兩年左右,李志清進入WebTV Asia擔任製作人,而在台灣的陳威全也跟WebTV Asia合作,此時,這家MCN公司或許就是擁有最多流量歌手的馬來西亞公司。而WebTV Asia創辦人 Fred Chong,早在千禧年的第一個十年就看到音樂在網路上的未來,並創立了Music4Nothing,與一群音樂人與歌手合作,包括張智成、鄭可望、陳豪...等人,推出“免費音樂”的概念...但一直遲至創立Web TV Asia,才真正有了營利模式。
2016,抖音面世,多首被稱為“抖音神曲”的作品啟發許多人,紛紛在類似平台上發表作品。
接下來的幾年,馬來西亞樂壇處於一個混沌的轉變期,這十年裡出現很多歌手,比如顏慧萍、Orange陳慧恬、雲鎂鑫、李佩玲、郭文翰、碰碰姐弟、劉漢傑、李佳薇、林文蓀、車志立、王思涵、黃若熙、 賴淞鳳、蘇盈之、李幸倪、郭修彧、菲道爾、Dato Maw、楊莉瑩、Babychair、王子慧、Shelhiel......等等等等,有的是選秀背景,有的是網路背景,也有更多的獨立音樂人浮上水面,這些標籤只是圖個方便,其實界線是越來越模糊了,這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年代,雖然不至於每個單位都有平等的資源,但只要事情做對做滿,機會都變大了。
2016之後的大馬中文樂壇,我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他是一大塊混沌的麵團,裏面有很多蠢蠢欲動的東西,抖音元素、獨立元素、流行元素、電音元素、嘻哈元素....等待被揉成屬於這個世代的形狀,我不覺得有人預測的來,只知道這一群人,新或舊,不管我有提及或忘了提及,我看到的或是我目光短淺看不到的,都有個變數很大的未來。我們除了歌手,還冒起了許多幕後人,也都具備做出全亞洲爆紅的作品的能力(爆紅在我這一篇文裡是其中一個方便的指標,得獎是另一個,當然還需要從很多角度去評價),你看〈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除此,還有許許多多優秀的音樂人與作品有待被發現以及被欣賞。
我們期待的百花齊放可能已經發生,不同的品種都會有不同的擁戴者,當中一定會有一些是“全世界都在瘋傳但你又不覺得怎樣”的,也有孤芳自賞的,把這些當成品味的敵人好像也不太對,這不過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這個世代,我們若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資源與工具,差了些什麼呢?一定會有人覺得以前比較好,我很認真去思考過,其實只是每個世代有每個世代要聽的歌革的命,10年後又會有人懷念今天。若沒發現一切都在進步中,可能是腳步緩下來了,又或是到了另一個階段,所有的now都不太能有共鳴了。
接下來一定是異軍突起的,想個辦法串聯起來吧,馬來西亞的主場,無法靠支離破碎的力量撐起來,但我也不盡然是個和平主義者啦哈哈,當然可以對不喜歡的繼續保持距離。總之,這一週的三篇,不過是自己個人記憶與觀點的一個簡短重整,至於意義是什麼?嘿,還有很多故事呢。而目前,只想為 #musicboleh #就醬聽音樂 服務,希望對的資源能找到對的人吧。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30的網紅數位時代Offic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科技防疫 #防疫國家隊 台灣以驚人的科技力與創新力,整合各界的力量迅速組成國家防疫團隊。防疫更不分國界,台美兩國積極進行跨國技術研發合作,而台灣如何與美國建立合作網絡共創雙贏? 特別邀請到此次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工研院生醫所以及全台最大口罩濾材廠敏成公司,分享疫後的新合作模式與商機,以及對台灣產業...
蘇 志清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美結夥伴 共逐新商機!
今(8/24)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TUSA)與亞利桑那州大鳳凰城經濟發展促進會(GPEC)簽署產業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在半導體、醫療器材產業、先進製造等方面進行合作,共創雙贏!
#強強合作 #共創雙贏
👨💼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
緊接在台積電計畫投資 120 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興建一座晶圓廠之後,今日簽署備忘錄將使雙方的產業合作向前邁步。亞利桑那州高科技實力堅強,創新生態體系卓越,吸引重量級製造商進駐,台灣是半導體重鎮,囊括世界逾五分之一的晶片製造產能。
隨著電子產品需求增加,晶片需求亦攀升,根據WSTS統計,世界半導體市場到2025年可擴增到 5,890 億美元,比2020年的 4,400 億美元躍增34%。結合台灣與亞利桑那州的電子實力,相信可以共同塑造未來產業版圖。
在工具機、石化與醫材產業作為後盾之下,台灣成為防疫產品,包括口罩、防護衣、防護面罩、呼吸器及體溫掃描裝置的重要生產國;此外,運用數位科技如大數據、臉部辨識、遠地監控與醫療物聯網應用來對抗疫情,展現台灣智慧科技實力,再再顯示台灣與亞利桑那州聯手發展醫療器材產業的優勢地位。
👩💼亞利桑那州商務廳長Sandra Watson表示,
作為全球科技和創新的領導者,亞利桑那州和臺灣的合作與投資是天作之合,TSMC的投資凸顯了戰略夥伴關係的巨大潛力,並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成功。
🧑💼鳳凰城市長 Kate Gallego表示,
鳳凰城與台北市已經建立姊妹市逾四十年,彼此關係深厚,商務往來密切,很高興台積電前來鳳凰城設廠。在疫情之前,我很榮幸於2019年訪台,在行程中看到蓬勃發展的先進製造和生技業,期待日後能再造訪,也歡迎台灣廠商前來鳳凰城,持續我們的友誼與強化商業關係。
👨💼大鳳凰城經濟發展促進會(GPEC)總裁兼執行長 Chris Camacho專題演講表示:「今天意義重大,因為我們進一步鞏固了與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TUSA)的關係,並慶祝台積電(TSMC)進入大鳳凰城,這是一項決定性的投資,是台美成功夥伴關係的跳板。
作為合作夥伴,大鳳凰城和臺灣有著共同的經濟目標,並建立在相似的產業基礎上。此次簽署標誌著雙方共同願景的匯聚,從而形成以合作與創新為基礎的戰略聯盟,我們將共同為台美帶來機遇與經濟發展」。
#專題演講 #經驗分享 #直播影片
今日除了簽署前述合作備忘錄外,同時邀請到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亞利桑那州生技發展協會(AZbio)、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關東鑫林等專家分享產業合作機會、經驗及投資商機,期透過此論壇開展台灣與亞利桑那州合作的新里程碑。
除了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蘇孟宗所長,「2021台灣-美國亞利桑那州產業合作與商機論壇」亦邀請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亞利桑那州生技發展協會(AZbio)、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關東鑫林等專家分享產業合作機會、經驗及投資商機,期透過此論壇開展台灣與亞利桑那州合作的新里程碑,今日直播影片如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6zWZ_RR8Y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www.moeaidb.gov.tw/external/ctlr?PRO=news.rwdNewsView&id=36822
#經濟部工業局
#美國亞利桑那州商務廳
#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
#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TUSA
#大鳳凰城經濟發展促進會GPEC
#亞利桑那州生技發展協會AZbio
#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
#關東鑫林科技
蘇 志清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自由時報以幾近半版的篇幅報導警大的中正堂更名大禮堂,是轉型正義,我猜也應該是促轉會主動發布的新聞,作為大吹大擂他們在轉型正義的重大成就。
說實在,中正堂改名為大禮堂或大會堂,我超級無感。因為老蔣總統自出生後,使用的名諱很多,出生時按照族譜命名為蔣周泰。後來上學時,改為志清,所以到日本留學期間,學校的花名冊上還是蔣志清的名字。在日本留學期間創辦了一本叫《軍生》的雜誌,在雜誌上就用了"介石"這個筆名,回國後又叫做蔣中正。我自己名字筆劃太多,從小就很困擾,對於老蔣總統名字越改筆畫越少,到是覺得還蠻有智慧。否則,想當年在威權時期,光光要寫領袖的名諱,要浪費多少筆墨。
更何況,中正出自中國上古經典《易經》中之豫卦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而大中至正最早出自漢唐以來經學家對於《尚書·洪範》的註解,起初乃是意指「無偏無黨」,如果是他自己選擇取這個名字,還蠻有見地。
但是自由時報的報導中,不難看出促轉會不會以把中正堂更名為滿足,劍指校園內的蔣公銅像,必欲除之而後快。很巧的,自由時報同版下方,也有報導蔡英文、蘇貞昌出席嘉南大圳開工百年和八田與一逝世69周年的紀念活動。
嘉南大圳設計者及烏山頭水庫建造者八田與一是日本人,去年我去烏山頭水庫,在風景區管理處的史蹟陳列室,在當年烏山頭水庫的工程史料照片前,感念八田與一在百年前修築的工程嘉惠嘉南平原與台灣;一如我多年前首度前往成都旅遊,在都江堰的造福萬代、澤被千年的牌匾前,也是佇立良久,緬懷李冰父子2500年前的壯舉,奠定天府之國富強的基礎。
這些都是歷史的軌跡,都是人類文明的資產,警察大學校園內的蔣公銅像亦復如是。那是在抗戰時期,警官學校因戰亂遷校,而校長蔣中正軍務倥傯,所以塑鑄一座 蔣公銅像在校園中朝夕督勉師生,民國30年起,這座銅像就與警官學校同在,從重慶、南京、台北,到今天的龜山,就像警大校門門楣上的【警政奠基】一樣,這是與校史共存的文化資產,不是威權標記!
銅像的故事全文在網路上可以慢慢看,促轉會有種就把真正阻撓台灣民主化,在高雄事件時出賣施明德的爪耙子公諸於世,別專找軍警麻煩!
銅像的故事: http://fatherofpolice.cpu.edu.tw/education_bronzestatue.htm
#警大的蔣公銅像是文化資產要保存
蘇 志清 在 數位時代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科技防疫 #防疫國家隊
台灣以驚人的科技力與創新力,整合各界的力量迅速組成國家防疫團隊。防疫更不分國界,台美兩國積極進行跨國技術研發合作,而台灣如何與美國建立合作網絡共創雙贏?
特別邀請到此次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工研院生醫所以及全台最大口罩濾材廠敏成公司,分享疫後的新合作模式與商機,以及對台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改變。
● 核酸分子檢測系統–快篩技術
林啟萬博士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
●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在地化與全球策略佈局
古思明博士 敏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Part 3【U.S.-Taiwan Forum on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Supply Chain Restructuring】
Taiwan was already very experienced in fighting against pandemic long befor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When the coronavirus struck the whole world in early 2020, Taiwan was able to fortify itself by integrating the forces of the entire nation. With its industrial strength,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aiwan is resolved to embark on cooperation in R&D and testing with the United States.
● ITRI’s Molecular Diagnostic System for SARS-Covid-2:
Chii-Wann Lin, PhD,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Director, Biomedical Technology and Device Research Laboratories, ITRI
With the national requisition of face mask related materials and facilities in time of the pandemic, Mytrex has been working with companies of different walks to hammer out a complete mask supply chain. After successfully safeguard people in Taiwan, Mytrex now turns to protect lives around the world.
● Localization of PPE production and globalization of strategic deployment:
Sy-Ming Guu, PhD, President, Mytrex Health Technologies, Inc.
【Part 1】從臺灣防疫成功到全球產業關鍵地位 / 王美花 經濟部部長
線上觀看 : https://youtu.be/phvbwgr1IA8?t=572
【Part 2】◆嘉賓引言 / 酈英傑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
◆臺美夥伴關係及供應鏈重組
1.楊志清/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
2.邵藹帝/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副組長
3.仝漢霖博士/3M台灣董事總經理
4.蘇孟宗/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
線上觀看 : https://youtu.be/o4DDv2APE0M?t=511
蘇 志清 在 數位時代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片於 8:31 後正式播放▲
#臺美產業布局 #深化臺美夥伴關係 #全球供應鏈重組新商機
【臺美防疫x新經濟數位論壇】Part2
◆嘉賓引言 / 酈英傑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
◆臺美夥伴關係及供應鏈重組
1.楊志清/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
2.邵藹帝/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副組長
3.仝漢霖博士/3M台灣董事總經理
4.蘇孟宗/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
【U.S.-Taiwan Forum on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Supply Chain Restructuring - Part2】
◆Opening remarks for panel discussion:
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 Director,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Panel discussion:
Together we succeed: US-Taiwan partnership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Panelists:
1. Chih-Ching Yang,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reau, MOEA
2. Arati Shroff, Deputy Chief, Economic Section,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3. Dr. Jeffrey Tung, Managing Director, 3M Taiwan
4. Stephen Su, Vice President and General Director,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Strategy Center, ITRI
The economic impact brought by the US-China trade war and the pandemic that followed has resulted in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e and cross-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is sparks more cross-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and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Part 1】從臺灣防疫成功到全球產業關鍵地位 / 王美花 經濟部部長
線上觀看 : https://youtu.be/phvbwgr1IA8?t=572
【Part 3】◆核酸分子檢測系統–快篩技術 / 林啟萬博士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在地化與全球策略佈局 / 古思明博士 敏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線上觀看 : https://youtu.be/IFsg774_snY
蘇 志清 在 數位時代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片於 9:32 後正式播放▲
#打造臺灣創新產業佈局 #深耕臺美策略夥伴關係 #掌握疫後供應鏈新商機
【臺美防疫x新經濟數位論壇】Part1
從臺灣防疫成功到全球產業關鍵地位 / 王美花 經濟部部長
COVID-19疫情重挫全球經濟,臺灣防疫的亮眼成績備受全球矚目,而堅強的產業實力與不斷創新的能力,不僅造就臺灣防疫成功,也促使臺灣成為國際產業供應鏈的重要夥伴。
【U.S.-Taiwan Forum on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Supply Chain Restructuring】Part1
From success of the pandemic prevention to holding the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arena:
Mei-Hua Wang, Minister,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Taiwan’s fight against the COVID-19 began immediately after its outbreak. Based on past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 command, Taiwan’s quick response contributed to a relatively good control of the spread of COVID-19. Domestic production of face mask has hit 20 million pieces per day, which helps calm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people. Now, Taiwan is engaged in the economic and market revitalization, takes preemptive actions by working hand in hand with the U.S. in pursuing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of both sides.
【Part 2】◆嘉賓引言 / 酈英傑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
◆臺美夥伴關係及供應鏈重組
1.楊志清/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
2.邵藹帝/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副組長
3.仝漢霖博士/3M台灣董事總經理
4.蘇孟宗/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
線上觀看 : https://youtu.be/o4DDv2APE0M?t=511
【Part 3】◆核酸分子檢測系統–快篩技術 / 林啟萬博士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在地化與全球策略佈局 / 古思明博士 敏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線上觀看 : https://youtu.be/IFsg774_snY